什么是大暑?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7
大暑是什么意思?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期间,汉族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节气由来: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度。
  《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汉族劳动人民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大暑
代表寓意: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季节:夏季
气候特征:高温酷热
到达时间:公历每年7月22-24日之间
由来: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干支历未月的下半月;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但在农历上的具体日期每年并不固定,此因农历是阴阳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解见小暑”。《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天气特点:
大暑节气是华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
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
大暑期间的高温是正常的气候现象,此时,如果没有充足的光照,喜温的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但连续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对水稻等作物成长十分不利。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这样的农谚:“五天不雨一小旱,十天不雨一大旱,一月不雨地冒烟”。可见,高温少雨是伏旱形成的催生条件,伏旱区持续的大范围高温干旱的危害有时大于局地洪涝。除长江中下游地区需要防旱外,陕甘宁、西南地区东部、特别是四川东部、重庆等地也要防旱。


大暑是最热的时期。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度。

在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苏、浙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如大暑前后出现阴雨,则预示以后雨水多。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自古以来,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饮的茶,这种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此外,还有烧伏香、晒伏姜等习俗。



扩展资料:

大暑节气是华南地区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

在江南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在这炎热时节,滴雨似黄金。

在北方内陆地区夏季干燥酷热,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 7、8两月。约从大暑节气开始,我国北方地区陆续进入了全年雨水最多的时段。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气象变化

大暑时节,正值中伏前后,天气进入了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此时也正逢雨热同季,雨量比其他月份明显增多。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我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

这个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每年7月下旬(约大暑节气后),副热带季风雨带移至我国北方的华北—东北,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称“七下八上”)是我国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的雨季。



大暑是最热的时期。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度。

在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苏、浙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如大暑前后出现阴雨,则预示以后雨水多。





公历2022年7月23日(农历壬寅六月廿五)4点06分,太阳到达黄经120°,我们居住的北半球进入大暑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我们迎来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岁月流经我们的日子,悄然缓缓,又火速急急。大暑时节炎热至极,要讲究饮食卫生,多食清暑化湿的食物。早安!



  • 大暑是什么意思?
    答: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是指炎热到极点的意思,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未,太阳黄经为120°,于公历7月2224日交节“暑”是...
  • 大暑是什么
    答:1、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二节气,表示天气酷热,最炎热时期到来。每年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2、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
  • 节气中的大暑是什么意思
    答:节气中的大暑中的“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日照较多、较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较热的时段。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斯时...
  • 大暑的意思是什么?
    答: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是指炎热到极点的意思,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
  • 什么是大暑
    答:大暑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公历每年的7月下旬或8月上旬,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标志着夏季高温、湿热天气的到来,也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时期。拓展知识:在大暑时节,由于太阳辐射强烈,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增大,天气变得异常炎热,人们常常感到闷热难耐。这个阶段也是农作物生长最...
  • 大暑是什么意思?大暑有什么意思?
    答:1、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的公历7月22日、23日之间,太阳到达黄历120°,是大暑节气。与小暑一样,大暑也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而大暑表示天气炎热至极。2、中国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
  • 大暑是什么意思呢 大暑简述
    答:“暑”就是热的意思,大暑,顾名思义就是很热。大暑,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大暑时节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
  • 大暑是什么意思?
    答:1、大暑是什么意思“暑”是热的意思,而“大暑”则是酷热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样描述大暑:“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2、大暑是几月几日2015年7月23日11点30分25秒开始大暑节气,至2015年8月8日凌晨4点1分结束。该节气期间气温高是气候正常的表现,因为高温多...
  • 什么是大暑
    答: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大暑节气正值“...
  • 大暑节气是什么意思
    答:大暑节气是什么意思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间,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