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19 世纪末世界诞生了如此多杰出的物理学家?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4
为什么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了如此多的杰出人物

时势造英雄,天下平则圣人隐,英雄都是弄潮儿,自然也得有潮可弄
纵观历史风云人物,多集中在乱世
一、春秋战国:天下纷争,诸子显名,群雄逐鹿
二、秦末汉初:楚汉争霸,成高祖业,铸萧韩张名
三、三国风云:诸侯并起,天下三分,人杰蜂涌
四、隋末唐初:世族纷争,隋唐英雄
五、元末明初:正乾坤,救万民,成太祖,人杰显名
六、清末民国:乾坤倒转,万民罹难,国将不国,各路人杰应运而生
时势造英雄,天下危乱,自有潜藏的不屈之魂顺势而起,开天辟地正乾坤

20世纪出现了很多伟大的物理学家,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爱因斯坦于20世纪初提出了相对论,这是一项重大的理论突破,为物理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2. 20世纪经历了能源革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手段。
3. 从工业革命开始,社会生产力持续高速发展,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革,人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崇敬不断增强,这促进了科学家人数的增加和整个社会对科研投入的增多。
以上仅是简要概括,除上述原因外,还包含许多其他因素,如政治、文化等。

科学史领域有一个名词叫“科学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就是专门描述这种现象的。这个名词刚出现时特指的是,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人建立古典物理体系替代了陈旧体系。

后来有了所谓的“第二次科学革命”,这主要指的就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引出的现代物理体系。

在技术达到某个临界点时,基础科学才会迎来大爆发式的发展。

关键技术的出现是基础科学大爆发的前提。

现在历史上有两次影响深远的科学革命。两次都是基础科学的黄金盛世。

先看第一次科学革命。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时候还是肉眼观测的,积累了大量的观测数据。这里还和技术进步无关。

伽利略做出了人类第一台天文望远镜。这是人类第一次把镜头对准星空!科学史上伟大的技术进步!第一次获得远超肉眼极限的观测数据!伽利略为日心说找到了最重要的观测数据,并继续推广了日心说。

然后第谷、哈雷等人继续用天文望远镜观测,第谷的学生开普勒根据老师的数据发现了开普勒三定律。

最终,牛顿凭借自己的卓越才智和综合前人所有的理论、数据发现了牛顿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技术进步——天文望远镜;关键数据——行星轨道数据。【这是第一次科学革命的前提】

最初望远镜的发现没有任何理论基础,完全是碰巧发现的。但是伽利略制造出了放大倍数更高的天文望远镜,后来诸多科学家又研究了光学理论和望远镜的成像规律。几何光学渐渐形成。这是又是一例典型的技术推动理论。然后在几何光学的理论基础上,牛顿制造了人类第一台反射式望远镜,也是第一台无色差望远镜。这里,理论又推动了技术进一步发展。

(感叹一句,伽利略和牛顿都是理工双修的天才呐!)

再看第二次科学革命。

19世纪末物理学大厦已经建得富丽堂皇,仅有两朵“乌云”。(第一朵乌云,主要是指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结果和以太漂移说相矛盾;第二朵乌云,主要是指热学中的能量均分定则在气体比热以及势辐射能谱的理论解释中得出与实验不等的结果,其中尤以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紫外灾难”最为突出。)

第一个打碎19世纪终极物理之梦的人出现了。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让爱因斯坦确认了“光速不变原理”。这就是相对论的第一公理,相对论成立的基础。后来爱因斯坦又先后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

普朗克也顺利用普朗克常数搞定了“紫外灾难”。这里,量子化常数第一次出现。

后来,原子光谱被发现是离散的,然后随着实验技术的逐步提高,光谱的精细结构、超精细结构被一一发现。

然后量子物理的研究越来越多。再然后,薛定谔和海森堡分别用表述出了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这两种量子力学的表述形式。至此,量子力学建立。

技术进步——精密实验工具;重要数据——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光谱结构。【这是第二次科学革命的前提】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除了设计巧妙外最大的难点就是仪器的精密度。所以这个实验只能出现在19世纪末,而不能出现在18世纪末。光谱结构测量技术也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而随着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光谱结构精细测量出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很快形成了,新的物理体系也很快建立起来。这里技术推动了理论。我一直认为,如果这个技术进步提前一百年的话,第二次科学革命也会提前一百年,那么被我们纪念的就是19世纪初的爱因斯坦们,而非现在的爱因斯坦们。



因为电普及起来了。

引发两朵乌云革命的,一个量子力学,这是光电效应、阴极射线使胶片曝光(雾)等等引发的,很明显,这些都是一些不遵守实验操作标准的人(大雾)因为电便宜了各种浪费作各种瞎闹各种糟蹋实验资源(雾霾)偶尔捡到金子,如果电很贵,他们能这么作么?铀很贵,重水很贵,居然连累纳粹造不出原子弹。

另一个相对论,想想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不是火车就是电梯,电梯不必说,火车对钟用的就是无线电,瑞士专利局的三级技术员天天都要跟这些电玩意儿打交道啊~正如只有热衷航海的时代才有最聪明的头脑思考天文学(天体导航)和天文学抽象出来的力学,也只有爱迪生、卡内基和洛克菲勒的时代才有这么多聪明的脑袋去思考电的一切。

这叫什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这也叫什么?人呐,固然要靠自身的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个人认为这和科技进步有关,按我们历史老师的说法,19世纪末科学领域还是块处女地呢,你随便挖一铲子都能被尊为科学家,现在呢,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科技领域供人突破的空间越来越少,所以看起来厉害的科学家很少。但是啊,现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质量很高啊,也许浓缩就是精华吧(笑)。除此之外,19世纪末的科学家注重的是对以往科学规律的总结、对大自然的探索,总的来说就是目光集中于过去和当时,有几个目光相当长远的都被现在的科技宅尊为祖师爷了(这里膜拜下尼古拉特斯拉),而现在人们的目光更多地集中于未来(比如谷歌眼镜这类看起来相当作死的产品)。如果我们有幸能见证下一次科技&技术大革命的产生,也许那时的年轻人也会失望地说“这个时代科学家越来越少了”。还有我认为这和现在讲究团队合作有关。现在常说某某团队发现或发明了啥啥啥而不是谁谁谁发明或发现了啥啥啥。爱因斯坦爱迪生在做工作时身后有一堆助手秘书啥的跟着呢,换句话说就是现在的助理研究员,但除了爱迪生那个接受X射线太多不幸死掉的助手外也没几个太有名的。荣耀属于领导者,辛劳属于大家,这就是19世纪末科学界的常态吧。



环境因素,文化所致,他们不虚度人生,为了荣耀而活。

19世纪末,在物理学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中国人是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