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养生注意事项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2
小暑时节养生保健有四大注意事项,分别是平心静气以养心,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宜清淡适量,外出时做好防暑工作,不要贪凉冲凉水澡、多进冷食。
一、平心静气以养心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
心为五脏六腑之首,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脏的养护尤为重要。
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所以,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二、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宜清淡适量
小暑时节的多雨、高温,更使得本来就在夏季属于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发频发。所以,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而且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iknow-pic.cdn.bcebos.com/4afbfbedab64034fb604eef7a1c379310b551d71"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4afbfbedab64034fb604eef7a1c379310b551d71?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afbfbedab64034fb604eef7a1c379310b551d71"/>
三、外出时做好防暑工作
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小暑时节的天气特点更是容易发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工具,多喝水,并尽量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外出。
四、不要贪凉冲凉水澡、多进冷食
天热了,人们就喜欢吃冷饮,冰淇淋、雪糕、冰镇饮品很受大家的青睐。有的人从外面一回来就冲澡,还喜欢冲凉水澡。殊不知,这些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或者埋下健康隐患。

小暑节气养生注意事项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叫小暑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小暑节气注意事项!

  小暑节气养生注意事项

  民间小暑节气养生

  民间有俗语说:“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从小暑至立秋这段时间称为“伏夏”,即“三伏天”。

  那么,什么是“伏”呢?“伏”字是一个会意字,由“人”“犬”组合而成。犬在家畜中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人在的地方,犬总伏处其旁,所以“伏”字的本义即是趴下。关于“伏”字最早的记载是在春秋时代的秦德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76年。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学说。根据五行学说,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四季的更替,立春是春之木代冬之水,水生木;立夏是夏之火代春之木,木生火;立冬是冬之水代秋之金,金生水,这三个季节的更替都遵循五行相生原则。古人认为夏日属火,而干支纪日法中的庚日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规定“夏至三庚数头伏”。“庚”日在五行中也属金,既然相克,惹不起还躲不起吗?这样,到了金气旺盛的“庚”日,金就只好隐伏潜藏,避过火气,所以每个“庚”日数伏。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夏至与立秋之间如有四个庚日,中伏为10天,若是五个庚日则为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也称终伏(10天),总称三伏。古人认为,炎热的`夏季,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故有伏天之说(一说夏天人为了避暑,总躲藏在家中,故称伏天)。因此,“伏者,隐伏避盛夏也”的解释非常形象。这样看来,“伏”是热的结果,为了躲避热才“伏”的。

  “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均说明了这一时期的热。“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雷雨时常在小暑节气光顾。由于这段时间的雨量集中,所以防洪防涝显得尤为重要。农谚有“大暑小暑,灌死老鼠”之说,更有“小暑南风,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的经验。意思是说,小暑日最忌吹南风,否则必有大旱;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冲决圩堤。秧苗喜欢高温,“人在屋里热了跳,稻在田里热了笑”。暑天里的农民辛苦,天热得发狂,太阳像下火,他们仍要加倍劳作。暑天总能见着满脸是汗的农人,在农田里拔草或施肥。只有他们,才会在秋日站在金黄的田野里,嘴里嚼着饱满的颗粒,如品山珍。

  “六月六,晒红绿。”在小暑时节,各地还流传着不少习俗,尤其是在农历六月初六这天。农历六月初六有很多节名,如“姑姑节”,此时正值农闲季节,农村妇女得闲要回娘家看父母;如“翻经节”,据说始于唐朝,寺院藏经在这一天要翻检曝晒;如“晒衣节”,人们在这天要把衣服(书籍)拿出来晾晒,谓之“晒龙袍”,据说此日晾晒后,可以避免被虫蛀。还有天贶节,“贶”的意思是赐赠,即天赐之节。这一天,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属赐“冰”和“炒面”之因,故称天贶节。此日群众有吃“炒面”之俗,即把新麦炒熟磨成面粉,用水和红糖调食,俗称“吃炒面”,传说吃了一夏天可以不拉肚子,去暑气。在不少农村地区,有“吃新”的习俗。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先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全家围坐一同吃尝新酒。而在城市,一般会买来新米,与家中的老米同煮,辅以新上市的蔬菜。在乡下,一般在小暑过后逢卯日“吃新”。其实,“吃新”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吃辛”,时间定于小暑节后的第一个辛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的说法。但是,由于“辛日”的日期不固定,所以,这个节气逐渐被淡化了。

  小暑季节也是生命旺盛的季节,满眼的绿树浓阴,荷花亭亭玉立,茉莉花香沁人,给人们带来一丝丝夏日的清凉。乡村的菜园最丰盈,南瓜花、丝瓜花、扁豆花开了一园,蝴蝶、豆娘、金龟子飞来飞去,螳螂蚂蚱高高地站在瓜叶上……萤火虫也开始活跃起来,芦苇下、草丛中都是萤火虫的发祥地,只要有绿草、露水的地方,夜晚便可见到那忽明忽暗的点点白光,在徐徐的风中,伴随着人们度过漫漫长夜。多年以后,我还清晰地记得满天繁星,北斗星似一把大勺子,至今仍铭于心上。那些蛙鸣与蟋蟀的歌唱,那些与炊烟融合的味道,如陈酒一般在心底愈存愈香。

  这个闷热的季节,蝉歌不止。刘禹锡说:“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有谁会像刘禹锡这样理解蝉呢?我自愧不如,我只能在蝉鸣里生出或深或浅的乡愁。“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既然常说“故乡的方向在风里”,在欲雨无雨闷热粘人的暑日,如秦观一样,“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能将梦中的文字放牧到一池青荷里,做一个放牧文字也放牧自己的人也是不错的。

  小暑节气养生预防疾病

  1、心静体自凉“按照中医理论,小暑节气是人气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只要保持阳气旺盛,那么就会减少疾病的入侵。”说,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故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心静体自凉,小暑节气亦是如此。此外,气弱脉弱的人可以将西洋参5克,五味子10克,麦冬5克泡水喝,可以补气抗疲劳。

  2、防湿健脾胃小暑节气要注意对脾胃的保养,脾胃虚的人少喝冷饮、少吃凉菜,注意肚脐不要受凉。小暑节气是消化道疾病多发的时节,在饮食调节上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冷饮冷食不宜过多,一切都应以适量为宜。平常也可多食用利湿健脾的中药,如薏米、山药、莲子煮粥食用,可解暑湿。

  3、冬病来夏治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小暑节气养生食谱

  素炒豆皮 “养生主”

  [ 原料] 豆皮两张,植物油、食盐、葱、味精各适量。

  [ 做法] 豆皮切丝,葱洗净切丝。油锅烧至六成热,葱丝下锅,烹出香味,将豆皮丝入锅翻炒,随后加食盐,炒数分钟后,加味精,淋上香油搅匀起锅。

  [ 功效] 补虚,止汗。适合多汗、自汗、盗汗者食用。

  素烩面筋

  [ 原料] 水面筋500 克,葱、姜、食盐、淀粉、植物油、味精各适量。

  [ 做法] 水面筋切薄片,葱、姜洗净切丝备用。油锅烧热,将水面筋入锅,煸炒至焦黄,加葱、姜煸炒数分钟,兑水一碗,加盐,待面筋熟透后,放入味精,再用淀粉勾

  芡,汤汁明透即可。

  [ 功效] 解热、除烦、止渴。

  蚕豆炖牛肉

  [ 原料] 鲜蚕豆或水发蚕豆120 克,瘦牛肉250 克,食盐少许,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 牛肉切小块,先在水锅内汆一下,捞出沥水,将沙锅内放入适量的水,待水温时,牛肉入锅,炖至六成熟,将蚕豆入锅,开锅后改文火,放盐煨炖至肉、豆熟透,

  加味精、香油,出锅即可。

  [ 功效] 健脾利湿,补虚强体。

  西瓜番茄汁

  [ 配料] 西瓜半个,番茄3 个。

  [ 做法] 西瓜去皮、去子,番茄沸水冲烫,剥皮去子。二者同时绞汁,两液合并,随量饮用。

  [功效] 清热、生津、止渴。对于夏季感冒,口渴、烦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热者尤为适宜。

  小暑节气养生消暑

  1.清热解毒茶

  推荐组成:栀子、石竹茶、金银花、贡菊花。

  服用方法:一天一袋,开水泡饮,每袋冲饮数次。可清热解毒,清心利暑。

  2.石斛补心茶

  推荐组成:石斛6克、桂圆3克、西洋参6克、红枣2个。

  服用方法:煮水服用,15天为1个疗程。可滋阴补气,养血。

  3.绿豆百合薏米粥

  推荐组成:薏米50克、绿豆25克、百合50克、大米自备。

  服用方法:将百合、薏米、绿豆洗净,然后把绿豆、薏米加水煮至五成熟后加入百合,用文火熬煮,煮熟即食,可添加白糖。可养阴清热,除湿解毒。

  4.通栓散

  推荐组成:三七粉4克、丹参10克、天麻4克。

  服用方法:打粉冲服。可保护心脑,预防三高。

;

  • 小暑节气养生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答:1、忌动怒。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2、勿久坐木。小暑节气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的木料。如果人在上面坐久了,可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因此小暑节气时不宜在木质凳椅...
  • 小暑节气养生注意什么
    答:小暑时节养生保健有四大注意事项,分别是平心静气以养心,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宜清淡适量,外出时做好防暑工作,不要贪凉冲凉水澡、多进冷食。一、平心静气以养心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
  • 小暑节气养生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精神调养:注重“心静”,保持心情平和。2、起居调养:小暑暑湿交蒸,避免烈日下暴晒,预防中暑;避免汗出后即吹冷风,寒邪侵袭而出现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注意休息,适当午睡,保持精神充沛和心情舒畅。3、运动调养: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在河边、花园里进行低强度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避免...
  • 小暑节气天气炎热 如何养生
    答:1、养精神,防暑邪 夏天中午,烈日当头,酷暑炎炎,人们容易疲劳犯困。不仅晚上要睡好休息好,而且适当的午睡不仅可以避开高温还可以养足精神, 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 既利于工作和学习, 也是预防中暑的好措施。2、睡眠足,精神好 晚睡早起顺应气节:小暑时节,建议晚睡早起,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
  • 小暑起居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小暑起居养生常识
    答:所以小暑时节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的木质椅凳上。2、小暑节气多饮水小暑时节天气炙热,人们往往会出汗来调节体温,从而使机体容易缺水。多饮水是消除疲劳、缓解体内代谢的好办法。水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健身益寿之物。俗话说:“宁可日无食,不可日无水”,水约占人体重量的70%,传统的养生办法十分...
  • 小暑节气注意事项
    答:1、小暑节气注意事项:平心静气以养心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心为五脏六腑之首,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脏的养护尤为重要。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
  • 小暑节气如何养生
    答:小暑节气养生要做到以下几点:吃清凉消暑的食品,多喝粥,要心静,外出时做好防暑工作,勿冲凉水澡。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1个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热在三伏”,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
  • 小暑节气养生四大秘笈小暑节气如何养生
    答:1、平心静气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夏季养生也以“心静”为宜。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情绪,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2、合理膳食 小暑时节,天气高温多雨,会让很多人感到食欲不振,同时也使人们的代谢能力变差。因此饮食可以侧重健脾、消暑、化湿,菜肴要做得清淡...
  • 小暑节气如何养生小暑节气养生要注意哪些事情
    答:可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因此小暑节气时不宜在木质凳椅上久坐。7、不宜过度劳累。小暑时气候炎热,人体能量消耗较大,此时宜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以免阳气外泄太过。每天作息应有规律,除了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外,也要注意劳逸结合,运动时一定要掌握好强度,避免强度过大。
  • 节气小暑怎么养生小暑节气养生原则
    答:这是小暑养生的注意事项之一,不可马虎大意。夏季的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做一些相应的调整,以迟睡早起为宜。定时起睡最好,可保护生物钟不受影响。小暑时节,应该遵循定时起睡的原则。虽然个体差异很大,但大多数人可能是这样:晚上10点-11点就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