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顺丰被顶格处罚,“反垄断”上路了?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12月14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一则公告,市场监管总局对三起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做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一共涉及了三家企业:阿里投资、阅文集团和蜂巢网络。上述三家企业,由于违反了《反垄断法》,被市场监管总局顶格处罚,分别处以了人民币50万元的罚款。阿里投资是阿里旗下进行投资并购的主要实体,阅文集团隶属腾讯旗下,而丰巢网络则是顺丰的关联公司。三家企业都在各自领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交易涉及百货零售、影视制作及发行、快递投递服务等。此消息一出,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和顺丰控股三家公司股票出现跳水,跌幅均超过3%。

就在上周的政治局会议上,刚刚给中国反垄断的大趋势定了调。关于上周政治局会议的分析,可以参考我上一篇文章,里面有详细的分析。在会议中,关于反垄断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强化反垄断和防治资本的无序扩张。

”按照以往的经验,字数越少,事情越大。如果把最近发生的事情关联起来,就可以看出,从一开始,官媒和金融监管,从侧面否定了马云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的诉求,接着蚂蚁在IPO前夕被突然叫停,接着酝酿出台《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指南》,再到政治局会议强调“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这一系列事件,似乎都在释放出强烈的信号,国内一些网络巨头的苦日子要来了,但实际情况真实这样吗?

回到此次对三家企业的处罚,具体情况如下。一是阿里投资收购银泰商业股权案。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阿里投资先后三次合计收购银泰商业73.79%的股权,成为其控股大股东。2018年2月,阿里投资持股比例继续提高。二是腾讯控股子公司阅文集团收购新丽传媒股权案。2018年8月,阅文集团与新丽传媒签署收购协议,收购新丽传媒100%的股权,并于2个月后完成交割。三是丰巢网络收购中邮智递股权案。2020年5月,丰巢以换股方式获得中邮智递100%股权,当月完成交割。

三起收购案,看起来像是商业同业收购,实际上就是对行业资源的进一步控制,在防止资源外流的同时提升竞争力。从市场监督总局的调查来看,三起案件的事实清楚,三家公司都通过收购获得了实际控制权,属于《反垄断法》第二十条规定的经营者集中,且参与集中的经营者营业额明显达到了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在集中实施前,均未依法进行经营者集中的申报。另外,市场监管总局还表示,正在依法审查虎牙与斗鱼合并等经营者集中案。

今年10月,腾讯成功促成虎牙与斗鱼合并,两个 游戏 直播平台合计占领了全国大部分的 游戏 直播市场。依靠腾讯的 游戏 版权资源,直播行业的经营者集中十分明显。按照目前的趋势,斗鱼和虎牙的合并,可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这些案例中的收购者,都是和目前行业上一手遮天的行业巨头相关联。最近几年,各行业的巨头们也在疯狂扩张自己的商业帝国版图,不断进行同行收购,这成为了他们快速在行业内形成垄断地位的方式。收购的确是大公司快速拓展业务的方法之一,但这也是最容易伤害市场,并且触及反垄断法。

今年深陷反垄断风波的全球四大互联网巨头,苹果、脸书、谷歌和亚马逊也是因为疯狂并购,最终被美国发起反垄断调查和诉讼。与之相比,我们对于巨头的处罚都太过轻松,阿里、阅文和顺丰此次的处罚仅为50万,这无疑是九牛一毛,但根据现行的《反垄断法》中第48条规定,50万已经是顶格处罚了。也有人指出,对于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的,除了罚款50万外,可以要求经营者恢复到“集中前状态”。

根据《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调查处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经过调查认定被调查的经营者未依法申报而实施集中的,可以对被调查的经营者处50万元以下罚款,并责令被调查的经营者采取以下措施恢复到集中前状态,包括停止实施集中、限期处分股份或资产、限期转让营业及其他必要措施。因此,恢复原状才是杀手锏,对于这些巨头才有威慑作用。50万的处罚最多叫做罚酒,而且最多算罚一杯菠萝啤。当然,市场监管总局也做出回应,此次处罚主要考虑了两方面,一是根据《反垄断法》规定,如果让被罚企业恢复到集中前状态,会对企业发展和经济运行产生较大影响,调查显示这三起案件不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因此没必要要求经营者恢复到集中前状态。二是投资并购是互联网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上述三家企业在行业内影响力大、投资并购交易多,且拥有专业的法律团队,应当熟悉经营者集中的申报制度,但未能主动申报,影响较为恶劣,因此在法律固定范围内予以顶格处罚,希望达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当然,这种说法大家仁者见仁吧。

皮哥看来,反垄断的意义不在于一定要反对行业内形成巨头或占优势地位,而是要防止企业通过收购来控制产业的上下游,从而绑架消费者,让消费者没有选择权,对于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的企业,能够形成技术壁垒的,他们理应享受一段时间的市场红利,因为他们给消费者提供了更为优质的产品或服务,而对于没有创新,仅靠资本砸钱抢占市场份额的企业,则应该成为众矢之的。我国的反垄断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真正保护产业,保护消费者需要政府从法律和监管层面真实发力,从处罚力度上加大,从判断依据上从严,这样才能让真正依靠技术突破和产业创新的企业看到曙光,也让消费者不再成为这些互联网巨头的韭菜。

  • 腾讯阿里等多家企业被行政处罚,被处罚的原因是什么?
    答:阿里、腾讯等多家企业被处以行政处罚,因为它们滥用了市场支配地位,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向国务院的反垄断执法机构进行申报。这些违法行为其实都发生在几年前,那时的反垄断法执行的不是特别的严格,很多企业在没有申报的情况下就进行了集中经营。
  • 对阿里腾讯等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布:罚款五十万,如何解读这一处罚?
    答:这次腾讯、阿里被行政处罚50万元人民币,已经是今年第二次因为涉嫌垄断被相关部门处罚了,这说明反垄断立法仍需进一步完善,要让这些互联网企业知道垄断行为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从而为公平竞争市场提供条件。1、互联网巨头是实施垄断的重灾区 这次依然是由于两个公司在相关的市场内进行不正当的竞争以及违反...
  • 市场监管总局点名!阿里腾讯等被处罚,该企业存在哪些违规问题?
    答:经常关注社会新闻的小伙伴们应该发现了这样一则信息,阿里巴巴和腾讯都是我国著名的互联网公司,但是在市场监管总局的处罚名单里面,阿里和腾讯竟然都被处罚了,那么这些企业究竟存在着哪些违规问题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其实主要的违规问题就是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两所互联网巨头违反了我国的《反垄断法...
  • 反垄断不断加码,阿里腾讯等多家巨头“吃”罚单,给予了其他企业哪些警示...
    答:二,加强加深其它企业反垄断意识此外,这样做能够加强并加深其他企业的反垄断意识,作为一个枪打出头鸟的结果,阿里和鹅厂的遭遇是应该的,也是必然的结果,遇到这样的事情,不少的曾经因为被打压被垄断受害的企业都纷纷叫好,而他们的这种操作本身就是一种违反市场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如今两大家都被打压...
  • 腾讯阿里等多家企业被行政处罚,被处罚原因是什么?
    答:腾讯阿里等企业遭到行政处罚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这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涉嫌垄断,同时还存在着不正当交易的情况。尽管腾讯和阿里此次只遭遇到了比较轻微的行政处罚,但是此次行政处罚却能够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如果腾讯阿里等企业在未来不收敛自己的行为,那么腾讯和阿里等企业必然会遭受到更为严厉的处罚。...
  • 对阿里腾讯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已公布,具体做出了什么惩罚决定?
    答:其中,腾讯公司被处罚50万。当一家公司完成收购和其他交易时,公司需要按流程完成申报,避免公司在交易过程中产生非法行为。同时,官方制定《反垄断法》,避免大型公司在收购小型公司时,大型公司存在垄断行为。以阿里巴巴公司和腾讯公司为例,两家公司同为大型公司,收购案例非常多。阿里巴巴先后提出收购优酷土...
  • 阿里巴巴被罚182.8亿元,反垄断对企业竞争有何影响?
    答:反垄断能维持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各个企业能合理、正当的开展竞争,而不是“无所不用其极”地排挤竞争对手。日前,阿里巴巴被罚款182.8亿元的新闻冲上热搜,原因是阿里巴巴涉嫌在电商领域实行“二选一”垄断。具体是指商家只能选择入驻阿里体系中的某一个平台或其他竞争平台,...
  • 阿里巴巴二选一垄断被罚,反垄断对企业竞争有何影响?
    答:部分网民们认为,在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商业巨头进行进一步的商业市场垄断的情况之下,应该对其进行制裁;也有部分网民们认为,对于这种独角兽企业只给予其金钱上的惩罚,并不能对其产生深刻的教育,因此应该对其进行拆分。而笔者认为反垄断法作为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企业竞争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它的影响包...
  • 阿里巴巴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反对垄断有什么好处?
    答:对于此,出台反垄断政策有很大的好处。政策的实质是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 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有意识干预,更多是对经济政策的鼓励,支持和指导。 竞争政策是维护市场自由,公平竞争秩序的一种法律手段,更多是一种限制,调节和惩罚。 他们在纠正“市场失灵”方面的共同点是,他们的最终目标是相同...
  • 市场监管总局再出反垄断罚单,腾讯被罚50万元,垄断行为对市场有何影响...
    答:而按照反垄断法规定,如果公司证实出现垄断现在,将处以1%-10%的罚款,这次处罚50万,显然与垄断无关。这也让腾讯的投资者们长舒了一口气,因为此前大家都以为腾讯也会遭到像阿里一样的处罚。要知道就在此前腾讯就被字节跳动公司起诉了,而起诉的原因就是腾讯在社交领域的垄断,双方关于垄断问题也屡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