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汉族,羌族到底什么关系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5-05-22
土家族和苗族有什么区别啊 还有藏族和羌族??? 我只是想多知道点东西

土家族和苗族还有藏族和羌族的区别很多,主要表现为语言不同、信奉不同、节日不同等。
1、语言不同
土家族方言是土家族特有的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的归属尚未确定。文字资料很少。现在除少数地方外,土家族语言已逐渐消失。
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各地苗语的构词大致相同,而语音不同的特点进行科学研究后,将苗语划分为三大方言,即:湘西方言,黔东方言,川黔滇方言(又称东部言,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七个次方言,十八种土语。
藏语(藏文:བོད་ཡིག།或བོད་ཀྱི་སྐད་ཡིག།),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藏语主要分为三大方言:卫藏方言(即拉萨话)、康巴方言(德格话、昌都话)、安多方言(青海藏区)。
羌语支语言是我国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内的一群语言。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国从事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一些学者为了解决羌语的支属问题,借助同语族有关亲属语言的平面比较后,初步提出在藏缅语族内设立一个羌语支。
羌语支语言全部分布在我国境内,包括12种现行语言和一种文献语言。
它们是,羌语、普米语、木雅(古称“弥药”)语、嘉绒语、尔龚语(道孚语)、扎语(扎坝、扎巴语)、却隅语、贵琼语(鱼通语)、尔苏语(栗苏语、多续语)、纳木依语、史兴语、拉乌戎语和西夏语(文献语言)。
羌语支本身可以分为北支和南支,前者受藏语支的影响大,后者受彝语支的影响大。有些学者认为嘉绒语应属藏语支,还有些学者认为西夏语应属彝语支。
2、信奉不同
土家族在宗教信仰方面虽受汉族影响较深,对汉族崇拜的神祗,也接受过来加以信奉,但在整个土家族宗教信仰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本民族的民间宗教。土家族没有单一固定的宗教模式,而长期信仰多神,为多神宗教。
突出的是迷信鬼神,崇拜祖先。在所有信仰的神祗中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为祖先神,分近期祖先和远期祖先,近期祖先是去世不久的历代祖宗,远期祖先是指宗族始祖和有声望的上层掌权者或民族英雄。近期祖先主要是家先神,家里老人去世,奉为神灵,各户均为之立有神堂,又叫神龛,上供历代祖先,每逢年节和红白喜事必敬之。
表示对祖先尊崇。远期祖先神保留较多的是土王、八部大神、向王、吴王、田王等。第二类为自然神。土家族在长期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产生了大量自然神,表现了对自然神的崇拜。主要有梅山神、阿密麻妈、自虎、婆送嘎(一种缠绕小孩的女邪神)。
苗族的宗教属多神教,因崇巫信鬼,又称“巫教”,或“巫鬼教”。
藏族人民主要信仰藏传佛教。
羌族羌民信仰佛教、藏传佛教、道教或基督教,但本族固有的宗教信仰仍相当普遍。
多神崇拜主要为供奉“五神”。羌族住房的平顶上,一般都有五块白石英石,代表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树神。他们认为天神的地位最高。
3、节日不同
过年是土家族最大的节日,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到正月十四、十五结束。过大年的时间比汉族提前一天。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
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除了历史性的节日外,绝大多数在秋收之后或春耕大忙之前的农闲季节举行。
雪顿节,是西藏藏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藏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雪顿是藏语译者,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的节日。
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七月三十日为禁期,大小寺庙的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踩死小虫,待七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时,农牧民拿出酸奶敬献,形成雪顿节。
羌族的传统节日就是羌历年,羌语称“日美吉”,根据地方的不同,又有“羌历新年”、“过小年”、“丰收节”、“还原节”等多种叫法,但名称不同,内容却完全一样,都以庆祝丰收和感恩还愿为主要内容,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举行,持续三至五天。

扩展资料
“藏文”一词写作“bod-yig”,意为“藏族的文字”。藏文作为藏族人民的书面交际工具,历史之悠久在国内仅次于汉文。它是一种拼音文字,属辅音文字型,分辅音字母、元音符号和标点符号3个部分。其中有30个辅音字母,4个元音符号,以及5个反写字母(用以拼外来语)[22] 。
辅音字母每4个字母为一组,共7组半。每个字母的实际读音古今有别、方言有异,但均附带有一个元音a。元音字母,意为”悦耳的字”,是相对于辅音字母而言的。因元音发音时无阻碍,悦耳动听而得此名。
标点符号,意为“分界线”或“分界符号”。藏文标点符号形体简单、种类极少,而且,其使用规则也与其他文字的标点符号有别。藏文标点符号共有6种形式,其中音节之间的隔音符号使用频率最高。
此外,还有云头符,用于书题或篇首;蛇形垂符,用于文章开头处;单垂符,用于短语或句终;双垂符,用于章节末尾;四垂符,用于卷次末尾。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便于更加准确地表达语义,藏文中已开始借鉴并使用西方文字的标点符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土家族
百度百科-苗族
百度百科-藏族
百度百科-羌族

蚩尤后裔民族有汉族、苗族、羌族。
1.汉族:蚩尤败后,大部分人融于炎、黄集团,从而成为部分华夏部落的祖先来源,以至当今汉族的先民。一些汉族姓氏可能和蚩尤有关,如邹、屠、黎、蚩等。
2.苗族:根据近代附和的苗族史诗、歌谣、传说,蚩仡佬是苗族的祖先。民国以来学者提出,苗族先民在上古时代本来居住在黄河流域,由于被黄帝部落(华夏族)所败,被迫迁徙至今天的贵州和湘西、鄂西南等地区。
3.羌族:根据汉代的书籍《后汉书·西羌传》,蚩尤部分族人向西迁徙,与古羌族有关,注:古羌族不等于今天的羌族。

扩展资料:
文献记载
《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云:"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其后《龙鱼河图》(《太平御览》卷七八引)云:“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述异记》云:蚩尤“食铁石”,“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双角牛头又是传统的龙文化里的龙,传说里龙是马脸牛头。类似的是,共工传说是北方水神是一种水龙。
《皇览·冢墓记》复云:“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现今山东阳谷县十五里园镇),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肩脾冢,在山阳巨野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传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又传言:黄帝杀之实一蚩尤部将(山东人),在蚩尤重伤陷绝境处(柳树庄附近立马关)舍身换穿蚩尤衣,为主撞山崖自杀。追兵至,辨衣着为蚩尤。真蚩尤葬于涿鹿矾山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蚩尤》

苗族、汉族、羌族的关系:①三者都属于蒙古利亚人种,都属于汉藏语系民族;②三者在历史上相互融合;③当代三者都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

拓展:1、苗族、汉族、羌族都主要生活在今天中国境内。苗族的先民是中国史书中提到的“南蛮”的一支苗蛮,按体质人类学分类属于蒙古利亚人种(黄色人种)南方类型即马来人种,按语言学分类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汉族的主要先民是华夏族,还融合了南蛮、东夷、西戎、北狄,人种上兼有蒙古利亚人种北方类型、东亚类型和南方类型的体质特征,语言属于汉藏语系汉白语族(也有人认为是汉语族);羌族的先民是“西戎”的一支古羌人,人种上属于蒙古利亚人种东亚类型,语言上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显然,苗族、汉族、羌族都是黄种人,语言上都属于汉藏语系

2、汉族是由华夏族发展而来的。在秦汉时代华夏族内部,楚人是苗族先民苗蛮族群的一支,但楚人刘邦建立的汉朝成为了汉族族称的来源,楚人也是汉民族的重要祖先之一;建立周朝的周人、建立秦朝的秦人都源自西羌,有氐羌(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诸民族的先民)血统,陕西地方文化(尤其是关中盆地地域文化)有很强的氐羌文化因素。可见,汉族的很大一部分祖先是苗族先民,另外很大一部分祖先是羌族先民,汉族本身是一个血统杂糅的文化民族而非单一血统民族。当代汉语方言湘语、赣语都是楚言(楚国本族语言)同夏言(先秦时代中原华夏族语言,即上古汉语)融合后发展至今的产物,西南官话则受到古羌人语言很大的影响。在上古时代和中古时代的漫长历史进程中,苗族、汉族、羌族相互交往、相互融合,汉族有苗族、羌族的血统,苗族、羌族也有汉族血统,三个族群的文化相互影响

3、在当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汉族、苗族、羌族主体部分都居住在中国境内。三个族群都名列中国56个民族中,都属于我们建构出来的想象共同体(国族)——中华民族。由于中国现代民族主权国家建构的需要,凡是生活在当代中国领土内的中国公民都是中国的国族——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因此在当代中国,汉族、苗族、羌族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三个民族相互之间更加不可分割,谁也离不开谁。



华夏族的先祖是黄帝,羌族的先祖是炎帝,苗族的先祖是蚩尤,黄帝和炎帝联盟华夏族兼并了部分古羌族,后打败了蚩尤吸收了部分古苗族逐渐形成了汉族的本体,三个民族在各时期都在进行融合,其中汉族以先进的文明和人口优势融合另两族多点,现代以科学检测三个族的DNA是非常相近的

汉族~严格说是中夏族,同东亚的黄种人都是东亚人种,又都是泰华国族的文化人族~文族分支,其中的汉羌藏等等近似语言文族及东南亚的缅族,同汉族有血缘关系。而东亚的非黄种人,同汉族是泰华国族体系关系~都是泰东地区的“天下部邦共主统一大家庭”的成员。

比如基因上,说苗、汉、羌都是O3基因,羌族的最多,符合有的古书记载的汉出于羌的说法。而文化上比如一些传说,伏羲、女娲这些

没有直接的关系,都是中国的吧。

  • 现在还有蚩尤的后人吗?哪个族的?
    后世民族 蚩尤败于黄帝,族人四散。后世可能与之相关的民族有苗族、汉族、羌族等。[编辑] 与苗族的关系 根据一些苗族史诗、歌谣、传说,蚩尤(苗语:txiv yawg)是苗族的大祖神,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一些学者特别是苗族学者提出,苗族先民在上古时代本来居住在黄河流域,由于被华夏族所败,被迫迁徙至今天...
  • 蚩尤的后裔是什么民族?蚩尤死后陵墓在哪里?
    1. 蚩尤的后裔:据传,蚩尤的后代可能与今天的苗族、瑶族、羌族和汉族有关。2. 蚩尤死后陵墓:实际上,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蚩尤有陵墓。目前所称的蚩尤陵不过是一些纪念性墓地,而且不止一个。3. 炎帝和皇帝的后代:蚩尤与炎帝、皇帝同为中国古代的传说人物,但蚩尤并非恶棍。他是炎帝神农氏的一个...
  • 蚩尤的后代姓什么
    并且在苗族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许多学者认为,苗族先民原本居住在上古黄河流域,后来因败于黄帝部落(华夏族)而被迫迁徙至贵州、湘西、鄂西南等地区。③羌族:根据《后汉书·西羌传》的记载,三苗族的部分成员向西迁徙。如果认同蚩尤与三苗之间的关系,那么蚩尤也可能成为羌族的先祖。
  • 苗族和土家族关系
    兄弟民族。苗族和土家族是兄弟民族。按照血统划分,土家族属于藏缅系民族,苗族属于苗瑶系民族,土家族和白族,纳西族,羌族(正儿八经蚩尤后裔),大和民族,彝族,藏族为兄弟民族。
  • 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
    “三个离不开”思想既充分考虑了中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全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关系的生动现实,又着眼于中国民族关系的长远发展,充分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发展的共同愿望,是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指导原则。二、中国的56个民族 汉族、壮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土家族、...
  • 中国有几个古老民族
    中国这个具有有就历史的大国,共有56个民族,当然汉族应该是被大家所熟知的了,那么大家知道中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吗?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中国的主体民族是汉族,其他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
  • 蚩尤后裔是什么民族?
    蚩尤后裔主要涉及汉族、苗族以及羌族等民族。汉族:从目前的历史遗迹和文献记载来看,蚩尤后裔在汉族中主要体现在邹、屠等姓氏上。蚩尤战败后,其部分子孙被封于邹、屠二国,并以国名为姓氏。此外,还有黎、蚩等姓氏也与蚩尤后裔有关。这些后裔主要集中在现今的河北与山东两省。苗族:许多苗族学者主张将...
  • 列举历代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史实
    1.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其他各民族都是我们祖国这一大家庭的成员,而且有些民族的历史非常悠久,例如,西北的羌族,南方的苗族等,在汉族形成的同时就出现了。今天满族的祖先西周的肃慎,蒙古族的祖先商代的东胡,曾经十分强盛,并且建立过政权。2. 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族十分强盛,...
  • 羌族是现在哪个民族 羌族是哪个省的
    在西周时期,羌族活动于甘肃临洮地区,被认为是与苗族等外来民族融合后的产物。羌族的形成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羊是他们的图腾象征,历史上曾有过多种称呼。作为中国56个民族之一,羌族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被誉为民族进化的活化石,被誉为“云朵上的民族”。他们与汉族和藏族有着...
  • 羌族和苗族区别
    羌族和苗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语言、服饰、文化与历史等方面,具体如下:1. 语言: 羌族使用藏缅语族羌语支语言,不同地区方言在发音、词汇和语法上有所差异。 苗族则使用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语言,各地苗语亦存在差异。2. 服饰: 羌族传统服饰以长衫、羊皮褂子或棉布长背心为主,男装朴素,女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