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物类食物识别的一般程序 2.寻找猎物的途径 3.家庭避雷的方法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7
求野外生存的常识答案? 1.植物类食物识别的一般程序 2.寻找猎物的途径 3.家庭避雷的方法

野外迷失方向怎么办迷失方向(迷向):不知该怎样确定行进方向或辨认不清地磁方位(即分不看东南西北)。 迷失道路(迷路调不知该走哪条路或找不到原来的路径。迷路会导致迷向,而迷向不一定就会迷路。 如何正确地辨认方向,基本方法如下: 罗盘(指北针)一个优质的罗盘是野外旅游的必备品。但要记住:罗盘指针指向“北”或“N”,这个方向是磁北方向,与真北方向有一个偏差角度,应计算出磁偏角的数差
=================================
野外生存知识包括:野外定向、迷途处理、紧急避险、野外救护、扎营、寻找水源、防虫防蛇等。现分述如下,仅供参考:
一、 辨别方向:
1、 寻找北极星(夜间)
2、 植物辨别:南面植物枝叶茂密,松树流出的松脂多且大块。
3、 手表:将手表时针正对太阳方向,些时时针与十二点处之间的夹角平分线指向正北。
4、 立竿法:在一空旷处立一直竿,些时竿有一影,记下影子的顶点位置,做好标志A,过十分钟左右,影子的顶点变到另一处,记下位置做好标志B,些时,AB两点的垂直平分线为正北方向,向太阳的一方为南。
二、 寻找水源及水的净化:
1、 水源寻找方法:
A、 可用含水植物,如仙人掌等;
B、 沿山谷向下寻找;
C、 下雨时用油布、雨伞、雨衣等积雨;
D、 用塑料袋套住植物的叶子,可以收集水;
E、 夜间撑起胶布可以收集露水(特别适合于森林)。
2、 净水方法:
A、 净水器;
B、 明矾;
C、 通过在竹筒中装木炭、土、沙、石子(分别从上到下排列)净化,此法还可用于找不到水源时,用来净化小便,过滤后可以喝。
三、 营地选择:
1、 靠近水源;
2、 有燃料;
3、 避风雨、防蚊虫;
4、 远离河床、避开山谷,地势平整,较高,通风;
5、 蚊虫和野兽少。
四、 负重行进知识:
1、 穿耐磨、便于运动的软底鞋,丛林中穿长衣长裤;
2、 为防止脚起泡,穿平时穿惯的鞋,不能穿丝袜;
3、 有路时尽量走路上,注意调节与呼吸的节律;在无路走时,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
五、 野外背包内物品的摆放:
1、 把平时经常用的物品放在表层或侧包内,如相机,雨衣,笔记本,望远镜,水壶等;
2、 把轻的物品放在底层,重物放在上面,左右平衡。
六、 野外穿着
1、 运动方便;
2、 长衣长裤;
3、 衣裤上的袋子更多一些;
4、 鞋子大小合适、耐磨;
5、 帽子颜色鲜艳、明显。
七、 取火方法:
1、 带防水火柴;
2、 放大镜(凸面镜)取火;
3、 手电的电珠和电池;
4、 手电的银光杯。
八、 野外防虫、防蛇、防蚂蝗、防峰
1、 防蚊虫:
A、 穿长衣长裤;
B、 涂上防蚊药水,如蚊不叮;
C、 吃维生素B2或复合维生素片;
D、 不在潮湿处逗留;
E、 在帐篷周围烧艾叶、青篙、柏叶等;
F、 涂上清凉油。
2、 防蛇:
A、 长衣长裤,打草惊蛇;
B、 若蛇在身上。屏住呼吸不能动;
C、 迎面来蛇不能跑,先向它扔一攻击目标后再逃;
D、 准备蛇药。
3、 蛇咬伤处理方法:
1、 在伤口近心端5cm处用带子勒紧,用冰块冷敷,30到40分钟放松一次,使血液流动。
2、 立即用生理盐水或者冷水冲洗伤口,最好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
3、 用刀片或者锋利的小刀烧过后,在伤口处割一十字口,使毒液流出;或用拔火罐把毒液吸出(备棉花、刀片)。
4、 服用药物。
5、 减少运动,及时送医院。
4、 防蚂蝗
A、 长衣长裤;
B、 在鞋上涂肥皂等润滑剂;
C、 若发现已叮在身上,用食盐撒在吸盘处,或用烟火烫(如香烟),使其自动脱落,千万不能用手拉扯;
D、 可用大蒜汁涂在鞋袜上。
5、 防蜂:
A、 不能惊吓蜂;
B、 当蜂向你攻击时,千万不能跑,立即就地卧到不动,并掩盖好暴露之处。
九、野菜的鉴别:
(一) 方法
1、 取嫩叶少许,品尝是否有苦涩、辛辣及其他怪味,若有,立即吐出,不能食用。
2、 用开水泡5-6小时或煮熟,再尝是否有异味。
3、 向煮后的汤里加入浓茶,若有大量沉淀,说明含有重金属,不能食用。
4、 煮后有大量泡沫的,说明含有皂类物质,不能食用。
5、 一般情况,牲畜能吃的,人也能吃。
在无任何器具鉴别时,先吃一小点,8-12小时后,如无头痛、恶心、头昏、腹泻、腹痛等,可大量食用。
(二) 毒急救:
1、 催吐(抠喉咙)
2、 导泻
3、 洗胃
4、 解毒:生牛奶、生鸡蛋清、大蒜脂
十、避免雷击的方法
1、 快速跑向低地;
2、 离开高树或密叶林;
3、 除去身上金属;
4、 河中游泳时,立即上岸;
5、 人多时尽量分散;
6、 附近有小屋要进去躲,但不能靠墙。
十一、小窍门
1、 野外饮水原则:少饮多次;
4、 两件衣服,两根竿可做简易的担架。
5、 省火柴:使用蜡烛或者营灯;
6、 补充能量:ATP、葡萄糖、巧克力。

野外生存,即人在住宿无着的山野丛林中求生。深入敌后的特种部队、侦察兵和空降兵、海军陆战队,以及在战斗中与部队失去联系的战士和失事的空勤人员,在孤立无援的敌后或生疏的荒野丛林和孤岛上,在仪器断绝的情况下,更需要野外自下而上的本领。下面就介绍一些简单的野外生存常识。

  一、利用自然特征判定方向

  军人在没有地形图和指北针等制式器材的情况下,要掌握一些利用自然特征判定方向的方法。

  利用太阳判定方位非常简单

  可以用一根标杆(直杆),使其与地面垂直,把一块石子放在标杆影子的顶点A处;约10分钟后,当标杆影子的顶点移动到B处时,再放一块石子。将A、B两点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指向就是东西方向。与AB连线垂直的方向则是南北方向,向太阳的一端是南方。

  利用指针式手表对太阳的方法判定方向。方法是:手表水平放置将时针指示的(24小时制)时间数减半后的位置朝向太阳,表盘上12点时刻度所指示的方向就是概略北方。假如现在时间是16时,则手表8时的刻度指向太阳,12时刻度所指的就是北方。

  夜间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北极星判定方向。寻找北极星首先要找到能熊星座(即我们人称的北斗星)。该星座由七颗星组成,开头就像一把勺子一样。当找到北斗星后,沿着勺边A、B两颗星的连线,向勺口方向延伸约为A、B两星间隔的5倍处一颗较明亮的星就是北极星。北极星指示的方向就是北方。还可以利用与北斗星相对的仙后星座寻找北极星。仙后星座由5颗与北斗星亮度差不多的星组成,形状像W。在W字缺口中间的前方,约为整个缺口宽度的两倍处,即可找到北极星。

  利用地物特征判定方位是一种补助方法。使用时,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独立树通常南面枝叶茂盛,树皮光滑。树桩上的年轮线通常是南面稀、北面密。农村的房屋门窗和庙宇的正门通常朝南开。建筑物、土堆、田埂、高地的积雪通常是南面融化的快,北面融化的慢。大岩石、土堆、大树南面草木茂密,而北则易生青苔。

  在野外迷失方向时,切勿惊慌失措,而是要立即停下来,总冷静地回忆一下所走过的道路,想办法按一切可能利用的标志重新制定方向,然后再寻找道路。最可靠的方法是“迷途知返”,退回于原出发地。

  在山地迷失方向后,应先登高远望,判断应该向什么方向走。通常应朝地势低的方向走,这样容易碰到水源、顺河而行最为保险,这一点在森林中尤中为重要。因为道路、居民点常常是滨水临河而筑的。

  如果遇到岔路口,道路多而令人无所适从时,首先要明确要去的方向,然后选择正确的道路。若几条道路的方向大致相同,无法判定,则应先走中间那条路,这样可以左右逢源,即便走错了路,也不会偏差太远。

  二、复杂地形行进方法

  在山地行进,为避免迷失方向,节省体力,提高行进速度,应力求有道路不穿林翻山,有大路不走小路,如没有道路,可选择在纵向的山梁、山脊、山腰、河流小溪边缘,以及树高林稀、空隙大、草丛低疏的地形上行进。要力求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

  行进时,能大步走就不小走。这样几十公里下来,可以少万许多步。疲劳时,应用放松的慢步来休息,而不停下来。攀登岩石时,应对岩石进行细致的观察,慎重地识别岩石的质量和风化程度,确定攀登的方向和路线。

  攀登岩石的基本方法是“三点固定”法,即两手一脚或两脚一手固定后再移动剩余的一手或一脚,使身体重心上移。手脚要很好地配合,避免两点同时移动,一定要稳、轻、快,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距离和最稳固的支点,不要跨大步和抓、蹬过远的点。

  攀登30度以下的山坡可沿直线上升。攀登时,身体稍向前倾,全脚掌着地,两膝弯曲,两脚呈外“八字形”,迈步不要过大过快。坡度大于30度时,一般采取“之”字形攀登路线。攀登时,腿微曲,上体前倾,内侧脚尖向前,全脚掌着地,外侧脚尖稍向外撇。在行进中不小心滑倒时,应立即面向山坡,张开两臂但直两腿,脚尖翘起,使身体尽量上移,以减低滑行的速度。这样,就可设法在滑行中寻找攀引和支撑物。千万不要面朝外坐,因为那样不但会滑得更快,而且在较陡的斜坡上还容易翻滚。 河流是山区和平原地区经常遇到障碍。遇到河流不要草率入水,要仔细地观察之后再确定渡河的地点和方法。山区河流通常水流湍急,水温低,河床坎坷不平。涉渡时,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应当用一根午子支撑在水的上游方向,或者手执重达15~20公斤石头。集体涉渡时,可三人或四人一排,彼此环抱肩部,身体最强壮的位于上游方向。

  三、采捕食物的方法

  野外生存获取食物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猎捕野生动物,另一种是采集野生植物。

  猎捕野生动物首先要知道动物的栖息地,掌握动物的生活规律,然后再采取压捕、套猎、捕兽卡以及射杀等方法进行猎捕。这需要在专家指导下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后才能真正掌握。下面仅简单介绍一下可食用昆虫和可食野地生植物的种类、食用方法。

  目前,世界上人们在食用的昆虫有蜗牛、蚯蚓、蚂蚁、知了、蟑螂、蟋蟀、蝴蝶、蝗虫子、蚱猛、湖蝇、蜘蛛、螳螂等。人们对吃昆虫虽然不习惯,甚至感到厌恶,但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为维持生命,保持战斗力,继而完成任务,不防一试。但是应注意,一事实上要煮熟或烤透,以免昆虫体内的寄生虫进入人体,导致中毒或得病。

  常见的可食昆虫有,蝗虫;浸酱油烤着吃,煮或炒也可以;螳螂:去翅后烤或炒,煮也可以;蜻蜓:干炸后可食:蝉:生吃或干炸,幼虫也可食;蜈蚣:干炸,但味道不佳;天牛:幼虫可生食或烤;蚂蚁:炒食,味道好;蜘蛛:除去脚烤食;白蚁:可生食或炒食;松毛虫:烤食。

  可食野生植物包括可食的野果、野菜、藻类、地衣、蘑菇等。对可食野生植物的识别是野外自下而上知识的主要内容。我国地域广大,适合各种植物生长,其中能食用的就有2000种左右。我国常见的可食野果有:山葡萄、笃斯、黑瞎子果、茅莓、沙棘、火把果、桃金娘、胡颓子、乌饭树、余甘子等,特别是野栗子、椰子、木瓜更容易识别,是应急求生的上好食物。常见的野菜有苦菜、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刺儿草、荠菜、野苋菜、扫帚菜、菱、莲、芦苇、青苔等。野菜可生食、炒食、煮食或通过煮浸食用。

  但是,一般人需要在专家指导下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才能掌握这些知识,这里介绍一种最简单的鉴别野生植物有毒无毒的方法,供紧急情况下使用。通常将采集到植物割开一个小口子,放进一小撮盐,然后仔细观察是否改变原来的颜色,通常变色的植物不能食用。

  四、获取饮用水的方法

  获取饮用水的途径通常有两条:一条是挖掘地下水,另一种是净化地面水。我们只介绍一下从地表水获取饮用水的方法。

  通常雨水可以直接饮用。下雨时,可用雨布、塑料布大量收集雨水,也可用空罐头盒、杯子、钢盔等容器收接雨水。

  当没有可靠的饮用水又无检验设备时,可以根据水的色、味、温度、水迹,概略鉴别水质的好坏。纯净水的在水层浅时无色透明,深时呈浅蓝色。可以用玻璃杯或白瓷盛水观察。通常水越清水质越好,水越浑则说明杂质多。一般清洁的水是无味的,而被污染的水则时常带有一些异味。地面水的水温,因气温变化而变化,浅层地下受气温影响较小,深层地下水水温低而恒定。如果所取样的水不符合这些规律,则水质一般都有问题。此外还可以用一张白纸,将水滴在上面晾干后观察水迹。清洁的水无斑迹,如有斑迹则说明水中有杂质,水质差。

  在野外最好不要饮用从杂草中流出的水,而以从断崖或岩石中流出的清水为佳。饮用河流或湖泊中的水时,可在离水边1~2米的沙地上挖个小坑,坑里渗出的水较之直接从河湖中提取的水清洁。

  在野外,可以用饮水消毒片、漂白粉精片以及明矾等药品净化水。在专家指导下,还可用一些含有粘液质野生植物净化水。切记,不论多么口喝,都不要饮用不洁净的水,万不得已时,也要把水煮开再喝。

  五、野外常见的伤病的防治

  昆虫叮咬的防治:在野外为了防止昆虫的叮咬,人员应穿长袖衣和裤,扎紧袖口、领口,皮肤暴露部位涂搽防蚊药。不要在潮湿的树荫和草地上坐卧。宿营时,烧点艾叶、青蒿、柏树叶、野菊花等驱赶昆虫。被昆虫叮咬后,可用氨水、肥皂水、盐水、小苏打水、氧化锌软膏涂抹患处卡痒消毒。

  蚂蟥是危害很大的虫类。遇到蚂蟥叮咬时,不要硬拔,可用手拍或用肥皂液、盐水、烟油、酒精滴在其前吸盘处,或用燃烧着的香烟烫,让其自行脱落,然后压迫伤口止血,并用碘酒涂搽伤口以防感染。部队行进中,应经常查看有无蚂蟥爬到脚上。如在鞋面上涂些肥皂、防蚊油,可以防止蚂蟥上爬。涂一次的有效时间约为4~8小时。此外,将大蒜汁涂抹于鞋袜和裤脚,也能起到驱避蚂蟥的作用。

  昏劂:野外昏劂多是由于摔伤、疲劳过度、饥饿过度等原因造成的。主要表现为脸色突然苍白,脉搏微弱而缓慢,失去知觉。遇到这种情况,不必惊慌,一般过一会儿便会苏醒。醒来后,应喝些热水,并注意休息。

  中毒:其症状是恶心、呕吐、腹泻、胃疼、心脏衰弱等。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洗胃,快速喝大量的水,用指触咽部引起呕吐,然后吃蓖麻油等泻药清肠,再吃活性炭等解毒药及其他镇静药,多喝水,以加速排泄。为保证心脏正常跳动,应喝些糖水、浓茶,暖暖脚,立即送医院救治。

  中暑:其症状是突然头晕、恶心、昏迷、无汗或湿冷,瞳孔放大,发高烧。发病前,常感口喝头晕,浑身无力,眼前阵阵发黑。此时,庆立即在阴凉通风处平躺,解开衣裤带,使全身放松,再服十滴水、仁丹等药。发烧时,可用凉水浇头,或冷敷散热。如昏迷不醒,可掐人中穴、合容穴使其苏醒。

  冻伤:如发现皮肤有发红、发白、发凉、发硬等现象,应用手或干燥的绒步磨擦伤处,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冻伤,轻度冻伤用辣椒泡酒涂擦便可见效。如生身体冻僵的情况,不要立即将伤者抬进温暖的室内,应先磨擦肢体,做人工呼吸,待伤者恢复知觉后,再到较温暖的地方抢救。

  蜇伤:被蝎子、蜈蚣、黄蜂等毒虫,伤口红肿、疼痒,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要先挤出毒液,然后用肥皂水、氨水、烟油、醋等涂擦伤口,或用马齿苋捣碎,汁冲服,渣打外敷。也可用蜗牛洗净捣净后捣碎涂在伤口上。此外,蒜汁对蜈蚣咬伤伤有疗效。

  一.植物类食物识别的一般程序

  在尝试某种具有潜在食物价值的植物时,应遵循下面介绍的程序,并且一人一次只能尝试一种。在完成整个程序过程中,绝不要投机取巧。如果出现疑惑,就不要试下去了。感到不对劲时,尽快刺激喉咙把它呕吐出来。木炭灰是可用的催吐剂。少量炭灰吞下肚就会诱使呕吐,此外它还能吸附毒素。将炭灰用水混匀成糊状会减轻胃部负担。

  1、检查

  先试着察看是否有毒。如果植物叶或枝茎上附着许多蛆或其他蠕虫,当然不能要。最好忽略那些没有营养价值的种类。有些植物在衰老过程中会合成或者通过分解代高等产生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

  2、嗅闻

  切下植物一小部分放在鼻前闻一闻,如果有令人厌恶的苦杏仁或桃树皮气味--立即扔掉它。

  3、刺激反应

  稍稍挤榨一些汁液滴涂在体表的敏部位如肘部与腋下之间的前上臂,如果感觉有所不适,起疹或者肿胀--尽快扔掉它,以下程序也没必要继续进行了。

  4、唇舔口嚼舌尝

  如果皮肤感觉无任何不适,可以继续采取以下步骤,它们相互之间至少要间隔5秒种,以便观察有无不适反应。每种尝试只需取少量物材料。

  触动唇部

  解动口角

  舌尖舔尝

  舌根舔尝

  咀嚼一小块植物

  在各自进程中,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如喉咙痛痒,很强的灼烧感,刺激性疼痛等等,尽快扔掉它。以下步骤也没必要继续进行。

  5、吞咽:吞咽一小块植物,耐心等待5小时。其间不要饮食任何其他类食物。二.寻找猎物的途径
  必须研究每种动物的特性,了解它们在何处藏身、栖息、觅食、饮水等细节。必须学会如何最有效地杀死猎物,设置何种陷阱,在何处狩猎等。不要滥杀无辜,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时候再动手。

  成年的雌性动物味道最为鲜美、肉量最足。动物越年幼,瘦肉越多。成年雄性动物在发情期前脂肪含量最高(种类及所处地区不同会有所不同)。在发情期间它们的脂肪会逐渐减少,甚至正常的骨髓量也会减少。为了安全度过严寒的冬季,动物会积累一些脂肪,而到了夏季脂肪组织又会逐渐减少。动物越老脂肪含量越高,肉质也更粗糙。

  野生动物的踪迹几乎生长在遍布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但时常看见它们却并不那么容易。要学会辨认动物留下的踪迹,并从中分辨是什么动物,这将有助于你选择适当的策略狩猎或者布置陷阱,并且知道用何类诱饵最有效,并设置相应的陷阱。

  多数的哺乳类动物只在早晚时分才外出活动。白天只有大型的猛兽烈禽四处奔走。大型草食性动物也需要整天觅食以填充肠胃。有些小型动物需要频繁进食,也会整天不断地活动--但是大多数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如兔子,主要在夜间觅食,除非天气变动时才会改变。对于肉食性动物,可以在它们的猎物外出活动时捕获。作为求生者,你也应与它们一样,但是你有更多的机会,可以通过陷阱捕捉到那些甚至根本没有见过的猎物。

  1.动物踪迹

  多数动物的活动都很有规律,在饮水、觅食和归巢之间有固定的路线,留意这些踪迹信号。在湿地、雪地和松软沙石上动物足迹会更明显,在密林地区还会有其他更明显的信号。足迹大小基本与动物的体型成正比。通过判断足迹的清晰度及其里面含水的多少,可以精确判断动物通过的时间。有水渗入或雨水充盈其中吗?是否已经污渍不清了。足迹越清晰,动物通过的时间越短。

  清晨,留心观察和检查地面上动物留下的踪迹。如果露水或蜘蛛网被碰掉或破坏,动物通过的时间距现在可能不会超过几小时。有些动物,如兔子,活动半径较小,相应的足迹就很可能表明它们就在附近。有些动物还会从茂密的矮灌木丛中打开通道,其大小就表明了相关动物的体型。足迹两侧嫩枝的破损程度也会提供有关动物的信息。检查破损树叶断面的新旧程度:被践踏的枝叶是否已经枯萎?破损枝条还在吗?还有新鲜的绿色吗?在树木之间作好记号。动物采食信号和被遗弃的植物也是有用的指示。动物粪便也能提供许多相关信息。

  2.啃食痕迹

  树皮剥落的方式、啃食后留下的坚果皮壳、吃剩下的浆果及嫩枝上的牙痕、肉食性动物吃剩的猎物尸体及猎物巢穴被毁坏的状况等等,都可以帮助判断生活在附近的动物种类和它们的生活习性。

  在食物丰富的地方,常常发现遗弃的果实或坚果,这可能就是动物留下的,因为它看到另一个后,就会扔掉手中的,去摘另外的,这不仅仅说明了它们的存在,而且也告诉了如何设置诱饵捕获它们。

  通过观察留在坚果上的牙印或嘴印,或者剥松子的方式,常常可以判断是什么动物。

  3.排泄物

  粪便也是识别动物类别的最好指示物之一。动物体型大小和数量也可从中略见一二,粪便干燥程度是判断它们何时从此地经过的指标之一。随着时间的延长,粪便会变得坚硬,臭味也逐渐消失--新鲜粪便含有一定比例的水分。飞动的苍蝇可以使你注意到附近的动物粪便。
  哺乳类动物:许多哺乳类动物的粪便有强烈的遗臭,这是由在肛门内侧附近的腺体分泌产生的,它们有标记领地、发送性信号等重要功能。可以用作诱饵。

  4.掘土

  有些动物在地上掘洞以寻找昆虫和块根类食物。野猪,尤其会翻拱大块的地面。如果明显有新的潮湿的碎土,很可能不久前就有动物光临过这里。大块泥泞加上动物打滚留下的痕迹通常是猪类动物留下的。松鼠掏挖植物根茎会在地表留下较小痕迹。

  5.遗臭与气味

  留心倾听周围的声音,注意空气中遗留的气味,它们很可能预示着野生动物何时出现,是哪一种动物,有肉食性猛兽存在的地方可能也就会有相应的捕食对象。许多人忽略了自己的嗅觉功能。有些动物的嗅觉十分灵敏,尤其是狐狸。随时睁大你的双眼,天气寒冷时,大型动物的呼气往往凝结成可以看见的雾气,如果处在有利地形,即便相距较远也能察觉到。

  6.地洞与兽穴

  许多动物通常在远离水面的高地上打洞做巢。有些动物,比如兔类和松鼠,尽管有狡兔三窟之说,要捕捉它们其实也并非很困难。兔子应急的洞穴很容易被挖出,或者用一根荆棘或带倒钩的丝线推入地表很近的地洞,把兔子钩出来。

  肉食性动物通常藏身洞穴之中,这在森林里很普遍。洞穴周围的排泄物或踪迹会暴露出它们的行踪--同时也表明洞穴已被占用(不过有少数动物,如獾,会有规律地在远离洞穴的地方排便)。

  三.家庭避震方案
  1.检查和加固住房 1)、住房质量、新旧与损坏程度关系密切。承重墙体是整个房间的骨架,要作为重点进行检查,“骨架”是否坚实,有无裂缝、倾斜,木柱有无腐蚀、虫蛀等现象;2)、耕具住房损坏情况,可分别采用加拉杆,在墙外加支柱或附墙,修补更换腐蚀、破损的支柱,加垫板、斜撑等办法,增强房盖的稳定性和屋盖与墙体连接的牢固性。

  2. 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1)、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2)、把屋顶、墙上悬挂的物品取下或固定牢,使其不倾倒;家具顶部不要堆放重物,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在玻璃门、窗上粘贴防震胶带;3)、放置好家中的危险品,包括:易燃品(煤油、汽油、酒精、油漆等),易爆品(煤气罐、氧气包、氧气瓶等),有毒品(杀虫剂、农药等),这些物品极易引起地震次生灾害的发生,要妥善存放,做到防撞击、破碎、翻倒、泄漏、燃烧和爆炸。

  3. 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1)、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2)、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包括:“水、食品、衣物、毛毯、塑料布、药品、电筒、干电池等,把这些东西集中放在“家庭防震包”或轻巧的小提箱里;3)、个人必备的物品:电筒、衣物、塑料餐具、引用水等,集中放在自用的防震包里。

  4. 进行一次家庭防震演练 1)、一分钟紧急避险。假设地震突然发生,在家里怎样避震?设定地震发生时全家人在干什么?地震强度可设为一次破坏性地震。避震方式:是室内避震,还是室外避震?根据每人平时正常生活环境,确定避震位置和方式。2)、震后紧急撤离。假设地震停止后,如何从家中撤离到安全地段,撤离时要带上防震包,青年人负责照顾老年人和孩子,要注意关上水、电、气和洗煤炉火。

  四.装背包的基本原则

  1.首先,我们看看我们要去地方地形如何?沙漠?戈壁?密林?草原?雪山?峡谷?
  如果是密林、灌木等地形,我们要尽量减少外挂,防止被树枝钩挂。而如果我们去沙漠、戈壁、草原,那么我们就把大件挂在外面好了,方便取用。

  2.其次,我们要去的地方气候状况如何?夏季多雨?冬天?气温变化快?夏季多雨,我们可能要把防雨衣物放在最触手可及的地方。春秋季气温变化大、风大,我们可能需要把防风的衣物放在最方便的地方,而冬季或雪山,则取用羽绒服要尽可能方便。

  3.根据使用流程决定打包方式。例如临时休息我们可能会拿到的东西主要是食物和水,可能还有炉具和锅。那么自然可以推断,食物和水应该在上面,炉具和锅可以放在食水下面。再看扎营,每次扎营拔营基本上都是把所有的东西倒腾一遍,如果装包方式不合理,很容易遗失装备。这里最关键的是帐篷,帐篷一定要放在最方便拿取得地方。因为通常扎营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扎帐篷,如果遇到突发事件或恶劣气候,能不能及时把帐篷扎好甚至是关乎生命的事情。

  4.根据背负的力学原则决定打包方式。装出来的背包是要背在身上的,所以,如果装出来的包很好看但是背起来很难受,那么就是失败的方法。其实如何让自己背的舒服,很简单的两点:
  1.平衡:左右重量要平衡,这个在打包的时候要自己把握,不要让背包左右重量差距太大
  2.重心:尽量控制重心在背包中上部靠近自己背部的位置,这样可以使得重量更好的作用在腰带上,让自己的髋部来承受重量。非常忌讳的两点是:
  a.在背包正面挂太多的重物,这样会使得重心远离背部,会使肩膀受到很大的向后拉力,会勒的很不舒服
  b.重心太高,背包会变得很不稳定,虽然很“灵活”,但是很不安全,动作一大很容易摔倒。

  五.保水和获得水的基本方法
  保水:不要把水浪费在洗衣服上。不要将用过的水倒掉,水经沉淀后可重 准备食物前洗手很重要,身体的其余部位可以等到下雨时再洗,身体会分泌油脂,只要毛孔张开,就不会影响健康,不久你就会习惯这种难闻的气味,并且在如此充满危机的条件下社交场合也相当少。如果几乎没有淋浴条件和淋浴间隔时间很长,可用湿布擦先身体--晚上将布放在草坪上或灌木上吸够露水供擦洗用,这样可以不消耗你的储备水源。
  必须优先让伤员洗澡,其所有衣物都应定期煮烫消毒。

  水源寻找方法: A、 可用含水植物,如仙人掌等; B、 沿山谷向下寻找; C、 下雨时用油布、雨伞、雨衣等积雨; D、 用塑料袋套住植物的叶子,可以收集水; E、 夜间撑起胶布可以收集露水(特别适合于森林)。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寻找水源首选之地是山谷底部地区。如果谷底见不着明显的溪流或积水池,要注意绿色植物的分布带,试着向下挖很可能植被之下就有水源。在干涸河床或沟渠下面很可能会发现泉眼,尤其是沙石地带。在高山地区寻水应沿着岩石裂缝去找。
  在海岸边,应在最高水线以上挖坑,尤其是在沙丘地带,很可能会有一层厚约5厘米的沉滤淡水,浮在密度较大的海水层上。这层水可能会稍有盐味,但可以饮用。在悬崖入海处应注意生长茂盛的植物,包括羊齿类和苔藓类植物。在岩石的断层间你很可能会发现湿地或泉眼。
  如果找不着淡水,通过咸水蒸馏也可得到。

野外生存,即人在住宿无着的山野丛林中求生。深入敌后的特种部队、侦察兵和空降兵、海军陆战队,以及在战斗中与部队失去联系的战士和失事的空勤人员,在孤立无援的敌后或生疏的荒野丛林和孤岛上,在仪器断绝的情况下,更需要野外自下而上的本领。下面就介绍一些简单的野外生存常识。

  一、利用自然特征判定方向

  军人在没有地形图和指北针等制式器材的情况下,要掌握一些利用自然特征判定方向的方法。

  利用太阳判定方位非常简单

  可以用一根标杆(直杆),使其与地面垂直,把一块石子放在标杆影子的顶点A处;约10分钟后,当标杆影子的顶点移动到B处时,再放一块石子。将A、B两点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指向就是东西方向。与AB连线垂直的方向则是南北方向,向太阳的一端是南方。

  利用指针式手表对太阳的方法判定方向。方法是:手表水平放置将时针指示的(24小时制)时间数减半后的位置朝向太阳,表盘上12点时刻度所指示的方向就是概略北方。假如现在时间是16时,则手表8时的刻度指向太阳,12时刻度所指的就是北方。

  夜间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北极星判定方向。寻找北极星首先要找到能熊星座(即我们人称的北斗星)。该星座由七颗星组成,开头就像一把勺子一样。当找到北斗星后,沿着勺边A、B两颗星的连线,向勺口方向延伸约为A、B两星间隔的5倍处一颗较明亮的星就是北极星。北极星指示的方向就是北方。还可以利用与北斗星相对的仙后星座寻找北极星。仙后星座由5颗与北斗星亮度差不多的星组成,形状像W。在W字缺口中间的前方,约为整个缺口宽度的两倍处,即可找到北极星。

  利用地物特征判定方位是一种补助方法。使用时,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独立树通常南面枝叶茂盛,树皮光滑。树桩上的年轮线通常是南面稀、北面密。农村的房屋门窗和庙宇的正门通常朝南开。建筑物、土堆、田埂、高地的积雪通常是南面融化的快,北面融化的慢。大岩石、土堆、大树南面草木茂密,而北则易生青苔。

  在野外迷失方向时,切勿惊慌失措,而是要立即停下来,总冷静地回忆一下所走过的道路,想办法按一切可能利用的标志重新制定方向,然后再寻找道路。最可靠的方法是“迷途知返”,退回于原出发地。

  在山地迷失方向后,应先登高远望,判断应该向什么方向走。通常应朝地势低的方向走,这样容易碰到水源、顺河而行最为保险,这一点在森林中尤中为重要。因为道路、居民点常常是滨水临河而筑的。

  如果遇到岔路口,道路多而令人无所适从时,首先要明确要去的方向,然后选择正确的道路。若几条道路的方向大致相同,无法判定,则应先走中间那条路,这样可以左右逢源,即便走错了路,也不会偏差太远。

  二、复杂地形行进方法

  在山地行进,为避免迷失方向,节省体力,提高行进速度,应力求有道路不穿林翻山,有大路不走小路,如没有道路,可选择在纵向的山梁、山脊、山腰、河流小溪边缘,以及树高林稀、空隙大、草丛低疏的地形上行进。要力求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

  行进时,能大步走就不小走。这样几十公里下来,可以少万许多步。疲劳时,应用放松的慢步来休息,而不停下来。攀登岩石时,应对岩石进行细致的观察,慎重地识别岩石的质量和风化程度,确定攀登的方向和路线。

  攀登岩石的基本方法是“三点固定”法,即两手一脚或两脚一手固定后再移动剩余的一手或一脚,使身体重心上移。手脚要很好地配合,避免两点同时移动,一定要稳、轻、快,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距离和最稳固的支点,不要跨大步和抓、蹬过远的点。

  攀登30度以下的山坡可沿直线上升。攀登时,身体稍向前倾,全脚掌着地,两膝弯曲,两脚呈外“八字形”,迈步不要过大过快。坡度大于30度时,一般采取“之”字形攀登路线。攀登时,腿微曲,上体前倾,内侧脚尖向前,全脚掌着地,外侧脚尖稍向外撇。在行进中不小心滑倒时,应立即面向山坡,张开两臂但直两腿,脚尖翘起,使身体尽量上移,以减低滑行的速度。这样,就可设法在滑行中寻找攀引和支撑物。千万不要面朝外坐,因为那样不但会滑得更快,而且在较陡的斜坡上还容易翻滚。 河流是山区和平原地区经常遇到障碍。遇到河流不要草率入水,要仔细地观察之后再确定渡河的地点和方法。山区河流通常水流湍急,水温低,河床坎坷不平。涉渡时,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应当用一根午子支撑在水的上游方向,或者手执重达15~20公斤石头。集体涉渡时,可三人或四人一排,彼此环抱肩部,身体最强壮的位于上游方向。

  三、采捕食物的方法

  野外生存获取食物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猎捕野生动物,另一种是采集野生植物。

  猎捕野生动物首先要知道动物的栖息地,掌握动物的生活规律,然后再采取压捕、套猎、捕兽卡以及射杀等方法进行猎捕。这需要在专家指导下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后才能真正掌握。下面仅简单介绍一下可食用昆虫和可食野地生植物的种类、食用方法。

  目前,世界上人们在食用的昆虫有蜗牛、蚯蚓、蚂蚁、知了、蟑螂、蟋蟀、蝴蝶、蝗虫子、蚱猛、湖蝇、蜘蛛、螳螂等。人们对吃昆虫虽然不习惯,甚至感到厌恶,但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为维持生命,保持战斗力,继而完成任务,不防一试。但是应注意,一事实上要煮熟或烤透,以免昆虫体内的寄生虫进入人体,导致中毒或得病。

  常见的可食昆虫有,蝗虫;浸酱油烤着吃,煮或炒也可以;螳螂:去翅后烤或炒,煮也可以;蜻蜓:干炸后可食:蝉:生吃或干炸,幼虫也可食;蜈蚣:干炸,但味道不佳;天牛:幼虫可生食或烤;蚂蚁:炒食,味道好;蜘蛛:除去脚烤食;白蚁:可生食或炒食;松毛虫:烤食。

  可食野生植物包括可食的野果、野菜、藻类、地衣、蘑菇等。对可食野生植物的识别是野外自下而上知识的主要内容。我国地域广大,适合各种植物生长,其中能食用的就有2000种左右。我国常见的可食野果有:山葡萄、笃斯、黑瞎子果、茅莓、沙棘、火把果、桃金娘、胡颓子、乌饭树、余甘子等,特别是野栗子、椰子、木瓜更容易识别,是应急求生的上好食物。常见的野菜有苦菜、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刺儿草、荠菜、野苋菜、扫帚菜、菱、莲、芦苇、青苔等。野菜可生食、炒食、煮食或通过煮浸食用。

  但是,一般人需要在专家指导下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才能掌握这些知识,这里介绍一种最简单的鉴别野生植物有毒无毒的方法,供紧急情况下使用。通常将采集到植物割开一个小口子,放进一小撮盐,然后仔细观察是否改变原来的颜色,通常变色的植物不能食用。

  四、获取饮用水的方法

  获取饮用水的途径通常有两条:一条是挖掘地下水,另一种是净化地面水。我们只介绍一下从地表水获取饮用水的方法。

  通常雨水可以直接饮用。下雨时,可用雨布、塑料布大量收集雨水,也可用空罐头盒、杯子、钢盔等容器收接雨水。

  当没有可靠的饮用水又无检验设备时,可以根据水的色、味、温度、水迹,概略鉴别水质的好坏。纯净水的在水层浅时无色透明,深时呈浅蓝色。可以用玻璃杯或白瓷盛水观察。通常水越清水质越好,水越浑则说明杂质多。一般清洁的水是无味的,而被污染的水则时常带有一些异味。地面水的水温,因气温变化而变化,浅层地下受气温影响较小,深层地下水水温低而恒定。如果所取样的水不符合这些规律,则水质一般都有问题。此外还可以用一张白纸,将水滴在上面晾干后观察水迹。清洁的水无斑迹,如有斑迹则说明水中有杂质,水质差。

  在野外最好不要饮用从杂草中流出的水,而以从断崖或岩石中流出的清水为佳。饮用河流或湖泊中的水时,可在离水边1~2米的沙地上挖个小坑,坑里渗出的水较之直接从河湖中提取的水清洁。

  在野外,可以用饮水消毒片、漂白粉精片以及明矾等药品净化水。在专家指导下,还可用一些含有粘液质野生植物净化水。切记,不论多么口喝,都不要饮用不洁净的水,万不得已时,也要把水煮开再喝。

  五、野外常见的伤病的防治

  昆虫叮咬的防治:在野外为了防止昆虫的叮咬,人员应穿长袖衣和裤,扎紧袖口、领口,皮肤暴露部位涂搽防蚊药。不要在潮湿的树荫和草地上坐卧。宿营时,烧点艾叶、青蒿、柏树叶、野菊花等驱赶昆虫。被昆虫叮咬后,可用氨水、肥皂水、盐水、小苏打水、氧化锌软膏涂抹患处卡痒消毒。

  蚂蟥是危害很大的虫类。遇到蚂蟥叮咬时,不要硬拔,可用手拍或用肥皂液、盐水、烟油、酒精滴在其前吸盘处,或用燃烧着的香烟烫,让其自行脱落,然后压迫伤口止血,并用碘酒涂搽伤口以防感染。部队行进中,应经常查看有无蚂蟥爬到脚上。如在鞋面上涂些肥皂、防蚊油,可以防止蚂蟥上爬。涂一次的有效时间约为4~8小时。此外,将大蒜汁涂抹于鞋袜和裤脚,也能起到驱避蚂蟥的作用。

  昏劂:野外昏劂多是由于摔伤、疲劳过度、饥饿过度等原因造成的。主要表现为脸色突然苍白,脉搏微弱而缓慢,失去知觉。遇到这种情况,不必惊慌,一般过一会儿便会苏醒。醒来后,应喝些热水,并注意休息。

  中毒:其症状是恶心、呕吐、腹泻、胃疼、心脏衰弱等。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洗胃,快速喝大量的水,用指触咽部引起呕吐,然后吃蓖麻油等泻药清肠,再吃活性炭等解毒药及其他镇静药,多喝水,以加速排泄。为保证心脏正常跳动,应喝些糖水、浓茶,暖暖脚,立即送医院救治。

  中暑:其症状是突然头晕、恶心、昏迷、无汗或湿冷,瞳孔放大,发高烧。发病前,常感口喝头晕,浑身无力,眼前阵阵发黑。此时,庆立即在阴凉通风处平躺,解开衣裤带,使全身放松,再服十滴水、仁丹等药。发烧时,可用凉水浇头,或冷敷散热。如昏迷不醒,可掐人中穴、合容穴使其苏醒。

  冻伤:如发现皮肤有发红、发白、发凉、发硬等现象,应用手或干燥的绒步磨擦伤处,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冻伤,轻度冻伤用辣椒泡酒涂擦便可见效。如生身体冻僵的情况,不要立即将伤者抬进温暖的室内,应先磨擦肢体,做人工呼吸,待伤者恢复知觉后,再到较温暖的地方抢救。

  蜇伤:被蝎子、蜈蚣、黄蜂等毒虫,伤口红肿、疼痒,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要先挤出毒液,然后用肥皂水、氨水、烟油、醋等涂擦伤口,或用马齿苋捣碎,汁冲服,渣打外敷。也可用蜗牛洗净捣净后捣碎涂在伤口上。此外,蒜汁对蜈蚣咬伤伤有疗效。

有答案么???同湖南科技大学野外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