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是什么文章的题目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用大量笔墨描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是为了突出盛时的圆明园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一个辉煌灿烂的宝库,与侵略者烧毁圆明园的暴行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激发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

一、文章结构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

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

第五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二、原文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

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犹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团灰烬。

圆明园的介绍

一、简介

圆明园,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博物馆。

二、建筑格局

圆明园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1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等于8.5个紫禁城。绮春园位于圆明园的东南侧,是由若干个小型园林组合而成,占地约5370平方米。

圆明园西洋楼景区占地约5.3公顷,位于长春园以北,约占圆明三园总面积的1.5%;文渊阁东西宽约60米,南北长约90米,占地0.54公顷。



  • 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去描绘圆明园昔日的...
    答: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巧妙地呈现作者的写作意图 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去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主要有三个目的:(1)因为第一自然段作者指出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有必要再现圆明园辉煌的往昔。(2)把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英法联军的强盗暴行进行对比,一扬一仰,一美一丑,把...
  • (2)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
    答: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在文章中花费了大量笔墨描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原因如下:1、对比突出:通过描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能够形成与现状的强烈对比,进一步凸显出圆明园被毁灭的遗憾和痛惜。2、铺垫作用:文章先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为后文描述圆明园的毁灭做了铺垫。这种先扬后抑的手法,使得读者对...
  •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怎么写 题目是《圆明园的毁
    答:《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今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罪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读了文章后,我才知道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始建于1709年...
  • 圆明园的毁灭
    答: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第...
  • 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作者从什么什么及什么在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
    答:课文点评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
  • 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
    答: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去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突出主题:课文的重点是描述圆明园被毁灭前的辉煌景象,通过描述圆明园的美景和珍宝,凸显出这座园林的非凡价值,从而更加凸显出其被毁灭的可惜和悲惨。2、对比强烈:作者通过对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描写,与后...
  • 圆明园的毁灭王英琦写作背景。
    答:《圆明园的毁灭》的写作背景: 这篇课文用反衬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圆明园的毁灭》作者,王英琦,女,安徽寿县人。198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作家班。历任麻纺厂及安徽省机械施工公司、省微波总站和省文学艺术研究...
  •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答:圆明园中,有这么多的宏伟建筑,有这么多的中外名胜,有这么多的历史文物,同学们,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它呢?(辉煌)是呀!当时的圆明园是多么地辉煌!那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选作:搜集文字或图片...
  • 文章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开头却写了圆明园当时的盛况,其作用在于...
    答:反衬。...散文阅读吧。通过圆明园盛况的描写,突出了这所皇家园林被毁灭的可惜,也鞭笞了外国侵略者的残暴行为以及对文明的践踏行为的斥责,也表达了对战争中被战火毁灭的人类文明的可惜与扼腕。
  •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应该解决哪些内容
    答: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教学重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感受文章的表达特点。教学难点: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2、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