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 -什么意思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尿蛋白是什么意思

尿蛋白偏高的治疗, 因为肾脏病变呈慢性进行性损坏,临床表现出现较晚,一般出现尿蛋白时,病程多在10年以上,因而糖尿病肾病的预后多数不良。许多肾病如糖肾、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在患者就医时往往被大夫要求做“24h尿蛋白定量”检查。肾功能衰竭。糖肾进展快慢有很大的差异。有的病人轻度尿蛋白可持续多年,但肾功能正常,有的病人尿蛋白很少,可快速发展出现肾病综合正,肾功能逐渐恶化,最终出现尿毒症。要把握血糖.对糖尿病病人.要严格把握血糖,延缓肾功能的恶化和降低尿蛋白的总量.病理性因素:尿蛋白定性如果出现阳性结果,应引起注意并应进一步检查或复查。持续的阳性结果特别是加号较多时提示可能患有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肿瘤、各种原因引起的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糖肾、泌尿系炎症、肾移植术后的排异反应等。出现的蛋白尿还可能是某些病理反应致使的,如:高烧、高血压、膀胱炎、尿道炎、肿瘤、骨髓瘤、输血反应等。您现在知道了吗?

尿中如有蛋白,可以通过酸化尿液加热后变混浊而检出,称为蛋白尿。人体肾脏就象一个滤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就好象布满网眼的筛子。正常情况下,网眼只可以筛过小分子蛋白质,其中98%在肾小管被吸收回体内,剩余的蛋白质与肾小管及其它尿路上皮细胞分泌的少量粘蛋白一起排出,所以正常人尿中含有少量蛋白质,24小时尿中含量约为40~80毫克,最多不超过150毫克。由于量少,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故临床上习惯称正常尿无蛋白质。如果超过正常尿蛋白质的上限(即大于150毫克/日)时,用常规定性检查可测出来就称为蛋白尿。
尿蛋白检查分定性和定量检测.定性是用以粗略估计尿蛋白的量,一般用(-)、(+)表示.尿蛋白定量检测能更准确反映体尿蛋白的排泄量,一般检测24小时尿蛋白的量.定性与定量粗略估计见下表:

尿蛋白定性 尿蛋白浓度估计
(-) 无
(±) <0.01克/100毫升
(+) 0.01-0.05克/100毫升
(++) 0.05-0.2克/100毫升
(+++) 0.2-0.5克/100毫升
(++++) >0.5克/100毫升

血液中常会有定量的对人类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蛋白存在。一部分的蛋白会在肾脏的丝球体中过滤进入尿液中,但又会在肾小管被吸收而回到血液中。 因此,若肾脏的机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现的蛋白量只有一点点,但是当肾脏与尿管出现障碍时就会漏出多量的蛋白变成蛋白尿。正常人尿中有微量蛋白,正常范围内定性为阴性,记为(-)。尿中蛋白质含量多达0.15g/24h以上时,称蛋白尿,尿常规定性可出现阳性。
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蛋白质。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的范围为≤0.15g,常规化验 尿蛋白
检测为阴性。如检测尿蛋白>150毫克/日,即尿蛋白阳性时,说明人体排出的尿蛋白量明显增多,属于异常尿蛋白。尿蛋白持续阳性,往往代表肾脏发生了病变,故临床可依据尿蛋白阳性的多少来判定肾病损伤的程度以及肾病治疗的效果。因此,出现异常尿蛋白,一定要有效控制并消除,防止病情恶化进展。

定性试验是用以筛选和粗略估计尿蛋白含量的方法。试验的方法有三种:试纸法、磺柳酸法和加热醋酸法。磺柳酸法和加热醋酸法都是根据浊度反应将无混浊或无沉淀定为阴性(一),将出现混浊或沉淀的定为阳性(+)。磺柳酸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广泛用于普查,但其对白蛋白的灵敏度高于球蛋白,且影响因素较多,易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加热醋酸法对白蛋白和球蛋白的灵敏度基本一致,影响因素少,准确性较高。
根据浊度反应估算尿蛋白的含量如下:
尿蛋白<0.1g/L:一;
尿蛋白为0.1—0.2g/L:±;
尿蛋白为0.2—1.0g/L:+;
尿蛋白为1.0~2.0g/L:++;
尿蛋白为2.0—4.0g/L: +++;
尿蛋白>4.0g/L: ++++。

正常尿液中含有微量蛋白质(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mg),普通检测方法不能发现,检查结果为阴性。超出此范围则可检出,称为蛋白尿。但由于尿蛋白试验只是测定一次尿的结果,易受尿液浓缩及稀释程度的影响,常常不能准确反映蛋白尿的程度。 人体在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过冷、过热及在应激状态时,尿蛋白的排出量均可增多,称一过性蛋白尿,在几小时或数天后即可恢复正常。
尿蛋白- 属阴性,属正常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