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身体湿气重,易致慢性病!四个征兆判断是否湿气过重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中医认为湿邪是一种致病的因素,具有4个主要的特点:

1、湿为阴邪,会耗损阳气,能够阻滞人体内气的正常运行。

2、湿性偏困重,所以湿邪致病会让人感觉身体沉重、疲惫、慵懒、走不动路等。

3、湿性黏腻滞涩,这个举例来说明的话,比如大便发黏,排便后感觉没有干净,也成为黏腻不爽;另一方面是湿性致病的病情时间比较长,所以很多慢性病都与湿邪相关。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简单的说就是湿邪导致的疾病主要影响的是人体下半部的 健康 。

了解了湿邪具备的4个特点,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湿邪,我们可以通过人体表现的4个方面的征兆来判断,也许这就是人体告诉自己的“求救信号”呢。


有部分人湿气重,头发会比较油腻,几天不洗头可能就会打溜,枕头很快就会变油变黄,有些人甚至每天洗头发还是很油腻,甚至有人会出现脱发或者白发增多的情况,西医称为脂溢性脱发。另外,就是经常会觉得自己头部沉重,就像裹了一层湿乎乎的衣物似的,整天的无精打采,头晕脑胀,工作时也感觉没有效率。这些都是湿气过重的表现了。


征兆二、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厚腻

中医望闻问切中,有一个重要的诊断方式就是舌诊,在人的五官中舌头对湿邪非常敏感,湿气重的人往往会首先在舌头上体现。

首先要看舌头是否变宽,有没有齿痕。一般来说舌头是小于口腔的宽度的,距离牙齿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两者平时碰不到一起,而湿气重的人,舌头水分较多,舌头宽大肿胀,那么就会碰到牙齿,出现齿痕了。

其次看舌体是否厚。正常人舌头不薄不厚,所以运动起来也比较灵活,说话吐字清晰,吃饭使用也比较方便。但如果湿气太重,那么舌体肿胀变厚了,就可能出现舌头运动不灵活的情况,甚至吐字也会变得含糊起来。

最后看舌苔,正常人舌苔多为薄白苔,舌面也显得比较干净,如果湿气重的话,胃肠内浊气上升,可能导致舌苔厚腻,也不那么干净了。


一般肤质差,经常瘙痒,容易长痘痘或者湿疹、痤疮的人在中医看来都是湿气偏重的情况,因为中医认为人体本身的湿热可以通过皮肤毛孔排出,但如果一旦无法排出或者排出不及时,就会导致湿热蓄积,长期如此就会出现以上的各种情况。所以,如果自己皮肤不好,看看跟自己的一些日常习惯是不是有关,比如是否喜欢吃油腻的食物,是否贪凉喝冷饮,是否熬夜不睡觉,是否长期住在潮湿的环境中等等,如果是肯定答案,那么就需要改变这些习惯了。


湿邪过重也会通过大小便来表现出来,比如大便稀溏,黏腻不爽,经常腹泻,小便混浊,女性白带增多,男女阴部瘙痒等等,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大便后发现会黏在马桶上,普通冲水很难冲下去,或者上个厕所要用好多纸巾才能擦干净,等等这都是湿气过重的表现。而且看大便,不成形,出现绿色等其他颜色的时候,多数都跟体内湿气过重有关。


了解了如何判断湿邪过重的问题,我们再看看湿邪伤身都会影响到人体的哪些部位或脏器呢?一般来说人体防御力最弱的部位越容易受到湿邪的侵袭,也说明湿气伤人多是与人体虚弱和生理机能出现异常有关。

中医讲究心肝脾肺肾为五脏,这跟西医的脏器并不一致,因为中医的五脏指的是五个系统功能,而湿邪对其影响也各不相同。

1、影响脾胃:脾胃虚弱

脾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正常,那么人就 健康 。因为脾胃能够生化气血,营养人体,如果气血生化不足,那么就缺乏营养导致各种病症发生。中医讲的脾胃指的是人的消化系统以及四肢肌肉等身体组织,所以如果消化不好的人,湿邪入侵可能会导致脾胃虚弱,出现各类代谢性的疾病,比如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进一步可能出现糖尿病、痛风等问题。


2、影响肝肾:肝肾不足

中医认为肝调节全身气机,又主藏血,因此肝的功能正常可以起到气机调肠,血液调节合理的状态。同时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与男女生殖有关,也可以藏精化血,所以肝肾有其相关性。如果肝肾不足,湿气入侵,则会出现筋脉关节异常,导致各种腿脚、关节的异常,比如滑膜炎、骨质增生、关节炎、颈腰椎病等。

前面我们说了肾为先天之本,主管生殖,水液调节,如果湿邪入侵,会出现浮肿、小便不利、前列腺疾病、甚至出现肾脏疾病,尿毒症等等。

脾阳受损,湿气入侵,会影响到人体的消化功能,出现一系列消化系统的疾病,比如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腹痛等等,而如果湿邪同时侵袭脾肾,可能会出现女性月经方面的问题,比如月经不调、白带过多,不孕等。


湿邪影响到心,主要跟人体气血不足有关,气血不足的情况下再感受湿邪,会导致全身功能出现紊乱,有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包括免疫系统疾病,比如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等。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比睡眠不好的人再感受湿邪,或者本身头部异常的人感受湿邪,可能会出现,头昏脑胀、记忆力下降、耳鸣耳聋、头痛、精神不佳等情况;如果本身体质虚弱容易感冒,或者经常吸烟的人,感受湿邪后,会导致感冒加重,咳嗽咳痰,肺部不适,甚至出现病变,导致肺癌等异常情况。

现在我们能看到,虽然随着医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被攻克了,但亚 健康 以及部分慢性病的人数却在逐渐增多,对于中医来说,就是湿邪导致的问题在增多,由于湿邪缠绵难愈,给疾病的治疗带来很多困难,可以说目前跟湿邪有关的慢性病,在治疗上都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从源头来堵住湿邪伤人的问题,而源头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1、饮食问题

一是避免过食生冷。尤其是夏天,好多年轻人都喜欢进食生冷食物来解暑,但如果经常吃太凉的食物,比如冰淇淋、啤酒等,有可能造成体内的湿气过重,影响脾胃运化功能,从而导致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症状。

二是适量饮酒。酒是饮品中湿气最重的,经常喝酒的人,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湿气重的情况,湿气太重进而损伤人体的肝脾功能,导致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等疾病。


三是少吃太甜、太咸、太油的食物。一般 健康 的饮食是以清淡、均衡为好,而过于油腻、太咸、太甜的食物,经常吃会出现腹胀、泛酸、大便不正常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二是洗澡后要吹干头发。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所以要十分注意好头部。尤其是在洗澡完了,一定要尽快吹干头发再外出或者睡觉,避免因此导致湿气重,出现头脑昏沉的情况。

一是应该规律运动。中医认为动则生阳,也就是说运动可以可以排湿,如果每天懒得动,体内积蓄的湿气排不出来,持续就会出现湿气停聚。运动少的人,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重的症状。可以进行有氧运动,比如快步走,慢跑等,可促进身体水湿的代谢,加速排湿。

二是避免久坐。《黄帝内经》中说久坐伤肉,所谓伤肉,实际伤的是脾胃。脾胃受伤后,其运化水湿的功能失调,就会造成水湿停聚于体内。所以要想预防,还是要动起来,根据情况选择快走、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


三是避免常吹空调。这个主要是年轻人夏天开空调较多,而且喜欢调的非常低的温度,实际上这对身体是非常不好的。因为在空调房中,冷气重,毛孔闭合,无法发汗,因此体内的湿气也没办法排出。所以开空调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准,一般将温度调整至26度左右。

四是避免居住在潮湿环境中。中医认为,人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居住时间长了,会有内湿,导致身体感觉腰背酸痛或者关节疼痛,如果有这些症状,需要尽快搬离,就能缓解。

五是睡眠不足。一般来说,正常人每天至少7个小时的睡眠,按照这个时间计算,人应该在晚上11点前入睡,次日6-7点后起床,如果睡眠不足,时间长了也会造成脾胃运化功能出现异常,导致内生湿邪,出现一系列跟消化及代谢相关的疾病。



  • 人为什么会湿气重?
    答: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三、排除体内湿气的方法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只要湿邪少了,一切所谓的现代病都会远离我们,一切恶心、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倚仗。如何对付湿邪,祛除...
  • 很多人都在说身体湿气重,那湿气到底是什么?
    答:湿气是盛夏的主要气体,月历,农历,夏季和秋季的时间。如果湿气重,你会生病,湿气是邪恶的。如果错过了去除潮湿的最佳时间,那么这个积累了一个夏天的水分,就都会留在体内,不能得到很好的排除,对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最终进化到各种急性或慢性病。体内的水分过于沉重,这可能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
  • 「厚德汉方」教你学会给自己的身体除湿
    答:排除体内湿气的方法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只要湿邪少了,一切所谓的现代病都会远离我们,一切恶心慢 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倚仗。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呢?1.喝薏米红小豆粥(用豆浆机做) :惹米,在中药里称惹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
  • 湿气重易折寿?别怕,做到这4点,湿气除得一干二净!在家就能治
    答:湿气重的人还可能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而且表现为虚胖的体征,更严重的人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5、大便稀烂不成形。大便稀烂不成形;大便基本成形但较软,而且大便完了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总有大便排不尽的感觉。湿气并没有我们看到的这些症状这么简单,它是很多恶性疾病以及慢性病的源头...
  • 湿气愈发地重,若想除湿,需要尽早改正哪几个坏习惯?
    答:第三个,避免生活中大量的烟酒和熬夜。第四个,学会用一些食材或者药材除湿。赤豆小豆加薏米是最有效的除湿的日常保健食品。另外具有很好去除湿气的食物有红薯,山药,黄豆芽,冬瓜,木瓜,白扁豆。第五个利用运动加速新陈代谢要多排汗。尤其是体弱有慢性病的人,需要经常的做合适的运动加快代谢。但是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