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指出光绪帝宣布变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材料一: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

(1)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2分)。(2)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政治(2分)。(3)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2分)。(4)①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顽固派的力量过于强大(2分);②采取的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2分)。 试题分析:光绪帝宣布变法的主要原因是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戊戌变法的内容涉及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政治方面。戊戌变法最主要的作用是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①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顽固派的力量过于强大;②采取的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点评:关于戊戌变法,还可以考查的内容包括: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戊戌变法的内容中打击了封建顽固派利益的是“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发动戊戌政变的是慈禧太后;戊戌变法失败后,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党人是谭嗣同。

原因:
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后,中国跟世界的关系出现前所未见的改变。接连的内忧外患,使清政府及一众知识分子逐渐醒觉到必须要改变以自强。同治年间(1861年)开始,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希望能够“师夷长技以制夷”,改良生产技术。各地先后引入外国新科技,开设矿业、工厂,建设铁路、架设电报网,培训技术人材;在军事上亦建立了远东最具规模的北洋水师。

1894年至1895年发生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证明了洋务运动未能根本改变中国的落后。于是出现了要求从更基本层面,包括政治体制上,进行变法维新的声音

作用:由于变法的失败,中国失去了一批倾向在原有体制内下实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激烈变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革命者,最后造成了清朝的覆亡,中国两千年的帝制亦画上句号。除此以外,朝庭中本来较为开明有为的大臣在政变后有些被贬,其他亦多被排挤到中央以外;间接亦造成了之后发生的义和团运动。

内容:

新政内容主要涵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体制。其最终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赠送康有为自己的著作《日本变政考》和《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还有李提摩太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和其他有关各国改革的书。这令光绪倾向以明治维新为改革的蓝本的。

[编辑] 教育改革
这是维新派最重视的地方,细节包括:

举办京师大学堂
所有书院、祠庙、义学、社学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学堂
各省会设高等学堂,郡城设中等学堂,州县设小学
鼓励私人开办学堂
设立翻译、医学、农务、商学、路、矿、茶务、蚕桑速成学堂
派皇族宗室出国游历,挑选学生到日本游学
废八股、乡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改考历史、政治、时务及四书五经,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
设译书局
颁发著书及发明给奖章程,保荐格致人才
[编辑] 经济建设
康有为强调中国必须以工商立国,才能富国养民;另因为官办企业多弊病,故也着重鼓励民办企业。

设铁路矿务总局、农工商总局,并在各省设分局
广泛开设农会,刊印农报,购买农具,订立奖励学艺、农业程序,编译外国农学书籍,采用中西各法切实开垦
颁发制器及振兴工艺给奖章程
在各地设立工厂
在各省设商务局、商会,保护商务,推广口岸商埠
开放八旗经商的禁令,名其学习士农工商自谋生计
倡办实业,促进生产。
[编辑] 军事
改用西洋军事训练
遣散老弱残兵,削减军饷须支,实行团练,裁减绿营,举办民兵
颁发兴造枪炮特赏章程
筹设武备大学堂
武科停试弓箭骑剑,改试枪炮
[编辑] 政治
裁减冗员
设置京卿学士,以集思广益
准许地方官与士民上书
改上海《时务报》为官报,创设京师报馆
开放新闻自由
按月分类列名每年收支

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

甲午战败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民族危亡之际,年轻的光绪帝不甘当亡国之君,因此任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变法派变法。

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扩展资料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变法失败的原因: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顽固派的力量过于强大。采取的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戊戌变法



1、光绪帝宣布变法的主要原因是: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

2、变法内容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这次变法内容,包括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政治等方面。其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3、变法的作用及其历史意义
(1)作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2)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思想解放运动。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对资本主义参与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传播资本主义思想是十分有利的。

4、变法失败的原因
(1)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顽固派的力量过于强大,最终导致变法失败。
(2)变法采取的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甲午战败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民族危亡之际,年轻的光绪帝不甘当亡国之君,因此任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变法派变法.

  • 维新变法的内容是什么呢?
    答:戊戌变法,又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的机构,撤销湖北、广东、云南三省的“...
  • ...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
    答:(4)①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顽固派的力量过于强大(2分);②采取的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2分)。 试题分析:光绪帝宣布变法的主要原因是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戊戌变法的内容涉及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政治方...
  • 求助戊戌变法的内容!!
    答:四月初十,反对变法、位尊权重的恭亲王奕?病逝,变法的有利时机到来,康有为积极联络帝党,促成光绪帝立即变法。二十三日光绪帝接受维新派建议,毅然发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新,号召大小诸臣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切实举办新政,“不得敷衍因循”。
  • 戊戌维新的主要内容介绍
    答: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
  • 戊戌变法时期光绪帝颁布的政令主要有哪些
    答:“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1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主要内容有: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特权,令其自谋生计。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裁汰绿营...
  •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
    答:(1)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或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2)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3)变法图强或摆脱危机。
  •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各有什么意义,哪些措施对封建就实力冲击最大?_百 ...
    答:面对列强瓜分的危险,1898年(戊戌年),慈禧太后同意光绪帝进行朝政的改革。6月11日,光绪帝帝颁布《定国是诏》,表明变更体制的决心,这亦是百日维新的开始。之后光绪帝帝召见康有为, 调任他为京章行走,作为变法的智囊。 其后又用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协助维新。 新政内容主要有:...
  • 戊戌变法的主张是什么
    答: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
  • 戊戌变法资料
    答:1898年6月8日,徐致靖上书《请明定国是疏》(康有为代拟)请求光绪帝正式改变旧法,实施新政。上书后第三天6月11日,光绪颁布《定国是诏》,表明变更体制的决心,这亦是百日维新的开始。之后光绪召见康有为,调任他为章京行走,作为变法的智囊。其后又用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协助维新。开始...
  • 戊戌变法的相关资料
    答: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在此期间,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主要内容有: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