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为什么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战斗力如此之强?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4
德军那么强悍为何输了两次世界大战

根本讲,德国进行的是非正义的战争。这个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说法很多人不能接受,因为他们觉得那些进行正义战争的国家未必能获胜,而且代价往往巨大,所以我需要解释一下:
德国进行这次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但是纳粹巧妙的让德国人民相信可以在这次战争中获得利益,贪婪让德国人行动起来。可是这样一场战争就非常需要计算代价。
希特勒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楼上说希特勒无知完全是错误的,德国的失败关键也不在实力上,这点我后面说明。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备受欺凌的民族。长期以来,欧洲各大国在德国肆意横行,因此就和现在的中国一样,很容易培养起穷兵黩武的民族思潮,因为大家总是想复仇,想夺回一切。普鲁士的成功足以让德国人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巧的是,这次战争是因为内部革命突然结束的,所以那些在资产阶级教育下长大的德国人并没有意识到他们进行的是不正义的战争,而是认为他们被出卖了,德国军队的威信没有受到打击。但是毕竟一战的记忆太恐怖了,因此希特勒明白,要让德国人士气高涨的投入到又一次战争中,需要很少的代价,很大的成功,这时候,坦克闪击的战术出现了,希特勒才能去进行这次赌博。德国在波兰和法国的巨大成功就让德国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涨了。
对普通德国人来说,他们付出的代价是很少的,但是他们却赢得了空前的胜利,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这让他们乐于继续这场赌博,可是他们却不明白,大多数的利益是流向了德国垄断资本家,而不是普通德国群众,负责战时后勤供应和生产的希特拉的部长施佩尔曾经暗地里批评道:如果后方新贵们不是这样奢糜的生活,德国本可以聚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前线。可见,纳粹并不像今
天某些极端倾向的国人认为的是“人民的政权”。
德国的整个国家战略在苏联遇到失败不是偶然的,苏联的实力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强,但是俄罗斯人有更强的精神力量。
苏联和德国的实力对比表面上苏联是极其不利的,在42年,苏联人力上比德国匮乏,因为40%的人口都留在了沦陷区,苏联只有700万(其中很多是童工,女工,和退休工人)工人和德国的970万熟练工人进行工业对抗,苏联军队数量虽然勉强维持了和德国的平衡,但是这些临时征召的部队战斗力是低下的。苏联失去了乌克兰的粮仓,库尔斯克的铁矿,顿巴斯的煤,北高加索的石油,还失去了最重要的几个铝厂,苏联在42年唯一能大量生产的武器是冲锋枪和迫击炮,坦克80%都是性能低下的轻型坦克,而德国人却在这一年生产了虎型坦克。
关键在于苏联整合了经济(计划经济的好处),能够以更大的效率投入到这场竞赛中,同时,苏联实用战略无疑比德国人更优秀,在这里还可以继续说一下:苏联的战略依靠更大的数量获得胜利,本来这是绝对正确的,但是德国人偏不走这条路,而是依赖质量优势(如同 T-34对抗"虎“),其实德国人的胜利都是建立的数量优势上的,比如41年6月,德国的前线部队就要比苏联应对的部队多得多(440万:270万),可是为什么这时候要改变?因为非正义战争的弊端显示出来了,苏联军队保卫自己的家园,自己热爱的一切,付出多少代价都可以承受,德国却不能,所以为了减少伤亡,维持德国军队的士气 ,必须使用虎型这种战略上低效,但战术上高效的武器.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使德国军队不能不战斗到底,那就是他们在苏联犯下的滔天罪行(虽然苏联政府没有公布很多资料,但是事实是存在的,党卫军清除了犹太人,但是国防军几乎将整个白俄罗斯1/3的人口都杀死了!纳粹是鼓励士兵去犯罪的,因为很显然,在这以后,德国军队就没有选择的只好战斗到死了.而苏军宁可付出更大的代价去彻底消灭他们也绝对不饶恕他们.
回过头来,对于别的国家,反抗的,仇恨的力量让他们渐渐的起来打击德国侵略者.即使最懦弱的人,面对德国人奴隶般的压迫也没有选择的会憎恨德国人.而对于德国人,战争的好处远去了,仇恨的力量让他们恐惧.
其实在上面我也已经谈到了,首先让德国失败的是他们进行了非正义的战争,其次,各国人民的反抗最终将让德国覆灭,第三,苏联军队的英勇战斗和胜利直接将德国送上了坟墓.

德国会输倒不是其军事实力的差劲,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德国没有找到一个正确的定位,也就是同盟太少,敌人太多,这样一来很容易形成强大的反德同盟。战争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其实这一点德国有少部分人早就已经意识到。

就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军总参谋长毛奇就说过,如果意大利是敌军,那么只需要四个师的兵力就能搞定。但如果意大利是盟友,去支援它反倒需要更多的兵力才能完成一场完美的战斗。也就是说德国向来就不太擅长处理与盟友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可以将德国比喻成一个自大的人,看不上要同他成为朋友的人。

他总觉得自己一个人能把事情做的很好,如果要两个人来做,反而自己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历经四年,最终还是失败了。但德国死性不改,偏偏想要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改变了战术,实施了“闪电战”。

这一种作战方式对于敌国来说有些措手不及,但德国在根本上是没有改变的,就是国家的综合实力,于是还是败了。持久的战争,看的是一个国家的根基,也就是格局,并不取决于鬼斧神工的作战方式。德国的国际格局太小。对待英美方面,德军不占优势;而苏联,德军又动摇不了根基;只有在打法国的时候占了优势,但二战结束之后还是把吃的都吐了出来。

因为德国非常重视国家的工业和科技发展,在这样情况下,使得德国的军事实力空前的强大。



因为德军拥有的高素质的军官。
德国军团团的前身是普鲁士军官团。该团体主要由容克贵族构成。
容克贵族是普鲁士的特有产物,简而言之,这个封建地主阶级的主要特征是长子继承制,即爵位土地全部由长子继承,而其余子嗣则需要自谋出路,为了消化这些多余的贵族,国家鼓励参军,让他们凭借军功获得爵位,参军的容克子弟为了能够获得封赏,勇敢作战,积极锻炼军事技能,时刻以古代条顿骑士为榜样,而贵族的出身又给了他们良好的文化艺术教育,所以才造就了普鲁士军官高素质的特点。
这就是德国军官高素质的来源,可以概括为高素质的人才为自己的前途奋勇作战

德国拥有一个军国主义国家的架子
一个国家的强大,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武器。德国军队之所以那么能打仗,和他们自己的国情有关。德国有那么一点军国主义的味道,当年的普鲁士推行容克制度。在普鲁士这个国家,贵族家庭的男孩从小就要接受军事训练。长大以后,除了长子以外,其余的还在全部参军。为了鼓励参军,立下战功的士兵也可以得到自己的爵位和土地。从这一点来看,和当年的商鞅变法很类似。普鲁士的孩子几乎是天天都在训练,这样的人只要经过短期的培训,就是一名合格的士兵。而欧洲的其他国家远远做不到这一点,其他国家除了拥有自己的常备军以外,此外再也没有什么预备兵役制度。一旦战争爆发,绝大部分士兵都是临时征集的,这些士兵在短期内无法形成战斗力。

在德国,奥地利,如果有一个人名字里有一个 冯,别人都会高看一眼。
猎头公司有过统计,名字里带冯的,智商能力未必高,但是荣誉感和责任心都比较强,在职场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冯的德文是von,意思就是从哪里来,而这个地方,就是这个家族先辈靠战功得到的封地,这个家族的人,一般也是世代从军,女儿也嫁给军官,属于标准的军事贵族。这些人纯粹是一群为了战争而生,为了战争而死的人。

各国从军的人,有的是为了到军队混饭吃,有的是为了升官发财,出身也是各个阶层的都有。
德国的军事贵族有良好的军事传统,受过高等教育,有良好的艺术修养,有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堪称完美的军官。这些人世代就研究一件事,怎么打仗,军事素质不高都奇怪。这些人,就是德国军事的中坚力量。

这些人以在战场建立功勋为最高理想,纯粹是为了家族荣誉。他们本身出身是贵族,家里根本不缺钱,也没必要为了钱贪污,所以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内部很少出现贪腐现象。

德国的军事贵族的存在,是德军强大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二战初期,德国国防军兵不刃血就屯并了捷克斯洛伐克,不足一个月的时间打败了波兰,对挪威、荷兰、比利时等国的进攻可谓摧枯拉朽一般,强大如法国不到一个半月最终选择了举手投降,德军战斗力之旺盛,令全球军界非常吃惊,其强大的战斗力是促使希特勒启动“巴巴罗萨计划”的主要原因之一。

倘若德军在欧洲大陆特别是在攻击法国时受到重挫,估计希特勒都不一定会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德国国防军所表现出来的顽强作风,以及英雄善战的壮举,令希特勒似充了电一般兴奋和激动。

二战时期,德军在欧洲战场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与一战中德国战败签署了惩罚和削弱德国的《凡尔赛条约》令德国蒙羞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由于德国失去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本国领土被割走了12%以上,且要偿还巨额的战争陪款。

自希特勒上台以来,国民经济发展非常快,改善了广大民众的生活,政府和民众决心一雪前耻,德国开始走上扩军备战之路,军人都憋着一口气,要为德意志而战,军人的士气非常旺盛,是二战初期,欧洲战场上德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最主要原因,此其一。

其二,战争打的是综合国力,当时德国的军事、工业、科研、教育等领域都非常强,成了在全球仅次于美国的强大存在,有充欲的军费、坚实的物质基础等,足一支撑起德国国防军所有的军事行动。

其三,1935年,希特勒撕毁《凡尔赛条约》,就开始了对外扩张的步伐,其充分的军事准备和计划的周详,是其他国家的军队所无法比拟的,英法军事斗争非旦准备不充分,还对德国采取了绥靖政策,企图将战火引向东方,让德国和苏联率先火并。

其四,德国战略上的高明,明知苏联和欧洲其他国家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却依然和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联袂共同瓜分了各自的死对头波兰;集中力量横扫了欧洲大陆,打得英法联军溃不成军,倘若不是英吉利海峡这道天然屏障,德军锋芒所指既便英国都不能幸免。

其五,拥有高素质的军事将领,在攻打法国时,只是德军A集团军群总参谋长的曼施坦因将军认为,法军将北翼主力调集至比利时,默兹河新构建的防线薄弱将是德军取胜的关键,倘若德军利用高机动性的装甲集群翻越阿登高地直插默兹河,让部队往西直奔英吉利海峡,那么将直接把比利时的英法主力后路隔断,进而迫使法国投降,正是希特勒力排众议,让陆军总部实施了曼施坦因镰刀收割方案,才令德军在对法战役中快速击溃了强大的英法联军。

  • 在你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场上德军为什么屡战屡败呢?
    答:德国发动苏联战争后,德国的想法是速战速决,但快速战争的心态使德国没有料到战争会持续到冬天。随着冬天的到来,德军的战斗力迅速下降,伤亡严重,而苏军早已习惯了冬季作战,有棉质衣服御寒。此时,苏联军队的战斗力很强,德军在冬季作战中有很大的心理压力。随着战争时间的发展,苏联开始慢慢适应战争的...
  • 大家觉得德国军队是不是二战中战斗力最强的军队?
    答:德国军队并不是二战中战斗力最强的军队,无论如何要以胜败论英雄,德国最终战败,也说明了德军并非是是二战中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但德国是二战中陆军作战能力最强的国家。从这支军队横扫西欧和巴尔干半岛,以及在苏德战争时,对苏联军队的沉重打击来看,他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战斗力最凶悍的陆军。为什么...
  • 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领土越打越少,为何德国还坚持打世界大战呢?
    答:同时,德国军队从普鲁士时代开始,就一直是欧洲数一数二的强军,德军强大的战斗力,更是举世公认,即使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面对占据巨大优势兵力的对手,一直以多胜少。德国在军事方面的巨大优势,也是德国敢于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底气。普鲁士完成的德国统一 最后,则是因为,无论是一战前夕的德国,还是...
  •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为什么能打败法国?
    答:期间中国参与了中南半岛的战斗,与美英两国一起消灭了存在于中南半岛的日军,而且中国牵制了绝大部分的日军,令美军没有后顾之忧,间接地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而且英军支援下的埃及军队大胜意大利,给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心理带来沉重打击最后总结。德国人在后期期盼着奇迹的来临,希望能像腓特烈二世那样,...
  • 为什么二战时期的德国能迅速地解决掉西欧国家,而迅速地掉转枪头打俄国...
    答:因为:(1)二战时英法对德采取了“绥靖政策”。德国打败捷克斯洛伐克后,同英法两国召开了臭名昭著的“默尼黑会议”,英法决定对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希望祸水东引,让他打苏联。英法两国首脑非常得意,都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了,没想到希特勒这小子玩阴的,突然进攻法国!法国毫无准备,措手不及,两...
  • 二战时德国为什么能以一敌众?
    答:这个主要跟一战有关。因为一战,德国是战败国。而西面的英、法则是战胜国,东面除了复国的波兰、取代了沙俄的苏联,其它几乎都是原奥匈帝国解体后的一众小国(比如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等),他们(无论是东面还是西面的邻国)几乎与德国都是敌对的关系。而作为二战的发起者,德国要想...
  • 德国军事实力到底有多差,为何两次世界大战它都输了?
    答:他总觉得自己一个人能把事情做的很好,如果要两个人来做,反而自己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历经四年,最终还是失败了。但德国死性不改,偏偏想要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改变了战术,实施了“闪电战”。这一种作战方式对于敌国来说有些措手不及,但德国在根本上...
  • 二战时期的德国为什么武器装备十分先进呢?
    答: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产了许多先进的武器装备。例如,古斯塔夫加农炮、V1导弹、V2导弹、Me-262喷气式战斗机、虎式坦克等。开发和设计这些武器需要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制造这些武器需要许多熟练的工程师和熟练工人;使用它们需要一大批训练有素的优秀官兵。所有这些都来自德国发达和完善的教育体系。之所以...
  • 德国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为何每次战败后都能迅速崛起?
    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军事家们就曾系统的研究了二战中的所有重大战役,包括被命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十大经典战役”,而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德军的战斗力,更是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们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如果说德军的战斗力为100的话,日军的战斗力就是百分之1,而意大利军队的...
  • 二战时美军和德军战斗力哪个比较强?
    答:德军的战斗力是非常强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军最先发展处闪电战和步坦协同作战,配备最新型的武器和战术的升级。而日军,依然还沿用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战术,遵循扭曲的武士道精神。在武器方面,德军积极研制新型武器,研究配合武器使用的战术战略。日本,则以用冲锋枪为耻,因为冲锋枪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