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3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小鸡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小动物之一,而且在游戏中还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锻炼幼儿走、跑的能力,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所以设计了这一好玩的户外游戏。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行走、跑的能力。

  2.培养幼儿初步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纸箱自制老母鸡、小虫卡片、小鸡头饰若干

  【活动重、难点】

  幼儿走跑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示范引入

  教师藏在老母鸡的肚子里,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小鸡小鸡长大了,伸伸脑袋出来了;小鸡小鸡长大了,拍拍翅膀出来了;小鸡小鸡长大了,两条小腿出来了;小鸡小鸡长大了,高高兴兴蹦出来了。”

  请幼儿仔细看小鸡是怎样从蛋壳里出来的。

   二、师幼共同玩游戏

  1.幼儿说儿歌,教幼玩小鸡出壳的游戏。

  2.捉小虫

  谈话:小朋友你们看草地上有许多小虫子,现在小鸡长大了、我们该自己到草地上捉小虫子了。

  其中两个幼儿合作钻进老母鸡的肚子里走一走、跑一跑到草地捉小虫;看哪一组桌的虫儿最多。

  师幼开始游戏。

  注意事项:走跑时要小心绊倒、以免碰撞。

  三、游戏:老鹰抓小鸡

  小朋友,小鸡已经长大了,老鹰要来捉小鸡,我们应该怎么办。

  老师扮演老鹰,幼儿扮演小鸡。

   【活动延伸】

  请几名幼儿手拿纸箱一个跟着一个走,连在一起玩开火车的游戏。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这一游戏很感兴趣,锻炼了幼儿的走跑的能力。许多幼儿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教师要随时提醒幼儿不要碰撞,对于小班的幼儿躲闪的能力还有一定的难度,可多加练习。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首先要培养的是他们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这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只有兴趣才能带动他们进行技能的练习,因此我设计了“送玩具宝宝回家”的游戏,把热身活动、动作示范、重点练习、难点解决全部放在游戏中进行,让幼儿在不断展开的游戏中快乐、自主地掌握活动技能。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2、锻炼幼儿按一定路线行走,提高其身体平衡能力。

  3、学习与同伴互送玩具,体验合作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场地两端分别放置塑料筐5—6个,玩具是幼儿人数的2—3倍。

  2、在场地中间画4—5条长3—5米宽25厘米的小路,路边以绿色代表小草,小路间有一定的间隔距离。中途设置一快棉垫。

  3、节奏鲜明的乐曲《玩具进行曲》。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跟随背景音乐带领幼儿进行小动物模仿操的练习,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孩子们,你们喜欢爬吗?(喜欢)我们一起来学小蚂蚁爬呀爬吧,让我们一起来爬过棉垫吧。”我说游戏儿歌:“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怕呀怕呀爬呀爬,一爬爬到脚背上”幼儿随儿歌快乐爬行,老师可以利用儿歌来不断调整活动强度,保持幼儿最佳的活动状态。

  2、师:“刚才,小朋友在学小蚂蚁爬的时候,老师听到一个声音,老师找呀找,发现地上有玩具宝宝在哭,玩具宝宝为什么哭呢?原来有些小朋友把玩过的玩具忘到了外面,玩具宝宝回不了家,急得要哭了,我们一起来找到它们,送他们回家吧!”

  三、熟悉规则,练习动作:

  在找玩具的过程中,老师带领幼儿练习在平行线中行走。先请幼儿集体在25厘米的平行线中行走,也就是走小路,让孩子们自己试一试后,并讨论怎样走才能有快又稳,还不能踩到路边的小草。然后请几名做得好的幼儿示范在平行线中走小路的方法,教师讲清动作要点,再次请幼儿一起来试一试在25厘米的平行线上走小路,帮助幼儿掌握平衡的要点。

  四、反复练习,巩固提高:

  1、做游戏《送玩具回家》,幼儿分成两队,一对在起点,一对在终点,在起点的幼儿走到老师指定地点捡起玩具,然后幼儿在25厘米的平行线中走小路,中间爬过棉垫,到达终点,终点的幼儿接到玩具后说声“谢谢”,玩具送给好朋友后原路返回。起点与终点幼儿可交换位置继续游戏。2、分组游戏,送玩具回家。在这一环节中,将幼儿分为几组,送玩具回家,巩固在平行线中行走和在棉垫上爬的技能。老师要不断提醒幼儿要走在路中间,不要踩线。

  五、放松活动:

  小朋友们都很聪明,都为玩具找到了家,现在玩具回到家可高兴了,来我们一起庆祝一下,让幼儿在《玩具进行曲》的音乐声中,进行放松练习。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和表现进行曲的力度和均匀的节奏。

  2.学习随音乐模仿解放军的动作。

  3.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激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解放军叔叔是怎么走路的吗?解放军叔叔是怎样打击敌人的?

  2.教师播放视频,并小结:解放军叔叔走路有精神地踏步走、扛枪走。打敌人时吹号、开枪、开炮。

  3.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当个小兵,学一学解放军叔叔。

  二、播放音乐,帮助幼儿感知节拍。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叫《这是小兵》,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播放音乐《这是小兵》,引导幼儿安静倾听。

  3.师:小朋友们可以跟着老师一起来跟着音乐拍一拍手。

  4.教师提出要求:这是解放军叔叔踏步、打敌人的音乐,所以是非常有力量、整齐的,所以我们拍的一样的很齐。

  5.教师组织幼儿再次进行拍手。

  三、组织幼儿随音乐练习。

  1.师:那你们想不想当小兵,和解放军叔叔一样?

  2.教师讲解示范:第一遍的第一、二句我们做吹号的动作,第三、四句我们又精神地踏步走。第二遍的第一、二句我们做开枪的动作,第三、四句做开炮的动作。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练习。

  师:现在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试一试吧。

   活动反思:

  解放军叔叔一直是小朋友们崇拜的人物,所以本次活动小朋友们非常感兴趣。当观看视频时,小朋友们都觉得解放军叔叔很厉害,能拿着枪、走着整齐的队伍,非常神气。所以在第二个听音乐的环节,小朋友们都能坐的神气来倾听音乐,并能和老师一起合拍的进行拍手。在最后的游戏环节,小朋友们也看的很认真,能跟着老师一起学做动作,虽然模仿解放军的动作不是特别的到位,但小朋友们都非常努力,活动开展非常顺利,效果也非常好。

  小百科:“兵”又引申为战士、士兵,如:兵强马壮、当兵。又进一步引申为军队、军事、军种,如:兵不厌诈、兵荒马乱、兵临城下。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意图:

  一只蚂蚁在洞口看见一粒豆,用力搬也搬不动急得直摇头。

  小小蚂蚁想一想想出好办法,回洞请来好朋友搬着-起走。

  通过幼儿园音乐教案表演的形式不仅让孩子感受音乐表演的快乐也能体验同伴间相互合作的乐趣。活动的重点是孩子们随着乐曲进行歌表演,难点是能根据歌词内容邀请朋友进行表演并表现出“搬不动”的肢体动作。

   活动目标:

  1、愿意用语言表达对小蚂蚁的喜爱。

  2、初步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长短高低特征。

   准备材料:

  歌曲《小蚂蚁》磁带、蚂蚁头饰、小蚂蚁图片。

   重点难点:

  听音乐能够区分声音的长短、高低。

   活动地点:

  活动室。

   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小蜻蜓》,进入活动室。

  2、幼儿与老师一起边拍打节奏边唱歌曲。

  3、讲故事“搬豆”。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引导幼儿自然进入故事情节。

  4、小朋友们,他们是谁,一只蚂蚁在洞口看到了什么?它想把豆搬到洞里给大家吃,它用力搬呀搬呀,怎么也搬不动,又来了一只蚂蚁两人搬也搬不动,身体晃来晃去的,三只蚂蚁搬豆,轻轻一抬就搬到洞里去了。

  5、欣赏歌曲《蚂蚁搬豆》。鼓励幼儿随音乐拍打歌曲节奏。

  6、歌曲表演结束音乐活动:请小朋友当“豆子”坐在椅子上,另一名幼儿当找到豆子的蚂蚁,边唱边动作,唱到“请来许多好朋友”时,另外几名小朋友赶紧跑过去围在豆子周围做抬豆子动作,“豆子”这时也随音乐一起走动。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背景:

  在一次自由活动中,东东带来了一个玩具小狗,小狗还能发出旺旺的叫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玩起了东东的小狗,这时茜茜说:“我们家有真的小狗!”明明说:“我们阿姨家也有一只真的小狗”……。就这样孩子们对小狗的话题产生了兴趣。《刚要》指出: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经验和需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和物质环境,生成有益于幼儿发展的活动。由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活动中满足孩子们的需要,提高孩子们折小狗的能力。

  折纸活动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当一张小小的纸片,通过几次翻折,就可以变化出千百中不同的形状或玩具,这种兴奋和满足是无法用言语能表述清楚的。因此,折纸游戏不仅深受大人的喜欢,而且也同样吸引我们班的孩子。在前期,我们班的孩子也有过几次折纸活动,也积累了相应的折纸经验,但是由于孩子在语言、动手以及理解等方面缺乏一定经验,使得在以往开展折纸活动时多采取“跟学”,即教师面对面地示范,幼儿跟着折的教学方法,而且孩子们在教师的一次示范讲解中很难掌握折纸步骤。那么,折纸活动能否运用多媒体课程资源来开展集体活动?在示范讲解中能否结合视频和教师的讲解同时进行呢?在改变以往“跟学”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又能充分发展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展了本次活动即运用多媒体课程资源中的音频、视频来开展集体美术(纸工)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小狗的外形特征和本领。

  2、 学习用折纸的方法制作小狗,并添画不同的表情。

   活动准备:

  1、课件《折纸—快乐的小狗》;音频:小狗的叫声;歌曲录音《小花狗》

  2、手工纸数张、蜡笔。

  3、幼儿以积累一些折纸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师:“小朋友,听一听,谁来了?(教师播放小狗的叫声,幼儿感知小狗)我们扮演小狗的叫声请它出来好吗?(教师与幼儿共同扮演,教师出示课件)

  2、交流讨论: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不同的小狗图片。

  教师:你喜欢小狗吗?小狗长的什么样子?小狗有什么本领呢?

  二、学折小狗

  1、教师:小朋友们,大家都那么喜欢小狗,愿意和小狗做朋友,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折一只可爱的小狗好吗?

  2、教师播放课件,为幼儿展示折叠小狗的制作过程。

  1)教师完整播放示范步骤,让幼儿欣赏。(让幼儿有完整的了解,并进一步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2)教师逐一播放第一步、第二步,同时配合自己的动作示范,指导能力强的幼儿一起演示。

  3为小狗画表情:

  教师播放第三步,为小狗添画上不同的表情。

  3、教师再完整播放折叠小狗的制作过程。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折好小狗的头添画好眼睛后再折小狗身体,对部分手部动作发展较差的幼儿教师进行耐心指导。(教师滚动播放折叠小狗的制作过程)

  三、游戏:小花狗。

  1、请幼儿将自己制作的小狗粘贴在身上扮演小花狗。

  2、播放歌曲录音《小花狗》跟随音乐做游戏。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 认识伞的材料与防水性能的关系。

  2、 学习比较观察物体的差异。

   活动准备:

  各种材质的伞(布、纸、塑料、油纸);普通纸、玻璃纸、蜡纸、塑料布、一般吸水布、无纺布;细铁丝、白胶;水(水箱);伞的观察记录示例(参见整合课本p117)。

   活动过程:

  1、教师将水直接淋在塑料伞、纸伞、布伞、油纸伞的伞面上,甩一甩伞,请幼儿摸摸看,“伞面有没有湿?”“水是不是跑掉了?”

  2、每个人都观察之后,和幼儿讨论:哪些伞会渗水?哪些伞不会渗水?并记录下来。想一想为什么?

  3、把伞晾在教室的一个角落,请幼儿观察,哪一把伞最容易干?哪一把最不容易干?多久才会干,并记录下来。

  4、如果我们用其它的材料做伞呢?如:玻璃纸、蜡纸……请幼儿摸摸这些材料。

  5、用铁丝围成圆形,再将上述材料粘在铁丝外,做成伞面。

  6、如前面的实验方式,将水淋在各种伞面上(注意每把伞的时间和方式要相同),看看各种伞的状况,并请幼儿记录下来。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吃点心。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懂得情绪愉快有利与身体健康,初步学习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

  2、引导幼儿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重、难点:

  学习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

   活动过程:

  一:感受快乐 拍手入场,进行开心碰碰碰的游戏。

  二、开心与烦恼

  1、 刚才玩的真开心,你们想想平时你还遇到过什么开心的事?

  2、 开心的时候你会怎样?(用动作表现)

  3、 除了开心的事,我们还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谁来说一说你都遇到一些什么不开心的事?

  4、 不开心的时候你会怎样?(用动作表现)

  5、 你喜欢开心的自己还是不开心的自己?

  小结:不开心就是生气,生气不仅不让人喜欢,还会对我们身体产生坏的影响。生气的时候,人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身体越来越差,所以我们要尽量不让自己生气,把生气这个坏习惯消灭掉。

  三、化解不开心 如果你生气了,你会想哪些办法让自己消气呢? 小结: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你生气的时候,可以唱唱歌,跳跳舞,玩玩玩具,看看电视或者大声的哭一哭,这样你就能消气,让自己快乐起来。

  四、让自己开心

  1、 介绍开心枕。

  2、 传递开心,让每个幼儿和“开心枕”抱一抱,亲一亲。

  3、 说一说抱着“开心枕”有什么感觉?

  4、 把开心枕送给其他人来感受一下开心的滋味。

小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淅沥沥,哗啦啦,下雨了!孩子们常常抱怨下雨的日子太没劲儿,不能出去玩滑梯,不能在院子里奔跑,散步.所以,设计这个活动,就是引导幼儿在雨天里寻找快乐。可以在雨中尽情地玩耍、嬉戏,充分感受雨天带来的乐趣。同时,也了解了雨,培养了乐于观察、乐于发现的科学品质。也会使幼儿在快乐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经验。

   活动目标:

  1、穿(戴)雨具在雨中玩,感受雨中游戏的乐趣。

  2、仔细观察雨,能说出自己的发现。

  3、尝试将雨中的体验和发现编成《下雨诗》,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

   活动准备:

  1、视屏展台制作材料三幅。

  2、幼儿从家中自带雨具(雨衣雨伞)

  3、选择一个有雨的日子进行这一活动。

   活动过程:

  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去认识雨朋友,和雨做游戏。

  1、幼儿倾听窗外雨声,请幼儿说出“怎么了”?

  2、提问:下雨时为了不让淋湿自己,该怎么办?

  一、准备出发

  1、幼儿取伞,穿戴雨衣。

  2、教师交代幼儿不要弄湿自己,以免生病。

  二、雨中乐

  1、幼儿自漫步在雨中,感受雨中游戏的乐趣。

  2、谁是接雨冠军。

  大家仰起头看看雨,看,一滴滴雨点落下了,伸出你的手,去接雨点吧。

  三、说在雨中的发现

  1、雨伞、雨衣放好并集合。

  2、提问:雨点落下来时,你们的雨伞和雨衣怎么啦?雨水在雨伞、雨衣上流淌着,像什么?雨落在哪儿了?

  3、雨朋友说再见。

  四、听听《下雨诗》

  1、有感情地朗读一遍《下雨诗》,并操作展台。

  2、利用展台,让幼儿和教师吟诵两遍并自由编动作。

  五、编编《下雨诗》1、除了诗里提到的,你还能说出雨落在什么地方?

  2、启发幼儿做小诗人,并编诗句“雨落在......上”。

  3、教师和幼儿一起闭上眼睛吟诵一遍诗。

  六、结束

  1、老师请幼儿回家后将大家编的下雨诗画下来,送给天上的雨朋友。

  2、和雨朋友说“再见”。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无法辨别乐器的声音大小

  【活动目标】

  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3.在为乐曲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

  【教学重点、难点】

  1.鼓励幼儿依据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听听.玩玩.尝尝中感受声音,激发幼儿对探索声音轻响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宝宝生活中声音的flash

  2.录音带:大鼓和小鼓音乐

  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个,黄豆若干,三瓶软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个(图片)。

  【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声音

  听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鸡鸣——盥洗——汽车——问候(老师好)。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测,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

  (二)让小瓶发出声音,为大鼓小鼓伴奏

  1.让空瓶子发出声音

  宝宝来到幼儿园,老师要和宝宝一起玩啦。这里有一个瓶子,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幼儿每人取一个小瓶子,探索用各种办法让它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

  这里有许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块能发出声音吗?

  3.(放录音)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摇瓶子:用儿歌“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有有有”有节奏的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4.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用瓶子摇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得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

  (三)幼儿通过尝一尝,咬一咬,区别糖果的软硬不同,知道装硬糖果的瓶子摇起来会发出大鼓的声音,装软糖果的会发出小鼓的声音。

  (四)为“大鼓小鼓”唱歌,边摇瓶子配乐边唱歌。

  五.活动延伸

  出示装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与软糖发出的声音,谁更像大鼓,谁像小鼓?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让孩子直接接触大鼓小鼓,空瓶子,硬糖与棉花糖,亲身体验,了解了声音的大小与辨别,课堂气氛活跃,孩子学习积极性高,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 幼儿园小班公开课教案5篇
    答:一、幼儿园小班公开课教案:《小方块和小圆》一、教学目标:1. 能够辨别出正方形和圆形的形状特征;2. 能够在方形和圆形中正确识别出小方块和小圆;3. 能够掌握基本的颜色名称。二、教学内容:1. 形状:正方形和圆形;2. 名称:小方块和小圆;3. 颜色名称:红色、黄色、蓝色。三、教学重难点:1. ...
  • 幼儿园小班教案
    答: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意图 日常生活中见到喜欢的东西就吃是三岁幼儿的正常反应,对食物的好奇使他们的注意力只集中在食物上,往往忽略了一些必要的饮食卫生常识,从而引发肠胃不适。本活动通过听故事以及学说故事中的句子,引导幼儿学说卫生常识,养成基本的卫生习惯。 活动目标 1、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知道吃东西前...
  • 幼儿教案怎么写小班
    答:幼儿园小班教案大全 活动目标:1、让幼儿学习用顺着一个方向画螺旋线的方法。2、了解作画的时候要换色,要有大小的变化。3、请幼儿爱护绘画工具并和它们做好朋友。活动准备:棒棒糖、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还记得我们上个星期一起来画了小圆糖,而且在《好吃的糖果》...
  • 幼儿园小班教案
    答: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幼儿说的愿望与积极性。 2、初步培养幼儿日常卫生习惯,并愿意用“我会自己……”的句式说说自己会做的事。 【活动准备】 人物贴绒两个、卫生小卡四张、音乐、录音机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积极观察表达的能力,有说的愿望。 【活动过程】 1、...
  • 小班教案
    答:小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锻炼幼儿运用味觉来对食物进行辨别的能力。 2、丰富幼儿有关食物味道的感知及形容词,丰富词:酸的、甜的、香的。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教学准备: 布娃娃一个,录音机、音乐磁带,有关甜味、酸味、香味的...
  • 小班教案
    答: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跳远,跳远距离不少于20厘米。 2、发展幼儿的下肢力量。 3、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反应的敏捷性。 4、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5、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 重点是双脚连续跳远 ...
  • 幼儿园小班教案
    答: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洗手》,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2.了解不洗手的危害,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洗手》;(2)一条脏毛巾。 活动过程: 一、帮助脏脏的小毛巾 1.出示脏...
  • 小班教案
    答:小班教案 篇1 一、入园,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幼儿及家长,鼓励幼儿向老师问早(用英语)。 2、鼓励幼儿自选体育器械,进行晨间锻炼。 3、及时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安慰照顾带药孩子及情绪不好的孩子。 二、生活活动目标: 1、进餐时鼓励幼儿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子,不撒饭粒,不用手抓。 2、提醒幼儿拿自己的杯子喝...
  • 小班教案
    答: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盆、盖、杯子来敲敲打打,激发幼儿参加打击乐活动的兴趣。 2.喜欢参加打击乐活动,从中体验乐趣。 重点与难点: 1.尝试用“盆子”、“盖子”、“杯子”敲出好听的声音。 2.学习创编节奏型。 材料与环境创设:盆子、盖子、杯子、筷子若干只(根)。(幼儿人手一只) 设计思路:幼儿...
  • 小班教案
    答:以下是我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 篇1 目标 1、喜欢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乐意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2、体验大树和小鸟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真挚情感。 准备:树干、小鸟、鸟窝的图片;人手一份小鸟形象胸饰。 过程 一、对本次活动感兴趣,进一步理解和感受春天植物的初步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