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时期,明明是魏国占据优势,为何诸葛亮要进攻?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10
诸葛亮北伐,起初就无法注定成功,为何诸葛亮还要坚持北伐?

从当时三国实力来看,蜀最为弱小,只能靠着吴蜀联盟才能维持三足鼎立之势,而吴并不很让人放心,为了以防万一,蜀便采取了防守政策。但守也有很多种,诸葛亮便是用了以攻为守。这样我们便弄清了北伐的意义,其实北伐是有双重意义的。蜀国攻打魏国在许多人眼里也许自不量力,但蜀不攻魏,魏便会攻蜀,与其魏攻蜀,倒不如蜀先攻魏,因此,战争的主动权是至关重要的。

再看战争,必定是双方或多方的,正如王立群先生所说,战争就是烧钱,诸葛亮北伐对于魏蜀双方都是大耗国力的。当两国的国力都下降到不利于战斗的情况后,便会休战。且魏国须对付吴蜀两国,国力下降更甚于蜀,而在休战时期,两国都在积极恢复,但魏国因有吴国迁制,内政恢复过慢,而蜀国诸葛亮内政能力超群(陈寿语:治戎为长),因此蜀的国力恢复更甚于魏,再次把握了战争主动权,而魏此时国力还处于恢复阶段,这样便形成了对蜀为良性循环,对魏却是恶性循环的所谓诸葛北伐。

这样,随着北伐次数的增加,蜀魏之间的差距被逐渐缩小,相信到了第八第九次北伐时,那将不再是一场以攻为守的战争,而是真正的踏平曹魏,统一天下的战争!这便是北伐的第二个意义,相信也是诸葛亮的如意算盘。哪知人算不如天算,孔明竟英年早逝,痛哉!惜哉!但是,诸葛亮死后,蜀国依然不断北伐,为什么终究灭亡呢?实际上,姜维北伐并没有领会诸葛北伐的要旨,那就是前方作战相持,战后内政必须快速恢复。
但诸葛死后,蜀国内政便开始走下坡路,东吴方面也由于孙权晚年相对昏暗,皇室相残,无法起到迁制魏的作用,因此,姜维北伐转而成为对蜀是恶性循环,对魏是良性循环,蜀也因此走向灭亡。总的来说,北伐战争在军事上的意义是进行积极的战略防御。《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分析其原因说:“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一语道破真谛。

天下之地,吴国占扬州、交州和荆州的一半;魏国占据冀、青、幽、并、雍、凉、淮南和荆州的一半;蜀国仅仅占有益州和贫瘠不毛的南中和汉中。
诸葛亮六出祁山除了兴复汉室的本意外,还有就是兵法上所说的“以攻代守”。
蜀国国力弱小,人口不过百万,军队不过十万。只要曹魏来攻,由于无法判断魏国出兵时间,需要保持大军时刻待命,国力负担极重。
魏蜀之间的战争,对于地大人多的魏国来说不过是一场地区性战役,而对于蜀国来说却需要全国动员。如果魏国每年派军在农忙季节入寇,蜀国青壮年应征入伍,蜀国农业生产必然遭受重创。
因此诸葛先下手为强,将主动权抓在手中。只有将曹魏打得左支右拙,无暇顾及蜀国本土,蜀国的生产才能正常进行,国力才可以缓慢积累。

诸葛亮在辅佐刘禅时,看到蜀国民众渐渐恢复生机,国内经济也发展起来,于是写了一篇出师表上奏刘禅请求北伐,出师表体现了北伐的目地跟意义。在得到刘禅的批准后,来年开春诸葛亮就动身北伐。这次北伐,魏国占尽优势,但是诸葛亮这么聪明的人为什么选择北伐呢?主要是因为魏国虽然占尽优势,但真的对抗诸葛亮却有不足;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想在生前完成刘备的大业。

魏国选择防守放弃进攻

其实在诸葛亮北伐之前,魏国就想攻打蜀国,而且真的有进军试探过。但是蜀道行路艰难,又恰逢魏国进攻的时候下雨,栈道都被摧毁了,魏军只好无功而返,曹真也在此后病逝。诸葛亮趁机大破郭淮与费耀。由此可以看出,魏国是想直接攻打蜀国的,但是被诸葛亮抓住机会直接击溃了。连防守都不能与诸葛亮抗衡,更别谈进攻了。

诸葛亮急于完成蜀国大业

蜀汉政权是由刘备一手建立的,作为汉王朝延续的象征。这就是正统,而曹操通过叛国建立魏国政权,这就相当于乱臣贼子,视为不正统。俗话说汉贼不两立,蜀国作为正统,他要向天下宣布自己的存在,宣誓自己的立场和帝位,所以蜀国跟魏国是必然的对抗。而且诸葛亮与刘备情义深厚,刘备临终前,不仅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还将蜀国的江山,蜀国的使命也一并交给诸葛亮,所以诸葛亮不得不北伐战魏。

蜀国等只会等来惨败

很多人批评诸葛亮的北伐,原因是北伐失败了。但是如果我们置身历史就会明白北伐的必要性。他要恢复中原,这是任何一个正统政权维系国家存在的必然性。魏国可以等,等来繁荣昌盛,而蜀国等,就只能等来死,所以诸葛亮不得不博一场。



因为当时诸葛亮有着北定中原的愿望加上当时的蜀国已经是筋疲力竭了,所以为了能够让国家延续下去只能搏一搏了。

因为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蜀汉不去进攻曹魏,曹魏也是会主动进攻最弱的蜀汉。

因为诸葛亮当时已经老了,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想为蜀国多尽一份力

  • 韩信与刘邦1次北伐就能成功,为何诸葛亮5次北伐不能成功?
    答:三、诸葛亮不占天时、地利、人和,而刘邦全占了。 诸葛亮北伐不占天时、地利、人和,所谓的天时就是指发动战争的局势,诸葛亮北伐时,天下已定,已经是三分天下了,任何一方想要统一都是不可能的,曹魏都统一不了,蜀汉又怎么可能统一呢?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打了几十年战争了,好不容易稳定下来,没人愿意打仗,诸葛亮...
  • 韩信暗度陈仓,诸葛亮为何不许魏延奇袭长安?
    答:在蜀汉北伐以后,曹叡又带了至少5万军队前来增援,如果必要还可以动员更多的部队,所以魏军的兵力远远超过了蜀军。而在战斗力方面,蜀军在夷陵之败后精锐部队损失极大,虽然经过诸葛亮重建有所恢复,但是相比魏军还是有些差距。因此在兵力和实力上,魏国都占据了优势。如果蜀军是靠奇袭拿下长安,那么曹叡...
  • 诸葛亮北伐失败原因
    答: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蜀汉国力不足。诸葛亮虽然智谋过人,但蜀汉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人力物力资源相对短缺。而曹魏在各方面都远胜于蜀汉,这使诸葛亮在战略上很难占据优势。即便诸葛亮的战术设计精妙绝伦,但受限于国力,难以持续进行大规模作战。二、地理因素制约。蜀汉地处偏远,地势...
  • 为什么司马懿对诸葛亮北伐只是防守而不主动出击拿下成都?
    答:经历挫败后的司马懿深知,主动出击并不是最好的策略,只要坚守阵地就可立于不败之地,不在急切于一时,之后对于诸葛亮的北伐只是被动防守。由于司马懿有主场的优势,蜀军的后勤补给线拉的很长,一旦后勤出了一点小问题,蜀军自然没办法形成战斗力,坚守也是高层决策者的意思,贸然出战可能会承担严重的...
  • 诸葛亮他也知道北伐不会成功,为何还要屡次进行北伐呢?
    答:当时的局面真的差不多已经形成了,改变不了了,魏国的实力是十个蜀国十个诸葛亮也撼动不了的了。可是也不可以完全丧失信心,不能自己先放弃,蜀国至少还有个神机妙算的卧龙诸葛啊。诸葛亮当时十分着急北伐,恨不得立刻马上带着军队到达曹军阵前。时间对于当时的诸葛亮来说真是争分夺秒,诸葛亮为什么如此...
  • 诸葛亮明知北伐不可为,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答: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下,诸葛亮坚持北伐有两个好处:其一是为了能够把握住战争的主动性,再好的防守策略,也是被动的,只有主动出击,才能在战争中占据优势。再说,蜀汉若不北伐,曹魏就会找机会前来讨伐,与其等着挨打,还不如主动出击;其二是为了暗示东吴参与其中,吴蜀之间虽有恩怨,但向来有联盟的基础在...
  • 假如诸葛亮放弃北伐中原,蜀汉会成为三国最强吗?
    答:刘备白帝城托孤以后,又给诸葛亮的选择其实很少。如果此时的诸葛亮不进行北伐,那么魏国就会趁此大力发展,本身就占据整个北方的魏国,在土地上,人口上经济上都大力占优。长此以往,魏国的优势只会不断扩大。那么蜀国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消灭。为寻求自保,诸葛亮只有北伐一条路。那就是背水一战,如果可以...
  • 假如没有司马懿的话,诸葛亮北伐一定会成功吗?
    答:蜀汉注定失败,因为当时曹魏才是正统,他们是天子禅让之下才有的名分,他们代表的是大义。按照这种关系来说,蜀汉可以说是乱臣贼子。而且当时虽然已经占据了两个州,但依然没有曹魏那般强大的实力。诸葛亮最终北伐失败了,这是历史现实导致的结果,并不能因此否定诸葛亮的实力,他是一个军事人才,但他终究...
  • 第一次北伐即使是不失街亭,诸葛亮能灭魏国吗?
    答:蜀军北伐,不但要面对不适的气候,还要面对擅长陆战的魏军。即使在开局能凭借诸葛亮的指挥占据先手,但僵持下来,魏军的优势会逐渐发挥出来。③、大势差距 第一蜀道难行,北伐补给困难,蜀军不能速度灭魏,魏国只要坚壁清野,蜀军都坚持不了多久。第二魏蜀吴三国鼎立,蜀如显示出灭魏趋势,吴必出兵袭...
  • 假如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能夺得长安,那魏国会怎样?
    答:但诸葛亮有了长安就不痒,首先蜀汉不再是只有两个偏僻的汉中和益州了,它起码算是正式踏入中原了,蜀汉也有了争夺天下的成本。同时三国实力也发生了转变,要知道诸葛亮第一北伐魏明帝是亲自来长安督战的,既然诸葛亮占据长安,那么魏明帝必然是失败了。对于曹魏损伤是巨大的,甚至曹魏可能一下子成为最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