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张居正被称为一代名相是因为什么?有哪些作为?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8
张居正的私生活虽然非常奢侈,但是他的贡献却足以让人无视他的私生活。毕竟张居正所做的事情,在整个明朝是独一份,在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敢做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志气
相比于其他人,张居正的考试过程不是一般的一帆风顺。所谓一帆风顺,并不是说他是关系户,而是因为他是天才。
张居正十二岁考中秀才,十六岁考中举人,二十三岁考中进士。
要知道在古代一个人活了一辈子,要是能够考中一个举人,那就已经是祖坟上冒青烟,毕竟考中了举人就说明有了当官的资格。
而张居正年仅十六岁就已经考中举人。顺便提一嘴,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活了一辈子,也就是一个秀才。
不入朝廷不知道,一入朝廷吓一跳。
当时的朝廷由严嵩把持,而严嵩是明朝有名的奸臣。他担任首辅期间,除了贪污受贿就是结党营私,陷害忠良。
张居正看着乌烟瘴气的朝廷心中愤恨无比,但是自己却只是一个翰林院的芝麻官,如果说胆敢与严嵩对着干,严嵩挥一挥手,自己就得灰飞烟灭。
不愿同流合污的张居正辞职回乡,到处旅游(张居正的先祖是盐商,有钱)。从嘉靖三十三年辞职到嘉靖三十六年,整整旅游了三年,张居正才从民间再次进入朝廷。
这三年张居正了解到了民间疾苦,了解到了百姓的不容易,也知道了他到底该干什么。
重新进入朝廷的张居正,就如同变了一个人一样,对谁都笑呵呵。
张居正的老师徐阶与严嵩是死敌,这在当时几乎是公开的事情,所以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不敢光明正大的与徐阶来往,只敢在暗地里与徐阶来往。
只有张居正敢光明正大的与徐阶来往,但奇怪的是,严嵩却并没有拿张居正当成徐阶的党羽,这到底是为何呢?原因很简单:
张居正不但与徐阶光明正大的来往,也与严嵩光明正大的来往,以此来麻痹严嵩,他张居正是个老实人,不结党。
什么叫高明?这就叫高明。
重新进入朝廷的张居正,只用了三年,就当上右春坊右中允与国子监司业。
右春坊右中允、国子监司业,虽然都是六品官员,但是却不是一般的有前途。
右春坊右中允负责管理太子的公文,等到太子继位,凭借自己与太子的关系,平步青云那是肯定的。而国子监司业则是中央大学的副校长,只要经过中央大学进入朝廷的官员,都能算得上是自己的学生。
这样一来,等到嘉靖驾崩,太子继位,他张居正那是要背景有背景,要势力有势力。
前途光明的张居正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千愁万绪。
由于严嵩的不作为,乱作为,以至于北方的蒙古屡次突破长城。广东、福建、江西等地不断爆发农民叛礼。倭寇在浙江一带横行。
国家千疮百孔,百姓流离失所。
张居正在与好友耿定的信件当中,将自己的忧愁一吐而尽,同时表示,必须要有磊落奇伟之士,大破常格,扫除廓清,方可改变局面。
这个磊落奇伟之士,很显然是张居正自己在指自己。
关于心中的理想,张居正一直未曾忘记。
宦海沉浮十一年,张居正亲眼目睹严嵩、高拱的倒台,老师徐阶的退休,终于坐上首辅之位,抛洒热血,倾自己所能,改变大明王朝。
开创盛世
万历元年,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考成法”,所谓“考成法”就是类似于现在的考勤。
根据考成法规定:官员要将今年所做的事情写在三本册子上,一本册子自己留着,一本册子送到监察部门,一本册子送到张居正的手中。
一到年末,张居正就会用官员手中的册子与自己手中的册子进行对比,一旦有哪一件事情没有做,轻则罚俸禄,重则降级,更重则直接开除。
有罚有奖,既然有罚就会有奖,如果说册子上的事情全部完成,而且优秀的话,不但会有奖金,而且还会提拔。
自从考成法诞生,大明帝国就进入了一个讲究效率的时代。
官府办事从不拖拖拉拉,而是讲究速度。
只要是朝廷颁布下来的命令,无论地方有多远,早上颁布,晚上就能够实行。
所谓的懒政行为,到这时已经不见了踪影,毕竟谁都不想自己将自己的饭碗砸碎。
万历六年,张居正颁布了两项重大决策:
第一、从此以后,田税、人头税、徭役,全部折合成银两上交国库。乍一看这项决策平平无奇,但其实暗藏玄机。
在当时如果说交田税、人头税,没有钱的话,那就有什么交什么。这就导致了有的人交苹果,有的人交咸鱼,有的人交棉花。
上交的过程中,不可能是皇帝亲自下来收,而是当地的官员负责收。当地的官员肯定不会老老实实地收,在收的过程中会挑三拣四。
你给他的明明是完好无损的,他偏偏说你的都是劣质货,只能够算一半,回去重新拿一半。老百姓只能够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这还是轻的,到了交徭役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绝望。
人头税、田税都是有实物放在那里,只要官员不丧心病狂,在众目睽睽之下,肯定不敢说你没有交,但徭役就不一样了。
徭役说简单点就是白白给国家打工,你做了,他说没做,你能怎么着?张居正统一收钱,虽然苦了个别实在是没有钱的,但却照顾了大众。
第二、清丈田亩
每一个朝代到了中后期,百姓的生活肯定过得不怎么样,因为到了这个时候,田地兼并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所谓田地兼并,就是当地官府联合地主豪强,通过种种手段,强行用低价购买百姓的田地,这使原本有田的百姓,变成佃户(打工者)。
如果说地主豪强有良心,有多少田地就交多少税的话,对于国库而言是没有太大危害的,毕竟田无论是在谁的手里,所交的税都一样。
可是地主豪强都想着办法兼并百姓的田地了,怎么可能会讲良心?不但联合当地官府兼并百姓的田地,还联合当地官府哄骗朝廷。
如果说有一千顷的田地,他顶多也就是报个一两百顷,甚至更少。
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国家的收入大幅度减少。而国家到处都要花钱,给官员发俸禄、边境打仗、各种工程,不透支才怪。
张居正严令下去,重新丈量田亩,谁敢糊弄,严加处置。
虽然哄骗朝廷的情况依旧存在,但毕竟是少数。弘治十五年全国的已垦田地有四百二十二万八千零五十八顷,到万历九年全国的已垦田地竟然有七百零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
虽然大幅度增多,但实际上的数字远不止于此,因为早在洪武二十六年,已耕田地数量就有八百五十万零七千六百三十二顷。
在处理内部的同时,外部张居正也不含糊,毕竟当年他曾经亲眼看到过边境的惨况。对此他在边境任用,戚继光、李成梁(倭寇早在嘉靖末年,基本上已经被戚继光肃清)。
戚继光在边境采用了与打倭寇一样的方法,那就是用阵法。
戚继光用车阵与蒙古的骑兵对抗,马无论多硬都没有车硬,马和车碰在一起,肯定是马吃亏。更何况,戚继光的车并不是普普通通的车,还有锋利的长矛。
在戚继光镇守边境期间,从未出现过大事。
李成梁与戚继光不同,李成梁擅长的是率领骑兵作战,直接以蒙古骑兵硬刚,人一旦不要命起来是非常可怕的,蒙古骑兵虽然强悍,当真正面对一群不要命的人,也得退避三舍。
大明帝国在张居正改革下,内外一致平定安稳,国力蒸蒸日上,史称“张居正变法”。
靠着变法,张居正能够与诸葛亮、王安石之流比上一比(个人觉得张居正胜于王安石)。要知道封建社会虽然两千多年,但敢于变法且成功的人,用一只手都能数得出来。
最能够直接证明张居正贡献的,必须得是国库。
张居正担任首辅的时候,国库整整亏空四百多万两银子,经济接近崩溃。张居正担任首辅十年,国库的存银高达一千多万两,粮库里的粮食可以整整支撑十年之久。
有的人或许会好奇,张居正大刀阔斧的对大明王朝进行手术,难不成就没有人反对吗?事实上反对张居正的人不是一般的多,可以说全部官员都反对张居正。
毕竟张居正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伤害到了他们的利益,别的不说就说考成法,一年得有多少人栽在这条法令上。可反对又有什么用呢?
当时的万历年幼,张居正是万历的老师,万历唯张居正是从。而最有话语权的李太后,则拿张居正当成依靠。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一人兼任两大最高太监职位的冯保是张居正的死党。
张居正、李太后、冯保三位当时权力最大的人结成铁三角,坚固不可撼动。
不干不净的私生活
按道理来说,像张居正这种位极人臣、一心为国的人,应该懂得低调收敛才对,可是张居正丝毫不懂得低调收敛。
在张居正担任首辅期间,有无数的人给他送过美女,而他对于这些人给他送过来的美女,都照单全收,只要你敢送,他就敢要。著名的抗倭将领戚继光也曾经给他送过美女,而且还不止一个。
堂堂一代首辅都已经五十多岁,还天天活在万花丛中。这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被人说是老不正经。
据说张居正就是因为身体透支过度,再加上高频率服用各种药物(其中主要是海狗肾),以至于身体承受不了,直接崩溃,导致死亡。
美女都收了,钱肯定也收。
张居正贪污是公开的事情,毕竟给他送钱的人可不是偷偷摸摸的送,而是一车一车的给他送。其中除了钱之外,还有各种金银珠宝。
送美女,戚继光有份,送钱,戚继光也有份(必须要说明的是,戚继光送美女,送钱,都是为了稳固住自己的地位,方便为国效力)。
最能够体现出张居正不干不净的是,他的出行排场。
别人出行顶多是坐一顶轿子,而他出行坐的是房车,你没有看错,就是房车,只不过是古代版的。
张居正坐的轿子,有厕所、有卧室、有客厅、有阳台,整整三十二个人抬。
整天坐着这么个庞然大物出门,简直就是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不干不净。
张居正不但坐着这三十二个人抬的轿子在京城里出行,还出远门。
他回荆州老家,也是坐着这三十二个人抬着轿子回老家,而且一路上轰轰烈烈,各地官员还没等他到,就已经准备好他所需要的一切。
一路下来,浪费的银子,就像泄洪一样。
什么大鱼大肉的就不用说了,那是肯定的,难不成像张居正这样有身份的人,还能吃馒头、豆腐不成。估计张居正家里的狗看到了馒头、豆腐都会跑得远远的。

  • 张居正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相?
    答:张居正是千古第一宰相的原因是:因为张居正能力强,心术正,一心为社稷前程着想,并实行了很多改革。在隆庆六年(1572)代高拱为内阁首辅,晋中极殿大学士,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任内阁首辅十年,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
  • 张居正生活奢侈,仍被称为一代名相的原因是什么?
    答:张居正生活奢侈,但是仍然被称为是一代名相。这主要是因为他在政期间对朝廷所做的贡献,他的政绩突出,所以才被称为一代名相。张居正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位高权重,他是万历君王的老师,对万历君王非常的严格,要求他勤俭节约,但是张居正本人却是一个生活非常奢侈的人,可即使是这样,张居正还是被...
  • 张居正生活极度奢侈,为什么还会被称为一代名相?
    答:其次,张居正被称为一代名相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目标非常的坚定,坚定不移地推行改革。历史上的每一次改革都是伴随着流血牺牲的,而张居正在明朝所推行的改革,也是面对着很多大臣的反对。在如此困难的境遇之中,张居正却没有放弃,改革损害了很多官员的利益,因此张居正所推行的改革也为他招来了很多的敌人。...
  • ...的张居正生活奢侈,但为什么却仍被称为一代名相?
    答: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张居正虽然生活奢侈,但他的万历新政让原本摇摇欲坠的大明朝再现生机,延迟了明朝灭亡的六十多年,可以是当之无愧是一代名相。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病逝。死后却祸及家人,实行改革新政总会得罪大多数权贵,再加上张居正掌权致使皇帝受权力受到限制,哪怕张居正为明朝作出巨大贡献...
  • 历史上明朝的张居正生活奢侈,但为什么却被称为一代名相呢?
    答:张居正主要被称为一代名相,是源于他的改革。张居正推动的改革对于整个明朝来说十分重要,万历皇帝登基以后,张居正力主改革,他与当时的内阁商议之后,决定以改革这一自救之路缓和社会矛盾。在经济上以福建为试点,推行”一条鞭法“和清丈田亩工作,将全国的土地重新丈量,使得明朝后期的土地兼并...
  • 张居正生活奢侈,但为什么却仍被称为一代名相?
    答:而且也使得边关多年处于无战事状态。应该说张居正的改革确实给明朝带来了崭新的面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明朝的国祚,所以张居正对于明朝来说是居功至伟的,以此成就足以称得上一代名相。可见,在张居正的历史功绩前,生活奢靡显得微不足道,也正是因为张居正卓越的历史成就才铸就了他一代名相的美誉。
  • 张居正的生活特别的奢侈,为什么还被称为一代名相?
    答:历史上没有那一场改革是一帆风顺的,总触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迅速走向了强大,可是商鞅被车裂而死。想变法还能把方方面面都协调好,这种状态只存在于虚幻中。在一个皇权不断集中,相权不断衰落的时代中,张居正手握大权,雷厉风行本身就触了皇帝的逆鳞。他以铁面的姿态,颁布执行...
  • 历史上明朝的张居正生活奢侈,但为什么却仍被称为一代名相?
    答:因此,很多人把张居正的改革称为 "嘉龙湾改革",即持续了三个时期的改革(嘉靖、隆庆、万历)。张居正的十年施政,创造了一个空前团结和高效的行政团队张居正是万历朝前十年的核心人物,但核心是核心,而不是说他是唯一的领导者。鉴于国王的年轻,前十年基本上是一个主导朝廷的三方团队。内阁以张居正为...
  • ...的张居正明明生活很奢侈,为啥仍被称为一代名相?
    答:历史上,明朝的张居正明明生活很奢侈,仍被称为一代名相。王世正和张居正是同一学科的金石,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这本书是在张居正死后被清算的背景下写成的。《明史》和《明史》都没有张居正坐豪华轿子的记载。至少可以说,如果张居正真的坐豪华轿子上下,按照明代官员坐轿子的规章制度,他肯定会被...
  • ...的张居正生活奢侈,但为什么却仍被称为一代名相?
    答:这就是神宗在张居正死后,疯狂报复的原因。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万历皇帝的孙子、天启皇帝、明熹宗朱由校才为张居正复官复荫。由此看来,张居正作为一代名相实至名归。至于生活上那些事情,奢侈、腐化一些,不为大过,不能以圣人的标准去苛求一位立志改革的政治家。虽然没有具体的史料记载张居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