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陪孩子终身成长》樊登(1)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4
【养育的本质】

一、亲子关系影响孩子的一生

摘抄: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我们每个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都能从童年和父母的相处方式中找到答案。

和父母想处的方式,也会投射到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情绪处理方式,以及和他人想处的模式上。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父母的影响是最大的。

一个人和父母的关系就是他和整个世界关系的投射。

父母每天都在用语言定义和描述孩子,很多孩子逐渐变成了父母所描述的样子。有的孩子被这些语言“驱赶”,最后成了语言里所塑造的那个人。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复印件”上的信息如果有错,一定是“原件”出了错。

父母的语言在塑造孩子,父母和孩子的每一次互动,都在影响着孩子。孩子在观察父母的反应、模仿父母言行的过程中,建立了他们的世界观。

收获:

1、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我们常常觉得受不了爸妈的某些行为和习惯,但却不知不觉养成了这些我们受不了的习惯,长成了我们的“爸妈”。

2、小心莫名其妙的坏脾气,想来自己真的有无数次因为一点点很小的事情就莫名其妙脾气爆了,控制不了自己。回想小时候的自己,却是有很多敢怒不敢言的经历。

3、父母的语言和行为塑造了孩子,有的小伙伴就长成了他爸妈口中的孩子,“他不可能考得上公务员”“他懒得要死”,结果就是这个小伙伴考公务员前就认定自己考不上,平时也确实不怎么爱动,特别是在他爸妈面前。

下一步行动:

1、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消除“不可能”等负面词语,多使用积极正能量的词语。

2、注意出现莫名其妙的坏脾气,学会审视和表达自己的需求。

3、不断学习。

二、远离恶劣的亲子关系

摘抄:

一个被揍的孩子,体内会分泌很多肾上腺素,因为人感受到威胁时自然会紧张。如果是父母打孩子,孩子会分泌很多肾上腺素,但孩子不能打父母,所以只能被父母揍。他生了很大的气,憋着很大的火,肾上腺素分泌得越来越多,但就是释放不出来。久而久之,这个孩子体内的肾上腺素水平会比平常人高很多,一点点的挑衅都会让他们像火药桶一样,“砰”的一下就炸掉了。这就是打孩子的恶果。

父母有时会恐吓、威胁孩子。这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

在亲子关系中,冷暴力是让孩子最为恐惧的一种方式。它会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中,成为噩梦的一部分。表现形式就是,父母突然之间不理孩子了。再也不要这样做,因为这样做,即便短期有效,破坏的也是无条件的爱。

实际上,孩子能主动来和好,不是父母的教育方法有效,而是孩子爱父母。孩子对父母的爱和依恋,远胜过父母对孩子的爱。

在潜意识里,只要遇到某件小事,也就是他在小时候曾感受到的对他伤害最大的类似的小事,他就会立刻变得敏感,情绪突然爆发。

父母要意识到,所有对孩子的伤害,最终都会进入孩子的潜意识,影响他的一生。唯有改变自己,改变婚姻、工作和与孩子的互动,才可以弥补潜意识中的缺陷。

绝对不要等父母去改变,也不要等自己的孩子来改变,因为一个人的一生是自己的,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在自己。

收获:

1、恶劣的亲子关系对孩子伤害非常大。打孩子会让他变得易怒,冷暴力给孩子带来终身恐惧。

2、孩子小时候受过的伤害,可能表面上看不出什么,甚至还感觉他挺好的,但是这些伤害没有消失,而是进入了潜意识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3、孩子对父母的爱和依恋,远胜过父母对孩子的爱。

下一步行动:

1、不打骂孩子,有时候情绪上来了控制不住,也要跟孩子说清楚是自己的问题。

2、保护好自己的孩子,让他快快乐乐地成长。

3、注意自己的语言,学会和身边的人沟通,特别是老人家,不用用威胁、恐吓的言语。

三、养育是复杂体系

摘抄:

养育孩子,绝不是“别人怎么做,我照做就行”这种简单粗暴的逻辑就能概括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感受,都需要被尊重、被理解。

教育孩子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问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无从判断孩子受哪一件事、哪一个画面、哪一句话、哪一段旅行、哪一种体验的影响,刷新了他的价值观。

好奇和求知是一个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事。

一个人即便七八十岁,依然可以更深入地探索这个美好的世界。

纯粹为了美好而美好、为了求知而求知的人,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复杂体系之下成长出来的生命。

收获:

1、养育孩子是一个复杂体系,我们不能用简单的思维粗暴地对待。我们能做的就是提供他好的环境,和孩子一起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2、好奇和求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即便七老八十,也要保有一颗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心。

3、外部去规范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会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没有管理自己的能力。应从内部出发,让孩子有高的自尊、有价值感、有爱好,知道自己要什么,该怎么做,并且能乐在其中。

下一步行动:

1、给孩子提供阳光雨露,现阶段就陪他好好玩。

2、给孩子探索的机会,不要扼杀了他的好奇心,多鼓励。

3、先从自己做起,找到自己兴趣所在,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