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几个地区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07
山西有哪些地区

临汾市:尧都区、侯马市、霍州市、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洪洞县、古县、安泽县、浮山县、吉县、乡宁县、蒲县、大宁县、永和县、隰县、汾西县
吕梁市:离石区、孝义市、汾阳市、文水县、中阳县、兴县、临县、方山县、柳林县、岚县、交口县、交城县、石楼县
运城市:盐湖区、空港新区、永济市、河津市、芮城县、临猗县、万荣县、新绛县、稷山县、闻喜县、夏县、绛县、平陆县、垣曲县
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市、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
长治市:城区、郊区、潞城市、长治县、襄垣县、屯留县、平顺县、黎城县、壶关县、长子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
晋城市:城区、泽州县、高平市、阳城县、陵川县、沁水县
朔州市: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应县、右玉县、怀仁县
晋中市:榆次区、介休市、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寿阳县、昔阳县、顺县、左权县、榆社县
运城市:盐湖区、空港新区、永济市、河津市、芮城县、临猗县、万荣县、新绛县、稷山县、闻喜县 、夏县、绛县、平陆县、垣曲县
山西政区图太原市:杏花岭区、小店区、迎泽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古交市、清徐县 、阳曲县、娄烦县
大同市: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大同县
阳泉市:城区、矿区、郊区、平定县、盂县

扩展资料
山西省是中国内陆省份,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上。东以太行山为界,与河北为邻;西、南隔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毗连。疆域轮廓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南北间距较长,纵长约682千米:最南端在芮城县南张村南,北纬34°34′;最北端在天镇县远头村北,北纬40°44′。东西间距较短,宽约385千米:最东端在广灵县南坑村东,东经114°33′;最西端在永济市长旺村西,东经110°14′。全省纵长约682千米,东西宽约385千米,介于东经110°14′—114°33′,北纬34°34′—40°44′之间,总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1.6%。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地貌从总体来看是一个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整个轮廓略呈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其中山地、丘陵占80%,高原、盆地、台地等平川河谷占20%。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与其东部华北大平原相对比,呈现为强烈的隆起形势。最高处为东北部的五台山叶头峰,海拔达3058米,是华北最高峰;最低处为南部边缘运城垣曲县东南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境域地势高低起伏异常显著。
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在气候类型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太阳辐射、季风环流和地理因素影响,山西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照充足、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冬夏气温悬殊、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山西省各地年平均气温介于4.2—14.2℃之间,总体分布趋势为由北向南升高,由盆地向高山降低;全省各地年降水量介于358—621毫米之间,季节分布不均,夏季6—8月降水相对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且省内降水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西

山西省辖:11个地级市;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5个县。
太原市 辖6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杏花岭区新建路。 杏花岭区 小店区 迎泽区 尖草坪区 万柏林区 晋源区(晋源街道)
古交市 阳曲县(黄寨镇) 清徐县(清源镇) 娄烦县(娄烦镇)
大同市 辖4个市辖区、7个县。市人民政府驻城区迎宾西路。 城 区 矿 区 南郊区(口泉乡) 新荣区(新荣镇) 大同县(西坪镇) 天镇县(玉泉镇) 灵丘县(武灵镇) 阳高县(龙泉镇) 左云县(云兴镇) 广灵县(壶泉镇) 浑源县(永安镇)
阳泉市 辖3个市辖区、2个县。市人民政府驻城区南大街。 城 区 矿 区 郊 区(荫营镇) 平定县(冠山镇) 盂 县(秀水镇)
长治市 辖2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城区八一路。 城 区 郊 区
潞城市(潞华街道) 长治县(韩店镇) 长子县(丹朱镇) 平顺县(青羊镇) 襄垣县(古韩镇) 沁源县(沁河镇) 屯留县(麒绛镇) 黎城县(黎侯镇) 武乡县(丰州镇) 沁 县(定昌镇) 壶关县(龙泉镇) 晋城市 辖1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城区。 城 区
高平市(东城街道) 泽州县(南村镇) 陵川县(崇文镇) 阳城县(凤城镇) 沁水县(龙港镇) 朔州市 辖2个市辖区、4个县。市人民政府驻。 朔城区 平鲁区(井坪镇) 山阴县(岱岳镇) 右玉县(新城镇) 应 县(金城镇) 怀仁县(云中镇)
晋中市 辖1个市辖区、9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榆次区。
榆次区
介休市 昔阳县(乐平镇) 灵石县(翠峰镇) 祁 县(昭余镇) 左权县(辽阳镇) 寿阳县(朝阳镇) 太谷县(明星镇) 和顺县(义兴镇) 平遥县(古陶镇) 榆社县(箕城镇)
运城市 辖1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盐湖区。
盐湖区
河津市(城区街道) 永济市(城东街道) 闻喜县(桐城镇) 新绛县(龙兴镇) 平陆县(圣人涧镇) 垣曲县(新城镇) 绛 县(古绛镇)稷山县(稷峰镇) 芮城县(古魏镇) 夏 县(瑶峰镇) 万荣县(解店镇) 临猗县(猗氏镇) 忻州市 辖1个市辖区、1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忻府区。
忻府区
原平市(南城街道) 代 县(上馆镇) 神池县(龙泉镇) 五寨县(砚城镇) 五台县(台城镇) 偏关县(新关镇) 宁武县(凤凰镇) 静乐县(鹅城镇) 繁峙县(繁城镇) 河曲县(文笔镇) 保德县(东关镇) 定襄县(晋昌镇) 岢岚县(岚漪镇)
临汾市 辖1个市辖区、1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尧都区。
尧都区
侯马市(路西街道) 霍州市(鼓楼街道) 汾西县(永安镇) 吉 县(吉昌镇) 安泽县(府城镇) 大宁县(昕水镇) 浮山县(天坛镇) 古 县(岳阳镇) 隰 县(龙泉镇) 襄汾县(城关镇) 翼城县(唐兴镇) 永和县(芝河镇) 乡宁县(昌宁镇) 曲沃县(乐昌镇) 洪洞县(大槐树镇) 蒲 县(蒲城镇)
吕梁市 辖1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离石区永宁中路。
离石区
孝义市 汾阳市 文水县(凤城镇) 中阳县(宁兴镇) 兴 县(蔚汾镇) 临 县(临泉镇) 方山县(圪洞镇) 柳林县(柳林镇) 岚 县(东村镇) 交口县(水头镇) 交城县(天宁镇) 石楼县(灵泉镇)

截至2018年,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省会太原市居山西省中部,其余10个市从北到南分别是:大同、朔州、忻州、阳泉、吕梁、晋中、长治、晋城、临汾、运城。

1、太原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古交市

2、大同市:新荣区、平城区、云冈区、云州区、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

3、朔州市: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应县、右玉县、怀仁市

4、忻州市:忻府区、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原平市

5、阳泉市:城区、矿区、郊区、平定县、盂县

6、吕梁市:离石区、文水县、交城县、兴县、临县、柳林县、石楼县、岚县、方山县、中阳县、交口县、孝义市、汾阳市

7、晋中市:榆次区、榆社县、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寿阳县、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介休市

8、长治市:潞州区、上党区、屯留区、潞城区、襄垣县、平顺县、黎城县、壶关县、长子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

9、晋城市:城区、沁水县、阳城县、陵川县、泽州县、高平市

10、临汾市:尧都区、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洪洞县、古县、安泽县、浮山县、吉县、乡宁县、大宁县、隰县、永和县、蒲县、汾西县、侯马市、霍州市

11、运城市:盐湖区、临猗县、万荣县、闻喜县、稷山县、新绛县、绛县、垣曲县、夏县、平陆县、芮城县、永济市、河津市


扩展资料:

山西自然资源如下:

1、水资源

山西省是黄河与海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省内黄河流域面积97138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62.2%,海河流域面积为59133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37.8%。

山西省河流属于自产外流型水系,河流水源来自大气降水,绝大部分河流发源于境内,向省外发散流出。山西是海河主要支流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河的发源地,因此也被誉为“华北水塔”。

2、植物资源

山西省已知的维管植物有27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有463种。

山西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连香树、翅果油树、水曲柳、核桃楸、紫椴等。野生药用植物有1000多种,广泛分布在丘陵山地,比较著名的有党参、黄芪、甘草、连翘等。

3、动物资源

山西省野生动物以陆栖类为主,已知的有439种(含历史记录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71种。

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17种:褐马鸡、金雕、朱鹮、白鹳、黑鹳、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丹顶鹤、大鸨、胡兀鹫、遗鸥、虎、金钱豹、梅花鹿、原麝、林麝。

4、矿产资源

截至2015年底,山西省已发现的矿种达120种,其中有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63种。资源储量居中国第一位的矿产有煤层气、铝土矿、耐火粘土、镁矿、冶金用白云岩等5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西



共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5个县)。

1、太原市

太原,山西省省会,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国际交流中心,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历史,2500年建城史,“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都。

总面积6988平方千米,总人口437.97万(2017年)。其中太原市区总面积1460平方公里,2012年底太原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40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369万。

2、大同市

是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首批13个较大的市之一、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中国雕塑之都、中国十佳运动休闲城市。

据2017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344.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5万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4.09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92‰;死亡人口2.04万人,死亡率为5.96‰;自然增长率为5.96‰。

3、阳泉市

古称“漾泉”。位于山西省东部,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阳泉市北接忻州市,东隔太行山与石家庄市相望,西接太原市,南邻晋中市。地处黄土高原东缘,属于山西东部山地,境内地貌以山地为主,其余为丘陵和平原。

截至2017年底,阳泉市常住人口为140.8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2万人。全市全年出生人口1.3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9.46‰,比上年提高0.59个千分点;死亡人口0.81万人,死亡率为5.74‰,比上年提高0.66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3.72‰,比上年下降0.07个千分点。

4、长治市

古称上党、潞州、潞安等。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倚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界。

截至2017年底,长治市总人口为345.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万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4.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69‰。死亡人口2.1万人,死亡率为6.01‰。自然增长率为5.68‰。性别比(女=100)为104.63。

5、晋城市

古称建兴、泽州、泽州府,是山西省辖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两省接壤处,全境居于晋城盆地,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河东屏翰、中原咽喉、三晋门户”的美誉。

2017年末晋城全市常住人口为233.3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2万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2.39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26‰;死亡人口1.17万人,死亡率为5.03‰;自然增长率为5.23‰。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2.33(以女性人口为100)。

6、朔州市

位于中国山西省西北部,桑干河上游,西北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南扼雁门关隘,地貌轮廓总体上是北、西、南三面环山,山势较高,中间是桑乾河域冲积平原,相对较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2017年常住人口177.6万。

7、晋中市

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依太行山,西临汾河,北与省会太原市毗邻,南与长治市、临汾市相交,东北与阳泉市相连,西南与吕梁市接壤。

截至2017年底,晋中市常住人口336.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万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3.7万人,人口出生率10.89‰。死亡人口2.0万人,死亡率5.87‰。自然增长率5.02‰。

8、运城市

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北依吕梁山与临汾市接壤,东峙中条山和晋城市毗邻,西、南与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隔黄河相望。

截至2016年末,运城市常住人口为530.52万人,比2015年末增加3.0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4.36(女性为100)。全年出生人口5.95万人,出生率为11.24‰;死亡人口2.96万人,死亡率为5.59‰;自然增长率为5.6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7.65%,提高1.53%。

9、忻州市

古称“秀容”,简称“忻”,别称“欣”。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北倚长城与大同、朔州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内蒙相望,东临太行与河北接壤,南屏石岭关与太原、阳泉、吕梁毗连,总面积2.515万平方千米。

据2017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1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万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3.2万人,人口出生率10.2‰;死亡人口2.1万人,死亡率6.6‰;自然增长率3.6‰。

10、临汾市

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东倚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西临黄河,与陕西延安、渭南隔河相望;北起韩信岭,与晋中、吕梁毗连;南与运城市接壤,因地处汾水之滨而得名。

截至2017年底,临汾市常住人口448.15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2.35万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4.7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68‰;死亡人口2.42万人,死亡率为5.42‰;自然增长率为5.26‰。人口性别比为103.18。

11、吕梁市

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西隔黄河同陕西榆林相望,东北与省会太原市相连,东部、东南部分别和晋中、临汾接壤。

据2017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87.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万人,增长0.62%。全年全市出生人口4.3万人,人口出生率11.12‰;死亡人口1.9万人,死亡率4.91‰;自然增长率6.21‰。

扩展资料

山西又称“三晋”,古称河东,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山西省下辖11个地级市,117个县级行政单位。 截至2017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14973.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557元,按2017年平均汇率计算为6007美元。常住总人口3702.35万人。

山西省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蒙古族、彝族、苗族、土家族等53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西



截至2018年,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

1、太原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古交市

2、大同市:新荣区、平城区、云冈区、云州区、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

3、朔州市: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应县、右玉县、怀仁市

4、忻州市:忻府区、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原平市

5、阳泉市:城区、矿区、郊区、平定县、盂县

6、吕梁市:离石区、文水县、交城县、兴县、临县、柳林县、石楼县、岚县、方山县、中阳县、交口县、孝义市、汾阳市

7、晋中市:榆次区、榆社县、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寿阳县、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介休市

8、长治市:潞州区、上党区、屯留区、潞城区、襄垣县、平顺县、黎城县、壶关县、长子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

9、晋城市:城区、沁水县、阳城县、陵川县、泽州县、高平市

10、临汾市:尧都区、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洪洞县、古县、安泽县、浮山县、吉县、乡宁县、大宁县、隰县、永和县、蒲县、汾西县、侯马市、霍州市

11、运城市:盐湖区、临猗县、万荣县、闻喜县、稷山县、新绛县、绛县、垣曲县、夏县、平陆县、芮城县、永济市、河津市

扩展资料

山西5A级风景区

1、西省忻州市雁门关景区

雁门关的主要有:马公杀虎处、前腰铺驿站、后腰铺驿站、雁靖坊、雁门关分道碑、雁门关长城。

主要景点有:古雁门关(关城、古关道、隘口、常胜堡、猴岭长城、勾注祠、孙传庭墓、云际泉)、明雁门关(瓮城、围城、东城、西城、天险门及雁楼、地利门、镇边祠(李牧祠)、长平桥、马公墓、雁门关长城、观音殿、边贸街)。

2、山西晋中市的平遥古城景区

主要景点有:平遥县衙、日升昌票号、文庙、清虚观、平遥城墙、瓮城、城门顶(谯楼)、角楼、点将台、马面、古城门六道、镇国寺、双林寺。

3、山西晋中市乔家大院文化园区

主要特色是呈现了古代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

4、山西晋中市介休绵山景区

绵山风景名胜区有14个大景点,360余个小景点,景点较多,主要景点有:龙头寺、龙脊岭、介子推母子塑像、养生园、李姑岩、蜂房泉、天井赏月、大罗宫游览区、天桥、一斗泉、朱家凹、卧龙宾馆、云峰寺抱腹岩、正果寺、全身舍利像、栖贤谷、九曲一线天大峡谷、介公岭、介公墓、水涛沟、古藤谷、毓德堂。

5、山西晋城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

主要景点有:斗筑居 、河山楼、屯兵洞、陈氏宗祠、树德院、世德院、麒麟院和容山公府 、御史府、中道庄、冢宰第、石牌楼、小姐院、南书院、管家院
、止园、御书楼、紫云阡。

6、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五台山有寺院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五台山自然景点有:写字崖、望海峰、挂月峰、锦绣峰、叶斗峰、翠岩峰。

7、山西大同市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西



截至2018年,山西下辖11个地级市,省会太原市居山西省中部,其余10个市从北到南分别是:大同、朔州、忻州、阳泉、吕梁、晋中、长治、晋城、临汾、运城。

1、大同市,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实为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

2、朔州市,位于中国山西省西北部,桑干河上游,西北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南扼雁门关隘,地貌轮廓总体上是北、西、南三面环山,山势较高,中间是桑乾河域冲积平原。

3、忻州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北倚长城与大同、朔州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内蒙相望,东临太行与河北接壤,南屏石岭关与太原、阳泉、吕梁毗连。

4、阳泉市,位于山西省东部,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阳泉市北接忻州市,东隔太行山与石家庄市相望,西接太原市,南邻晋中市。

5、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西隔黄河同陕西榆林相望,东北与省会太原市相连,东部、东南部分别和晋中、临汾接壤。

扩展资料:

宋朝时期,山西是中国北方的主要发达地区。元代,全国共11个行省,山西与山东、河北,并称为元朝“腹地”,大同、平阳(今临汾)、太原三城则成为黄河流域的著名都会。

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山西的经济、文化发展受到严重破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三大主力挺进山西,创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十四年抗战中,山西是全国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山西全省解放。9月,成立山西省人民政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西



截至2016年6月30日,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官网信息:

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省会太原市居省境中部,其余10个市从北到南分别是:大同、朔州、忻州、阳泉、吕梁、晋中、长治、晋城、临汾、运城。11个地级市共辖119个县、市、区(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5个县)。 

全省11个地级市,辖区最大的是忻州市,最小的是阳泉市;119个县(市、区),辖区面积最大县、市、区分别是吕梁兴县、忻州原平市、朔州平鲁区,最小的县、市、区是临汾曲沃县、临汾侯马市、阳泉矿区。 

扩展资料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古称河东,省会太原市。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地貌从总体来看是一个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整个轮廓略呈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其中山地、丘陵占80%。

信息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行政区划



  • 山西有哪些地区
    答:闻喜县 、夏县、绛县、平陆县、垣曲县 山西政区图太原市:杏花岭区、小店区、迎泽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古交市、清徐县 、阳曲县、娄烦县 大同市: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大同县 阳泉市:城区、矿区、郊区、平定县、盂县 ...
  • 山西的所有城市名称?各面积多少?
    答:1、太原市 6,959k㎡ 2、大同市 14,176k㎡ 3、朔州市 10,662k㎡ 4、忻州市 25,180k㎡ 5、阳泉市 4,451k㎡ 6、吕梁市 21,143k㎡ 7、晋中市 16,408k㎡ 8、长治市 13,864k㎡ 9、晋城市 9,484k㎡ 10、临汾市 20,589k㎡ 11、运城市 14,106k㎡ ...
  • 山西省有多少个县?
    答:问题二:山西忻州有多少个县市区? 忻州市辖1个市辖区、1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即忻府区、代县、繁峙县、静乐县、定襄县、五台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偏关县、河曲县、保德县、宁武县和原平市。 问题三:山西省运城市有几个县 有十三个县。万荣县,稷山县,新绛县,闻喜县,临猗县,芮城县,永济市,河津市...
  • 山西省一共几个市
    答:山西省有14个市,分别是:太原市、大同市、阳泉市、长治市、晋城市、朔州市、晋中市、运城市、忻州市、临汾市、吕梁市、古交市、高平市、永济市。太原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是山西省的省会,也是山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中心。大同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是山西省的重要工业城市,也是山西省的...
  • 山西有几个地级市分别是
    答:1. 山西省,简称“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省级行政区,省会为太原市,位于中国华北地区。2. 山西省与河北、陕西、河南、内蒙古四省区相邻,总面积约为15.67万平方千米。3. 到2022年10月,山西省下辖11个地级市,包括26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和80个县。4. 截至2022年末,山西省的常住人口为348...
  • 山西几个省
    答:中国23个省之一。山西省,中国23个省之一,简称晋,位于华北地区,省会太原。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11个地级市共辖118个县级行政单位(23个市辖区、12个县级市、83个县)。
  • 山西一共有多少个市?多少个县?
    答:截止2017年,山西全省辖11个地级市,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5个县。1、太原市 6个市辖区:杏花岭区、迎泽区、小店区、晋源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 3个县:阳曲县、清徐县、娄烦县 1个县级市:古交市 2、大同市 4个市辖区:平城区、云冈区、新荣区、云州区 6个县:左云县、阳高县、浑源...
  • 山西省有多少个村
    答:山西省下辖11个地级市,119县(市、区)1198乡镇,28203个行政村。截至2017年,山西省常住总人口3702.3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4973.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7.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181.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013.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557元,按2017年平均汇率计算为6007美元 ...
  • 山西省有哪几个市
    答:全省11个地级市中,辖区最大的是忻州市,最小的是阳泉市;117个县级行政单位中,辖区面积最大的是吕梁兴县、忻州原平市、朔州平鲁区,最小的是临汾曲沃县、临汾侯马市、阳泉矿区。山西,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华北,山西界于北纬34°34′-40°44′,东经110°14′-114°33′之间,东与...
  • 山西省有多少个市
    答:地理环境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地貌从总体来看是一个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整个轮廓略呈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其中山地、丘陵占80%,高原、盆地、台地等平川河谷占20%,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与其东部华北大平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