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2
小学生活是什么样的

在小学校园里生活是什么样的

创新教育是指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就中学生而言,创新并不是指惊世骇俗的大发明和大创造。我们认为,只要是教材中尚未讲到的,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由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的,对学生来说有价值的东西,就应该看作是一种创新,这样的活动就应该视为创新教育活动。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通俗地说,就是要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
一、创新教育活动要通过多环节、采用多形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
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决在于兴趣。”教师在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各环节中应注意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去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热情,并以此去吸引学生积极地思考、探索和创造,进而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意识。
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时常注意把教材内容的讲授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失时机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一次,我在讲授《经济常识》第一课“怎样对待货币”这一问题时,在指出“货币是财富的象征,是每一个人生存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这一观点之后,启发学生思考:我们怎样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去获取自己的财富,增加社会的财富?学生思考并回答道:必须生产物美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经过这样的启发和引导,学生不仅懂得了创新的重要性,同时,也使他们在思考和议论中,使自己的创新兴趣和热情得以激发,这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无疑是有益的。
二、创新教育活动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创新精神
创新需要有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的精神,需要有挑战权威、质疑前人定论的勇气。青少年天性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这一特点正好符合创新的要求。对此,教师绝对不能压抑,而应该正确引导和积极地鼓励。教师要让学生懂得不唯书、不唯师、不盲从,鼓励学生去怀疑、去超越和创新,去做具有独创精神和创造型的人才。
三、创新离不开必要的知识、团结协作的精神、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知识是创新的前提,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创新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基础知识的厚实程度。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是学生观察世界、分析现象、揭示本质、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因此,在创新教育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在未来的创新活动中,许多问题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力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必须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因此,要积极培养学生互相支持、彼此帮助、通力协作、共同进步的集体精神。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其质疑问难的水平和能力。此外,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多提一些发散型问题。因为这类问题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基础知识,而且对促使学生思维多向化、较快地提高其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有极大益处。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创新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政治课教学必须借助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活动过程。同时,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包括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走进自然,走向社会。
思想政治课教学渗透创新教育,教师必须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民主的教学观。即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以及各自独特的个性,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努力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民主的教学观有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的思想压力,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进而培养和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平等的师生观。一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格和地位平等;二是指全体学生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一律平等。只有树立平等的师生观,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挖掘所有学生的潜能,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进而真正实现创新教育。
3、科学的评价观。即以创新教育为主旨,对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具体而言,首先要摒弃单纯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模式;其次要反对重分数、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态度、轻方法,重现状、轻发展。
创新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门综合艺术。教师在创新教育中,不仅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开拓精神,而且还要掌握创造心理学、教育学等教育理论,探索创新教育的最佳途径,这样创新教育才能开出鲜艳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 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怎样进行教学设计?
    答:教学设计如下:教学目标:通过做游戏,让学生明白规则存在的意义;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人人要自觉遵守;明确规则的重要性,积极探索规则的奥秘;自己遵守规则,见到有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要批评和劝阻。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懂得规则的意义,理解小学生相关的规则,遵守规则,按规则...
  • 如何有效实施小学品德课程
    答:作为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必然和儿童的生活分不开的,是对我们小学低年级原有思想道德,自然现象,生活与劳动等等课程进行高度整和的基础上生成的新的课程。《品德与生活》第一册共四单元,每课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评价上,需要形成一种全新的活动化学习评价。通过教学,我觉得活动化的...
  • 如何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
    答: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法制教育因素,利用教材并结合现实生活的案例向学生渗透法律知识,是最自然、快捷和有效的途径。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结合实际开展学科渗透,巧妙地在思想品德课中开展法制教育。人教版实验教材还许多涉及法律知识的篇章,通过认真讲解,使学生知道了...
  • 怎样上好小学思想品德课
    答:【关键词】小学生思想品德有效教学1 巧用教材,引领学生叩开生活之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好教材,“推开那扇门”,走进学生的生活。如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编排的“我们的校园”主题活动。教材用半个页面呈现了一组校园生活场景,...
  • 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答:20__.12.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___蓝星学校任课教师:周远雄 展望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后换取成功的那种快乐。在教学工作中,我结合本班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做工作。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
  • 如何实现小学思想品德的生活化教学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也即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在这中生活活动中,人与人发生各种关系,也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为协调各种关系,解决各种矛盾,才有道德的产生。最初道德表现为与生活融合一体的风俗习惯,在风俗习惯中人们感受到好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最初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生活来示人以德,以生活...
  • 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效果
    答:“品德与生活”课程在小学课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即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打下基础。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有效性,为儿童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那怎样才能提高品德与生...
  • 浅谈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答:这正是我们思想品德教育能够进行的理论依据。 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都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目标、要求和重要性。我个人认为应该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为主基调,融合其它的课程目标进行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这里谈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 如何在品德与生活课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答:四、体验生活过程 , 巩固学习兴趣 忘了;我见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告诉我们实践对掌握知识是何其重要 .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重视学生体验实践活动是巩固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如教《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 , 针对学生只能看到残疾人日常生活的艰难 , 而没有真切的感受 , 我...
  • 浅谈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
    答: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同时,合作学习也是新课改学习方式变革中的重要标志。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实现教学目的的策略,更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此,笔者谈一下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一、搭建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