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3
陕西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2008修订)

第一条 为了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依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根据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政府信息,是指各级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第三条 本省各级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是政府信息公开人(以下简称公开人),应当依法履行公开政府信息的职责。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负责组织指导本规定的实施。

  设区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室)在本行政区域内负责组织指导本规定的实施。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政府办公厅(室)和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监察机关以及其他有关政府部门组成,负责研究、协调、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第五条 公开人应当指定相关机构处理本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事务,负责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并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程序和制度。第六条 政府信息公开应当遵循合法、真实、及时和便民的原则。第七条 公开人制作的政府信息,由制作该政府信息的公开人负责公开;公开人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的政府信息,由保存该政府信息的公开人负责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权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开人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应当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真实性审查,不得发布未经核实的政府信息。第八条 公开人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主动向社会公开下列政府信息:

  (一)政府规章以及公开人制定的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活动相关的文件;

  (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及其执行情况;

  (三)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

  (四)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疫情、灾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的预报、发生及其处理情况;

  (五)教育、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扶贫、优抚安置等方面的条件、标准以及实施情况;

  (六)土地征收和征用、房屋拆迁的批准文件、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等情况;

  (七)行政执法事项的主体、依据和程序;

  (八)行政许可事项的实施机关、依据、条件和程序以及行政收费项目的依据和标准;

  (九)重大基础建设项目的公开招标中标情况以及工程进度情况;

  (十)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采购结果及其监督情况;

  (十一)政府财政预算、决算和实际支出的审计情况;

  (十二)各级政府工作部门的管理职能及其调整、变动情况;

  (十三)公务员招考、录用以及公开选任干部的条件、程序、结果等情况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的招考、录用情况;

  (十四)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其他政府信息。

  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动物疫情、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统计信息等政府信息,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执行。

  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公开人应当在信息产生后20个工作日内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九条 公开人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

  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公开人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可以予以公开。第十条 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应当通过以下一种或者多种形式及时予以公开:

  (一)政府网站;

  (二)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

  (三)政府公报或者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

  (四)公开栏、电子屏幕、电子触摸屏等设施;

  (五)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热线;

  (六)政府新闻发布会;

  (七)其他便于公众及时、准确获得信息的形式。第十一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向公开人申请公开本规定第八条以外的其他政府信息,公开人应当按照申请公开。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本规定禁止公开的内容除外。

为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建立公开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陕西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本规定所称的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掌握、制作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本规定所称的行政机关,是指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派出机关和派出机构。1.信息公开的组织领导1.1 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是全市信息公开的领导机构,其办公室设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具体负责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日常管理,组织指导本规定的实施。1.2 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并指定机构(以下统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1.3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具体职责:(1)具体承办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事宜;(2)维护、更新和本行政机关公开的政府信息;(3)组织编制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4)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5)本行政机关规定的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其他职责。1.4 建立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制度。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负责定期召开由政府办公厅、法制、监察、信息等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协调、解决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联席会议半年召开1次,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1.5 政府信息公开按照“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由各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对本机关公开的政府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保密性进行审核,重要信息的公开应报市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审批。2.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2.1 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1)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2)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3)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4)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2.2 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应当依照本规定关于主动公开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重点公开下列政府信息:(1)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政策解读;(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及相关政策;(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4)人口、企业、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本情况;(5)财政预、决算报告,年度审计报告;(6)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目录和限额标准、公开招标公告,采购结果及其监督情况,受理政府采购投诉的联系方式及投诉处理结果,政府采购招标业务代理机构名录等情况;(7)重大城市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公开招投标情况及工程进度情况,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事业项目的立项、投入、验收等情况;(8)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9)行政处罚的项目、依据、程序、标准;(10)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设定的依据、数量及调整情况,办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条件、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11)行政机关网上受理行政许可和在线办事的事项、条件、流程、登陆地址、咨询电话、办理结果等情况;(12)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扶贫、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实施情况;(13)影响公共安全的疫情、灾情、食品安全、治安或刑事案件、交通事故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14)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况;(15)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16)征收或者征用土地以及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探矿权和采矿权出让、国有企业产权的处置和交易情况;(17)房屋拆迁的批准文件、安置方案、补偿标准,以及补助发放、使用和安置等情况;(18)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的建设情况,购买、租赁条件以及出售、出租等情况;(19)行政机关的机构设置、职能、办公地点、联系方式、主要领导的职责及调整、变动情况;(20)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招考、聘用信息以及军转干部、退伍士兵安置、人才引进的依据、条件、程序和录用结果;(21)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收费的定价、价格调整情况;(22)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公开的其它政府信息。2.3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本规定关于主动公开的规定,在其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具体内容,并重点公开下列政府信息:(1)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村工作政策的情况;(2)财政收支、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3)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宅基地使用的审核情况;(4)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其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使用情况;(5)乡镇的债权债务、筹资筹劳情况;(6)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发放情况;(7)乡镇集体企业及其他乡镇经济实体承包、租赁、拍卖等情况;(8)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2.4 除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2.5 行政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保密工作部门确定。2.6 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行政机关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2.7 行政机关发布政府信息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应当与有关行政机关进行沟通、确认,保证行政机关发布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2.8 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在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前予以公开,可能影响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执法活动的政府信息。但是,经权利人同意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可以公开。3.公开的方式3.1 行政机关依据本规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应当根据该信息特点,采取以下一种或几种方式予以公开:(1)在中国西安网站或本行政机关的互联网网站上公开;(2)定期公开发行政府信息专刊或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发布政府信息;(3)设立固定的政府信息公开大厅、公告栏、电子屏幕、电子触摸屏等;(4)放置在办公场所供公众查阅;(5)定期召开政府新闻发布会;(6)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热线;(7)其它便于公众获得信息的形式。能够通过网站予以公开的政府信息,应当优先在中国西安门户网站上予以公开,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3.2 行政机关在提供政府信息时不得设置阅读障碍。对于阅读有困难的残疾人、文盲申请人,行政机关应提供必要的帮助。3.3 各区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政府所在地或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设置政府信息公告栏或查询场所。4.公开程序4.1 行政机关应当依据西安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编制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并及时更新。(1)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应当包括政府信息的分类、编排体系、获取方式,政府信息公开机构的名称、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电子邮件等内容;(2)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应当记录政府信息的索引、名称、内容概述、生成或变更日期。4.2 属于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4.3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据本规定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可以采用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向掌握该信息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也可以通过中国西安网申请公开政府信息。采用以上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还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代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申请人的姓名或名称、联系方式;(2)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3)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4.4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要求行政机关向其提供与自身相关的注册登记、税费缴纳、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政府信息的,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当面向行政机关提交书面申请。书面申请应当包括对所需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并签名或者盖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证据证明行政机关提供的与其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不准确的,有权要求该行政机关予以更正。该行政机关无权更正的,应当转送有权更正的行政机关处理,并告知申请人。4.5 行政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根据下列情况给予书面答复:(1)属于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和途径;(2)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3)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或该政府信息不存在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能够确定该政府信息的公开机关的,告知该行政机关的名称和联系方式;(4)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应当告知申请人更改、补充申请。4.6 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含有免予公开内容,但能够区分处理的,可公开部分应当向申请人公开。4.7 行政机关认为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公开后可能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应当书面征求第三方的意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的,不得公开。但是,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予以公开,并将决定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和理由书面通知第三方。4.8 行政机关应当在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答复申请人。因信息资料处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决定是否公开或者提供信息的,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4.9 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应当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无法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的,可以通过安排申请人查阅相关资料、提供复制件或者其他适当形式提供。4.10 行政机关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的标准按国家和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公民确有经济困难的,经本人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审核同意,可以减免相关费用。5.监督与检查5.1 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社会评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评议。5.2 市政府办公厅和市监察局每年对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估,市信息化办公室负责网上政府信息公开的评估,考核结果将纳入全市综合目标考核体系。5.3 行政机关应当在每年3月1日前公布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2)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3)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4)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5)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6)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5.4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行政机关应当予以调查处理。5.5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或予以通报批评;逾期不改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1)未履行主动公开义务、未及时更新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的;(2)对申请人隐瞒、不提供或不及时提供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和提供错误的或不真实的政府信息的;(3)未按期编制或未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的;(4)未按本规定要求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影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5)公开虚假或不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的;(6)违反规定收取费用的或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的;(7)违反本规定的其他行为。5.6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违反本规定,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6.其他6.1 本市行政区域内政府信息公开的活动,适用本规定。6.2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公开政府信息的活动,适用本规定。6.3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

第一条 为了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依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根据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政府信息,是指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其他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掌握的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活动有关的内容。
  本规定所称的行政机关,是指本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派出机关和派出机构。第三条 本省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其他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是政府信息公开人(以下简称公开人),应当依法履行公开政府信息的职责。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负责组织指导本规定的实施。
设区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室)在本行政区域内负责组织指导本规定的实施。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政府办公厅(室)和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监察机关以及其他有关政府部门组成,负责研究、协调、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第五条 公开人应当指定相关机构处理本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事务,负责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并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程序和制度。第六条 政府信息公开应当遵循合法、真实、及时和便民的原则。第七条 公开人根据本规定提供政府信息,不得收取费用。第八条 公开人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主动向社会公开下列政府信息:
  (一)政府规章以及公开人制定的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活动相关的文件;
  (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及其执行情况;
  (三)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
  (四)与人口、自然资源、地理、经济社会发展等有关的基本情况;
  (五)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疫情、灾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的预报、发生及其处理情况;
  (六)教育、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扶贫、优抚等方面的条件、标准及实施情况;
  (七)土地征收和征用、房屋拆迁的批准文件、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等情况;
  (八)行政执法事项的主体、依据和程序;
  (九)行政许可事项的实施机关、依据、条件和程序以及行政收费项目的依据和标准;
  (十)重大基础建设项目的公开招标中标情况以及工程进度情况;
  (十一)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采购结果及其监督情况;
  (十二)政府财政预算、决算和实际支出的审计情况;
  (十三)各级政府工作部门的管理职能及其调整、变动情况;
  (十四)公务员招考、录用以及公开选任干部的条件、程序、结果等情况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的招考、录用情况;
  (十五)公开人编制的政府信息目录中其他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公开人应当在信息产生后30日内公开。
  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前款事项的公开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九条 下列政府信息,免予公开:
  (一)属于国家秘密的;
  (二)属于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
  (三)在公开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前予以公开,可能影响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执法活动的;
  (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免予公开的其他政府信息。第十条 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应当通过以下一种或者多种形式及时予以公开:
  (一)政府网站;
  (二)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
  (三)政府公报或者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
  (四)信息厅、公开栏、电子屏幕、电子触摸屏等设施;
  (五)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热线;
  (六)政府新闻发布会;
  (七)其他便于公众及时、准确获得信息的形式。第十一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向公开人申请公开本规定第八条以外的其他政府信息,公开人应当按照申请公开。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本规定禁止公开的内容除外。第十二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要求获得主动公开范围以外的其他政府信息的,可以采用书面(信函)或口头等形式向掌握该政府信息的公开人提出申请。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明、联系方式;
  (二)所需的政府信息。

  • 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条例于哪一年
    答:县级人民政府按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协调公共信用信息的采集、上报、使用等工作。 第六条〔主管部门及机构〕省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行政部门是本省公共信用信息工作主管部门,指导、管理、监督公共信用信息的征集、披露和使用。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公共信用...
  • 陕西工商局在网上年报告
    答: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陕西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及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公布工作的通知》规定和相关要求编制。本报告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收取及减免费用情况、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人大代表建议...
  • 陕西省公路局信息网
    答:综上所述:陕西省公路局信息网作为官方信息发布和服务平台,在提供最新公路政策、路况信息、服务指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信息网,公路局能够与公众进行及时、有效的互动与交流,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路服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九条规定:行政...
  • 西陕西政务服务网
    答:西陕西政务服务网是陕西省政府打造的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在线办理各类政务事项,享受一站式政务服务体验。平台具有便捷、高效、透明的优势,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九条规定: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
  • 陕西执行信息公开网查询系统
    答:第一条规定:为了保证在执行工作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执行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范执行行为,提高执行效率,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实践经验,现对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作出如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 陕西省城市社区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办法
    答:规模较大的城市社区,应当在居民小组或者人口较多的居民小区增设城市社区居务公开栏。城市社区居务公开事项应当在城市社区居务公开栏中公布。具备条件的城市社区,可以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手机信息等其他形式公开。第十条 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城市社区居务公开档案。
  • 申论写作与写杂文评论有什么区别
    答:在笔者看来,公众难以知道有关责任人的处罚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陕西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的意见》等规定中很难找到相关处罚规定.《陕西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中指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机关应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由监察机关或者主管机关对负直接责任的主管...
  • 陕西省审计厅:咸阳市存在违规将246名劳动协理员安排到机关事业单位 等...
    答:逾期创业担保贷款回收:858.52万元贷款未收回。 面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咸阳市政府已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如公开就业信息、纠正人员安排,收回违规资金,追回补贴,并与金融机构合作加强逾期贷款的催收。陕西省审计厅将持续关注后续整改效果,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 陕西省企业信用监督管理办法
    答:第八条 企业应当建立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强化契约精神,依法诚信经营,将信用教育作为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内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第九条 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是全省信用信息共享的统一平台。省人民政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信用信息工作的...
  • 2023年咸阳市杨凌示范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答:杨凌示范区人事考试中心按规定程序受理应聘人员复核申请。(5)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加分。根据《陕西省实施办法》(省政府令第163号)规定,对2011年之后陕西省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应聘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管理岗位的按有关规定予以加分。加分计入笔试成绩。加分按照个人申请、组织审核、公示确认的程序进行。凡报名参加本次公开招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