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名字的由来是什么?古代山东和现在有何不同?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山东名称的来历是什么?

名字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在现在的山东地界,主要有俩个比较大的诸侯国,就是齐国和鲁国!齐国的都城是现在的淄博市附近!鲁国那就是孔子的出生地了!! 就像现在的陕西,叫三秦大地!还有河北叫燕赵!都一样!! 齐鲁”一名,因于先秦齐、鲁两国。到战国末年,随着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齐、鲁两国文化也逐渐融合为一体。因为文化的一体,“齐鲁”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由统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齐鲁”的地域概念。这一地域与后来的山东省区范围大体相当,故成为山东的代称。 W-G,C ?j9@U;_ h “齐鲁”和“山东”都是历史上形成的地理名词,今天看来,二者所指地理范围完全一致,可以通用。但在历史上,二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山东”一名,在历史上所指地域范围变化很大,到宋元时期,今山东地区,才作为行政区划提了出来,而包括范围,仍与今山东不同。直到清代才正式命名为山东省。从此之后,地域范围或有变化,但名称不变,范围出入也不大,与古齐鲁范围基本一致。讲齐鲁文化,先秦时代,以齐、鲁两国地域范围为准,汉代以后以今山东省区范围为准,二者或有不大一致的地方,只能以这个标准处理,为了明确“齐鲁”和“山东”的关系,下边分别看看二名的由来和地理沿革。 一、“齐鲁”的由来及沿革 Q Ud0m"ipM ^\bU “齐鲁”缘起于先秦齐、鲁两国,是齐、鲁两国的合称,原是国家概念。齐与鲁是西周初年的两个封国,是西周在东方代行统治权的两个重要阵地。因为西周初建时,东部沿海地区殷人和东夷人的势力强大,不服统治,屡次发生反周叛乱。周公东征,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乱之后,周王便将两个最得力的人物:周公和姜太公分别 f\UjLd.F 封于商奄和薄姑旧地,建立鲁国和齐国,以镇抚东方殷人和夷人。鲁居泰山之阳,都曲阜,齐居泰山之阴,始都营丘(今山东昌乐,一说即临淄),后迁薄姑,再迁至临淄。齐、鲁始封时,地方各百里,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兼并战争,两国疆域不断拓展扩大,基本控制’了今山东地区。而且随着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人文同化。文化的交流,齐、鲁两国内部联系逐步加强。有别于中原、燕赵、秦、晋、吴越、荆楚等的齐鲁地域文化圈逐步形成。“齐、鲁”一词也逐步联系起来,由国家概念向地域概念过渡, 泰山是齐国鲁国的边界,所以叫齐鲁大地,一面是齐国,另一面是鲁国所以叫齐鲁大地,与历史沿革应该有关系吧(“齐鲁”缘起于先秦齐、鲁两国,是齐、鲁两国的合称,原是国家概念。齐与鲁是西周初年的两个封国,是西周在东方代行统治权的两个重要阵地。因为西周初建时,东部沿海地区殷人和东夷人的势力强大,不服统治,屡次发生反周叛乱。周公东征,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乱之后,周王便将两个最得力的人物:周公和姜太公分别 e{e OZW@ 封于商奄和薄姑旧地,建立鲁国和齐国,以镇抚东方殷人和夷人。鲁居泰山之阳,都曲阜,齐居泰山之阴,始都营丘(今山东昌乐,一说即临淄),后迁薄姑,再迁至临淄。齐、鲁始封时,地方各百里,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兼并战争,两国疆域不断拓展扩大,基本控制’了今山东地区。而且随着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人文同化。文化的交流,齐、鲁两国内部联系逐步加强。有别于中原、燕赵、秦、晋、吴越、荆楚等的齐鲁地域文化圈逐步形成。“齐、鲁”一词也逐步联系起来,由国家概念向地域概念过渡,

因为太行山的关系,太行山位于中国东部,(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所以得名——山东
山东别名齐鲁。指的现在山东。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齐鲁是中国区域范围名称,该名始于先秦齐、鲁两国,到战国末年,随着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齐、鲁两国文化也逐渐融合为一体。因为文化的一体,“齐鲁”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由统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齐鲁”的地域概念。这一地域与后来的山东省区范围大体相当,故成为山东的代称。

扩展资料:
中文名称:山东省
外文名称:Shandong Province
别名:齐鲁、东鲁、海右、海岱
行政区类别:省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2副省级市15地级市
政府驻地:济南市
电话区号:0530—0539、0543、0546、0631—0635
邮政区码:250000—277000
地理位置:中国东部,黄海、渤海之滨
面积:15.58万平方公里
方言:冀鲁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
著名景点:泰山、崂山、三孔、微山湖、沂蒙山、趵突泉、栈桥、蓬莱阁、等
齐鲁名人:孔子、孟子、墨子、孙子、莫言等
著名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
省花:牡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东

山东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古人按照地理标志进行划分的区域或者是行政地区,古代山东所指的区域包含今天的山东,但不限于今天的山东,划分古今山东的地理坐标分别为崤山和太行山,前者所指代的面积更加庞大一些。

山东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原来指崤山以东的地域,包括楚、燕、韩、赵、魏、齐等六国也被称为山东六国,与之对应的就是山西的秦国,古代山东所指代的区域包含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北等多个省份的大部分地区,而今天山东的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鲁,因为这是鲁国的发源地,现在山东的简称也是鲁,就是在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

山东这种称为方式贯穿汉唐。因为长安一直被作为都城,所以崤山一直是重要的地理坐标,作为关陇和山东的分界线,唐朝的政治集团除了关陇贵族以外还有山东族贵族,唐朝以前一直将山东作为一个地区的代称,而不是特定的行政区域,就像后世的江南、江北的说法一样,不归属于明确的行政区域,而是一个地区的范称。

宋朝开始随着行政中心的迁移,崤山的政治地位大幅度下降,关于古山东的说法也就渐渐消失。今天的山东地区宋朝设立两个行省,叫做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不过随着金国的扩张,这一地区被金国纳入版图,其地理位置处于太行山以东,所以改称为山东东路和山东西路,这也是今天山东省名字的由来。元朝时期开始将山东东路和山东西路划分为一个行政中心管理,统称为山东省,这一区域的划分在明清时期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山东的称呼也随之流传下来,新中国建立以后也延续这一做法,此时的山东与古时的山东已经有了天大的差别。



山东名字的由来是在春秋时期,这个地区处在太行山的东面,所以叫这个地区为山东,古代的山东是处在晋国疆域,而现在的山东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地区。

过去金朝占领山东以后,改为山东路,后来又出现了山东东路和山东西路,逐渐衍变成了现在的山东。
现在的山东指的是山东省,古代的山东指的是太行山以东。

因为当时的山东处于太行山东面的地方,所以被叫做山东,古代的山东和现代的山东最主要的不同就是当时的面积以及就是当时的省府的不同。

  • 山东名称的由来和历史
    答:1. 山东名称的由来 山东,简称鲁,也有人称之为齐鲁,是中国的一个省份。山东得名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这片土地被称为“齐国之地”,而齐国就位于山东的东部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东这个名称也有了变化。到了春秋时期,齐国逐渐衰落,而在这段时间里,泰山成为了中国古代五岳之一。据史料记载...
  • 山东名称由来
    答:名字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在现在的山东地界,主要有俩个比较大的诸侯国,就是齐国和鲁国!齐国的都城是现在的淄博市附近!鲁国那就是孔子的出生地了!!就像现在的陕西,叫三秦大地!还有河北叫燕赵!都一样!!齐鲁”一名,因于先秦齐、鲁两国。到战国末年,随着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
  • 山东的名字由来
    答:1. 春秋时期,晋国位于太行山以西,将太行山以东的地区称为“山东”。2. 北魏时期,都城平城位于太行山以西,因此太行山以东的地区仍然被称为“山东”。3. 战国、秦、汉时期,“山东”一词指的是崤函以东的地区。4. 由于秦朝的都城位于关中,所以将崤函以东的六国(楚、齐、韩、魏、赵、燕)称为...
  • 山东名字的由来和历史
    答: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山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韩、赵、魏、齐、楚、燕六国均在崤函以东。崤山是中国古代军事战略重地,以地势险峻、关隘坚固、易守难攻著称,天下“九塞”之一。崤山山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低缓,...
  • 山东为什么叫山东?
    答:山东,位于太行山以东,所以叫做山东;同样,山西因为位于太行山以西而得名。在先秦时期,山东大地上曾经诞生了两个大国——齐国和鲁国,所以山东又称齐鲁大地,现在山东的简称就叫“鲁”。山东地处东部沿海地带,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自北向南依次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个省份接壤。从整个...
  • 山东的名字由来
    答:春秋时期,晋国居太行山以西,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北魏建都平城,五代时晋亦在太行山以西,故沿用古晋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战国、秦、汉时期则是指崤函以东地区。因为秦在关中,故称崤函以东六国(楚、齐、韩、魏、赵、燕)为山东六国,或云关东六国。春秋时期,晋国居太行山以西,称太行...
  • 山东地名的由来
    答:1. 山东作为地区名称,其历史渊源悠久,且名称的指代范围经历了显著变迁。2. 在春秋时期,晋国将其东部,即太行山以东的地区称为“山东”。3. 北魏时期,都城位于平城,将太行山以西的地区称为“山东”。4. 战国、秦、汉时期,“山东”一词多指崤函以东的地区。5. 由于秦朝的都城位于关中,所以将...
  • 山东名字的由来
    答: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山东省,最初主要指崤山、华山或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金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设山东东路统军司,“山东”始作为政区名称。明清“山东”才成为本省的专名。山东历史代表文化为“齐鲁文化” 。山东省简称“鲁”,别称“齐鲁”,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
  • 山东名字的由来
    答:4. 山东的名称起源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当时设立了山东东路和山东西路,这标志着“山东”作为政区名称的开始。到了明清时期,“山东”专指本省。5. 战国时代,齐国是七雄之一,现代山东的大部分地区都属于齐、鲁两国。公元前221年,齐国被秦国吞并,成为最后一个被吞并的诸侯国。6. 秦朝时期,...
  • 山东地名由来 山东为什么简称为鲁?
    答:2. 山东的名称来源于太行山。太行山也被称为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东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地理分界线。因为该地区位于太行山以东,所以被称为山东省。3. 山东也被称为“齐鲁大地”,这个称号源于先秦时期的齐国和鲁国。周王东征平定叛乱后,周公和姜太公分别被封于商奄和薄姑旧地,建立了鲁国和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