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两侧的叙利亚语人名译解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揭示古代叙利亚语的神秘面纱:《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叙利亚文僧侣名的解读


公元781年的西安发现的《大秦景教中国流行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瑰宝。碑文汉字丰富,两侧的叙利亚文埃斯特兰格拉体则隐藏着69位景教僧侣的独特名号。AscalafoIlGufo的权威翻译揭示了这些名字背后的故事,作者凭借自学的古典叙利亚语和阿拉伯语研究,为我们解读了这些名字的深意,如长老(qaššišā, 希伯来qāšiš),圣(mār[i]),乡老(khorēpisqopā)等。


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名字背后的法号和头衔:雅各长老(Yaʿqov Qaššišā)象征着教会的基石;圣塞尔吉斯长老(Mārsargis Qaššišā w-Khorēpisqopā),如同希腊语的守护者;吉高伊长老(Gigoy Qaššišā w-Arkhidiyaqon),执事长的尊贵象征。其他如保罗长老(Pawlāws Qaššišā)与参孙长老(Šemšon Qaššišā)的名字,承载着丰富的宗教意义。


从希伯来语借来的雅各,到以撒长老(יִצְחָק,意为“他将要欢笑”),每个名字都映射着信徒的信仰之旅。约翰长老(Yoḥānnān)这个名字,阿拉伯语形式多样,展示了语言的演变。西门长老(šemšon)的“听”字根,展示了信徒聆听神的旨意。


叙利亚语的伊肖阿达德(耶稣赐予的)与马赫达尔·古什纳斯普(波斯语名,意为“月亮赐予的”)等名字,显示了景教与当地文化的交融。69名僧侣中,7人无汉语法号,他们的名字独特且富有深意。


词源研究揭示了这些名字的丰富背景:42人来自希伯来,9人希腊语,6拉丁语,5波斯语,还有5个古典叙利亚语名字。约翰是最常用的名字,而以撒等也频繁出现。


这些名字背后,是一段段信仰与文化交流的传奇。作者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景教历史的理解,也为我们揭示了中世纪叙利亚语的灵动魅力。参考了Jessie Payne Smith、Louis Costaz等多位学者的著作,以及来自唐楷碑刻的实物,作者的贡献对于学术界具有重要价值。


自学古典叙利亚语,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需要,也是对Lina Sleibi音乐的热爱和对其作品的致敬。这份对古代语言的热爱,为我们打开了通往中世纪叙利亚文化的新窗口。




  • 历史考古:传说中的大秦国,究竟在哪儿?
    答:然而,如果大秦国真的不存在,为何利玛窦会提及叙利亚,又为何他刚到中国就发现了与东罗马相关的石碑?这些问题将在后续的研究中深入探讨。让我们期待解开《大秦景教流行碑》背后的谜团,或许它能揭示大秦国的真实面貌。历史的长河中,大秦国的踪影犹如迷宫中的线索,等待着我们去寻找,去揭示它的历史真相。
  • 十字架多久传入中国
    答:从中国目前的文献看,十字架最早传入中国,至少是在唐德宗年间,至今1200多年历史。这个珍贵的就是《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现珍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2008年我到西安出差时曾专门去看过。据载,该碑刻刻于唐德宗建中2年(公园781年),波斯人景净述事,吕秀严书写。原立于长安大秦寺,后来埋没土中。...
  • 古罗马为什么被古代中国称为大秦
    答:《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并序》载(大正54·1289b)︰‘案西域图记及汉魏史策,大秦国南统珊瑚之海,北极众宝之山,西望仙境花林,东接长风弱水,其土出火綄布、返魂香、明月珠、夜光璧,俗无寇盗,人有乐康,法非景不行,主非德不立,土宇广阔,文物昌明。依此记载,大秦或指叙利亚,即文中的...
  • 景教的教义是什么,什么时候传入我国?
    答:天.主的称呼则取叙利亚文Alaha音译,叫作“皇父阿罗诃”,亦有按道.教.规则以“天尊”称之者。在中.国佛教及道.教影响下,景教有发展成综合主.教(SyncretiSΜ)的倾向。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作者景净曾著有《志玄安乐经》,教.导世人如何得到安乐。经.文按照儒家经典《中庸》的格式撰写,...
  • 请问中国第一个基督教会在哪里?
    答:方药雨透露与罗振玉,罗氏立刻转告时任学部尚书荣协揆,乃通令陕西巡抚制止此事[1]。陕西巡抚派陕西学堂教务长王献君与荷尔姆协商,最后何尔谟同意废除购买合同,但何尔谟获准复制一个大小相同的碑模带回伦敦。复制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模版,十分逼真,几可乱真。1907年陕西巡抚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入...
  • 景教的教义是什么,什么时候传入我国?
    答:天主的称呼则取叙利亚文Alaha音译,叫作“皇父阿罗诃”,亦有按道教规则以“天尊”称之者。在中.国佛教及道教影响下,景教有发展成综合主教的倾向。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作者景净曾著有《志玄安乐经》,教导世人如何得到安乐。经文按照儒家经典《中庸》的格式撰写,渗入“无为”、“清净”等中.国...
  • 你的家乡一定有一些独特的建筑,如碑、亭、园、墓、桥、楼、古街、牌坊...
    答:如从陕西周至县出土,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移入碑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通高353厘米,宽103厘米,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用中国和叙利亚两国文字记载了唐时基督教中一派的景教由中亚传入我国的情况。 《明德受纪碑》上刻有“大顺”、“永昌”字样。这是明未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的遗物,记载着当时陕西大旱,...
  • 西安碑林的资料
    答:如从陕西周至县出土,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移入碑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通高353厘米,宽103厘米,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用中国和叙利亚两国文字记载了唐时基督教中一派的景教由中亚传入我国的情况。此外,唐《中尼合文之陀罗尼经幢》是我国唐代和尼泊尔人民友好交往的实证;《唐广智三藏碑》记载了一个印度...
  • 大秦寺塔的历史沿革
    答:,大秦寺也因此而闻名海内外。 关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简称景教碑),据《宗教百科全书》记载,该碑于明天启三年(1623)出土于周至大秦寺,因丹麦人荷尔姆盗碑之故,该碑后被移入西安碑林博物馆保护。 《景教碑》螭首龟座,通高3.60米,楷书碑文,共1780多字,叙利亚文89行,...
  • ``谁知道基督教与中国历史的关系啊`~??
    答:尽管到目前为止还缺乏有力的历史根据证明这些传说,但从热衷于宣扬这类传说的多为教会人士 这一点,则可以看出基督教文化在其发展同中国的关系方面所具有的特殊热情。1625年(明熹宗天启五年)在西安市郊出土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秦中国古代对波 斯的一种称呼,从碑文的记载中我们得知,基督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