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请问甲胎蛋白等等肿瘤指标的正常范围是多少?检查费用多少?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甲胎蛋白(AFP)的正常范围值到底是多少?

放射免疫电泳甲胎蛋白AFP正常值:≤25μg/L 放射免疫分析AFP正常值:≤20μg/L 酶联免疫法AFP正常值:≤25μg/L 最常用的定量试验为放射免疫法(正常值为0~25ug/L),若超过25ug/L为阳性,若再25~400 ug/L之间为低浓度阳性,超过400ug/L即为高浓度阳性。

肿瘤标记物各地区收费标准样般做项得95.0左右知道做项目
甲胎蛋白50.0、癌胚抗原40.0、CA724
95.0
,CA199
95.0等做全套也得七八百元上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1](α-fetoprotein,αFP或AFP)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6.9万,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mg/L)。 甲胎蛋白在产妇羊水或母体血浆中AFP可用于胎儿产前监测。如在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时,AFP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而导致其在羊水中含量显著升高。胎儿在宫腔内死亡、畸胎瘤等先天缺陷亦可有羊水中AFP增高。AFP可经羊水部分进入母体血循环。在85%脊柱裂及无脑儿的母体,血浆AFP在妊娠16-18周可见升高而有诊断价值,但必须与临床经验结合,以免出现假阳性的错误。 在成人,AFP可以在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在生殖细胞肿瘤出现AFP阳性率为50%。在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 过去一直认为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近年大量的临床却发现,部分肝硬化病人会长期出现AFP达到上千,但多年都没有肝癌的迹象;同时发现约20%的晚期肝癌病人,直至病故前,AFP仍不超过10。
检测步骤
如果要想确定是否患有肝癌,还必须配合做以下检查: 1.肝功能检查 肝癌患者应作肝功能检查,多数正常,伴有肝硬化时可出现肝功能损伤,部份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高,肝癌造成肝功能损害仅见于晚期病人。 2. 甲胎蛋白(AFP) 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目前常用酶标法、酶标电泳法、放射免疫法检测。一般认为:定性法阳性或定量>400毫微克/毫升、>200毫微克/毫升,持续8周,而谷丙转氨酶(SGPT)正常,并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瘤,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确立。特别应用在早期亚临床肝癌的诊断并及时手术可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对肝癌手术、化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放疗等疗效及预后判断、动态测定血清甲胎蛋白有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3.血清铁蛋白(SF) 是原发性肝癌的第二血清学标志物。
血清测定
(1)碱性磷酸酶(AKP ) (2)r一谷氨酰转肽酶(r –GT) (3)同工酶
更多检测
还有很多如:超声波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
检测甲胎蛋白
检测甲胎蛋白的方法有好几种,放射免疫法测得的甲胎蛋白大于 甲胎蛋白
500微克/升、且持续4周者,或甲胎蛋白在200~500微克/升、持续8周者,在排除其它引起甲胎蛋白增高的因素如急、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胚胎瘤、消化道癌症后,需再结合定位检查,如B超、CT、磁共振(MRI)和肝血管造影等即可作出诊断。不过,正常怀孕的妇女、少数肝炎和肝硬化、生殖腺恶性肿瘤等情况下甲胎蛋白也会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如肝癌那样高。肝硬化病人血清甲胎蛋白浓度多在25~200微克/升之间,一般在2 个月内随病情的好转而下降,多数不会超过2个月;同时伴有转氨酶升高,当转氨酶下降后甲胎蛋白也随之下降,血清甲胎蛋白浓度常与转氨酶呈平行关系。如果甲胎蛋白浓度在 500 微克/升以上,虽有转氨酶升高,但肝癌的可能性大,转氨酶下降或稳定,而甲胎蛋白上升,也应高度怀疑肝癌。 甲胎蛋白在肝癌出现症状之前的8个月就已经升高,此时大多数肝癌病人仍无明显症状,肿瘤也较小,这部分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预后可得到明显改善,故肝硬化、慢性肝炎病人、家族中有肝癌患者的人应半年检测一次。

甲胎蛋白标准值 一般情况下甲胎蛋白的正常值小于20ug/L或25ug/L时为正常值,当然不同的检测方法甲胎蛋白的正常值会有相对的上下浮动,在肝病检查中,甲胎蛋白主要是对肝癌的诊断,如果甲胎蛋白在肝癌出现症状之前的8个月就有明显升高,肝细胞癌中甲胎蛋白阳性率为70%~90%,就可以通过甲胎蛋白的诊断来判断是否患有早期肝癌。

但甲胎蛋白检查费用不是太高,一般在40元左右。

甲胎蛋白在定性的情况下是阴险,在定量情况下AFP(甲胎蛋白)小于20。AFP单项检查费35元,肿瘤四项套280元。
AFP阳性提示肝细胞癌变,肝硬化中晚期患者也有阳性者,但临床检查中找不到癌细胞。以我的经验认为AFP乙肝多年者也有阳性的,请再行肿瘤四项套检查,以明确诊断。

肿瘤标志物检验
肿瘤标志物,是指由肿瘤组织产生的、可以反映肿瘤自身存在的化学物质。主要有以下几种:AFP、CEA、Ca125、C-A19-9、EB病毒、PSA等等。这些标志物特异性不是很高,有些不是肿瘤的疾病也会增高,同时肿瘤也有假阴性,所以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意义是肿瘤普查、辅助诊断、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要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而且要动态观察数值的变化,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甲胎蛋白(AFP)
甲胎蛋白是胎儿期肝脏合成的一种胚胎蛋白,当成人肝细胞恶变时又可重新获得这一功能,故血清AFP升高是目前诊断肝细胞癌相对特异的标志物。因为,妇女妊娠期以及患睾丸或卵巢生殖腺胚胎癌时,亦可有血清AFP升高。尤其是,现在多采用放射免疫法或单克隆抗体酶免疫快速测定法检测血清AFP含量,灵敏度大大提高,在一部分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少数消化道癌发生转移性时,亦可测得血清AFP低度升高。甚至,正常人血清可测出微量AFP;反之,如癌细胞分化接近正常肝细胞或分化程度极低时,血清AFP浓度常较低,甚至在正常范围。所以,AFP升高必须联系临床动态观察才更有诊断价值。
单项血清AFP升高对肝细胞癌的诊断标准为:(1)AFP>500μg/L持续数周。(2)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3)AFP在200μg/L以上中度水平升高持续8周。如重视中度或低浓度AFP升高的动态观察,可在普查和慢性肝病随访中发现早期肝癌。正常参考值为:定性:阴性,定量:<25μg/L。
癌胚抗原(CEA)
其显著增高见于大肠癌、骨癌、胰腺癌、乳腺癌、肺癌、白血病及泌尿生殖腺癌等,一般增高,则可见于肝转移性癌、酒精性肝病、胆道阻塞、消化性溃疡等。必须结合临床动态观察才更有诊断价值。正常参考值为:<15μg/L。
CAl25
CAl25对诊断卵巢癌有较大临床价值,尤其对观察治疗效果和判断复发较为灵敏。卵巢癌病人血清CAl25水平明显升高,其阳性率可达97%,其他癌症,如宫颈癌、乳腺癌、胰腺癌、胆道癌、肝癌、胃癌、结肠直肠癌、肺癌等也有一定的阳性反应。此外,小部分多良性卵巢瘤、子宫肌瘤病人血清CAl25有时也会轻度增高,肝硬化失代偿期血清CAl25明显增高。正常参考值为:<25000U/L。
CA-19-9
CA-19-9也是一种糖类抗原,胰腺、消化道、肺等恶性肿瘤时血CA-19-9升高,但是,胆囊炎与急性胰腺炎亦可轻度升高,须结合临床动态分析。正常参考值为:<25000U/L。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它是一种前列腺特异抗原。患前列腺癌的患者90%PSA水平明显升高,手术切除后,PSA水平明显降低。如果PSA水平又再次升高,即有转移或复发的可能。此外,患良性前列腺瘤、前列腺肥大、急性前列腺炎时,也有少数患者PSA水平增高。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估计有很大价值。前列腺炎等良性疾患PSA可有轻度升高。经直肠前列腺指检及尿道内器械操作均可使血清PSA水平呈一过性升高,应于2~3周后复查。正常参考值为:0~4.4μg/L。
EB病毒衣壳抗原IgA抗体(VCA—IgA)
准确地说,EB病毒不是肿瘤标志物,而是肿瘤相关物。与其他肿瘤标志物不同,EB病毒不是肿瘤组织产生的,但在鼻咽癌的患者中,绝大部分可以查出EB病毒阳性,VCA—IgA抗体是鼻咽癌患者的血清学指标之一,对早期诊断鼻咽癌和鉴别头颈部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块等有积极意义,EB病毒检查是作为鼻咽癌的普查手段之一。鼻咽部慢性炎症和其他癌症患者血清中亦有较高比例的VCA—IgA抗体阳性,应注意鉴别。正常结果为:阴性。
神经原特异烯醇化酶(NSE)
NSE用于诊断小细胞型肺癌,50%~70%小细胞肺癌病人血中NSE升高,而其他组织型肺癌仅10%~20%的病人血中NSE升高。正常参考值为:<2.7μg/L。
甲胎蛋白简称AFP,这是在胚胎时期由肝细胞合成的一种特殊糖蛋白,这种糖蛋白可以促进胎肝组织迅速增殖,正因为这种原因,使得胎血中含量高,然而等胎儿出生大约两周后甲胎蛋白就会从血液中消失。这种甲胎蛋白在成人血中含量特别少。相关阅读:甲胎蛋白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甲胎蛋白的正常值小于20ug/L或25ug/L时为正常值,当然不同的检测方法甲胎蛋白的正常值会有相对的上下浮动,例如放射免疫电泳法甲胎蛋白的正常值:≤25μg/L;放射免疫分析法甲胎蛋白的正常值:≤20μg/L;酶联免疫法法甲胎蛋白的正常值:≤25μg/L。目前对于甲胎蛋白检测最常用的定量试验为放射免疫法(甲胎蛋白的正常值为0~25ug/L)。

在肝病检查中,甲胎蛋白主要是对肝癌的诊断,如果甲胎蛋白在肝癌出现症状之前的8个月就有明显升高,肝细胞癌中甲胎蛋白阳性率为70%~90%,就可以通过甲胎蛋白的诊断来判断是否患有早期肝癌。相关阅读:甲胎蛋白偏高的治疗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怀孕的女性的甲胎蛋白偏高,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这是因为甲胎蛋白在胚胎期出现,不过在胎儿出生以后,甲胎蛋白的水平就会在孕妇的血液中逐渐下降至正常的水平

你好,大概费用是200-500

  • 肿瘤指标有哪些
    答:甲胎蛋白(AFP)正常参考值:血清025ug/L。临床意义:①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AFP明显升高,约71%的患者AFP>500ug/L。②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AFP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其水平常<500ug/L。③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的患者血清中AFP可见升高。④妇女妊娠3个月后,血清 AFP开始升高,7-8个月时...
  • 肿瘤标的物正常值是
    答:癌症标志物主要有: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E)、糖链抗原19-9(CA19-9)等等,这些肿瘤标志物的参考值是判断肿瘤的一个重要依据。一、癌胚抗原(CEA)正常参考值:血清<5ug/L。二、甲胎蛋白(AFP)正常参考值:血清0-25ug/L。三、糖链抗原19-9(CA19-9)正常参考值:血清<37U/ml。四、糖链...
  • 怎么理解肿瘤指标
    答:1.甲胎蛋白(AFP) 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 AFP 含量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70~95%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含量越高,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 应肿瘤的大小,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
  • 肿瘤标志物是那几种
    答:甲胎蛋白(AFP):在胎儿时期存在,出生后下降,正常人<5微克/升,肝细胞发生癌变后明显升高,是诊断肝癌的常用指标。一般来说,AFP>500微克/升L时,其诊断肝癌的阳性率可以达到70%~90%,特异性较好。癌胚抗原(CEA):存在于胚胎胃肠黏膜上皮细胞和一些恶性组织的细胞表面,正常人血清值<30微克/升(不...
  • AFP血检肿瘤指标代表什么?
    答:AFP是查肝方面的,甲胎蛋白(AFP)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AFP含量显着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70~95%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含量越高,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
  • 肿瘤标志物有几种?各代表什么?
    答:甲胎蛋白(AFP):60%~70%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可升高,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特别是有乙肝、肝硬化的患者应定期监测。癌胚抗原(CEA):胃肠道肿瘤,特别是肠癌,癌胚抗原会升高。癌胚抗原对手术后监测有重要意义,肠癌患者经过治疗癌胚抗原可下降或恢复正常,如果手术后癌胚抗原持续升高,...
  • 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哪些,有什么意义?
    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⑴甲胎蛋白(AFP)为原发性肝癌、睾丸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⑵癌胚抗原(CEA)为消化系统肿瘤、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⑶糖类抗原125(CA125)为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⑷糖类抗原153(CA153)为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⑸糖类抗原19-9(CA19-9)为消化...
  • 肿瘤标志物包括哪几项 肿瘤标志物准确率多高
    答:甲胎蛋白是最早发现的肿瘤标志物,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常用检查项目,约87%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AFP高达二十微克每升以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正常值小于四微克每升,在前列腺癌中阳性率高达30%~86%,其升高水平与肿瘤密切相关。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正常人血中浓度小于五微克每升,如患绒毛膜上皮癌,睾丸...
  • 肿瘤指标有哪些
    答:肿瘤指标有多个,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肿瘤标志物筛查 这是肿瘤指标中最常见的形式。通过对人体血液中特定肿瘤相关标志物的检测,来辅助诊断肿瘤疾病,判断肿瘤的发展趋势及治疗效果。这些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125等)和甲胎蛋白(AFP)等。如果发现其浓度明显升高,往往提示...
  • 肿瘤标志物检查有哪些呢?
    答:防癌检查就是现在预防癌症的最好方法,只要定期在做相关检查,就能防患于未然。那么,肿瘤标志物检查有哪些呢? 到底肿瘤标志物检查有哪些呢?根据体检中心的健康管理专家提供方法,给大家做一下详细的介绍。 血液检查:检测血液各项肿瘤标志物指标是检查早期癌症的有效方法,能够发现各种恶性肿瘤。 甲胎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