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中国曾今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要简短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如下:
一、区别
1、定义不同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
2、表现形式不同
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 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
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
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

二、联系
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源于历史,同时又虚构部分,同时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价值观的影响,会对历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文学又更多的感情色彩。经过文学的加工,历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历史又给了文学创作更多的源泉的灵感。
扩展资料
历史本身就有很好的文学性,因为历史中隐藏着许多文学性的奥秘。历史是一种天工,其中包含的因果和哲学奥秘,绝不会因为作家个人的情绪和价值观而发生变化。人们常说:“生活比小说更精彩。”生活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
文学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做梦,就是作家通过虚构来营造一种梦境。另一个作用则恰好相反,不做梦,而是在细致地观察和了解事实之后,用文学更深刻、更形象地表现这些事实。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说的就是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这恰好也是《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关系,《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之间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并不存在价值观的彼此对立和历史事实的全然不同
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三国演义》使用了很多有意思的文学手法,来表现《三国志》里面所记载的历史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国演义》其实就是一部历史书,它的历史学价值可以与《三国志》相得益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历史与文学既有联系,又各有千秋。历史注重于实际,记录过去发生的事情;文学则更注重于素养,有更高的观赏价值。

篇一 : 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了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财富进行了大规模的疯狂掠夺。(]据统计,近百年来,外国侵略者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掠去战争赔款和其他款项达白银1000亿两。其中《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8个不平等条约就勒索赔款19.53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1901年收入的16倍。而日本仅通过《马关条约》勒索的赔款2.3亿两白银,就相当于当时日本国家财政四年半的收入。侵略者在战争中的破坏和抢劫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1937—1945年),中国有930余座城市被占领,直接经济损失达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过5000亿美元。国家主权丧失,社会财富遭洗劫,使中国人民失去了最起码的生存条件。

吃饱穿暖,这是长期陷于饥寒交迫困境的中国人民的最低要求。旧中国的历代政府不仅没有能解决这一问题,反而加重了人民的灾难。在旧中国,只占农村人口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70%的贫雇农却只占有10%的土地;占人口极少数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垄断着80%的工业资本,操纵着全国的经济命脉。中国人民遭受着地租、赋税、高利贷和工商资本的层层盘剥,其所受的剥削和贫困的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据统计,1932年,仅苛捐杂税的名目就多达1656种,捐额约占农民收获量的60%至90%。加上反动政府在政治上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充当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大小军阀割据,长期战乱不已,使人民灾骏深重,生存维艰。据估算,旧中国有80%的人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几乎每年都有几万到几十万人因饥饿而死。一遇自然灾害,更是饿殍遍野。1931年,华东地区水灾,造成370多万人死亡。1943年,仅河南省饿死者就达300万人,另有1500万人靠啃草根、吃树皮度日,濒临死亡边缘。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政府发动内战,榨取民脂民膏,造成经济全面崩溃。1946年,各地饿死1000万人。1947年,全国饥民竟达1亿多人,占当时全国人 现在,中国有了原子弹,美国的反应是这样的:

对中国态度有较大变化,以前是以施压为主,之后开始"套近乎".在中国第一次核试验之前,美国把中国看作苏联的”附属国”,直到中苏关系断裂,美国才开始考虑和中国建交,但又迟迟不作决定.核试验成功后,美国开始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中国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外界力量支撑维持,或者华约,或者北约,中国必须选一个.中共倾向于前者,但苏联态度冷淡.美国则抓住了机会,率先向中国伸出友好之手,这样,中国的核力量将不会对美国构成威胁.

苏联的反应是这样的:

对中国依然冷漠,克里姆林宫认为中国离开苏联对中国的发展是一大障碍,中国将不得不归附苏联,支持其在中东的扩张.事实当然并非如此!

其他国家:

第三世界国家开始大规模向中国靠拢.北约则毫不担心,因为中共的核军备远不如超级大国

篇二 : 关于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耻辱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主要内容

5、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权

6、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1844年 美国和法国7、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8、增开沿海沿江是10处商口岸

9、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10、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11、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经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常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12、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13、增开天津为商埠

14、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15、对英法两国的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16、俄国至19世纪80年代 ,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17、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18、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19、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

20、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

21、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再一步遭受受严重损失

22、此后帝国主义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3、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

24、新通商口案的开辟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

25、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拓展了其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6、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27、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28、赔偿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做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29、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届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地驻兵保护

30、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31、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和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

32、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部分中国政府或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是不平等的条约:

1、中俄蒙协约(民国4年(1915年)6月7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外蒙古,恰克图)

2、民四条约(二十一条)(民国4年(1915年)5月25日,中国与日本,签约地点:北京)

3、满洲里界约(1911年(宣统3年)12月20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满洲里)

4、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光绪32年)4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

5、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光绪31年)12月22日,签约地点:北京)

6、辛丑条约(1901年(光绪27年)9月7日,签约地点:北京)

7、广州湾租界条约(时间:1899年(光绪25年)11月16日;签约地点:广州湾;中国与法国)

8、订租威海卫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7月1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9、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6月9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10、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国彼得堡签订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11、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6日,北京;中国与德国)

12、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年(光绪22年)7月21日,签订于北京)

13、中俄密约(1896年(光绪22年)6月3日,莫斯科)

14、马关条约(1895年(光绪21年)4月17日,马关,与日本)

15、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0年(光绪16年)3月17日,印度加尔各答;补充修订:1893年12月5日,大吉岭)

16、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光绪2年)烟台;中国与英国)

17、中日北京专条(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18、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尔巴哈台)

19、中德通商条约(1861年(咸丰11年)9月2日,天津)20、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1月14日,北京)

21、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5日,北京)

22、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4日,北京)

23、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7日,天津)

24、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6日,天津)

25、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8日,天津)

26、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3日,天津)

27、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咸丰8年)5月28日,瑷珲)

28、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丰4年)7月5日,上海)

29、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丰元年)8月6日,伊犁)

30、黄埔条约(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与法国,黄埔)

31、望厦条约(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与美国,望厦)

32、虎门条约(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与英国,虎门)

33、南京条约(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与英国,南京)

1917年,德国和奥匈帝国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而被废除不平等条约。1917年苏联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事后未完全兑现,亦无退还条约中获得的领土)。1943年,美国和英国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意大利和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失去他们的特殊地位。1946年,法国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后,不承认以前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中国日益的强盛表现:

1、为生命扣上“安全带”安全生产是党和政府重点监管的领域之一,《安全生产法》出台、改革国家安全监管体制、违法违规行为被严惩等举措,受到广泛关注。但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煤矿等高危行业事故多发。按照安全生产中长期奋斗目标,到2007年,我国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将稳步好转,重点行业和领域事故多发状况将得到扭转,工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等指标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

2、孩子上得起学

2004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3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年。但教育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7.2%,教育投依然严重不足。2006年,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将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性教育支增长将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长,教师工资、生均公用经费等逐步增长,办学条件差、运转困难、教育乱收费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到2010 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将接近100%。

3、看病心里舒畅

过去的5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突破了靠政府单一发展的模式,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但医疗体制、机制还存在着诸多障碍,公立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严重,小病“大处方”、“滥检查”,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面将扩大到40%,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将得到进一步遏制;国家将落实必要的经费,支持乡卫生院和县医院的建设,为农民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将为城市低收入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保障。

4、放心喝水吃肉

2005年,为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着力解决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国家关闭了15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实行工业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2006 年,让百姓喝上洁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目标之一。国家已经明确,到“十一五”末期,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末期降低20%左右,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识。

5、支起“保护伞”

2005年前10个月,我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80万人,“十五”期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00万人的目标已提前实现。但我国已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今后几年里,每年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将达到1300万~1400万人。今后,企业不得集中将富余人员推向社会,国家也将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指标体系。“十一五”期间,将新增4500万个就业岗位。一些歧视性就业协议将被禁止。优化就业环境,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6、居者有其屋

2005年,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多部门联手出击调控房地产市场,市场秩序得到好转。但对普通百姓而言,商品房价格仍然“高高在上”。随着中央稳定住房价格政策的陆续实施,房地产市场将朝着遏制投资、控制投资、引导合理消费、稳定房价的预期目标方向发展,投机性购房行为将得到遏制,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将会得到更多关注,房价将在更大范围与百姓对接。

7、老有所养

统计显示,全国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险费19年增长119倍。但目前我国公共养老覆盖面只占总人口的15%,一部分退休人员生活窘迫,农村老人基本不享受社会保障。随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为重点,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大。国家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越来越多的人将过上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生活。

8、共享发展的成果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目前占全国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的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其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2006年,政府将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入手,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让公共服务惠及农民;今后,新增财力将重点投向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且增长幅度还会大大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举措,也将加快共同富裕的步伐。

9、农民工及时拿到工钱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陆续掀起清欠农民工工资行动。截至2005年9月,全国累计清偿2003年以前竣工项目拖欠工程款1410亿元,占拖欠总额的75.82%。但漠视、侵害农民工利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务工环境仍待根本改观。2006年,让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钱,成为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国家有效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业主行为将会得到进一步规范,在建和新建项目拖欠工资的现象将得到遏制;农民进城务工的环境将更加宽松。

10、生活更有质量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平均出游率达到84.8%,文化产品也大大丰富。但和老百姓日益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文化服务网点还很不健全,一些景点高昂的票价依然让百姓“望景却步”。2006年,让普通百姓看得起风景,享受更有质量的生活,给政府留下了更多思考和努力的空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百姓将享受到日益完善的文化服务;在农村,影院、文化馆、图书馆等设施的普及,将把农民的传统日常生活概念大大拓展

一、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
1、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向外国侵
略者割地赔款。
2、受到外国的侵略,被侵略者火烧圆明园,掠走珍贵的国宝和文化遗产。
3、祖国的人民受到外国侵略者的欺辱和残杀,如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被无辜杀死的中国人近39万人。
4、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很低,被称为“东亚病夫”。
二、今日祖国的强大:
1、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加入了“WTO”, 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成功举办了2008年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
2、科技越来越发达,赶上世界先进行列。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神州飞船发射成功、嫦娥一号登月成功、 龙芯的开发研制成功等。
3、 经济发展,人民富裕。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渐渐富裕起来了,
中国的GDP 位列世界第四位。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
4、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加大改革开放,加大对外交往,举办各种国际交流和论坛.参与各种国际救济活动,维护世界和平。

9.18被大多网友认为是国耻日!
西周幽王无道,致使王宫被洗。
汉高祖三十万大军被困白登七日,靠贿赂冒顿的阏氏才得以残喘脱逃。
西晋怀帝被匈奴俘虏,愍帝出降,西晋王朝终结。第一个被外族灭掉的王朝。
石敬瑭甘当“儿皇帝”
宋朝多次被金、元所败
明朝,倭寇征服中国东南。除大陆部分被收复,其他岛屿被日本纳入版图到今日。
明被后金所灭,“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近现代的种种耻辱事件,羞于启齿……!
当代中国人的素质令外国人鄙夷,以至国外华人羞于承认自己是中国人。

圆明园事件、南京大屠杀

排名第五 五胡乱华
这可谓是中国第一次经受异族的大规模入侵,皇室南迁,中原人民惨遭荼炭,这也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南北对峙,其结果,导致从夏商周经春秋战国,再到秦汉,直到魏晋的中华上古文明终结。连民族成分都有了极大的改变。是文明进程的转折点。从八王之乱一直到隋文帝灭陈统一中国,这近三百多年,民族仇杀,宫廷政变,层出不穷,混乱不堪,其中的历史暴虐而又残忍。起初那些游牧民族对汉族,极尽压迫侮辱之能事,现代我们骂人的话,比如“懒汉,无赖汉”等等就是那个时代传下来的,原先在那些异民族心中所敬仰的“天汉”早已被“懒汉,无赖汉”所取代。可谓耻辱。从而也导致了冉闵的起义。幸亏天不亡我中华,由于那时的华族的血气,英勇的抵抗,使异民族重新正视了我华族,从而才产生了,所谓的“汉化”。才有了北魏孝文帝、文明太后的改革。才开始了以华族文明为主的文化融合,在此之前,不知死了多少人。但鲜卑贵族相较之后的蒙古满清,毕竟心胸开阔,眼光长远。他们继承了中华的精髓,同时又保持了本民族的优点,同时又输入了佛教文明,创造了一种变革过的文明——中华中古文明。可是,隋唐以后的中古文明继承了一部分的精髓,有许多的独特的东西,还是消失了。比如许多绚丽灿烂的上古神话,从而使我们现在看楚辞中的很多典故名词,不知所云。还有宝剑的制作方法和其所承载的“剑道”也在隋唐慢慢失传了。因为游牧民族打仗不用剑。而日本经过东汉直到六朝的学习和吸收,渐渐发展,到现在便成了他们的“国粹”了。而我们在现在只能通过隋唐之前的史实和虚构的武侠故事,来想像这种如梦如幻的武器了。

排名第四 第二次鸦片战争
我一直有个疑问,高中历史书上说,是由于英法想获取在华更大的利益,而发动的战争。我也看了不少资料,上面也丝毫没有提及有关鸦片什么事,那么为什么要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呢?首先,先看看第一次鸦片战争,其实是一场贸易战争,是英国人为了取得通商的权力,也就是为了贸易平等,而不是为了交清政府赔鸦片钱,更不是为了合法的卖鸦片。说白了,鸦片只是一个由头。不是鸦片,也会为了其他的东西。而我们的历史书为了让我国更加充满道义,特地把此次战争叫作鸦片战争。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相同,只是要求清政府开放的更深入,并给他们最惠国待遇,既然有了一次鸦片战争,又目的相同,就叫其二次鸦片战争吧,又是道义上的胜利。因为乍听起来,就象两次为了公开贩毒而进行的战争。
而它的起因是,由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采取阳奉阴违战术,违反合约,暗中阻止与欧洲的贸易,使英法的贸易不能开展下去,英法恼羞成怒,又找了两个由头开战。从而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按说本应该到此为止,但咸丰皇帝受不了了,认为损害了天朝颜面,责成僧格林心伏击了在大沽口前来换约的英法公使。当场用大炮炸死了多名,这也是高中历史书上所说的大捷,又扣押了十几名前去交涉的使者,清廷认为只要抓住匪首,其余军队就会不战而降。就这样英法登了陆,直奔北京杀来,咸丰逃到了热河,而那些被扣押的使者活着的只剩下几人了,后来的事,便众所周知了,英法为了向清政府示威,火烧了圆明园。
此战可谓奇耻大辱。有两方面:第一方面,英法联军可谓残忍凶暴至极,被屠杀的京师民众可谓不计其数,满清耗费数百年的民脂民膏建造起来的圆明园,万寿园(颐和园的前身)被一把火烧尽。而更为痛心的是储藏在两园之中,满清数代皇帝从民间搜刮得来的字画古董,历代瓷器,大多是极精品,我国现在流失海外的国宝,很多就是圆明园的.还有数量极多的,从康熙直到咸丰,不惜工本,制造出来的工艺品.(说句实话,本人及其不喜欢清代的建筑和工艺品,尤其家具,装饰品,服装,做工虽及其考究,材料及贵重,但十分繁复俗气。而其中集大成者就是故宫,里面的建筑大多是清朝造的。可谓俗不可耐,根本不能与汉朝的大气,唐朝的雄浑,宋代的清雅,明代的简洁相比。)但毕竟都是国宝。经此一烧,可谓中华文明的浩劫。
第二方面:偷袭和扣押英法公使的做法,极其没有信义,使得我中华在外国人眼里成了没有信义的野蛮国家,之后打赢了也就算了,还不堪一击,最后被打趴下还得和谈,简直丢尽了脸面。所以二次鸦片战争,在很多方面都称得上耻辱,有所遭受到的耻辱,也有自己做出来的,当然英法也不是什么好人,但其火烧圆明园,也有部分原因是受了偷袭和扣押公使的刺激。总而言之西方我国印象的急转直下就从这里开始。

排名第三 甲午海战
这不用说,是众所周知的奇耻大辱。可是让我胆寒的是,开战之前,日本举国上下,积极备战。上至皇室,明治天皇节食,皇后卖首饰。下至平民百姓,妓女捐卖身钱,士兵因为天皇一天只吃两顿,他们自觉只吃一顿,拼命攒钱买吉野号。当时,明治的口号是越王勾践能卧薪尝胆,他也能做到。这使我想到,在抗美援朝时,全国各界节衣缩食,用来购买飞机大炮,和小学语文书上的一个苹果的故事。
经此一战,蕞尔小帮日本迅速崛起,而老大帝国,加速没落。而对清廷的改良惨遭失败,一部分的国人觉醒,发现要救中国只有推翻清朝一法。后来,经过百日维新,庚子国变,和对清廷所谓的“新政”绝望之时。终于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说句实话,本人是觉得改良比革命要好,循序渐进总比突如其来要来得稳定,和易于接受。但满清贵族的食古不化,狭隘短视,死抱着利益不放,实在是无出其右。辛亥革命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可谓最符合汤武革命的标准。
再讲句题外话,我总觉得向中国周边的那些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在中国衰弱之时,会变本加厉的侮辱侵略中国,而这些国家古代长期仰视中国,深入研究学习中国。而近代又受西方文化影响,中国对付起这些国家来相当棘手。比如,日本韩国越南印尼等等。还有个台湾地区。

排名第二 甲申国难
1644年,中华文明从此绝嗣。剩下的只有四百年的鞑靼文明,而当今再国人和外人眼里,中华文明就是鞑靼文明。这固然拜张艺谋的电影,众多的清宫戏,和唐装所赐。但我们与真正的中华文明断绝关系,却是从这里开始。诚然中华文明发展到明朝末期,是有问题的,而且问题很严重,明朝的灭亡就是例证。虽然有天意,比如连续十五年的干旱。导致中原旱灾蝗灾遍地,颗粒无收。从而导致李自成剿而不灭。但人祸也很致命。朱明历来的寡恩刻薄,崇祯的刚愎自用,南明的内斗。集权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死路。是已到了变革的边缘,内部的改良改革,虽然还不成熟,还有很多是清初的反思,是受明亡刺激的,但已经初露端怡。
如果注入象隋唐一样豪放的血液,那也不是不可以。但历史选择了最不好的结局。李自成张献忠之流,只相当于黄巢,其结果肯定,必败无疑。但中国最多再分裂割据一次,还没有亡天下。南明偏安一方,最多只是又一个南北朝,又一个宋金对峙。好歹也保住了中华文明。可满清入关完全凭的是运气。入关后,他们一方面极端自大,一方面又极端自卑。而自大与自卑是相辅相成的,从而经过一系列的血腥的措施,中华文明就断送在他们之手了。直到现在,产生了要看宋代之前的中国到日本,要看清代之前的中国到韩国,这种事情了。

排名第一 靖康之难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一页,当金兵攻入东京时,整个赵宋皇室除了一人以外全部被俘北上,而那个侥幸逃脱的皇子就是赵构,而被俘北上的官僚及其家属更是不计其数,而他们大多都被变卖作了家奴,有些低级妓院的妓女竟然是丞相的女儿。而文化方面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金人在靖康时代是非常野蛮的,见人就杀,见物就抢。宋朝积累文化财富被焚毁洗劫一空,这也是中华文明的一大浩劫。而这也是中国被西方赶超,乃至落后,摆下了伏笔。
也是后来种种历史悲剧的起因。更为可悲的是,后来的明朝,并没有继承宋的辉煌文治成果,从而导致了甲申国难,中华绝嗣。而日本也是在那个时期对中国文明由崇拜转向了反思,顺便提一句,象相扑,茶道,插花,马球等等的很多文化艺术也是那时消失的。

靖康之难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一页,当金兵攻入东京时,整个赵宋皇室除了一人以外全部被俘北上,而那个侥幸逃脱的皇子就是赵构,而被俘北上的官僚及其家属更是不计其数,而他们大多都被变卖作了家奴,有些低级妓院的妓女竟然是丞相的女儿。而文化方面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金人在靖康时代是非常野蛮的,见人就杀,见物就抢。宋朝积累文化财富被焚毁洗劫一空,这也是中华文明的一大浩劫。而这也是中国被西方赶超,乃至落后,摆下了伏笔。
也是后来种种历史悲剧的起因。更为可悲的是,后来的明朝,并没有继承宋的辉煌文治成果,从而导致了甲申国难,中华绝嗣。而日本也是在那个时期对中国文明由崇拜转向了反思,顺便提一句,象相扑,茶道,插花,马球等等的很多文化艺术也是那时消失的。

  • 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答:(旧中国)屈辱:鸦片战争(始受外辱,国祚不兴)第二次鸦片战争(王纲欲坠,虎狼眈之)甲午中日战争(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蛮夷入华,丧尽国尊,国祚神器,尽皆覆灭)第一次世界大战(当胜如败,颜面丧尽)抗日战争(八载腥风血雨,始复中华神器)(新中国)强大:抗美...
  • 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答:中国其实并不强大,,现今的中国,外表是华丽的,可依然是一盘烤肉。在外人眼里,中国是可怕的,但这个民族依然沉睡着,从未醒来,也不想醒来,
  • 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答:耻辱 帝国主义者在因次侵略战争中,大规模地屠杀中国人民。1900年八国联军烧杀抢掠,将5万多人的塘沽镇变成空无一人的废墟,使拥有100万人的天津在烧杀之后仅存10万人,进入北京后,杀人不计其数,仅庄王府一处就杀死1700多人。在1937年开始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中,2100余万人被打死打伤,...
  • 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急~~~
    答: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7年日本挑起战争侵略台湾 1877年中法战争爆发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战场竟然设在中国 1931年“918”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东三省,并向中国内地步步侵略。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伤亡人口3500多万人...
  • 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答:耻辱:1、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
  • 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答:一、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1、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向外国侵 略者割地赔款。2、受到外国的侵略,被侵略者火烧圆明园,掠走珍贵的国宝和文化遗产。3、祖国的人民受到外国侵略者的欺辱和残杀,如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被无 辜杀死的中国人近39万人。4、国家在...
  • 旧中国的耻辱和新中国的强大,简单点,十万火急!!!
    答: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我一直有个疑问,高中历史书上说,是由于英法想获取在华更大的利益,而发动的战争。我也看了不少资料,上面也丝毫没有提及有关鸦片什么事,那么为什么要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呢?首先,先看看第一次鸦片战争,其实是一场贸易战争,是英国人为了取得通商的权力,也就...
  • 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答: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1,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
  • 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有哪些区别
    答:一、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1、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向外国侵 略者割地赔款。2、受到外国的侵略,被侵略者火烧圆明园,掠走珍贵的国宝和文化遗产。3、祖国的人民受到外国侵略者的欺辱和残杀,如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被无 辜杀死的中国人近39万人。4、国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