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园”“杏林”“杏坛”三者分别是什么呢?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9
“杏园”“杏林”“杏坛”这三个分别代表什么?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语言艺术发展的源远流长。聪明的文人学者们将一个又一个生动灵巧的词汇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新新的典故。 杏园、杏林和杏坛三个词分别指代的是金榜题名时,医术精湛的大夫和教育工作者的讲学场地。
一、杏园信源一词,最早是在唐代的时候只待新科进士考取后的赐宴的地方。唐中宗神龙年间,凡是考上新科进士及第的,都是要参加曲江、杏园游宴的,当时的会客场所被称之为杏园,在今天的陕西省大雁塔南,杏园游宴也是唐代文人的一次雅趣活动,考取进士的人一般也会被称为“杏园客”,在参与宴会后还会被邀请登临大雁塔,题名塔壁作留念。“杏园”一词后衍生为庆贺金榜题名的指代意思。
二、杏林
“杏林”一词起源于东汉末期,东汉时期的一位名叫董奉的医生,与人看病时不收取任何的费用,只需要病人痊愈后在自己的医馆附近种上五棵杏树即可。十年过去后,董奉的医馆旁已经有数十万棵杏树了,杏林连成一片,场面蔚为壮观。每年的杏果成熟后,他又将果子卖出换来粮食救济周边的贫苦百姓,董奉的这种做法让周围百姓口口称赞,并在其死后于杏林中设坛祭祀他。后来“杏林”这一词就慢慢衍生为医术高超,且品德高尚的医者,医家也喜欢以“杏林中人”自居。
三、杏坛
万世之师孔子在游学授课时,在一处杏林内与徒弟授业,由于孔子所处的时代动荡不安,其思想在那个时代也没有被认可。他便认真潜心钻研传道授业 ,在杏林内与弟子们讲述了“诗、礼、易、乐”这四义,为儒家文化的传播打下了坚实基础。后人为了纪念孔子,将其授学地点种上大量杏树,以“杏坛”命名。后来这个词慢慢就演变为追求知识和理想的代称。今天我们提到杏坛,指的就是正统入学的场所。

杏林,杏园,杏坛在我国汉语言文学里是有区别,只是简单更换了后面字,意思就会大不相同。
杏园就是简单字面上意思,没有其他深层含义,就是一个种满杏子树园子,或者一个很大以杏子树为主题庄园。

杏林是指我国中医这方面医生或者医院,很早以前有个叫做董奉人,他是一个很会看病中医,如果有人想找个他看病,他就要求病人种一棵杏树。
这个董奉不仅会看病,还会务农,他看见当时附近有块地不适合种植粮食,适合种植果树,为了能顺理成章让百姓同意,他就出了这个办法。
因为他医术很好,所以有人去找他看病,都会种一棵杏子树,时间久了一片杏林就出来了,大家还有了收获,然后让商人用粮食来换杏子。
后来百姓把医术高明医生都会称为杏林高手,这个杏林就代表医学方面医生,或者是一个指定医院。

杏坛是对教育方面人物代表词,在古代最大教育家就是孔子,他到处会去讲学,而他在自己在什么地方讲学就没有要求了。
有一日,他来到现在孔庙附近开始讲学,那里周围种满杏林,当时杏林里开着很多杏花,很幽香也很安逸。
孔子在这个杏林花下开始讲学,有人看到这个画面后就记下来,等孔子离开后就把这里保留下来。

因为这个地方很珍贵,后人就买下这个地方,盖了孔庙后依旧保持当时杏林。
后来人们就把孔子做过地方修建一个讲坛,被人们后来称作杏坛,从而这个杏坛开始代表教书育人行业人物。
虽然只是简单三个词语,也足够我们看出我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只是换了一下后面字,就会大相径庭,是我们前辈们创造出智慧。

杏园、杏林、杏坛虽然都有杏字,但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却大相径庭,分别包含了三个不同领域的意思,与金榜题名、医学和教育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一.杏园是古代科举中榜后的游宴之地,代指金榜题名。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杏除了口感鲜美外,它也是吉祥的象征,与幸运的“幸”谐音,其原产于中国新疆,随后发展到全国各地均有种植,至今已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在此期间,它也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饱满的文化寓意,例如大家比较熟悉的杏园、杏林和杏坛等。

首先杏园,顾名思义它就种植有成片杏树的园林,但它所代表的深层含义却不止这么简单。据相关史料记载,古代比较有名且能被载入史册的杏园,其故址位于现代陕西省西安市大雁塔旁,也就是唐代长安城东南区域的池西。

据说在唐中宗时期,凡是科举考试中榜者,如进士、榜眼和状元等,都会被安排先到杏园,以及长安城东南处的曲江池游览一番,再登上杏园旁边的大雁塔,在塔的墙壁上书写自己的名字。这些人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杏园客,杏园也成为了科举中榜者用来游宴的场所,同时寓意着金榜题名。后来随着时代发展,杏园也慢慢变成了一些文人雅客,举办文化娱乐等雅趣活动的场所。

二.杏林的来源与东汉名医董奉有关,现代特指中医学界和医学工作者们。

杏林一词的含义比较固定,特指我国的医学人员,且与中医渊源颇深,在我国许多中医药学院和大学,杏林这个称呼也比较常见。例如杏林中人,是医生的一种自称,而杏林之家,指的这里聚集着众多医学爱好者。

据史书《庐山记》中记载,建安三神医之一的董奉,医术高超且淡泊名利,为百姓治病从不收取钱财。但他有一个要求,凡是来找他治病的人,若是重病被治好了,要在董奉居住的地方种上五棵杏树,若是轻症治好了,只需要栽种一棵即可。

就这样数十年下来,他的住所附近拥有了规模庞大的杏树林,等到果实成熟,董奉还会将这些果子摘下来卖掉,用换来的粮食和钱财去救济周边的穷苦百姓。在董奉死后,庐山的百姓为了感念他的恩德,便在杏林中建立场所,为他举行祭祀活动。久而久之,这个事迹经过代代相传,杏林最终成为了医家的代名词,如杏林春暖,就是对医学工作者的一种赞扬。

三.杏坛与教育有关,起源于孔子讲学,泛指教育教学场所。

杏坛主要与教育领域挂钩,指代教学工作者传道受业解惑的地方。而杏坛此种寓意的由来,还与我国伟大的儒学创始人孔子有关。传说孔子在周游列国,未得到重用回到鲁国后,决心放弃仕途之路,开启讲学之路。而杏坛就是当时孔子为弟子们,传授诗礼乐易等知识的讲学场所。后来又因在宋代时,又有人在曲阜为孔子建立祖庙祭拜,并取名为杏坛。杏坛一词就逐渐发展为教书育人的场所,例如老师的讲堂。



“杏”文化源远流长、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当今社会,有人对“杏坛、杏林、杏园”三词错用,曲解词义,相互串换替代,必然南辕北辙,贻笑大方。

杏园

唐代,新科进士赐宴时,在宫城外的杏园,其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大雁塔南。早在唐中宗神龙年间,凡新科进士及第,先要一起在曲江、杏园游宴,然后登临大雁塔,并题名塔壁留念。时人称进士为“杏园客”。唐宣宗时刘沧在《及第后宴曲江》中提到:“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杏园”在唐代指的便是新科进士游宴之地,“杏园游宴”是唐代文人的雅趣活动之一。

后来“杏园”便被赋予了庆贺金榜题名的含义。

杏林

人们给名医赠送锦旗或牌匾时常用“杏林春满”“誉满杏林”来赞誉。 “杏林”是中医界常用的一个词汇,该词产生于汉末。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杏林之家”即指一家人都是医术高超的医生。

据传东汉时期福建籍医生董奉,与张仲景、华佗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董奉医术高明,视钱财如粪土,为人治病,从不取人钱物,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在被治愈之后,如果愿意,重症患者在董奉的诊所附近栽种五棵杏树,轻者就栽种一棵杏树。十年过去之后,董奉的诊所附近就有了十万余株杏树,郁郁葱葱,蔚然成林,成为当地一景。杏果成熟后,董奉又将杏果卖出,换来粮食周济庐山附近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被救助的百姓就多达两万余人。在董奉去世后,庐山一带的百姓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董奉。

后来,“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往往喜欢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一类的话语来赞美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大夫。

杏坛

《庄子·渔父》中说:“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铉歌鼓琴。” 相传孔子到处聚徒授业,每到一处讲学论经于杏林之下。 孔子周游列国,未能得到重用,回到鲁国后,仍没有受到重视。于是他干脆不再想做官的事,每天在杏坛谈琴论道,向弟子们讲述“诗、礼、乐、易”。时人为了激励后辈努力学习儒家文化、感悟儒家思想,在杏园的槐荫树下建筑了杏坛,所以杏坛便被尊为孔子授学立教的第一圣地。
北宋时,孔子后代又在曲阜祖庙筑坛,环植杏树,遂以“杏坛”名之。杏坛就成为人们追求知识和理想的代称。由于杏坛时孔子当年讲学之处,后来便以其指正统入学,也泛指教育工作者讲学的场所。



“杏园”一词后衍生为庆贺金榜题名的指代意思。杏林”指医术高超,且品德高尚的医者。“杏坛”追求知识和理想的代称。

“杏园”被赋予了庆贺金榜题名的含义 、“杏林”一词是医家的专用名词 (“誉满杏林”一类的话语来赞美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大夫)、杏坛是人们追求知识和理想的代称(由于杏坛是孔子当年讲学之处,后来便以其指正统入学,也泛指教育工作者讲学的场所。 )

杏园指的是游玩的地方。杏林即指医术高超的医生。杏坛指的是正统入学,也泛指教育工作者讲学的场所。

  • “杏园”“杏林”“杏坛”,这三个词语有什么不同呢?
    答:杏林,杏园,杏坛在我国汉语言文学里是有区别,只是简单更换了后面字,意思就会大不相同。杏园就是简单字面上意思,没有其他深层含义,就是一个种满杏子树园子,或者一个很大以杏子树为主题庄园。杏林是指我国中医这方面医生或者医院,很早以前有个叫做董奉人,他是一个很会看病中医,如果有人想找个他...
  • 传统文化里的梨园、杏林、杏坛、桃李都指什么?你知道么?
    答: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里有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蛾老 ”的诗句 杏坛代表教育界 “杏坛”的典故则出自于庄子的一则寓言。寓言里说“孔子收弟子三千,授六艺之学。自古以为美谈,为士林所称颂”。他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根据这则寓言,把“杏坛”...
  • 杏坛是什么意思
    答:5、这里的ldquo杏坛rdquo是指当年孔子教育学生的地方,相传当年孔子ldquo除地为坛,环植以杏rdquo,也就是开拓土地设为教学场所,并在周围种上杏树,所以被称为ldquo杏坛rdquo,现在的杏坛泛指教育学界ldquo;杏园杏林杏坛虽然都有杏字,但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却大相径庭,分别包含了三个不同领域的意思,与...
  • 杏字组词有哪些词语
    答:杏雨梨云,红杏尚书,杏园,桃羞杏让,杏雨,杏殇,银杏,杏林得意,红杏出墙,杏黄旗,杏林春燕,文杏,杏梁燕,杏眼,杏坛,杏花天,杏帘,杏林,杏花春雨,杏苑,杏花雨
  • 杏字怎么组词和造句
    答:杏坛 杏林 杏眼 杏园 杏雨 杏苑 杏殇 杏仁 杏田 杏帘 杏子 杏靥 杏脯 杏梁 杏笺 杏红 杏梅 杏黄 杏酒 杏腮 杏酪 杏丹 杏村 杏脸 杏参 杏浆 杏篱 杏油 杏松 杏粥 杏装 杏饧 杏汤 杏牋 杏膏 文杏 银杏 青杏 雪杏 沙杏 望杏 檀杏 火杏 金杏 山杏 蜜杏 肉杏 土杏 杏林春燕...
  • 杏组词有哪些呢
    答:“杏”字组词为杏子、杏仁、杏红 、杏林、杏黄、杏帘、杏梁、杏油、银杏、杏脸、蜜杏。1.杏子 读音:[xìng zi]释义:树上结的一种果实。2.杏仁 读音:[xìng rén]释义:杏核中的仁。有苦、甜两种。苦杏仁可以入药。甜杏仁可食,多用于食品制造。3.杏红 读音:[xìng hóng]释义:黄中带红...
  • 杏园在古代指的是学校吗?如果是,是什么样的学校?
    答:不是学校 杏园有三层含义:一是崇尚儒学尊奉孔子,因为孔子当年在杏林讲学开创了儒教,二是杏花开于二月,报春最早,正好是各地举子赴京会试之时,故杏花又名“及第花”。三是相传东汉末年名医董奉为人看病不收分文,只让患者家属在他门前栽植杏树为报;年久成林,董奉也以其医德被尊为仙人。
  • 杏的拼音
    答:银杏、文杏、杏红、杏田、杏脯、杏梅、杏子、杏梁、杏林、杏篱、杏仁、沙杏、山杏、杏油、杏粥、杏酪、杏饧、杏参、杏殇、杏雨、杏汤、杏松、杏帘、杏村、杏苑、杏坛、杏园、杏眼、杏脸、杏笺、巴旦杏、桃杏腮、九光杏、杏园客、杏花风、杏黄伞、杏仁饼、杏树坛、杏梁燕、杏子眼、杏园芳...
  • 杏,颗,涂,,尝,鲜组词
    答:杏组词:杏仁、杏黄;颗组词:玉颗、金颗;涂组词:涂抹、涂鸦;尝组词:品尝、尝试;鲜组词:鲜花、鲜艳。1、杏仁 读音:xìng rén。释义:杏子核里的仁。分苦(山杏)、甜(食杏)两种。可供药用和工业用。2、杏黄 读音:xìng huáng。释义:黄而微红的颜色。3、玉颗 读音:yù kē。释义:...
  • 常家杏园位于哪里
    答:从常氏宗祠的西小门出来,沿着一条爬满藤蔓的花架,就进入静园的第二景——杏园。这里是常氏最早建成的园林区十亩杏林处处花开,雅致风光尽收眼中。常氏之所以建杏林,其原因有三:其一,常氏尊孔子为宗,孔子曾讲学于杏坛,常氏对杏树自然使情有独钟。他们在杏林深处筑杏坛,杏坛上高高矗立着孔圣讲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