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讯被收录进语文教材的所有文章?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2
鲁迅作品入选教材的文章有哪些

《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个在鲁迅眼中“聪明、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鲁迅先生用“我”和“我”的朋友做对比,突出了闰土的形象。与中年的闰土做了巨大的对比。
这篇文章是小说《故乡》中一段插叙,题目《少年闰土》是选入语文书后后加的。《少年闰土》是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七课和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六课课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充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
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
该散文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
《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 ,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
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
篇幅不长,但是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这部小说自发表之后即被选入教材,长时间来都是中国大陆高中和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之一。 在台湾,许多版本的高中国文科教科书有选录此篇文章。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校(现东北大学)。“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的小说选材独特,在题材的选择上,鲁迅对古典文学中只选取“勇将策士,侠盗赃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后来则有妓女嫖客,无赖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以“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式的创作目的,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鲁迅在处理这些题材时又具有极其独特的眼光。在观察和表现自己的主人公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即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病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少年闰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乙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

鲁迅有很多作品被选入不同时期的中、小学语文课本:

杂文:
《论雷峰塔的倒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记念刘和珍君》
《文学和出汗》
《“友邦惊诧”论》
《为了忘却的记念》
《拿来主义》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小说:
《孔乙己》
《一件小事》
《社戏》
《故乡》
《药》
《阿Q正传》
《狂人日记》(节选)
《祝福》

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

诗歌:
《自题小像》
《自嘲》

《故乡》
《孔乙己》
《论雷峰塔的倒掉》
《未有天才之前》
《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祝福》
《阿Q正传》
《纪念刘和珍君》
《社戏》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友邦惊诧论》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为了忘却的纪念》
《拿来主义》

你是说鲁迅写的还是关于鲁迅的(别人写的)?

  • 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的鲁迅作品都有哪些
    答:《一件小事》、《故乡》、《社戏》、《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药》、《〈呐喊〉自序》、《祝福》、《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狂人日记》、《阿Q正传》在2000年新编的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增加了《阿长与<山海经>》、《鲁迅自传》、《灯下漫笔》(节选)、...
  • 鲁迅课文有哪些呢?
    答:入选了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鲁迅的文章特点是简练,就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文章,幽默,辛辣干脆,全近讽刺。具有伟大的思想性和伟大的革命性,还因为穷毕生之力,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伟大的文学丰碑。鲁迅的语言风格是...
  • 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选入了哪些鲁迅的作品?
    答:(3)《社戏》(4)《阿长和<山海经>》(5)《鲁迅自传》(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7)《故乡》(8)《藤野先生》(9)《孔乙己》1、鲁迅的介绍:(1)原名:周树人 (2)字豫才 (3)成就: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4)故乡:浙江绍兴会稽县人 (5)名誉:被誉为“民族魂...
  • 鲁迅哪几部作品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
    答: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二、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三、论文集《...
  • 鲁迅的哪些文章选自初中课本?
    答:初中学过鲁迅的文章的类型有散文集,小说集,诗歌集,等等。1、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风筝》出自散文诗集《野草》。2、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社戏》,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3、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阿长和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4、...
  • 鲁迅的哪些作品被选入了初中语文教材
    答:9《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同时,文章深刻表达了旧时代中人民绝望...
  • 鲁迅的哪些文章进过教材呀
    答:1958年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次收录鲁迅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1978年的初高中教材新增了《拿来主义》、《狂人日记》、《阿Q正传》、《范爱农》、《雪》等五篇文章。在2000年新编的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增加了《阿长与<山海经>》、《鲁迅自传》、《灯下漫笔》(节选)、《流产与断种》等篇目...
  • 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选入了哪些鲁迅的作品
    答: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冰心的作品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是哪2部作品 《荷叶 母亲...
  • 鲁迅的哪些文章选入了中学教材
    答:作品思想深刻,见解独特,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让人不能不对鲁迅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语言艺术叹为观止。这篇文章被选入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必修四》等课本中。5、《荷塘月色》《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 鲁迅有哪些文章选入中学课本?分别选自哪?
    答: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