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一窝蜂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3
天下雨的时候,已经是晚上要睡觉的时候。

我是在微信群看到的,“下雨啦、下雨啦”。但是在阳台上,没能看到雨。

我要下楼到外面看看,随便把垃圾给带出去。

雨,很小的样子,但毕竟在下雨。

春夜喜雨!大家都是这样的感觉。

因为明天清明。是天意,还是巧合?

我赶紧告诉已经上床睡觉的元子,他一下子兴奋了,还背诵了一首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

元子给我说,清明节也是寒食节,三天都不要吃肉、吃凉食,不能生火。

我惊讶的问,你是怎么知道有寒食节,比我知道的还多?

元子说,是老师给他们讲过的。

我还真不知道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我特意百度了一下,还真是这样,远古时期就开始盛行的一种风俗。时至清明,就演变成为现在的清明节了。

清明节总是要下雨的。科学的解释也有,可人们就是愿意相信这是天意。这也有诗圣的功劳,路上行人欲断魂。

上坟、扫墓,祭奠先人。每个人都是约定俗成的。

刚好,这段时间在看波兰作家莱蒙特的《农夫》,巧合的是,刚好读到一个记述万灵节里人们的习俗片段,不愧是世界语言大师,生动形象,读的很过瘾,反复读了三遍,还不肯翻篇。

第一、国外也是这样子,只是和我们的祭奠时间不一样,可那时那刻的心情和话语大致如此,当然我是没有那本事描写出来,只有反复多体会几遍了。“整个村落包括整个年代的人,她们的事迹已经随着她们生活的时代的远离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凶鸟发出粗噶沙哑的鸣叫声,以及风吹动着枝丫发出沙沙声。十字架已经腐朽,不会有人来祈祷、哭泣和点灯。”

第二、仿佛是习惯。读到一本好看的书时,总舍不得读完它。《农夫》借了一个月,期满,只好又去了智慧图书馆做了续借。

可是,即使用心的揣摩,我也没有那样的能力去模仿,至多能跟着体验一个经历而已。

我读书,就是为找这样一个经历的感觉。只不过莱蒙特写《农夫》是在100年前了。这就更加让我迫不及待。

有作家不是这么说过,人不是向外奔走才是旅行,静静坐着思维也是旅行,凡是探索、追寻、触及那些不可知的情境,不论是风土的,或是心灵的,都是一种旅行。

读书,是需要静静地,无人打扰更好。

可惜,很难得有这样的的时间了。每天都是忙活在琐碎事情之中,琐碎事也都是挺关紧的样子,和读书比起来。

所以,拿出很多时间去读书,已经不是很现实的事情了。这是事实。

每天都忙碌的和小蜜蜂一样。

清明节放假,就没打算出门,静心读书,让心灵来一次旅游。

出小区大门,没多远就有一座小山,现在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森林公园,公园里的树木全部是人工栽种,再过几年,相信一定会郁郁葱葱。

元子约好邻居家的小孩,上山玩游戏角色,我当然是乐此不惫。

森林公园里,小草刚刚发芽,将要开的花,仅有的是槐树,面积挺大的。

正好,是孩子们玩耍的好地方。

按道理说,这么没看头的山林,孩子是没有多少兴趣的。不过,想让孩子们奔跑在山上,唯一的理由就是兴趣。孩子的兴趣是打手游,吃鸡游戏。

烦的时候,真想摔了手机。可反过来想,孩子怎么可能不接触手机游戏!

我给元子商定,什么游戏都可以,但打完后必须删除。尽量坚持。

游戏,成为孩子、特别是男孩沟通交流的做有效平台。甚至一个动作,两个人都能马上走到一起了。

森林公园里荒草湖泊,成为孩子天然游戏基地。散养山上,任意他们奔跑,快活之极超出在手机游戏里的刺激。

清明节这天,“约玩儿”越野、越玩越疯。

只是,来森林公园上坟、祭拜的人们多了起来,公园和陵园的界定,好像说的不清楚了。

要不,这里绝对是吃鸡游戏组队对战的天然基地,我想。

如果再费点功夫,把这些自带演员天赋的孩子们天真,真实再现手机抖音,肯定是赚钱的一个风口。

孩子们看自己的对战视频,才是看不够的。

关键是,孩子热爱生活,体验生活的兴致,成为写日记的最好素材,一举多得。

清明时节,正值春暖花开。走散了的小蜜蜂盘旋在元子的头顶,吓坏了玩的正起劲的元子,都的我哈哈大笑。

槐花要开的时候,也是养蜂人王国选一年最为忙碌的时候。

我马上微信他,是不是你的密封跑丢了?快来抓回去。

跑友王国选养了十几年的蜜蜂,最知道蜜蜂和花事。

我问他,10斤槐花蜜,一窝蜂要采多久?

不见回音,我又问,一窝蜂就是一箱蜂吗?

过来很久,他语音我,在平顶山的路上,忙着给蜂群搬新家。

早些年,去龙兴寺水库,见到路边有放蜂人,是两位老人。之前,凯歌梨花开着时候,四下打听,找蜜蜂给梨花授粉。梨花不属于高产蜂蜜,青睐放蜂人,是要另付费用的,那时候。

和老人攀谈,是刚从南方赶到这里安营扎寨,就在水库边的槐树林中。

老人说,年年这时候都会来这里,等待着大片的槐花开放。槐花蜜算是蜂蜜中的极品,能卖上价格。

我们随行几个人,自然不会错过要买些蜂蜜尝尝。

询问老人,山花蜜,菜花蜜,还有不多见的九龙藤蜜,他们都有。

虽然我对于蜂蜜知之甚少,但我还是想要尝尝九龙藤蜜,即使从来没有听说过。

第一、老人说了,九龙藤是他们采到的最好的蜂蜜,是在贵州一带,还是在江西的大山里,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反正,他们随着天气变化,一路向北。

这里能遇见到一直游走大江南北的老人,不是容易的事。老人说,他们年年这样,来来去去。

我给同伴说,采蜜人就像候鸟一样,冬去春来,哪里有花香,就到哪里去,虽然辛苦,也算是看尽人世间最美的风景了。

这是老人的生活方式。

第二、两位老人就是蜜蜂,辛勤的劳动者,一刻也不停下。看看两位放蜂老人年岁都已经不小,放蜂采蜜是他们的生活常态,是他们的全部生活。

老人说,放蜂采蜜是一种从远古传下来的一门手艺,现在从事的都还是老人们,咱们这里没有多少是年轻人。算算老人卖蜂蜜一年下来也有好几万的收入,他们几乎没有消费的能力和途径,简单的生活消费之外,这些余额,还会像蜜蜂一样,把多余的部分补贴给孩子们。

这是老人说的。

我问过老人,一只蜜蜂采下多少蜜才会停止休息?

老人说,好像没有蜜蜂会停下来,一直到死掉。

我说,要不,我们都要学蜜蜂的勤劳。

身边的朋友L说,蜜蜂和人一样的,人不嫌钱多,当然蜜蜂就不嫌蜜多了,所以说辛苦采蜜,而不是勤劳。

现在想起人不嫌钱多,蜂不嫌花多,还是挺有感触的。

挣钱,总是很难得事情,对我来说。

我又询问王国选,下雨时候,蜜蜂出来采蜜吗?采完10斤的蜂蜜,能不能把蜜蜂累死啊?

一直没有回复。

早上,雨还没有停下来的样子。

不到5:00起床开始写文章。不过,基本上每周更新一篇日记,只有一个早上是需要这样的。

这个时候家人都在睡觉,很是静静的,适合思考。

我写东西的时候,是最不愿意被人打扰,时间的选择多是在凌晨了。

至于写的内容有多么的烂,我没有很多的想法,唯一的是,如何能够坚持去写。坚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像我,学历低是硬伤,即使有意识去坚持,也没有高质量的东西去输出给大家,所以,想着坚持写下去,思想上还是很有压力的。

应该是顾虑。

坚持也未必会有成功。

我也在想。

有时候傻傻的坚持做一件事,但是你又不知道坚持的真正意义在哪里,将来有会是什么结果,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坚持可能真的是傻傻的坚持了?

比如为什么坚持跑步,为什么要坚持打球,为什么要坚持写,我还不清楚真正的原因,给不了自己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的说法。

跑步、打羽毛球,也不是为了活的长命百岁。或许是找一种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能让自己的生活心安理得。

其实我们在清明节敬拜先祖,不就是求得心安嘛?

生活和心理永远是相统一的。

早年,还没有打羽毛球的氛围时,每天早上我在跑步。跑步,是部队生活习惯的延续,总感到,在部队锻炼的国防身体,总不能回到家,慢慢消耗殆尽,给废了吧。

可是,跑步很单调,路道也不干净,后来就增加了太极拳和健身气功锻炼。

这两年,城市道路突然变得平整干净,自然又放弃了其他,要去户外跑步,长跑。

因为,我愿意早上早起一小时。

第一、我要比别人早一个小时睁开眼睛,到外面看到世界,多美好呀,一辈子下来,算算是划算的。

第二、早上容易早醒,很不情愿影响到媳妇和孩子,还是悄悄起床,外面清净去吧。 

这么些年下来,我也挺佩服自己,是怎么坚持的。

准确说,没有坚持,是痴迷。坚持是长久不了的,因为是与自己的人性对抗,痴迷却顺应着自己的人性,那些你正在做的喜欢的事,是内因在起作用。

你愿意停下来吗?

为什么坚持写文字呢?

还是那句话,写文字是一种输出,就是思考。早上静静地,把思考的事情,记录下来,感觉到也挺有趣的。

球友芝麻也有起早的习惯。

芝麻说,要么,早上来球馆打打球,要么呢,还是要早早起来,喝上一杯白开水,坐下来静静想点事。即使到外地出差,这个习惯还是一样。

我说,睡懒觉没有起床,不代表睡眠可以有质量。人的大脑无时无刻都在思考,很多时间属于瞎胡想的。

只有让你的思维付诸行动,所谓的思考才会有价值。

付诸行动与思考之间,会不会有捷径?

芝麻告诉我,成功不是偶然,优秀也不是偶然。

如果你愿意去观察,即使我们身边的人,但凡稍微优秀一点的,都不简单。如果,你再仔细观察,他们都有优秀的习惯,而且是常态。

这样看来,优秀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但是我们总是有一个感觉:切,她牛啥啊,我很熟悉啊,很普通啊,还不如我聪明呢。

N年后,她更优秀更有影响了。

只是,我们一直普通,因为,我们没有去积累。

水,很普通,一弯细流,会成沟成渠,会成就一片草原和树林,靠的就是慢慢的温润改变和时间的积累。

其实,有一种常态,就是对思考的归纳整理,做好记录,坚持写。

坚持写,也让我对生活多了一分观察。比如大家都在聊天,我会马上辨别那些观点就是我想要知道的。也就是说,我能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一些事情,不至于再随波逐流。

但是,我知道自己的不能,短板就是经历。写一些没有经历的事情,就会让那些真正经历的让人笑话,盲人摸象,你的观点就真的是狗屁观点了,那么空洞的文字,还处处装牛叉,我受不了自己,别人更不能接受。

但是,反过来想想,那些具有点深度思考能力的,不都是需要平时的积累?

所以,很多人就是死在起跑线上。

相信日积月累的力量。

有了对生活的思考,看书读文章,自然有了方向。

…………文章完…………

说明:

1.写向上、有用的文章,我一直在做,有你的喜欢和鼓励,我将会更加努力。写文字,也是为自己,就好比内心一面镜子,可以看到我的模样,素颜而已。

2.用日记的方法,讲述“我”的生活;文章非纪实,“我”不是我,故事多虚构,勿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