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时没有李斯,嬴政的哪一个错误就可以灭国?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7

如果没有李斯,嬴政还能是“秦始皇”吗?就这一个错误,足以压死嬴政!公元前361年,秦孝公面向各国颁布《招贤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招商引资”,吸引大批能人异士来到秦国“创业”,无论士农工商官,但凡来的,均已上宾对待。这正是这《招贤令》吸引来了千古名才、改革派代表商鞅,通过十年变法,秦国百姓骁勇善战却又能生活井然有序、道不拾遗,在变法的十六年后,让秦孝公自各诸侯中脱颖而出,成为霸主。

可在公元前237年,亲政不到2年的嬴政,却下了一道匪人所思的《逐客令》,驱逐秦国境内的所有他国人士。要知道,当时的秦国外来人口已经有两百三十万之多,占秦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而秦国官员中,40%都是“外国人”,就连为秦国征战八方的军中部队,大、小将军也有两万余人是外来户口。这道命令下达,是要亡国的节奏啊!

嬴政并非庸才,13岁即秦王位,礼贤下士、敬业勤勉,具备战略眼光,是何原因让他痛下这样的决心呢?原因就像一个带着阴谋的链条一样,一环套一环:

一、嫪毐政变

公元前238年,22岁的嬴政正式加冕亲政,可在同一年,嬴政亲政前,宦官嫪毐发动政变,嬴政却将计就计,直接“反杀”嫪毐,除去心头大患。要知道,嫪毐能如此嚣张,是因为背后有太后赵姬鼎力支持。

战国时期民风开放,太后也是可以改嫁的,而嫪毐对外自称太后的宦官,实际上已经是赵姬的两个儿子的父亲了。有了太后的支持,嫪毐势力大增、嚣张至极,总想密谋杀死嬴政后让自己的儿子做秦王。嬴政对此是心知肚明的,否则也不会处处防范,只是在杀死嫪毐后,嬴政心理仍旧放心不下,因为嫪毐这个人正是“亚父”吕不韦引荐给太后的。

二、吕不韦之死

嫪毐之事过后,嬴政与吕不韦之间便有了隔阂,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成见,自然一个说东、另一个就说西。庙堂上政见不合、私底下明争暗斗,最终臣子斗不过主子,吕不韦被贬回家养老。

在自己封地的吕不韦发扬“退休不退岗”的热情,仍旧与六国权臣使节世子们来往,还继续传播自己的政见,嬴政气的又让他举家迁往蜀地,有多远走多远,这回“刚”性的吕不韦却饮鸠自尽了。吕不韦人死了,“精神”却还在折磨着嬴政,各国借机声讨,本国人也大肆缅怀,政治危机处理不好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郑国之阴谋

嬴政刚刚稳定朝局,又遭遇秦国大旱,颗粒无收、民生哀怨。内忧外患,刚亲政的嬴政也没有得力的领导班子为其分担,每天忙得是焦头烂额。这时在秦国“修渠”兴水利的韩国人郑国被举报是奸细,郑国来秦国兴修灌溉渠实则是韩国为了削弱秦国的军事力量,目的就是要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彻头彻尾的阴谋!秦国的元老还说此事吕不韦早就知道,就是不说而已,因为吕不韦也不是秦国人!

贵族元老们对外来人掌管朝堂之事早就不满,借用郑国和吕不韦之事,全都有“默契”的集体排外,声称要创立一个只有秦国人的朝堂,这样才不会混入那些祸乱超纲的“外国人”!与吕不韦的矛盾让嬴政怒火中烧,大旱带来的焦虑激发了他的焦躁之心,此时的嬴政早就忘了历代秦王对整个炎黄子孙的求贤若渴,也忘了如今秦国的盛世基业,也是由无数个他国人用智慧、生命拼搏打下的。

《逐客令》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诞生了,他国人士全部被驱逐出秦。昔日川流不息的商业大市如今一片萧条,他国人士举家迁移,政商多个机关先入瘫痪状态。六国政要开始伺机联系再次合纵灭秦,如果不是上将军王翦会同蒙恬、桓龁私自违命在军中封锁了《逐客令》,不用等“合纵”,直接兵变倒有可能。

真正拯救秦危机的,是楚国人李斯。李斯本为吕不韦的门客之一,一心想要干一番大事业,却被一个《逐客令》要驱逐出列,眼看地位不保,不甘心就这样走的李斯在离开咸阳前,上一道奏折给秦王,就是闻名至今的优秀古代公文《谏逐客书》。

文中从他国人士给秦国带来的丰功伟绩说起,到分析留客、逐客的利弊打动秦王,言辞诚恳,也有不可抑制的气势。几代君王看的都不是眼前的得失,而是大天下!嬴政有这份心胸,自然也就想明白利害关系。

《逐客令》收回,连忙派人将李斯从半路追回,并一度重用他,官至丞相。而那些被迫离开的农民、商人、官吏也被重新招回。幸好当时的交通也不方便,很多人还没出函谷关就又回来了。一场开始的莫名其妙的闹剧就这样草草结束了。对比当下,仍有国家在作此类似操作,如此这般可能是没有听过“前车之鉴”的故事吧!



  • 如果嬴政没有重用赵高做内侍,是不是胡亥的结局会好一些?
    答:因此,只要李斯没有站在丞相这个位置就一定是众矢之的。之所以大家敢怒不敢言是因为他位极人臣,有秦始皇为他撑腰,而秦始皇死后他的地位便岌岌可危。加上即使扶苏即位,扶苏手下那群文臣武将愿意李斯在自己头上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再者哪一个新登基的皇帝喜欢有人影响他的权威呢?退一步说,秦始皇...
  • 如果当时李斯没有篡改遗诏,而是扶扶苏继位,秦是不是可以延续下去?_百度...
    答:更何况还有李斯和赵高把握着朝政,这两个人可不是吃素的,赵高的指鹿为马,直到现在还流传着,扶苏上位以后可能也摆脱不了他们两个人的控制吧,毕竟这两个人在朝中待着时间长了,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他们的人,一个小小的公子扶苏,背后也没有自己的力量,怎么能抵得过这两位老奸巨猾的阴谋呢。这...
  • 秦始皇算昏君吗?如何正确的评价他?
    答:打开中国历史的长卷,沿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长河向前追寻,我们会很清楚地看到,秦始皇结束了诸侯割据,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中国二千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中华民族发展经济文化,扺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独立,弘扬华夏文明,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当时有七个国家,即:...
  • 李斯若是没有支持胡亥上位,他还会落得被腰斩的下场吗?
    答:而胡亥只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能力平庸,性格软弱,也是没有参政权的,赵高与胡亥也许能够管理秦始皇身边的宦官,但是无法管理朝廷中的官员,无法插手政治,赵高与胡亥两个没有参政权的人想要参与政治,改变继承人,没有李斯的帮助,是无法成功,李斯是沙丘政变中最为关键的人物。如果李斯不参与沙丘政变,胡亥...
  • 如果李斯赵高立扶苏为帝。秦国照样会灭亡吗?
    答:除了战争相关的工作,几乎没有其他,变法虽然让秦国强大起来,但同时让秦国变得残暴与好战,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这一习惯已经深入秦国骨髓,很难再改变,秦国已经习惯了这种法律,包括秦始皇与李斯等人,如果扶苏以儒家思想缓和阶级矛盾,改革严刑峻法,那么就会让当时的百姓暂时缓和,只要能争取到一些政治改革的...
  • 你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五大遗憾是什么?
    答:甚至是当时蒙恬手握三十万大军,他都没有想过搏一搏,可以说将忠君思想发挥到了极致,而这样仁儒的皇帝会是一个好皇帝,至少比被指鹿为马的胡亥强。第二大遗憾,项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拔剑自刎,其实这不能完全怪项羽,我觉得这也是时代的错,秦代郡县制二世而亡,可大周有八百年国祚,所以返回封建...
  • 秦国是依靠哪些因素,消灭六国一统中国的?
    答:也是在李斯的帮助下,秦国才能打击其他各国的人才,并且积极的把其他国家的人才收为己用,如果无法拿下的人才就采用暗杀的手段,总之就是一边强大自己,一边打击敌人。而且嬴政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有魄力的人,对于局势分析和掌握得非常明确,再加上身边有很多的人才扶持,所以才能一统中国。
  • 揭秘:扶苏和李斯的恩怨
    答:可怜的李斯,死之前非常后悔当初的袖手旁观,如果当时他帮助了扶苏,以扶苏的性格就算之前有一点的不愉快,也会很快过去的,自己的家族完全可以延续下去。扶苏的妻子之谜 作为嬴政的嫡长子,扶苏是不会不娶妻的,但是后世对他妻子的记载是少之又少,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任何记载。有些人就根据历史的蛛丝马...
  • 秦始皇没杀过一个贤臣
    答:可以说秦国对用人可以很厉害了。秦昭王开始白起到秦始皇的一统天下,哪一个背后都有着贤臣大将辅佐。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对于嬴政的做法不再不让人感叹,统一的国家到文字、度量衡,都是对历史的重要贡献。而且这样的一个人在位期间,从来没有随便杀害过一位贤臣,他的形象可以...
  • 秦王嬴政对李斯可谓是有再造之恩,为何李斯会沙丘变节?
    答:灭掉了六国一统天下,而对秦始皇伟大事业帮助最大的一个人就是李斯,李斯早年期间曾是吕不韦的门客,后来因机缘巧合得到了面见秦始皇的机会,李斯不负众望抓住了这次机会也抓住了秦始皇的心,此次面见让秦始皇的政治抱负与李斯的思想远见不谋而合,于是才有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局面。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