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政治中,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都应答哪些方面的内容?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30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都具体包含哪些知识点?

马哲的每一部分涉及三个概念
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
辩证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群众观、价值观
思想政治学科《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
(一)辩证唯物论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即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心理和精神状态)
④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或: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唯物辩证法
两大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实质与核心:矛盾的观点
1.联系的观点
①联系的含义(要处理好事物间,各环节、各个部分的联系)
②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不能割裂事物的联系,不能主观臆造虚假的联系);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修桥、路,网络,贸易等);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要分析条件(或者积极主动创造条件),把握事物的联系。
③整体居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对整体性能状态的变化起决定作用),要搞好局部,以推动整体的发展。
④系统和要素的关系要求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例:优化经济结构)
2.发展的观点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问题
②发展的实质是前进的、上升的,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同时又要作好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
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3.矛盾的观点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坚持“一分为二”法,全面看问题。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居安思危,物极必反)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
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即针对不同情况、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解决办法。
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即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复杂事物的诸多矛盾、同一矛盾双方各有其特殊性。
之所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因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要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⑤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体现主要矛盾的常见词有:重点、中心、关键、重中之重、核心,主线,以……为主,首要、第一、根本举措(任务)、着重、更加注重、优先,突出(最突出)问题、首位等)(着重于做事情)
⑥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事物的本质;次要方面也会影响事物的性质,不能忽视支流。(体现矛盾主要方面的常见词有:主流、方向、性质或本质、主体、优劣、总的来说(看)、总趋势、潮流等)(侧重于看问题)
⑦辨证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有革命的批判精神,树立创新意识,立足实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⑤⑥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三)辩证认识论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注意:理解并能结合实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基础、目的。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3.真理是客观的,人们对既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对于特定的过程、条件和范围才是真理,否则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4.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上升性,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补充:(注意:一般不当哲学观点来用) 创新的社会作用:①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④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注意: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
唯物论依据:创新意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辩证法依据:创新意识体现了发展的观点,要于时俱进,开拓创新;体现了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要树立创新意识,有革命的批判精神。
认识论依据:创新意识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
(四) 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注意:注意区分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不同。并能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分析社会现象如:网络名词的出现,以及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两大基本矛盾、两大基本规律)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二。
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注意:能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如以人为本、重视民生的重要性等。
(1)坚持群众观点
①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②群众观点的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2)坚持群众路线
①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②群众路线的地位: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4.人生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5.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注意:能结合原理分析如低碳理念对经济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6.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1)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补充理解:(1)价值冲突的原因: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评价标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3)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
①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②当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注意;运用这一考点分析长江大学学生手拉着手组成人梯救人英勇献身值不值得?
7.人生价值的实现
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根本途径);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补充理解: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第一: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第二: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第三: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附: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即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自我价值)。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主要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注意:能结合 “双百“的评选、感动中国任务分析说明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哲学主要分为四大块: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唯物论可概括为1+1=1。第一个1指物质,第二个1指意识,第三个1指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辩证唯物主义(又叫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就是客观实在,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包括一切自然界的物质,也包括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的直接产物,它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又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其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由此引申出,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都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同时,又要重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说到底,就是要处理好“心想”与“事成”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2+3+5 2就是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与辩证法相对的就是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世界。3就是三大规律:对立统一(或称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5就是五对范畴: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可能性与现实性;本质与现象;偶然性与必然性。对立统一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4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前两性叫做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后两性叫做矛盾问题的精髓。同一性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贯通互相转化的趋势;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的趋。普遍性和特殊性又叫共性和个性,或一般和个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的就是矛盾的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就是说矛盾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特殊性有三层含义: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不同特点。如江苏的情况必定有和上海不同之处,中国的情况和发达国家的情况一定有不同之处,所以就要坚持中国特色。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特点。三,构成事物的矛盾是矛盾群,在这些矛盾群中必有某个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而同一矛盾的双方也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不同的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区别,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之区别;同一矛盾的双方又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区分。质量互变规律:两种规定性,质和量;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及其复杂性。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和否定,辩证的否定;三个阶段、两次否定、一个周期;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认识论包括认识的本质、过程及最佳结果(真理)。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主要内容包括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生产方式,这是决定因素;人口因素;地理环境。社会意识:根据主体是个体还是群体,可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根据反映程度可分为社会心理(这是自发的、不成系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形式(又叫思想体系,是自觉的精致的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形式又分为非上层建筑部分(自然科学、形式逻辑、语言学,这些在阶级社会没有阶级性)和上层建筑部分(即意识形态,又叫观念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观念结构等)。社会结构:最底层,或根基部分,是生产力;中间是生产关系(又叫经济基础);上边就是上层建筑,包括观念上层建筑(就是刚才说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层建筑(国家政权、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包括: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改革的作用;科学技术是有力杠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发展的观点: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事物发展的原因(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那一课

人生观:“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那一课

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群众是实践主体

认识论:“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一课和“自觉投身社会实践”一课

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可在百度上查。很好。

如果有不对或有意见的请讨论~
因为本人也是学生。

发展的观点:世界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就这么多.
价值观:生活与哲学的第十二课都是价值观内容,不知你们是不是用新教材
人生观在新教材里已和价值观混在一起了

问题好像不是很详细,太笼统了……

  • 高中政治 哲学部分 关于“辩证法”“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答:辩证法发展经过几个阶段,认识论辩证法 ,本体论辩证法,黑格尔将认识论,本体论和逻辑学统一实现了认识论与本体论统一,马克思传承黑格尔但有所发展,他在实践论基础上实现辩证法思辨性与实证性的统一,唯物论本身不受辩证法约束,辩证法也不受唯物论制约,但唯物辩证法强调两者统一,同事受两者制约,没...
  •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知识点总结
    答:认识论:6课唯物辩证法:7、8、9、10课[唯物辩证法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历史唯物论:11课价值观:12课辩证唯物主义在高中学习阶段包含 唯物论(物质与意识),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和认识论(透过现象识本质)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决定意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
  • 唯物辩证论和辩证唯物论各包括什么方面(在回答政治大题)
    答:唯物辩证法 1. 联系观(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2. 发展观(发展的实质,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量变与质变)3. 矛盾观(对立统一,普遍性,特殊性,普特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4. 辩证的否定观(创新相关)辨证唯物论 1. 物质决定意识 2. 意识具有...
  • 高中政治中辩证唯物论包括哪些知识点?
    答:第二课 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辩证法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阐述〕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要求] 这...
  • 求高中教材政治书中,关于唯物论、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之间的区别?怎样快 ...
    答:为了让楼主快速区分,我就说通俗点了。唯物论就是你哲学的第一章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辨证法就是下面的两个章节,主要有矛盾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运动的观点等。我们常说的唯物辨证法就是指辨证法。辨证唯物主义就是指唯物论,看后面说的...
  • ...中的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别属于哪几课...
    答:唯物论:第四、五两课;认识论:第六课;辩证法:第七到第十课(即第三单元);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第十一、十二课
  • 划分高中政治的唯物论、辩证法——谢谢!
    答:唯物论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答案。根据答案不同,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辩证法是回答“世界怎么养”的答案。根据答案不同,划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大派别。唯物论和辩证法是有机统一的,唯物论是辩证的唯物论,辩证法是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认识...
  • 高中政治 哲学
    答:5、内外因辩证关系(事物发展原因的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
  •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中的唯物辨证法的原理,方法论是什么
    答:(2)〖方法论〗: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辩证唯物主义之唯物辩证法十至二十六十、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
  • 高中政治的哲学部分 应该怎样去背?
    答:其实高中政治的哲学部分是最好记得。首先你得清楚四大板块。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三、认识论 四、人生观。其次看每个板块里的具体内容。唯物论(辩证唯物论)部分有五个观点,每一个观点对应一个原理,一个原理又有相应的方法论。如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