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三国诸侯争霸,曹操是个雄才大略之主,诸葛亮为何不投靠曹操?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2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也许是一个问题:诸葛亮不投靠曹操,却选择了刘备,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想建功立业,投靠实力更强大的曹营,在这个更强、更高的平台上应该更加容易。


对于诸葛亮的这种选择,遍寻史料并无明确答案。有人认为,诸葛亮不投靠曹操,缘自童年的一个心理阴影:曹操为父报仇,曾经在徐州屠城,时年14岁的诸葛亮恰好正在徐州,跟随流民四处逃亡……


事实果真如此?



1、明确的说法:隆中对里有答案


诸葛亮为什么不投靠曹操?刘备三顾茅庐时,在两个人的对话中已有明确说法: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在诸葛亮眼里,曹操挟持皇帝,以皇帝名义号令诸侯。用通俗语言解读就是,曹操把皇帝架空,天下人并非听命于皇帝,而是曹操的号令,此人就是窃国大盗。


诸葛亮如何评价刘备的呢?“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刘将军您是皇室后人,以信义闻名于世,四处收揽英雄,思贤若渴。诸葛亮认为刘备是皇帝近亲,正根正统,讲究信义,广泛招纳英雄豪杰,对贤才需求如饥似渴。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养子。尽管官至太尉,世人仍视曹操是"寒族"。为何曹操收纳人才时不在乎对方出身,实在因为他也是草根。刘备号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大汉王朝即将倾覆时,当然有资格匡扶江山。与曹操挟持皇帝号令天下相比,刘备更占有道德、道义和人格的高地。


2、跟推荐人有关:有徐庶的加持


诸葛亮避世于南阳,耕田种地,长大后喜欢唱《梁父吟》。史书记载,他经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一样的人才,但是“时人莫之许也”,当时认识他的人,都不认可他有这样的才能。进一步说,诸葛亮在没有出山前,其才华和学识并未得到大家公认。


诸葛亮能与管仲、乐毅相提并论,只得到两个人的认可,一是崔州平、二是徐庶,他们都是诸葛亮的好友。刘备暂居新野,徐庶跑来求官。据《三国演义》说,徐庶妙计频出,深受刘备器重。然后徐庶就推荐了诸葛亮:“此人为卧龙!”由此上演了三顾茅庐的大戏。


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有没有向诸葛亮推荐刘备?从刘备三次拜访才见到的过程来看,诸葛亮事先并不知情。刘备见面后,必然讲明徐庶正在自己阵营中。知音好友投靠了刘备,人家又三次登门拜访,于情于理都没有理由拒绝,诸葛亮加入刘备阵营也就没啥奇怪了。



3、跟曹操阵营有关:平台竞争力太强


诸葛亮没出山前,只得到两个人认何,远非公认的济世奇才。名气小、年纪小,资历浅、根基浅的诸葛亮真选择曹操,会得到刘备阵营中所受礼遇吗?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话来看,诸葛亮初入刘备阵营遭遇了信任危机,关羽、张飞也没完全认可。


出现这种情况很好理解。早在诸葛亮出山16年前,荀彧就投靠曹营,成为曹操的张子房;早在11年前,郭嘉就出任曹操军师了,讨张绣、杀吕布、官渡之战中用兵“仿佛孙吴”;早在8前,贾诩就被曹操封侯了。至于程昱、钟繇、荀攸、陈群……都已成名多年,深受曹操信任了。


假设诸葛亮加入曹营,面对这些人的竞争,虽然平台更强、更高,但脱颖而出难度会成倍增加。为此,可参见若干年后一事:诸葛亮兵发曹魏,听说徐庶的官位仅是右中郎将、御史中丞时,不由感叹:魏国人才就这么多吗?为什么不重用徐庶?曹魏这个平台的竞争力强大到如此地步。


4、有没有少年阴影:曹操屠徐州影响多大


诸葛亮8岁母亲去世,11岁父亲去世,13岁到17岁一直在逃避战乱的漂泊不定中度过。史载,诸葛亮兄妹14岁被叔父诸葛玄收养,诸葛玄曾在刘表手下为官。诸葛亮跟着叔父进入徐州时,因为徐州牧陶谦袭杀了曹操父亲,曹操发兵徐州,陶谦大败逃走。


曹操为泄私忿,屠城徐州,杀了十万余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鸡狗也不放过,尸骨堆积堵塞泗水而无法流通。次年,曹操再次兵发徐州,又大开杀戒……为逃避曹军的屠杀,诸葛亮兄妹和叔父东躲西藏,免不了在内心深处留下阴影。


诸葛亮15岁时,叔父带着他投奔刘表,刘表所辖荆州八郡自成体系,没受战乱太大影响。在荆州度过2年安稳日子后叔父病死,诸葛亮只好耕田种地去了。前有陶谦与曹操开战,后有刘表对曹操始终不合作,加之叔父本是刘表老部下,诸葛亮就在这种氛围下长大了。


曹操屠徐州,对诸葛亮幼小心灵影响有多大?其实,跟着叔父一路逃亡时,诸葛玄应没有少灌输曹操杀人不眨眼的故事。最重要的是,难得在刘表手下安稳2年,战争的阴影又逼近荆州,诸葛亮一定把这笔账算给了曹操——这一切都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曹操造成的。


总结一下:诸葛亮为何不投靠曹操,却选择刘备?曹操曾经屠徐州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更与当时主流思想对曹操的评价有关。同时,徐庶率先加入刘备阵营,向刘备作了推荐,而刘备符合诸葛世族家庭的价值观和基本认知,这一切决定了诸葛亮的最终选择。



因为诸葛亮认为曹操只是一个枭雄,再加上曹操名声并不太好,因此诸葛亮没有投靠曹操。

因为诸葛亮想凸显出自己的能力,如果去帮曹操看不出自己的能力,所以他选择去投靠刘备。

第一因为刘备礼贤下士,三顾茅庐。第二,刘备是汉室正统。第三刘备重用诸葛亮。

  • 曹操如果不做枭雄,而是励志做一个能臣,会实现汉朝的复兴吗?
    答:“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诸侯争霸时,敌对势力对曹操的夸大之词而已,曹操的本意就是希望能够复兴汉朝 但是事实上做不到,因为南边有东吴,西边有蜀汉。就算曹操不做枭雄,而是要做汉朝的能臣。他也不可能真正的复兴汉朝。看一看诸葛亮就知道了,诸葛亮那么大的本事,他也没有能够帮助刘备统一天下,进而...
  • 曹操一生最大的败笔是什么?
    答:具体而言,就是曹操没有意识到诸侯争霸中,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只懂强权,不懂绥靖。张绣之所以投降,无非就是想寻求一个更好的出路,为的是利益。投降之后,没有利益可言,岂能安心?好比是为人做小,说得是为了爱情,信誓旦旦,似乎很高大上,其实不过是为了利益。没有利益谁会委屈自己,替人做小...
  • 生性多疑的曹操,为何对郭嘉言听计从?
    答:熟读三国的人都知道,在尔虞我诈、诸侯争霸、狼烟遍地的三国时代,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是史上性格最复杂的人物之一,他多疑、残忍、狠毒、自私、忌才的人物形象也深入人心。然而这样嫉贤妒才、生性多疑、缺乏安全感的他,却对一个人非常信任,每次出征必带上他,并且对他言听计从...
  • 曹操、孙权、刘备三人上阵单挑,谁比较厉害呢?
    答: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难得知,在那个乱世中,群雄并起,诸侯争霸,曹操、刘备、孙权各自杀出一条血路,最终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他们都是当时最强的诸侯之一。之后,他们依旧没有放弃角逐,毕竟谁都不甘偏安一隅,于是有了后来的三国。不过,他们的角逐,大都是斗智、比拼兵力、比拼麾下的文臣武将集团...
  • 听说曹操是个预言家?
    答:曹操是个预言家这个说的有点过了,曹操应该是个有远见的军事家和决策者,曹操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在东汉末年各路诸侯争霸的局面下,曹操礼贤下士制定长远政治计划,通过官渡之战确定了他在中国当时北方的统治地位,最终为其魏国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中处于优势奠定了基础。
  • 若袁绍把皇帝抢去了,曹操会在诸侯争霸中被灭掉吗?
    答:不会的。三国乱世中看出天子价值的不止一人,以史为鉴知道的就有三位早早提出挟持天子的计划。但是最后只有曹操做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做出这样的决定这是取决于人的本性,袁绍恰恰不是这样甘于屈居人下的人。就算袁绍接纳了汉献帝,按照袁绍的性格大致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逼迫汉献帝禅让,毕竟袁绍自己...
  • 曹操有机会一统北方最应感谢哪几人?
    答: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诸侯争霸。我们都知道这段乱世最终的结局是,先天下三分,后三家归晋,一直低调的司马家族笑到了最后。可是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真正的群雄角逐时代,曹操才是最大的赢家。毕竟他斩眭固、擒吕布、降张绣,灭二袁,一统江北,成为最大的割据势力,仅用了不...
  • 曹操当时有没有当皇帝的打算
    答: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
  • 曹操如果不做枭雄,而是励志做一个能臣,会实现汉朝的复兴吗?
    答:不能复兴,曹操如果是臣子,也只是臣子,没有多大的权利和自由。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
  • 曹操如此好色,为何不娶貂蝉做老婆
    答:貂蝉是三国演义中最为重要的一位女性形象,其善歌舞,色伎俱佳,虽无更多的过人之处,但却凭借自己的美貌在诸侯争霸的战乱年代,辗转于各诸侯之间。三国里面曹操的好色是出了名的。攻城略地之后,享受里面的绝世美女也是大家公认的。而他的后宫佳丽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这些女人的丈夫大都是曹操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