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阳江市第一任市长是谁?还有烈士李萁的详细资料...谢谢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1
沙沟市第一任市长黄公正的生平资料

黄公正先生
(1895年-1981年)
黄公正先生,1895年出生在徐州市铜山县。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主持正义,取名“公正”。
黄公正先生早年追求革命真理,满怀报国之志,原为国民党阜宁县保安团(后改为江苏省保安十团)团长。
1943年3月12日,黄公正先生宣布起义,所部接受新四军改编。
黄公正先生所部改为新四军苏中一分区宝应支队,黄公正首任宝应县武委会主任,于1945年8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当选为苏中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苏中行政委员会委员,并被选为出席在延安召开的中国解放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黄公正先生历任苏中行署直属沙沟市市长、兴化县县长、华中行政学院行政系队长、华中建设大学行政系队长、安奉铁路管理局总务处长、山东青岛市政府秘书主任,江苏省第四届政协委员,1981年逝世,终年八十六岁。

阳江市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会长是谢绍祯。
谢绍祯,笔名肇征,别号东山翁,男,1927年9月生,汉族,广东省阳江市人。始创阳江市书法家协会、阳江市中华诗词学会、阳江市楹联学会等群众文化组织并担任各会会长多年。任广东省诗词学会、广东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书法家协会荣誉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书法作品入选全国书法全集《百年经典》、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大展等。多次参加全国书法展,省、港、澳书法联展等获奖。流传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安徽圣泉碑林、河北墨缘碑林、黑龙江密山书法长廊、江西滕王阁等多处有书诗联镌刻。北京百亭鱼乐园、峨眉山等处多副联作入选。诗词、对联全国赛多次得奖。经中国文学研究会评定,荣获建国60周年文学艺术最高成就金奖。有关部门和组织先后授予“当今中国艺术界最具影响力人物”及“一代名师”、“文艺大师”等荣誉称号。

阳江市第一任市长是梁振元(又名梁亿元),阳江第一任市委书记是袁勋。

李祺礽,又名李萁,1874年生,阳江田寮村人,早期追随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活动家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不为苟安,矢志不渝。在阳江海内外号召力尤强,是阳江民军的领导,受朱执信影响较大。1911年3月29日,带领阳江义士参与由黄兴、朱执信发动的广州起义,随敢死队进攻两广总督署战役,率先垂范;同年10月10日,在阳江率众策应武昌起义,立下汗马功劳。1913年秋,“二次革命”失败。广东方面,国民党上层人士多数出走或辞职,其未走之陈景华(广东警察厅长)、陈仲宾(南韶连军务督办)先后被袁世凯在广东鹰犬龙济光杀害,形势相当恶劣。李为了响应朱执信、邓仲元策动的广东旧军队、民军起义,积极活动,筹款扩军。为了讨伐龙济光在阳江的鹰犬,备尝艰苦,数年出入台阳界地方,并在台山境内秘密集结民军,策应朱执信发动的广属军民直迫省垣革命形势。于穷山野岭行军中遭病,李被迫由随从抬着走,途径台山北陡寨门圩海边路段,因山路崎岖难行,随从不慎跌倒,触爆随身炸弹,李受重伤不治,终年43岁。殉职日为1916年11月14日。中华革命军广东司令长官朱执信深为痛悼,并于1917年4月1日在殉难外(即文笔山)立碑选文纪之。地处偏僻的李祺礽纪念碑,人们渐渐淡忘了它,不见花圈,不闻祭奠;可它似乎不敢忘记人们,傲其姿而不改其初衷。
李介龄,广东阳江人,中国同盟会会员,1911年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袁世凯窃国后,他请命讨伐,被委为讨袁军游击总司令,1915年11月14日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43岁.1916年孙中山先生为李介龄烈士题墓碑.

阳江市原为阳江县,隶属江门市。阳江市于1988年成立地级市,第一任市长为梁振元。民国期间,国民党基本统一广东后,李萁长子李伯振于民国14年(1925)出任阳春县长,民国20年(1931年)卸职,回阳江接任县长至民国25年(1936年)。在民国期间,阳江、阳春两县县长,以李伯振任期最长且多建树,至今口碑犹存。
李萁(1872-1915),孙中山的追随者。原名李祺礽,号介龄,出生于广东阳江合山里寮。其祖父是同治二十年的恩贡,父亲是当地秀才。青少年时期,李萁拜从阳江城著名乡绅邓琳。后李萁的父亲和兄长被盗匪杀害,李萁和弟弟因读书而躲过一劫,李萁到官府起诉盗匪,败诉。李萁痛恨清政府腐败无能。后李萁卖掉家里的田租作盘缠,前往香港,在一家药铺作帮工,大约在1892前往美国谋生,并在美国旧金山认识孙中山。1910年,李萁加入同盟会,加入同盟会后,李萁多次聆听孙中山的演讲,并决心追随孙中山革命。1911年广州“三二九”之役,革命党人集结了同盟会的精英,欲一举夺取广东。李萁也参加了这次起义,“偕黄克强出生人死,同人皆以为勇。”广州“三二九”之役失败后,保皇党大肆诋毁革命派,李萁与之积极展开论战,宣扬革命思想,因此与朱执信联系更加密切,为后来的合作打下基础。1911年十月,武昌起义后,李萁响应号召,带兵(由于经费与兵力匮乏,不少兵力来自绿林)前往光复阳江。阳江光复后,李萁面临着两方面的乱源:一是原来清廷在阳江的巡防营,一是光复后无法继续控制的绿林。阳江降而复叛,后广东军政府派都督府军务主任陈任平、警卫司令黄纯良统带三干警卫军平乱阳江,并派田竞修任阳江县长。后来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二次革命”失败后,广东被袁世凯的代理人龙济光控制,龙济光在广东实行独裁统治。李萁又参与讨袁运动,在朱执信等人的战略部署下,李萁被派往两阳地区(阳江和阳春)讨袁,讨袁过程中因计划被泄露而失败。因经费不足,李萁前往菲律宾筹款,并任命部下继续讨袁。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广东讨袁运动一度陷入低迷,但两阳地区讨袁运动尤为激烈。李萁筹款回国后立即赶往阳江继续讨袁,后又因计划败露,李萁不得调整计划,改变路线,然后在台山赶往阳江的途中,由于山路崎岖而跌坠,不幸触发随身携带的的炸弹,李萁被炸伤,由于之前一直投身革命,加之前在革命途中身中瘴气,他的身体状况一直不佳,李萁中弹后因重伤难治于第二天殉职,享年43岁。其遗体埋葬于台山北陡紫罗山娘妈山麓。1917朱执信撰写碑文。1919年4月13日,李萁长子李伯振将其父遗骸迁回阳江县城东门外东山寺侧(其遗物没有随迁),墓园100多平方米,孙中山题墓碑刻文为《李祺礽君之墓》,林森为墓门题横匾,而且将原《文笔碑》朱执信题的碑文拓回阳江新墓重刻。后来其墓被毁于文革期间,之后阳江市政府为李萁在鸳鸯湖公园沿江路一侧建造李萁纪念亭,亭后立有李萁纪念碑,碑旁青松环绕,郁郁青青。
李萁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位阳江辛亥革命烈士,为祖国和家乡阳江的变革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和爱国爱民的家国情怀永传于世,将激励一代又一代阳江人民奋发前进;他在建立民国、捍卫共和表现出的铮铮铁骨与凛然正气和他的清廉务实、报效祖国的崇高品德,令人钦佩,对挖掘阳江丰富的人文资源,推动文化名城建设进程,促进阳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1】欧彩珍,2013,李萁与辛亥革命,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十五卷第四期
【2】阳江举办纪念辛亥革命先驱李萁研讨会,阳江日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