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科学饮水?科学饮水有哪些原则需要遵循?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每个人每天都要给身体补水,尤其是当你在大量运动出汗后,更是需要多补水,这样才能让体内的水分更多地适应我们的身体正常机能的运转,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补水呢?我们应该如何科学饮水?科学饮水有哪些原则需要遵循?
1、科学饮水方法
(1)饮用水的酸碱度有一定要求,PH值应在6.5~8.5之间,水质过酸对胃肠道有腐蚀作用。l升水中钙和镁的总含量相当10毫克的氧化钙时称为硬度1度。水的总硬度低于8度称为软水,8度以上称为硬水。一般地下水硬度高于地面水。饮水硬度愈低,人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愈高,饮用硬度较大的水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
(2)不要饮反复烧开的水。生水中含有有益健康的微量元素,也含有病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一次性烧开的水,既可保存有益的微量元素,又可杀死病菌。如将水反复烧开,或将水放在炉子上长时间烧沸,不仅破坏了水中的有益元素,还会使致癌物质亚硝胺盐在水中的含量上升,长期饮此水,对人体健康害处较大。
(3)喝水要像一日三餐那样定时为佳。应养成早晨起来饮水的良好习惯。人南于睡眠长达8小时左右,而滴水未进,加之尿液的形成和出汗等生理性耗水,造成年人体内缺水。而水占人体血液的90%,人体缺水会使血液浓缩,流速减慢,代谢产物积存。起床后喝适量的水,除了消除缺水弊端以外,还有预防高血压、脑血栓、脑溢血等作用。饭前半小时内不宜饮水。因为水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亦会降低胃液的杀菌效能,有碍健康。
喝水切忌暴饮,否则,体内水容量激增,会加重心脏负担,容易引起心脏病发生。劳动及剧烈运动时,出汗过多,在开水中适量加些食盐,可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
(4)不宜饮生水。这虽然是“老生常谈”,然而其中的学问并非尽人皆知。生水不仅含有大量的致病菌,能传染疾病,而且不容易被吸收。国外有人做过试验,把两片叶子分别放人凉开水和生水中,发现叶片吸收凉开水的速度比吸收生水要快得多,另外,用两组白鼠对照试验,过一段时间后,喝开水组小白鼠的血红蛋白含量比喝生水那组多20%,体重也增加得快。
(5)不宜饮雨水。在我国,有些地区由于水源缺乏,不少人则趁下雨时,用各种器皿接贮雨水以作饮用。他们认为,雨是从天而降的,未接触任何物体,大自然是干净的。事实上这是错误的认识。因为,在我们周围环境的空气,并非是一尘不染的。空气中常有不少灰尘,即使是山区也不例外,而在人多、交通发达及工业区,空气中的尘埃就更多了,还常有各种致病菌、病毒、寄生虫卵等病原微生物。当雨水从天降落时,空气中的尘埃可溶解在雨水中;大气尘埃中,从工业废气、废渣中来的特殊有害物质,也可溶解在雨水中。如果贮存的是屋檐水,平时沉积在屋顶上的灰尘及生活污染物会更多。由此可见,饮用接贮的雨水是不卫生的,有引起疾病、损害健康的可能。
(6)不宜直接饮用自来水。我国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漂白粉,漂白粉精和液态氯。但是,有许多原因会影响漂白粉的消毒效果。一是有些漂白粉放置时间过长或密封不好,有效氯含量得不到保证。二是漂白粉用量不足和作用时间不够。三是水的温度低,影响消毒效果。一般来说,水温高,则杀菌效果好,在0℃~5℃时杀灭一定数量的大肠杆菌,所需要的时间较在20℃~25℃多3倍。四是水的混浊影响杀菌效果。当水质混浊时,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它们要消耗大量的氯,而且悬浮物内部包藏的细菌也不易被杀死。所以,经消毒后的自来水中,仍留有一定量的细菌,不要直接饮用。
(7)淡水不解渴。人体排出的汗里,有许多种维生素及电解质,伴随着汗液流失,其中氯化钠损失最多,如果大量出汗后光喝不加盐的淡水,那么进入体内的水分不仅不能保留在细胞内,反而更容易随汗液或尿排出体外,结果是越喝越渴,有时会引起心慌、乏力等低钠症状。所以最好在开水里放少量食盐,以便快速地补充丢失的水分,达到消暑解渴的目的。
(8)饭前不宜大量饮水,否则会冲淡胃液,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此外,胃酸本身有杀菌作用,饭前饮水过多,会破坏胃酸的杀菌能力。
(9)早晨起床后,可以多饮点水。人们由于夜间长时间的睡眠而滴水未进,加之尿液的形成以及显性或不显性的出汗等生理性失水,使机体相对性缺水,导致血液浓缩,血流缓慢,体内代谢废物堆积,起床后适量多饮点水,可补偿一夜之间水的消耗,同时对预防高血压、脑溢血、脑血栓的形成等亦有一定的作用。
2、科学饮水原则
一是保证流行病学安全,即要求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应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是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和放射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不得产生急性或慢性及潜在的远期危害,包括致癌、致畸、致突变。
三是生活饮用水必须确保感官性状良好,能被饮用者接受。


  • 饮水常识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因此,科学地饮用水显得尤为重要。科学研究测定,除了日常所吃食物中所含有的水分外,成人每人每天所需的饮水量为2000~2500克。一天所需的水应分散在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不需要一次饮用太多。中国古代养生家们在饮水保健方面告诉人们:“先喝而饮,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意思是说喝水应该在...
  • 怎样做到正确科学地饮水
    答:要定时饮水,不要只在口渴时才想起饮水.要知道,当身体特别想喝水时,身体的器官已经在一种极限的情况下运行了,也就是说非常缺水了,应当在想喝水之前的很长时间就补充水分.专家建议,最好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一般而言,最好清晨起来,刷牙后喝一杯白开水,上午十点喝一杯,午饭前再喝一杯,下午三点左右喝...
  • 科学饮水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要喝新鲜煮沸的白开水:生水中含有多种细菌及有害物质,煮沸后可促使这些物质减少。另外要喝新鲜的水,因为水煮的过久或者重复烧开后就会变成老化水,喝了会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影响身体发育。要定时喝水:少量多次,起床后、三餐前、睡前半小时都可以喝杯温开水。饮水要适量:一般每天要喝8杯水,...
  • 水怎样喝才是科学的?听说有一本书叫做《水应该这样喝》,里面到底怎么介 ...
    答:☆喝新鲜开水时不要太烫,一般以25摄氏度至30摄氏度为宜。 ☆发烧时,多喝开水可提高抵抗力,消汗,多小便,除了能降低体温外,还能排除血液中的有毒物质,所以科学饮水将使人受益无穷。 1如何喝水才算“科学”? 喝水虽然人人会,但如何喝水才算“科学”? 喝水在“保健饮食”中扮演重要角色,“科学地”根据人体的...
  • 高温天网红“吨吨桶”走红,一桶等于一天的饮水量!我们如何科学饮水?
    答:炎热的夏季一定要学会科学的饮水,咖啡,饮料都不能代替水,在早上起床之后空腹喝一些白开水,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得到快速的修复。水是生命之源,在炎热的夏季,人们更容易因自身水分的蒸发而出现感冒发烧流鼻涕等症状,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引起重视及时的补充水分,可以更好的避免,身体问题的产生,...
  • 详解科学饮水的十个小妙招
    答:有利于皮肤保养2、胃疼要这样喝:经常喝点粥有胃病的人,或者感到胃不舒服,可以采取喝粥的“水养护”措施。熬粥的温度要超过60℃,稀饭中含有的大量的水分,还能有效地润滑肠道,荡涤肠胃中的有害物质,并顺利地把它们带出体外。有利于皮肤保养3、便秘要:大口大口地喝水,便秘的成因简单地讲有两条:...
  • 如何科学饮水呢?
    答:大量饮水,胃肠道的吸收能力很差,会引起消化不良和心脏负担。5、大渴之时宜少饮几口水,停一会再饮,也可适当的先喝些淡盐水。6、不要边吃饭边大量喝水,会导致胃酸浓度下降,不利于食物消化吸收。7、清晨起来空腹喝一杯凉开水有益健康。这些都是科学饮水的方法。祝你健康!
  • 怎样科学饮水
    答:首先要注意水质,不得含有害矿物质;其次,细菌群落不能超过国家相关标准;三是水要烧开;四是喝水的温度不要超过35度;五是饮用时,喝进口中用舌头将口中水进行搅动四到五次,有利于消化酶进入人体。
  • 如何饮水才合理?
    答:水是人体需要的七大营养素之一。日常人感到口渴了就喝水、喝茶或喝各种饮料。水的补充似乎比其他营养素的补充要容易得多,因此,对水的重要性,对补充水才合理,考虑得并不多。其实,饮水也和补充其他营养素一样,需要讲究科学,要合理、适当。在正常情况下,健康的成年人大约每天要补充2500毫升水,才能...
  • 怎么喝水?
    答:水是生命之源,人体几乎是由水组成的,约占体重的47%-74%。但如何科学喝水,不少人却并不了解。昨天,南京市疾控中心联合各区县疾控中心在夫子庙举行大型义诊,疾控专家表示,科学饮水要掌握以下方法。该中心专家谢国祥介绍,人们喝水,首选白开水或天然矿泉水,酸碱度最好介于7.2-7.8,即偏弱碱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