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的风俗、语言、节日、服饰等的详细介绍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内蒙古的风俗习惯

饮食习俗:大量吸收了蒙古族的饮食文化,牛羊肉、奶食品是主流食品,也是他们特别喜食和不可或缺的食品。“羊乌叉”(蒙语全羊席译名)手扒肉、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羊血肠,“古勒岱”等,都是风味食品。
衣着风格:由于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他们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
风俗习惯: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
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
选猎狗:蒙古族有猎狗打猎的习俗。因此,他们非常重视选留一只好猎狗——“台格”,也就是经阉割的短毛细狗
内蒙古的节日:
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我们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节日的当天,每个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摆上盘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马奶酒被认为是圣洁的饮料,献给尊贵的客人。
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

内蒙古的风俗:

整羊整牛,也称全羊、全牛,是蒙古人款待贵宾的传统礼仪。自古以来,蒙古人就有吃整羊、喝马奶酒和给远征人携带绵羔羊熟肉条的习惯。元世祖忽必烈登基,建造白色大蒙古包,用整羊招待来客和祭礼神祗。

最隆重的席面,有整牛、珠玛、整羊三种,主要取其完整、齐全之意。礼献整牛,除了祭祀牺牲,一般只取牛的某一部位,比如说,为65岁以上老年人祝寿,仅象征性地献上牛乌查(蒙古族叫乌古查,即牛羊软肋脊肉)。

内蒙古的服饰:

蒙古民族服饰,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上古到蒙古汗国,从元、明、清到现在,随着历史的发展,历代蒙古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断吸收兄弟民族服饰之精华。

逐步完善和丰富自己传统服饰的服饰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创造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辉。蒙古民族自古以来精心培育的服饰文化,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生活的舞台上始终大放光彩。

当今,随着时代的前进和蒙古民族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传统服饰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且在款式风格、缝制工艺、面料色彩等方面,越来越强调新颖、别致、多样化。

蒙古民族服饰,作为蒙古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它有两个突出的历史特点,这就是它的独特的款式风格和代代相传的生命力。

蒙古民族服饰千百年来始终与蒙古民族人民相依为命,从不间断地延续着、发展着。蒙古民族服饰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必将更加主富多彩,更加普及盛行,为发展民族文化。美化人民生活,进而对国内外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积极作用。

内蒙古的语言:

内蒙古的汉族东部说类似东北口音的汉语,中部属于晋语区,类似大同口音,西部类似甘肃口音。当然还有不少人说普通话。

内蒙古语言和方言的发展是不平等,不均衡的。本文从语言的地位、教育取向、亲和力、表现力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不同语言、相同语言的变体之间的差异,阐明了语言的地位差异主要是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语言不平等尽管在政治、文化是不合理的。

但从社会发展趋势上看则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它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语言的统一。合理的语言政策对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内蒙古的节日:

那达慕草原旅游节时间:每年7、8月间内蒙古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为蒙古族的“男儿三艺”,举办的那达慕草原旅游节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各方面的灿烂文化。

那达慕,蒙古语为“娱乐”或“游戏”之意,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那达慕开始以单纯的歌舞娱乐形式为主,后来增添了摔跤、射箭、赛马等比赛项目,场面隆重,气氛热烈。

旅游节期间,游人可住在蒙古包品尝奶茶、还可以参与到骑射歌舞等节目中,充分体验草原民族的豪放自然的民族风情。

查干萨日(春节)

时间:每年农历12月23日至整个正月

查干萨日,在汉语中译为“白月”,又叫做“白节”。在每年农历春节前后,草原上都要举行祭火、祝寿、拜年等活动来庆祝新一年的开始,这便是蒙古族的春节“查干萨日”。
 

祭火:熊熊的火焰象征着幸运吉祥,祭火即蒙古族对来年的祈福。

祝寿:是为长者祈福的活动,农历12月25日、26日,给85、73岁高龄的老者祝寿;农历12月27日至除夕,向61、49岁的长者祝寿,祝寿时晚辈要向长辈行礼,以表祝贺。
 

除夕:除夕夜,牧民家中都要摆放由点心、奶食、糖果等拼成的花盘,牧民间互邀喝茶,晚上则全家齐聚,开家庭宴会,这也是整个节庆的最高潮。
 

拜年:拜年从正月初一开始,先是牧民集体祭敖包,然后开始家庭内部的拜年,需着装端正,手捧哈达,由晚辈到长辈,再由长辈至晚辈。

扩展资料:

内蒙古的城市:

内蒙古横跨中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与俄罗斯的边界和蒙古北部边界线长达4221公里,因此成为中国重要的对外开放前沿。

呼和浩特

蒙古语为青色城市。其中“呼和”为青色的意思,“浩特” 为城市、城郭的意思。因中心城区北依大青山,故得名。

包头

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即有鹿的地方。所以又有鹿城之称,包头是沟通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之间的交通要冲,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在包头地区设九原郡。

呼伦贝尔市

“呼伦贝尔”得名于呼伦湖和贝尔湖。“呼伦”是蒙古语“哈溜”的音转,意为“水獭”;“贝尔”意为“雄水獭”,因古代这两个大湖盛产水獭,居住在湖畔的蒙古族牧民便以其古老的以动物名称命名湖泊名称的习惯为两个湖泊命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蒙古



  • 蒙古族人民有哪些风俗习惯?
    答:3、献哈达,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4、递鼻烟壶,递鼻烟壶是蒙古民族古老的习俗,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个精致象个瓷瓶...
  • 内蒙古传统节日风俗
    答:3. 祭敖包活动一般在农历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举行,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把活动之一。4. 篝火节是内蒙古北部鄂伦春族人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6月18日举行,人们围绕篝火载歌载舞。5. 蒙古族还有其他节日,如纪念成吉思汗的节日、白节(春节)、燃灯节等,各有特色。6.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包括献哈达、敬茶...
  • 去内蒙古旅游,有什么风俗习惯需要了解?
    答:蒙古族人喜欢唱歌跳舞,经常会邀请客人一起参与。此外,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如那达慕大会(Nadam Fair)是体验蒙古族文化的好机会,那里有马术表演、摔跤比赛和射箭等活动。其次,内蒙古地区的饮食文化也值得关注。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内蒙古的饮食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羊肉是最常见的肉类,而奶茶则是日常生活中...
  • 内蒙古牧民的习俗
    答:蒙古包内的物品摆设与蒙古族尚右尚西的习俗密切相关。蒙古包的西北侧是供奉神像、佛爷、祖先的地方,依次往西南主要摆放男人们放牧、狩猎的用具。蒙古包北面置床桌,东面置放绘有各种图案的竖柜,东南侧置放饮具、奶具等。(三)服饰习俗 蒙古族的服饰从简单的遮体、防寒、装饰发展到适合游牧生产和风俗...
  •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答: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5 包括服饰,蒙古包的特点,历史,等……谢谢... 包括服饰,蒙古包的特点,历史,等……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自己解释? 匿名用户 2010-03-31 展开全部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其实,蒙古族的...
  • 内蒙古的习俗
    答:3、民俗风情之鄂伦春 春节是鄂伦春族最隆重的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一般要进行四至五天,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鄂伦春族地区。鄂伦春族的春节源于汉族习俗。节前,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清扫庭院;上山狩猎或在外工作的人们,都要赶回家,准备过年。除夕,家家户户祭祀祖先和北斗星,吃团圆饭,...
  •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服饰住所
    答: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服饰、住所相关介绍如下所示:一、传统节日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蒙古族新年、成吉思汗纪念节、那达慕大会、敖包节、马奶节、祭祖节、燃灯节等。其中,蒙古族新年又名白节、白月、查干萨日、年节,是蒙古族的“春节”,节期为正月初一。白节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
  • 蒙古族的服饰风俗
    答:蒙古族人平时穿布料衣服,节日或喜庆日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内蒙古、新疆牧区,蒙古族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男子帽子的颜色多为蓝、黑褐色,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二、蒙古族的风俗 蒙古族的民族节日有白月节、鲁班节、...
  • 内蒙古的风俗 内蒙古风俗和特色
    答:要是你表现出几分客气的样子,大家就唱起感人肺腑的敬酒歌,主人则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精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当你接受主人的盛情,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时,主任会感到极大的愉快。因为你尊敬主人并接受了主人象奶酒一样纯洁的友情...
  •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俗风俗
    答: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俗风俗 如果说草原是绿色的大海,蒙古包则是大海中的点点白帆。蒙古包作为草原上特有的建筑,既美观又实用,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拆运。蒙古族的服饰包括衣、带、靴及头饰等,款式讲究,装潢精美。蒙古袍是蒙古族人民的主要服装。蒙古袍衣体宽大,袖子较长,非常适应广阔草原游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