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问题主要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3
世界人口问题有哪些

第一,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在逐渐下降。
第二,我国人口将步入急速老龄化的路途。
第三,婚龄人口的挤压现象将逐渐凸现。
第四,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较高,将加大其聚集区的生态环境压力。


人口形势潜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人口政策取得巨大成效:一方面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使我国人口到2004年年初才达到13亿左右,将达到13亿的时间推迟了整整5年;另外一方面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不可或缺的人口优势,到目前为止,我国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峰(70%强),由此进入了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而又负担最轻的黄金发展时期。但我们在看到这一优势的同时,也应该居安思危、看到人口形势背后蕴含的、在发展过程中将愈演愈烈的四大问题。

第一,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在逐渐下降。虽然我国是第一人口大国,但从人口学角度来说,实际的劳动力供给总量压力在慢慢消退: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出生的那代人进入劳动力大军之后,我国每年的新生劳动力将会明显减少。比如说,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10~14岁人口有1.2亿,5~9岁人口有9000多万,但0~4岁人口只有6800多万———下降速度极其迅速。南方某些地区出现的所谓民工荒,除其他因素影响外,也受了最近几年新增劳动力不断下降的影响。

第二,我国人口将步入急速老龄化的路途。伴随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执行,我国于2000年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如果今后的新生人口仍如近几年那样迅速降低,那么老龄化水平的增速就会相应加快,我国将步入急速老龄化的路途。近期的人口预测发现,2020年之后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将呈加速度状,至2050年,在每100个人中,就有30个60岁以上的老人。届时,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将比世界平均老龄化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

第三,婚龄人口的挤压现象将逐渐凸现。我国新生人口性别比自20世纪中期失衡以来,新生婴儿性别比一直处于上升之中。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该年0岁人口的性别比达到了令人震惊的119∶100(男婴与女婴之比)。2003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又显示,0岁~4岁男女平均性别比为121.22∶100。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出生的人口,在进入婚龄段后,会碰到前所未有的婚姻挤压,从而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第四,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较高,将加大其聚集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我国现行人口政策实行因地区、因城乡、因民族不同而不同的人口控制政策,即城市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夫妇可生育一个以上的孩子;少数民族夫妇可生育比汉族夫妇更多的孩子。

从1982年到1990年,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率达到年均3.87%;从1990年到2000年,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率虽然有所下降,但由于总量的上升,现在少数民族人口已占我国总人口的8.41%,总量超过1亿人,比1982年第3次人口普查时期净增加了4000多万人。在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较为缓慢的情况下,大多数少数民族新增人口分布在农村和牧区。这会给那些地区的资源和环境带来更加沉重的压力。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在这样一种人口形势下,讨论未来我国的人口发展战略,就必须针对以上几个问题重点思考应对策略。

——人口生育政策应逐渐统一。我国分地区、分城乡、分民族的人口控制政策的正面意义是:城市在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生育率的降低,导致了城市劳动力总体的短缺,为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提供了空间。但这一政策的负面影响是:在城市大范围形成了家庭抚养关系的4∶2∶1结构,既刺激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衡,也导致了城市家庭养老微观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城市未来的老人很难奢望得到子女传统意义上的“伺候”。因此,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流动人口主要为婚龄育龄年龄段人口所组成的新形势下,统一全国的人口生育政策,有利于减轻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区的环境压力,也有利于减缓城市家庭抚养关系变化带来的压力。

——要立足于人口结构的和谐。近期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将争论的话题集中在人口政策与劳动力是否短缺的问题上。有人主张继续不折不扣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降低生育率,只要未来科技的发展能够解决劳动力的需求问题,就没有必要顾虑所谓的劳动力短缺;而另一观点则认为,人口急速下降会导致未来劳动力短缺。需要注意的是:某一特殊职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被简单化的抽象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职业劳动力的区域性或总量性短缺,是经济结构转型、生产的科技含量、教育程度以及劳动力的工资回报之间的矛盾结果。所以,失业与短缺往往同时存在。具体到当前南方沿海地区的“民工荒”上,就是粮食生产收益与城市职工收益之间的比较效益差距。事实证明: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除经济活动人口外,还需要一定比例的家庭劳动人口,以解决老年人的居家供养等问题,这就是人口结构的和谐。日本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徘徊不前,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家庭劳动力供给不足。

——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缓解老龄化水平。现在政府部门和学术界最困惑的难题是家底不清,数字不明。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到底是多少,尚难定论。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到的我国总和生育率(每位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为1.27,但人口学专家估计的总和生育率是1.6~1.8——相差甚大!即使在1.6~1.8的水平上预测的未来人口,到2050年左右也达不到16亿的峰值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对政策生育率与实际生育率之差仔细判断,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大城市的实际生育率可能小于政策生育率;中小城市的政策生育率可能与实际生育率差不多;农村的实际生育率可能稍大于政策生育率。

目前,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方面,已从人口数量问题转变为人口质量问题。"独孩政策"的问题已经开始表现出来:一是人口老龄化问题;二是人口质量。
人口质量下降,现在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在严格控制生育的情况下,人口素质高的城市生育率下降,人口素质低的农村超生,从长期来看可能损害中国的人口素质;二是把人口政策主要归结为控制人口数量,没有把教育列入人口政策。
流动人口和剩余劳力问题,这也是中国新的人口问题。城市和农村同时劳力过剩,这是我国人口问题面临的第二个双重挑战。
中国人口问题:首先是人口数量太大,人口增长过快。一个国家的人口超过全世界发达国家的总人口(1990 年发达国家总人口为 8.16 亿人)。现在虽然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每年仍净增 1400 ― 1500 万人,即每年增加一个世界大国的人口。
未来 35 年,我国人口发展有三个主要趋势:总人口达 16 亿;有 8 ― 10 亿劳动力;有 2.5 亿老人。这构成我国人口发展的新特点。中国人口问题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在一个国家内同时存在 " 人口太多和人口太少 " 的双重挑战。
中国人头上有两颗"人口炸弹":人口太多,是指现在每年净增 1400 ― 1500 万人。人口太少,一是高质量的人才太少;二是"中国妇女生育的孩子之少,已经不能替代她们自己了"。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1997 年,中国 60 岁以上老人 1 亿多,占总人口的 10%,到 2040 年预计将达 2.5 亿以上,占总人口的 23.79%,60 岁以上的人口是 20 多岁人口的 2 ― 3 倍。
我国 15 岁以上人口中,有 1.8 亿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 15.88%,是世界上文盲最多的国家;问题还在于现在的青少年和今后出生的儿童,他们是 21 世纪前半期的劳动力,教育投入不足,现在初中普及率仅 68%,有 500 万学龄儿童因贫困不能入学,在校生中每年流失小学生 400 多万,每年产生 200 万新的文盲。
现在我国农村有剩余劳动力 2 亿人,城市登记失业人数 525 万人,隐性失业的冗员 2 千万至 3 千万人。有人估计,今后 5 年可能有 3 千万(有劳动能力的人)下岗。

拓展资料:“速度快、规模大,同时还伴随着‘少子’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家庭结构小型化和家庭保障功能快速弱化的现象。”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的老龄化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界上前所未有。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1999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0%,标志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短短18年间,这一比重就上升到了17.3%;200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去年底上升到11.4%。
根据预测,到203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25%左右,我国将提前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衰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衰老时还没变成有钱。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一般都在5000~10000美元以上。而我国开始人口老龄化时人均GDP刚超过1000美元,发达国家正在遭遇的问题,我们更快面临,更加措手不及。尤其是我国城乡60 岁以上老年人口贫困率约为17.5%,远高于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
“养老服务正在成为刚需,特别是对高龄老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来说。”河南省焦作市民政局福利老龄科科长李霞说,焦作常住人口354万,60岁以上老年人口53.1万,其中80岁以上老人6.99万,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3.2%。这部分人群对养老服务高度依赖,迫切需要满足他们的需求。
事实上,人口老龄化问题近年来持续受到关注,养老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最近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多达几十个。但与公众对养老保障的期待和不断加速的老龄化形势相比,现有的养老能力仍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快基数大 未来如何养老?——人民网

人口问题是全球性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虽然它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各异,但其实质主要表现为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失调,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增长而出现人口过剩。以中国为例,当前社会生活和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无一不直接地或间接地与巨大的人口压力相联系。首先,人口压力使社会在提供现有人口生活条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突出表现为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短缺。其次,人口压力造成消费与积累比例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降低等。

最主要的是人口过多...不过人口增长是有极限的,多少粮食决定着能有多少人口,没饭吃,人就会饿死

中国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基数大,老龄化,人口素质较低。

  • 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如何,该如何解决?
    答:3. 少儿人口比例下降:由于生育政策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少儿人口比例也面临下降的趋势。这导致了我国未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从而可能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面对这些问题,解决办法也是多种多样,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积极应对老龄化:在应对老龄化方面,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 我国的人口问题有哪些?
    答:中国面临着多个人口问题,这些问题涵盖了人口数量、结构、政策以及社会和经济影响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中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1.人口老龄化: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由于长期的生育政策和增长的寿命,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这会带来养老、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挑战,需要更多的资源来满足老年人...
  • 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答:我国人口问题 主要表现在:(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人均国民收入低。(2)人口增长快,使得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低(3)我国资源有的绝对量大,但人均相对量小(4)劳动力过剩,劳动就业问题相当严重(5)增加劳动就业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突出。(6)国家用语建设的资金积累困难,影响经济发展。(7...
  • 我国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带来的影响?高中地理知识回答...谢谢_百度...
    答:中国人口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口基数大且增长迅速: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导致即使自然增长率较低,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仍然可观。2. 农村人口比重大:尽管城镇化进程在加快,但农村人口仍占相当比重,这影响了城乡发展的均衡性。3. 人口结构不合理:性别比例失衡和人口老龄化...
  • 我国社会主要人口问题有哪些论述题
    答:人口数量问题,人口老龄化日益凸显。1、人口数量问题: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中国人口以年均800到1000万的速度增长。劳动年龄人口基数大,高峰持续时间长,对人口就业和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2、人口老龄化日益凸显:计划生育政策实行30年,中国的生育率快速下降。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
  • 我国的人口问题有哪些?将我国社会和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答:人口的素质一般包括人口的文化素质和人口的身体素质两方面的内容。新世纪我国在人口文化素质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文盲比例的地区差异问题;在人口身体素质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贫困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偏高。九、人口生态环境问题 与人口有关的最普遍的环境问题之一是地球表土的生态衰变,这一过程称为...
  • 世界人口问题有哪些?
    答:1800~1930年增到20亿,1960年增至30亿,1974年增至40亿。1987年全世界人口已突破50亿。世界人口的增长,19世纪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初期的欧洲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则主要是在刚刚摆脱殖民统治的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自20世纪60年代起已为全球所瞩目。世界人口问题总是与各种不...
  • 中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与对策?
    答:1. 中国的人口问题主要体现在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的快速变化上,这种变化导致了人口与经济、社会以及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2. 在人口数量方面,问题主要由不均衡的生育模式(包括多子化和少子化)以及人口迁移引起。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平衡的生育政策(发达国家建议生育2.17个孩子,发展中国家建议...
  •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社会问题是什么?(高中地理题)
    答:一、人口问题:1、发达国家:人口的进一步老化、人口生育率过低,无法维持自然的替换。2、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过高,人口增加过快、人口素质低等。二、社会问题:1、发达国家:(1)普遍面临人口增长停滞、甚至负增长的人口问题。(2)会引起劳动力短缺、社会福利支出增加、政府财政压力增大的社会问题。...
  • 我国的人口问题有哪些?
    答:我国人口问题 主要表现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人均国民收入低。人口增长快,使得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低我国资源有的绝对量大,但人均相对量小劳动力过剩,劳动就业问题相当严重。国家用语建设的资金积累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学龄人口比重大,教育经费增长缓慢,从而影响教育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的消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