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央非常重视城市化,城市化发展道路到底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1
简答题:中国特色城市化战略应坚持的发展道路?

1.坚持以政府为主导
2 发挥大城市优势,形成区域发展的龙头
3 强化中等城市功能,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中介优势
4合同发展小城市,促进农村城市化

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存在五大战略性弊端:一是在世界格局中,中国的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所对应的非匹配;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明显地表达出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三是中国的城市化亟需克服“城市和农村、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非公平;四是中国的城市化偏重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忽略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呈现出粗放式生产的非集约;五是中国的城市化必须解决如何进入现代管理制度、消除城市病的非成熟 。 就地型城市化是指原来的农村地区,在并无城市直接作用和影响的情况下;由于某种资源的发现和开发或者由于对外交通地位的建立,或者由于生产结构的变化,使得农民脱离土地从事非农业生产、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也就是农村城镇化的过程。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多 、城乡劳动力严重过剩;中国农村的繁荣,必然要通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来实现,现有的大城市无力吸收数以亿级的农村人口,只能以投资少、设施简单的小城镇、小城市起步。通过对中国现实的分析,就可以暴露出农村地区城镇化中的一些问题。很多问题产生于农村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同时又阻碍着该地区城镇化的进行。 随着城市化研究的深入,有学者(周一星,1988)提出“不存在统一的能被普遍接受的最佳城市规模,城镇体系永远是由大中小各级城镇组成的,而各级城市都有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城市化的模式应该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城市体系发展道路受到重视。智慧城市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早在2007年,欧盟就提出了建立智慧城市的设想。接着在2009年,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具体计划,并且决定投入100亿至120亿欧元用于智慧城市建设。欧盟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包括智能建筑、智能能源网络、智慧城市交通和智能医疗系统等方面。与其他地区相比,欧盟的智慧城市建设更加注重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智能经济。欧盟已经挑选出大约30座城市作为建立智慧城市的首批试点。  欧盟有关专家认为,智慧城市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建立在城市各大系统整合、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交互、普通百姓广泛参与的基础上的。智能化城市要求城市的管理更加精细、环境更加和谐、经济更加高端和生活更加舒适。与数字城市相比,智慧城市更加聚焦民生与服务,更加鼓励创新与发展,更加强调感知与物联,更加强调公众参与和互动。欧盟的智慧城市评价标准包括智能经济(即创新型经济)、智能移动(即不仅是智能交通,也延伸到教育、购物等领域)、智能环境(即注重城市的生态环境)、智能治理(即政府管理模式的调整和改善)等多种指标。据有关权威机构评比,瑞典、芬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等国的城市智能化程度相对较高。  总的看来,物联网在欧盟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物联网除了交互的职能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基于这些交互信息之后提供的智能决策和服务。近些年来,欧盟委员会一直致力于鼓励和促进欧盟内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并将发展物联网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盟发展物联网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继续加大物联网投入,关注点是重点技术,如微电子、非硅组件、定位系统、无线智能系统网络、安全设计、软件仿真等;二是在绿色汽车、能源高效建筑、未来工厂和物联网这四大领域加强与私营企业的合作,以吸引私营部门参与到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中。  物联网不仅可以在传统的物流领域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率和节约成本,还可以广泛应用于道路、交通、医疗、能源等领域。欧盟认为,物联网的发展应用将为建设智慧城市和解决现代社会问题作出重大贡献,如健康监测系统将帮助人类应对老龄化问题,“树联网”能够制止森林过度采伐,“车联网”可以减少交通拥堵,“电子呼救系统”在汽车发生严重交通事故时可以自动呼叫紧急救援服务。欧盟有些成员国推出的物联网应用已经取得明显效果。如欧盟成员国在药品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专用序列码,确保药品在到达患者前均可得到认证,减少了制假、欺诈以及分发中的错误。又如瑞典为解决斯德哥尔摩交通拥挤问题,通过使用射频识别技术以及利用激光扫描、自动拍照和先进的自由车流路边系统,自动检测标识车辆,向工作日白天进出市中心的车辆收取费用。结果,斯德哥尔摩的交通拥堵降低25%,交通排队所需时间下降50%,城市污染下降15%。  智能电网是欧盟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智能电网的发展主要是由欧盟主导。欧盟负责制定整体发展目标和方向,并且提供政策及财政支持。在2010年至2018年间,欧盟计划对智能电网的总投资额约为20亿欧元。早在2001年,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就率先在全国安装了3000万台智能电表,建立起智能化的用电计量网络。当时,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全面实行远程抄表,主要是想解决上门扰民和浪费人力的问题,同时避免误抄或误算现象。  如今,越来越多的欧盟成员国通过安装智能电表来建立智能电力信息系统,更多的是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一方面,智能电子信息系统能够让电力公用事业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对电力的使用情况进行远程监控,用户也不再需要靠自己的评估来计算自己的能源消费量,从而节省大量的资金和能源。另一方面,智能电网运行管理中心可以借助智能电力信息系统对电力供应和需求同时实施控制,不仅可以实现供求负荷变化的及时调节,而且可以调节用电设施的运行状态,稳定电网运行,改善供求双方的运行经济性。  与以往供求双方以合同方式规定负荷水平的作法不同,智能电网可以对供求关系的变化作出更为及时的反应和进行精确调节,从而确保电网的电能质量。此外,欧盟希望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将风电、光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融入欧洲电网。为了建立智能电网,英国已经宣布在2019年前为英国3000万处住宅及商业建筑物安装5300万台智能电表,法国则计划从2012年1月起将所有新装电表更换为智能电表。欧盟委员会认为,建设智能电网是今后10年内欧洲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

学术界关于城市化道路的争论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极为激烈,主要有小城市论、大城市论、中等城市论、多元发展论、城市体系论等。

小城市论:1983年,中国城镇化道路学术研讨会一致认为中国应该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各不同地区的城镇化道路也应各具特色”(吴友仁,1983 )。讨论会(1983)的总结报告注意力的焦点在“积极恢复和发展小城镇,特别是广大的农村集镇”,小城市“是符合理性的,是有生命力的”(王凡,1990 )。在改革开放以后乡村工业化的现实和“小城镇大战略”的导向,以及既定城乡制度的惯性作用下,这种论断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几乎是独占鳌头的。

大城市论:有学者(冯雨锋,1983)认为应重点发展“条件较好的大中城市”、“中心城市”。有学者(饶会林、曲炳全,1989)则明确指出大城市具有远大于小城镇的规模效益。还有学者(王小鲁和夏小林,1999)提出适合国家当前条件的100万一400万人口的优化城市规模区间。也有学者(饶会林和丛屹,1999)认为城市规模效益仍然在发挥主要作用,需适当放宽对大城市规模上的限制。此外,还有学者(周干峙,1998)认为,在落后地区,大城市必然要首先发展,形成“极核”,然后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

多元论:也有学者试图从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中寻求平衡,提出农村城镇化和“城市圈为中心的提高内涵为主的”城市现代化、城市内涵化的二元(或多元)城镇化道路模式(宁登,1997;仲小敏,2000 ),或大中小城市互相协调,东中西部差异化发展道路(于晓明,1999;陈波种、郝寿义,2005 )。

中等城市论:《经济学动态》编辑部于1984年提出“中等城市论”。

城市体系论:随着城市化研究的深入,有学者(周一星,1988)提出“不存在统一的能被普遍接受的最佳城市规模,城镇体系永远是由大中小各级城镇组成的,而各级城市都有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城市化的模式应该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城市体系发展道路受到重视。 (胡序威,2000;邓卫,2000;赵大治、蔡予,2003)。

  • 城市化进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存在哪些弊端?
    答:最近不断有我国城市化发展迅猛的报道,说我国2003年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0.5%,超过原来计划指标,还说我国城市已进入“加快发展期”,甚至有的报道称目前出现城市化“大跃进”。这样造势,推动城市化进程,是不是好事?会不会带来什么负面效果? 按照原来规划,我国城市化水平到2005年达到35%左右,到2010年达到40-42%。换句...
  • 城镇化:中国特色城市化的曲折历史和探路难题
    答:农民的非农就业和城镇化之间还没有建立起事实上的联系。但是,按照2000年当年户籍上的统计,中国的城镇人口也已达到3.9亿人,按照户籍人口计算的中国城镇化率为30%左右。按照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为初期阶段,即起步发展阶段;30%~70%为中期阶段,即加速发展阶段;70%以上为后期阶段,即缓慢发展阶段...
  • 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答: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改革开放的政策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2.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城市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3. 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以上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化发展的...
  • 城市化的概念和意义是什么?
    答:3.高级阶段:城市化达到了70%以上的较高水平,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出现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现象。目前,达到高级城市化的只有发达国家,大部分发展国家还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与中级阶段。三、我国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受到政治、经济和...
  • 中国城市化进阶之路:三大城市群崛起 角逐世界级城市群
    答: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三大城市群建设已初具规模。2015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批准设立河北雄安新区。2019年2月及同年1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相继印发。三大城市群全部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从全球角度而言,真正意义...
  • 城市化有哪些利弊
    答:最近不断有我国城市化发展迅猛的报道,说我国2003年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0.5%,超过原来计划指标,还说我国城市已进入“加快发展期”,甚至有的报道称目前出现城市化“大跃进”。这样造势,推动城市化进程,是不是好事?会不会带来什么负面效果? 按照原来规划,我国城市化水平到2005年达到35%左右,到2010年达到40-42%。换句...
  • 为什么要推动城市化
    答:3、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4、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但是,不能盲目推动城市化,必须以经济发展、产业聚集为前提,否则得不偿失、甚至带来恶果。
  • 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
    答:特别是 第三产业,没有人口的聚集,没有一定数量的服务对 象,是发展不起来的。其四,城市化水平的低下不利 于缩小城乡居民之间业已存在的巨大经济和社会...目前,在城市快速现代化的过程中, “三农”问题日益凸现,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整个 社会协调发展的瓶颈。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这两年正在实施的重要...
  • 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带来哪些商机?
    答:最后,我觉得不得不提的就是房地产,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住的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无论是买房还是租房,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会会城市的地产经济带来促进,最近几年中国房地产的快速发展相信与此一定相关。当然城市化是一个大课题,要想穷尽真的很难,我只想说城市化的进程无非就是人口的流动,...
  • 城市化的三种表现是什么
    答:作为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促使生产方式、聚落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等的变化。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无非两种,一种是推力,一种是拉力。推力指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推力如人地矛盾加剧,自然灾害频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