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文章 如何培养学生明礼,守纪好习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6
如何培养学生明礼,守纪好习惯的问题研究

一直以来,我非常喜欢这样一句话——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习惯养的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的不好则终身受其害。”这些话都道出了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而良好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的多。
我们学校的校训是“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学校领导在养成教育方面特别重视,也做出了许多成绩。但是,我们发现:很多孩子不懂得与人相处;看见了校园里的废纸,不会主动弯腰捡起;在家养尊处优的孩子,习惯了被爱却不懂得奉献爱,缺乏感恩的心……为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其公德意识,便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而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的核心,也是德育最易见成效的载体。本校以美德银行和德育校本教材为主,各中队辅导员根据各班学生特点,围绕着学校培养学生形成德行高尚品质的德育目标,结合本班学生年龄小、文明礼仪习惯养成不扎实等实际情况,如:很多孩子见到老师不知道敬礼问好;不懂得与他人和谐相处,经常因为小事而发生冲突;大型集会不守纪律,缺乏集体荣誉感......为此,本班突出“礼”教文化,确立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明礼、守纪的的好习惯,营造文明向上的班级氛围。由此,也拓展生成了本班的队名、班训班规和班级童谣,创建了本班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根据制定的班级文化,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明礼、守纪”好习惯的想法如下:
1、培养学生在每节课堂中文明礼仪的养成。
本着“德育为首”的原则,班主任与各科任教师经常交流探讨,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礼”的美德教育。力争每节课,都能及时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明礼、守纪”的优秀美德。如:语文课上,教会孩子虚心倾听;数学课上,教会孩子相互合作;体育课上,教会孩子文明礼让等。
同时认真上好德育校本《好习惯伴我成长》和“中华传统美德”中体现“礼”的小故事,于每周五下午队会课上大致讲授15分钟,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校时,各项礼仪规范。课上要求明确,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课下监督分工到个人,时刻记录本班学生在校时的一日常规是否做到、做好。并将每节课的情况做一总结反思,及时树立典型给予表扬,提醒后进学生改正。
2、《心声海湾彩虹桥》,帮助搭建师生交流的桥梁。
很多学生在上班主任的课是一个样,上科任老师的课又是一个样。上班主任的课时,大部分学生都能认真听讲,但是上科任老师的课,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总是扰乱课堂秩序,布置的作业也不按时完成。所以,这不得不使我们想到:是不是学生认为班主任老师和他们接触的比较多,在面对班主任时,相对胆怯些;而面对科任老师时,就会自由些呢。从学生对班主任的胆怯、对科任老师的话不放在心上这两方面,我们不难看出这是导致学生不敢、也不愿意和老师沟通交流的关键。因此,创建生成了 “心声海湾彩虹桥”的记录册。
它是我们班每天都要进行的一项长期活动。讲桌上精美的“心声海湾彩虹桥”记录册,是连接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所有的科任教师,在每节课后,可以将本班学生的听讲、学习,或作业完成等情况,记录在册,班主任及时查阅,沟通引导。学生有想对教师说的话或问题,也可以写在册子上;每到有学生过生日时,我们会在册中的“今天我生日”栏中粘贴上该生的照片,师生都可以填写上对他的祝福语。长期坚持下来,相信在这个相互交流心声,互帮互助的海湾里,我们班的学生一定能更好地形成明礼、守纪、团结、互助的品质。
3、“文明礼仪伴我行”——文明小书园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文明的借阅礼仪、读书礼仪,本班将班级图书角打造成“文明小书园”。由学生公平选出认真负责的图书管理员,为每位学生建立借阅档案。班主任时时强调借阅图书的相关要求及礼仪规范,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养成文明阅读的好习惯。通过这种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方法,逐渐达到在借书、还书时使用文明用语;遇到人多时自觉排队,学会等待;在集体阅读时,不大声喧哗,学会默读;遇到好的词语,用笔记下,学会积累等好习惯。
4、美德储蓄我自豪
以“美德少年在行动”为活动小主题,建立多支活动小队。各小队评选出小队长,起一个响亮的小队名。如:精灵小队;智慧树小队等。
活动通过三种途径开展:1、在社会上,以小队为单位,采取轮流制的形式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可以到公园检拾垃圾,到公交站牌处当文明小使者,提醒乘客自觉排队等: 2、在学校,由班主任组织开展集体活动。内容多为:班内的礼仪故事会比赛,分批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等。3、在家与父母长辈说话时,做到有礼貌。坚持每天做到“三个1”,如:每天上学时对父母(或其他长辈)说一句“我上学去了”,放学回来时说一句“我回来了”;每天为父母分担一件家务劳动。
无论是在社会、在学校还是在家进行的活动,都留下每次活动的影像资料及活动的小结,或学生写出的活动感受,班主任定期总结资料,形成“美德少年在行动”的图文画册,展示在展板上,并定期回收展板上的资料,整理装订形成成果。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收获,体会文明礼仪,从身边小事做起,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明礼、守纪。
在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的班级文化建设中,通过以上班级特色活动的开展,注重班级小干部的培养,树立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培养学生自己能干的事小组长不干,小组长能干的事班干部不干,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干,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最终体现本班学生争当“一三小主人”的热情,营造一个人人明礼、守纪的良好氛围。
相信,经过这样长期的实施和培养之后,我们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对我们培养学生具备“明礼、守纪”的好习惯的目标,也将更接近一步。

学校教育不单单注重对学生智育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讲文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素养的具体表现。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做到还真得下一番功夫,因为文明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是一个长时间不断强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应该从小培养好这个习惯。既然是从小培养,那就不单单是学校教育的事了,家庭教育同等重要,甚至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只有家校联合起来,加上社会监督,才能让每个学生从小成长为讲文明、懂礼貌的人。
  一、家校教育相结合,从小事抓起
  作为家长,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应从孩子刚开始会说话时就要注意教育孩子学会文明礼貌用语:比如正确地称呼大人,说“谢谢、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让孩子从小就做一个有良好教养的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让孩子学会说话和气、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诚实守信。小学生本身都是十分单纯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他们接触的人和事就会越来越多,由于他们的家庭教育程度不一,有的学生会抵制不良行为,有的学生则会形成不良的习惯。进入高年级以后,有些学生便开始觉得自己长大了,有些事情不通过教师便开始自行解决,这本来是培养自立能力的好时机,可是由于方法不当,往往会事与愿违,究其原因,大多数都是由于言行举止不文明所至。在学校的教育也不能忽视,作为小学教师,尤其是我们低年级的教师和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就更为重要了。具体如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习惯等习惯的养成教育要作为我们基础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随手丢垃圾、将垃圾丢到指定的位置、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教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学习用品摆放整齐、坐立姿势端正、作业书写规范、思想专注、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放学路队有序、不说脏话等,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都建立在种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之上。我们要提倡从一点一滴抓起,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教育的机会,逐渐使全体学生的行为习惯统一到一个标准上。为了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要求班主任要掌握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多接触、多观察、多指导、多交流、多参与学生活动与学生谈心。在工作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同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行为习惯。如果学生的坏习惯已经养成,教师也要加以纠正,不能任其自由。要求学生在学校里每天要对着《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自查。学校里可以利用早读或思想品德课请学生思考什么是文明,然后组织同学讨论,总结出文明的含义。让学生结合课外阅读找一找描写小学生文明行为的小故事,在班会上讲给大家听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哪些是文明的行为。这样,对行为不太文明的同学既有震动作用又有指导作用。
  二、教师鼓励诱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
  一位教育家说:“在儿童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希望自己被表扬的欲望。”人的心理特征,就是喜欢称赞、表扬、奖励,而不喜欢批评、禁止和消极的阻挠,因此,给予孩子积极地鼓励和诱导在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很重要。大家都知道班级的课堂纪律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以前上课时,我经常提醒学生坐好、认真听、多动脑。开始一段时间,这些提醒会引起学生注意,但多次以后感觉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持续的时间也不长。于是我就采用表扬的方式督促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凡是上课认真听讲,坐得端正的同学,我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只要我说“某某同学坐得真神气!某某同学神速!某某同学字写的真漂亮!”当回答问题精彩时我会不由自主地以掌声给予赞赏,学生举手积极时我也会适时给予小礼物奖赏或夸奖道:“你真棒!”这些语言,在肯定某一些学生的同时,也会让其他学生受到鼓动,在课堂上更加遵守纪律,积极思考,从而课堂效率就会在无形中提高了。只有常抓不懈,不断探索教育新途径,才能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提升教学质量。
  三、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
  如低年级重在培养和教育学生的语言文明,会恰当使用礼貌语言,懂得要保护自己的人生安全和身体健康等;中年级重在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主动为需要获得帮助的人提供方便,自觉地为他人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初步感知“善”的快乐等;高年级重在培养为他人奉献的精神,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感恩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人
  我们认为对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家庭范围内,必须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引导他们投身社会、服务社会,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学到的道理,促进文明行为的内化。为此,学校将养成教育向社会延伸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走向敬老院、走向街道、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关心周围的人、事和环境,关心身边的整个社会。学生在走向社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自立能力,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进一步提高文明行为程度,也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成为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学习能力都较强的队员。
  总之,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一个不断强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常抓不懈,不断探索教育新途径,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古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体现,文明礼仪要注重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小学阶段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小学生的礼仪是在交往中养成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礼仪是美好心灵的展现。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向进行礼仪教育呢?我认为抓好小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养成文明的礼仪习惯
日常生活中小学生的文明习惯可以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小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在校做个好学生,就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这些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现。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而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又是一个小学生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应当从小节做起,从很具体的见到老师、父母主动打招呼,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逐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
二、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 《小学生日常规范》、《小学生守则》许多学生倒背如流,而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果皮、塑料袋现象就发生在他们身上。每年的三月学雷锋活动月,学校开展做好事活动。为什么许多学生回到家里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更不用说在社会上做好事了。所以,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佳境,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做起。比如说: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见到教师要主动行队礼问好,见到班里不整洁就主动整理,上学衣冠整齐,佩戴红领巾,上操、集会、放学站路队要做到快静齐。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质的飞跃量的积累,良好的道德素质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是小学生的镜子,教师的言行举止无不影响着小学生。小学生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因此,教师要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努力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自己也要做到,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比如上课师生问好我始终坚持向学生问好,叫学生坐下时我都要说请坐。课间学生向我问好,尤其是每天早晨和下午上班都能看到值日学生戴着红飘带,频频的向老师行礼问好,礼仪非常规范,每次我都点头或招手并向同学们问好。在上学的路上,见到我班孩子我都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学生为我倒水,我感激的说:“谢谢!”望着干干净净的教室,我对同学们说:“你们辛苦了!”这种教育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在教育教学中我注意仪表端庄,以身示范,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养成教育
叶圣陶老先生说:“习惯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确实如此,良好的习惯不可能自发而成,必须经过指导和训练。作为班集体组织,可以分层次、分阶段、多类型地让学生们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促进他们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们应该有计划地利用节假日开展教育活动。如,“教师节”开展尊师活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 “重阳节”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等等。让学生在真真切切的活动中自己感动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这样的形式比长篇大论的空洞的说教显然效果要好。
五、养成教育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是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的好习惯。教育过程中出现反复,也是正常的现象。教师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利用班队会讲,放学路队前提醒,出现不文明现象时,以点带面进行教育。平时发现有礼貌的同学及时肯定,树立典型,以他们的礼仪榜样去影响其他学生。这样学生就逐步形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
总之,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不可能自发而成,必须经过指导和训练,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