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律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很多时候家长抱怨孩子做事没有常性,虎头蛇尾,其实他们容易放弃的做事习惯是受到了家庭环境的影响导致的。

孩子生来就有个性,但后天的影响对性格的塑造同样很重要,一个人的行为背后反映的是家教和父母的做人观念。大多数自律的孩子都是因为有能够坚持的父母。

孩子缺乏自律未必是因为父母管教不严,没有以身作则的管教作用就会大大减低,父母自己无法做到严格要求自我,孩子是不会学会自我约束的。相反家长的道理和自己的行为互相矛盾,反而会给孩子做出错误的榜样,有些家长嘴上说着“没事要多看书少玩手机”但自己只要一有时间,闲下来就会抱着手机刷剧。



如果父母懂得自律,自制,自尊,生活经验有序,孩子就会把这样的生活视为理所当然。而如果父母的生活混乱不堪,一塌糊涂,孩子也会照单全收。有好教养的父母才能培养出自律的孩子。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他们习惯用观察的方式来奠定自己的人生,父母自律生活有条理,孩子也会耳濡目染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家长总是希望甚至是强迫孩子成长,但自己却总是不断退步,这样如何让他们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走向更好的人生呢?

父母先管好自己 ,就是对孩子最好的负责,要教育好孩子自律,父母 对原则的坚持要始终如一。

反复无常是教育孩子的最大禁忌,对孩子的严格教育要从小就抓起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即使犯了错要承担责任,孩子也不会觉得很痛苦而想要逃避,因为他们知道这是自己必须要承受的。

对孩子的教育要打好基础,提出的要求在执行过程中,不能轻易妥协。 要做到是非分明始终如一,不允许的事情从一开始就不能妥协。 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就放宽限制,这不是原谅的理由,这样也不利于家长在孩子心目中树立权威。



为了培养孩子自律,巩固孩子所取得的成绩,家长在制定家庭规范的同时自己也要遵守。

从被教育者的角度来看,任何言传都不如身教,在自律这件事上尤其如此。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让孩子做什么更重要。

教育者最需要做的就是自律,不管到什么年纪都不要放弃自己,始终严格要求自我,不放弃自律的努力会被孩子看在眼中,无形中树立了自律的榜样。



很多时候父母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不能不顾他们内心的想法,将好的建议演变成一种威胁甚至是强制,教育孩子最忌讳的就是简单粗暴,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太简单直白,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不遵守与家长之间的约定,是因为在制定规则的时候太笼统了,比如家长总是和孩子唠叨“要好好学习”但具体要怎么学习却没有说明。

这样就会导致看孩子做什么都不满意,因为目标随时都在变化,因此家长在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最好明确并且详细一些,这样他们才能够清楚具体要做的内容从而建立起恰当的行为模式。



父母不能小看自律对孩子的影响,父母的一举一动即使孩子表面上表现出反对的态度,但实际上已经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印记,潜意识里还是会下意识认同,在其他方面也会显露出模仿的影子。

想要让孩子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家长首先要学会坚持做对的事,更要花一些耐心去等待孩子逐步建立起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静待花开。



  • 孩子的自律,能靠家长逼出来吗?
    答:所以想要让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就需要让孩子自己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并要求自己按照既定的计划去执行。自律是一种自我约束的能力。能力就需要通过“训练”来培养孩子,那到底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自律的孩子呢?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无疑是给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前段时间,...
  •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重要性有哪些?
    答: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非常直观地反映出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力。我觉得这种教育方式值得提倡,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勤劳父母的孩子自然努力上进,而那些懒惰的父母培养出来的也大多数是散懒懈怠的孩子。同样的父母对于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孩子对学习的...
  • 家长的八大育儿法则
    答:作为孩子的启蒙导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本文将为您介绍家长的八大育儿法则,帮助您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言传身教家长的言行举止是孩子学习的蓝本。撒谎或背信弃义,只会让孩子误入歧途。欄传递尊重家长应以身作则,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为孩子树立榜样,让他们学会用尊重去对待他人。勤...
  • 自律是孩子重要的习惯,家庭教育中要如何培养?
    答:作为父母,如果你每天的时间安排杂乱无章,早上赖床,晚上熬夜,窝在沙发里看电视,拿起手机刷视频,工作之余不看书、不学习、不运动,不求上进……试问一下,这样的你,怎么要求你的孩子自律?要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传身教的力量,远大于枯燥地说教!如果孩子每天看到的你,呈现出来的是懒散...
  • 孩子的自律性如何培养?聪明的家长要做到哪几点?
    答:…这些都是孩子并没有自律性表现的。精明的父母一定帮孩子保证这三点,让孩子培养自律的习惯。第一点:父母必须言传身教,做好榜样 心理学专家觉得,2-6岁是孩子的性格养成最主要的环节。在这个时期,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孩子的意义深远,假如父母没有原则,或是定下了规定随便让步,非常容易欺诈孩子。以...
  • 妈妈平时应该怎么做,养出的孩子才会越自律呢?
    答:孩子小时候是会把父母当做标杆来学习的,所谓言传身教,要教育孩子,首先要自己做到。父母首先做到自律,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
  • 在孩子几岁时佳兆业应该培养自律性呢?具体该怎么培养?
    答:秩序敏感期也在这段时间内产生,大约从小孩2岁一直维持到4岁上下。这一时期,小孩会对纪律主要表现得比较敏感。具体该怎么培养?父母言传身教;自我约束的产生,并不是来源于严格的管教,反而是来源于父母的爱,小孩的自我约束通常是在渐渐地塑造中逐步产生的。父母言传身教给孩子做一个模范,让小孩...
  • 想要提高孩子的自律性,应该怎么管理?
    答:要想让孩子自律,家长首先要自律。家长的言传身教才是最有力的方式!当然,光家长自律还不行,对孩子行为上的指导和调整同样不可或缺。一般,一年级就能自律的孩子很少。如果你看到有孩子学习很自觉,我劝你也不要焦虑。这些孩子大部分先天就有静的一面,加上父母早期培养得法,自然比同龄人要显得“...
  • 别指望孩子天生自觉,聪明父母掌握哪几条教育家规,养育出自律孩子?
    答:比如要给定制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规定好的时间一定要完成,不可以拖拉。
  • 家长们怎么教育,才能让孩子变得很自律?
    答: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保守性和可逆性。他们不再把规则视为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向自律。第四阶段是“正义阶段”或自主道德阶段(10-12岁)。在这一阶段,在可逆性之后,儿童的正义观或正义感有所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倾向于维护正义和平等。这时,孩子的道德判断已经达到了自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