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课标(5)——总目标和学段目标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3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简称“三会”)。学生能:

(1)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对数学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了解数学的价值,欣赏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质疑问难、自我反思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为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与发展性,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四个学段。其中,“六三”学制1~2年级为第一学段,3~4年级为第二学段,5~6年级为第三学段,7~9年级为第四学段。

根据“六三”学制四个学段学生发展的特征,描述总目标在各学段的表现和要求,将核心素养的表现体现在每个学段的具体目标之中。

经历简单的数的抽象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形成初步的数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能辨认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体验物体长度的测量过程,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形成初步的量感和空间观念。经历简单的分类过程,能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在主题活动中认识货币单位、时间单位和基本方向,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初步的量感和应用意识。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初步的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他人帮助下,尝试克服困难,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能倾听他人的意见,尝试对他人的想法提出建议。

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入学适应期,利用生活经验和幼儿园相关活动经验,通过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学习简单的数学内容。这期间的主要目标包括: 认识20以内的数,会20以内数的加减法 (不含退位减法);能辨认物体和简单图形的形状,会简单的分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并树立信心。

认识自然数,经历小数和分数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进行较复杂的整数四则运算和简单的小数、分数的加减运算,理解运算律:形成数感、运算能力和初步的推理意识。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经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测量过程,探索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几何直观。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过程,了解数据收集、 整理和呈现的简单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用平均数解决问题: 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在主题活动中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和方向,认识质量单位,尝试应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量感、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

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独立思考并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愿意了解日常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愿意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成就,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数学美。在学习活动中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和反思。

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能进行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探索数运算的一致性:形成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探索几何图形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会计算常见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能用有序数对确定点的位置,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经历收集、整理和表达数据的过程,会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表达数据,并作出简单的判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形成数据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在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中了解负数,应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数感、量感、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尝试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索运用基本的数量关系,以及几何直观、逻辑推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形成模型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对数学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并欣赏数学美。初步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习惯。

  • 框架问题的设计如何才能针对课程标准和单元学习目标的要求?
    答:回顾一下课标问题。课程目标是指各门学科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共同而又各具特点的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太短的学段划分(l-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有所改善)不利于教材多样化和教师创造性地教学,太长的学段划分又难以让广大教师把握和驾驭课程标准。所以专家们把过程与...
  • 新课标的学业质量标准
    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中用了三句话来讲学业质量,学业质量标准以核心素养及其表现、课程总目标以及学段课程内容的学业要求为依据,是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并用以反映学段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要求的达成度。总得来说,是对学生在每一个学段要达到的素养总体的刻画。1、第一学段的...
  • 谁能写一篇关于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
    答:一、制定学习目标的具体方法 在生活中,目标有助于我们集中注意力和努力,完成需要完成的使命。在教育中,目标指出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和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发生的预期变化。(一)、学习目标制定的依据 我们可以概括为五大依据。1、《课程标准》在制定学习目标时,首先要学习《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学段目标...
  • 小学语文课程学段目标与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各年级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如下:一、二年级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
  • 课程标准2022解读
    答:新课标要求学生在不同学段达到的具体目标包括: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第一学段,一到二年级);尝试独立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学段,三到四年级);在真实情境中提出和解决问题,运用数量关系和其他学科知识(第三学段,五到六年级)。每个学段都有明确的学业目标和...
  • 中职课程标准评审表
    答:如何处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与中职阶段《课程标准》之间的衔接关系 《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成“总目标”“总目标的四个具体方面内”以及“学段目标”三容个部分。 “总目标”带有全局性、方向性、指导性; “总目标的四个具体方面”,即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也可以称为数学...
  • 小学语文课程学段目标与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各年级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如下:一、二年级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
  • 新课标的总目标中提出了什么常用汉字
    答:在总目标中,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认识和书写常用汉字。
  •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标准中存在的热点问题有哪些
    答:《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成“总目标”“总目标的四个具体方面”以及“学段目标”三个部分。“总目标”带有全局性、方向性、指导性;“总目标的四个具体方面”,即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也可以称为数学课程的四个具体目标。《课程标准》中对数学课程的“总目标”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