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有多少条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有几条?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有10条
具体如下: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七、热爱尊重学生。
教师法明确规定:“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尊重,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手段,做为一名教师若想使学生对自己热爱尊重。首先自己要尊重自己的人格,中国有这样的格言:“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一名合格的老师一定要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要时刻把自己的工作与集体的声誉连在一起,一堂课的好坏,—件事的成效,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无足轻重的,但对学生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一件错事不仅影响到个人,还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与教师的形象,影响到学生心目中老师的地位,甚至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创伤。教师对学生的爱,有助于把教师提出的要求,灌输的思想转化为学生本身的要求和思想,因为实现这种转化,需要有情感的过滤和催化,也就是说,一种要求和意见如果被学生认作是出于老师的关怀和爱护,就会产生肯定的倾向而被接受。相反,同样的要求和意见。总之,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在金钱、地位、名利面前不动心,这需要我们做教师的有坚定的信念,始终如一的追求,要牢记:“理智是人生的灯塔”。每一位教师要尽职尽责,鞠躯尽瘁,对得起人民赋予教师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九、廉洁从教。
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十、为人师表。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教育性:教师职业道德有明确的育人指向性,以学生为教育对象,以培养造就学生健全人格为目的,不同于司机的职业道德(为了行车安全而不是为了教育行人),或售货员的职业道德(为了更好地销售商品而不是为了教育顾客),等等。
2. 示范性:教师的高尚言行、完美品德,是学生直接模仿和接受感化的来源。“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唱出了教师正确思想、模范言行、完善人格,对学生成长的示范导向作用。这种示范与效仿的关系,不同于售货员的优质服务使得顾客满意,演员的高超技艺深受观众赞赏,等等,因为前者的行为,目的不在示范;后者的反应,也不在于学习、效法。
3. 创造性:教师职业直接服务于一个个性格、教养、心理、体魄各不相同的学生,要了解他们,开发他们的潜能,预测他们的发展,就必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付出创造性劳动。这样的劳动,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做保证,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的。4. 社会性:教师的职业要求是培养“四有”新人,产品是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新一代高素质的优秀公民。教师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按照明天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塑造人才,还在于明天的社会经济发展必将由今天所培养的一代公民去实现。教师这个职业,不仅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与国家民族的未来命运密切相关。5. 无私性:教师职业的特点之一,是它的非计时性和非计件性。教师不可能按8小时工作制上班,也不可能限质限量地计算产品成果。教师付出的往往不仅是青春年华,甚至是毕生心血。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固然应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但他往往更注重自觉地尽义务、作奉献。人们常常将教师比喻成为蜡烛,照亮别人,耗尽自己;或者比喻成为船夫,把学生从无知的此岸摆渡到有知的彼岸;或者比喻成为落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总之,正如李岚清同志所说:“教师这个词的本质含义我想就是‘奉献’两个字。如果丢了奉献,那就不能称其为教师。”无私奉献,是教师职业道德特点之一。

6条,分别是:

一、“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是教师职业所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二、“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需要做到敬业乐教,这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本质要求。教师要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

要坚持做到教学常规“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核,也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还要做到遵守校规校纪,无违规违纪行为。

三、“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教师不仅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对教育、教学工作热爱,也要对每一个学生充满爱心。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大批教师为保护学生生命安全做出重大奉献,甚至付出巨大牺牲,这正是崇高师德和人性光辉的体现。

而针对“范跑跑事件”,教育部发言人说,“我们可以不崇高,但是不能允许无耻”。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建立民主和谐师生关系,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四、“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新规范首次加入了“教书育人”这一条,非常必要,非常有意义。这不仅是我们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应尽的天职,更是我们教师职业的根本任务。

教师要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要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达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的全面育人的目标。

五、“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要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教师不能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需是终身学习的学者。规范的修订对教师职业本身也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我们之前说,“要想教给学生们一碗水,教师自身必须要有一桶水”,现在来看这个水还必须是源源不断的水,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把最好的一面教给学生。

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 师德规范中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
  •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那六条?
    答: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育育人、人师表、终身学习。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3、“关爱学生”——师德的...
  • 请简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答:《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主要有: (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 (6)终身学习。具体要求如下所示:第一条是“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 的神圣职责和义务。第二条是“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
  • 教师招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详细内容谁那里有?
    答:由于近年来,在教师招聘中,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越来越注重师德师风,所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部分的内容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属于必考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分为1997年的版本和2008年的版本,在考试的时候比较测重新版本的内容。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 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是什么?
    答:六、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保障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
  • 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什么
    答: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
  •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六条是什么?
    答:新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9月3日公布。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和中国科教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对1997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规范》有6条,分别为爱国守法、...
  •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哪六条?
    答: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有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具体有以下六个内容(2008年修订):1.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必须爱祖国,爱人民,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社会主义,充分执行国家教育政策,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权力,并且不得违反党...
  • 对中小学教师在爱岗敬业方面的职业道德要求是什么?
    答: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爱岗敬业的要求: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 学校教学过程中有哪些道德规范
    答:你好!大概如下(八九不离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及解读 基本内容新《规范》规定了六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1.爱国守法 爱国守法包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