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说“公秋把扇丢,母秋热死牛”,2022年是公秋还是母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时光如梭,转眼就到了24节气中的“立秋”。
2022年8月7日,农历七月初十,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一天,“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立秋,这也意味着在自然界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瑟成熟。
既然是“立秋”,那就说明一年四季中的秋季已经到来,夏季已经结束了。
当大家都在为不用再整日汗如雨下而兴奋时,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俗语却给了我们当头一棒。
犹如在睡梦中被浇了一盆冷水般,心都凉透了。
因为“立秋”只是秋天的开始,并不是说炎热的天气就因此而结束了。
言下之意,在立秋之后,还是会有一段时间的炎热天气,甚至比夏季更热。
这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秋老虎”,其威名可谓远扬,令人闻风出汗。
在农耕文明中,勤劳的中华民族用执行力超强的双手,还有智慧的头脑,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古老东方大国。
即便是普通的百姓,也能用俗语的形式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流传给后世之人。
关于立秋,有很多俗语,比如“朝立秋,凉飕飕;暮立秋,热到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立秋的时间如果在早上,那接下来的日子便会很凉爽;如果是晚上立秋,那接下来就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会延续夏日的高温天气。
再比如这一句:“过了立秋节,一夜冷一夜”,按照正常的一年四季气候变化来看,过了立秋整个节气,气温是会逐渐变凉的,特别是在夜里,温差会变得很明显,凉意袭来,提醒大家要增添衣物了。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句俗语更有意思,先来听听老祖宗是怎么说的:“公秋把扇丢,母秋热死牛”。
这确实令人大开眼界,这24节气中的立秋,竟然还有公母之分?老祖宗为啥要做出这样的区分呢?这“公立秋”和“母立秋”之间究竟有什么微妙的联系,它们之间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辨别的呢?在和村里的老人详细请教之后,我算是理解到了老祖宗的良苦用心了,同时也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
通常来讲,立秋本来是很正常的一个节气,是一年四季中的一个特定时间节点,以此提醒耕地的人们在这个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
但立秋之后的气温变化是难以确定的,正因为捉摸不透,才引起了古人的探索欲望。
根据立秋到来的具体时间,可以有三种方式来区分公母。
一,从立秋的农历月份来进行分辨。
这个很好区分,立秋的时间是在农历的六月份,那就是“公立秋”,与之相反的是,立秋的时间是在农历的七月份,那就是“母立秋”。
二、从立秋的日期来区分。
这种辨别的方式,古人结合了阴阳论。
单数为阳,双数为阴。
当然,这里的日期是指的农历。
比如今年的立秋时间是农历七月初十,十是双数,属阴,那就是“母立秋”。
三、从立秋的具体日期的早晚来确认。
如果立秋的时间是在早上,那是太阳升起的时间,属阳,是“公立秋”。
如果立秋的具体时间是在下午,或者是在晚上,那可就是太阳落下的时间,属阴,就是“母立秋”。
今年的立秋具体时间是晚上的20点28分57秒,所以2022年的立秋,属于是“母立秋”。
从以上三种区分方式来看,今年都是“母立秋”。
这也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有“秋老虎”出现,至少还有20多天的炎热天气,直到9月份,才会有气温下降的趋势。
结语俗语是古人在生产劳动中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特别是24节气相关的这些大白话,基本上都是很实用的。
24节气不仅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
24节气虽然是农耕文明时代的产物,但它也是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所以,这些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有科学依据的,结合现在的天气预报,我们也能够切身感受到“母立秋”的厉害。
古人说“母立秋”能热死牛,按照现在的气温情况,我觉得一点都不夸张,很多地方高达40摄氏度,在这样的天气中生活,很快就会脱水,甚至中暑,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阜阳要热到什么时候?有消息了
    答:2022年立秋的时间是8月7日,阴历时间是七月初十。立秋过后,随着气候的转变,温度会逐渐走低,凉爽的天气慢慢到来。而对于立秋,俗语说:公秋把扇丢,母秋热死牛。立秋还有公母之分,今年属于母立秋,立秋过后,或将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天气。2022年夏季高温天气的主要原因:造成2022年夏季高温天气的...
  • 早立秋与晚立秋是怎么定的
    答:区分立秋的方法:如果是立秋前半段,也就是中午12点前的立秋,那么就是“初秋”;如果后半天是立秋,也就是中午12点以后是立秋,那么就是“晚立秋”。一种说法是根据农历区分单日和双日。如果立秋的这一天是单日(一、三、五??),则称为“初秋”;如果是双日(二、四、六??),则称为“晚秋初”...
  • 公秋和母秋谁热
    答:此外,还有“公虎把扇丢,母虎热死牛”一说。这就足以说明,如果是公秋的话,天气就会很凉爽,甚至连扇子都用不上。如果是母秋的话,温度会异常地高,虽是立秋可还是感到酷暑难耐,连耕地的老牛都忍受不了了。怎么区分公秋和母秋呢? 其实立秋前后这个时间段刚好是处于三伏天中末伏阶段,所以短期内...
  • 7号立秋,老话“早立秋把扇丢,晚立秋热不休”今年还要热多久?
    答:根据这些情况来分析,今年虽然是早立秋,也还是属于公立秋,公秋爽,母秋凶,但是随着全球气温气候变暖,天气还会炎热一段时间,所以说,农村的俗语,还要结合当时的气候特点,气温条件来说才准确,所以今年即使立秋以后,天气还会炎热一段时间,要到9月份以后,才会慢慢的凉爽下来,你认为我分析的对吗?欢...
  • 早立秋晚立秋怎么区分
    答:所以今年最后一次是8月15日到8月24日。秋天老虎的到来会让我们再次面对酷暑!那么今年的秋老虎会持续很久吗?古语有云“秋凉,秋猛”。假设今年的立秋是一个公秋,立秋后的秋老虎不会持续太久,天气会比较凉爽。如果今年是母亲的秋天,那么秋老虎的时间会延长,秋天会更热。首先,根据民间关于立秋是男是...
  • 立秋早好还是立秋晚好
    答:说热只是夸张而已。初秋和晚秋的主要区别是到达的时间不同。那么,今年是初秋还是晚秋呢?八月七日是立秋的夜晚。之所以说今年是晚秋,是因为今年的立秋时间是在晚上8点以后。一般来说,农历六月的立秋是“初秋”,农历七月的立秋是“晚秋”。初秋的晚上非常热,所有养殖的牛都可能被热死。当然,这只是...
  • 立了秋的后半句是什么
    答:立了秋的后半句是:凉飕飕,哪里有雨哪里收。农谚立了秋,凉飕飕,这句俗语有好多种的说法,因为立秋有不同的叫法,有的早立秋,晚立秋之说,还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所以立秋的时间阶段不同,带来的气温变化也会各不相同。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里说的早立秋,有两个方面,一个指的是...
  • 立秋之后天气为何还很炎热?公秋母秋怎么区分?还能热多久?
    答:今年(2022年)多地的朋友就有这样的感觉,立秋已经过去了,但是高温天气依然不减,笔者所在的豫东地区,白天最高温度达到了39度,查看天气预报,其它地区的最高温度已超40度。这种情况下,不少朋友会问,都立秋了,咋还这么热?民间把立秋分为“公立秋”和“母立秋”是什么意思?本篇内容,笔者就详细...
  • 立了秋万事休是什么意思
    答:中国农耕文化中,人们对气候和季节变化的观察和判断非常重要。农时文化包含了关于种植、收获、农民劳动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是人们长期实践和总结的结果。中国农村有众多的农事谚语和俗语,用来总结经验、传授知识和表达智慧。这些谚语和俗语饱含哲理,反映了中国农民的生活环境和思维方式。总结:立了秋万事休是...
  • 立秋后还要热多久就凉快了
    答:为何今年立秋以后还这么热?关于为何今年立秋以后,气温不降反而升高了,在农村的一些老人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说古人传下来的一些农谚,就凸显出了今年立秋的特别之处,这也是为什么今年立秋以后气温依然“火辣”的原因。首先,今年是“晚立秋”。农谚说“早立秋把扇丢,晚立秋热死牛”,即如果是在农历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