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村基础设施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截至2006年底,半坡村在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全村实现了全面的三通,即通水、通电视和通电。具体来说,有20户居民已经用上了自来水,占农户总数的100%,而有4户则依赖井水,占65%。电力供应方面,20户农户已经接入电网,确保了基本的电力需求。在娱乐设施上,13户农户拥有电视机,为村民们提供了丰富的娱乐资源。


然而,交通设施仍有待提升。通往乡镇的道路依旧是土路,进村道路同样以土路为主,村内的主干道未进行硬化处理。在交通便利性上,最近的车站距离村里3公里,集贸市场则有4公里之遥。在交通工具方面,全村仅拥有1辆汽车,表明出行条件相对有限。


在饮水设施上,半坡村建有12口小水窖,为村民们提供了基本的储水设施。在住房条件上,大部分农户(20户)居住在传统的土木结构住房中,这是2006年底村庄住房的主要形式。


扩展资料

山西省阳泉市市郊区平坦镇半坡村地处城市近郊,紧靠阳泉矿务局一矿,四面环山,北起回梁山脉,南到一矿,西起王兰山,东至西脑梁,全村共332户,总人口787人, 党员40名,总占地面积为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0多亩,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000余万元,人均收入5000元。多年来被评为市“三无”示范村,宽裕型小康村,文明生态村。另有云南省澜沧县大山乡的半坡村、贵州省贵州市花溪区的半坡村等7个同名村庄。



  • 半坡村的基础设施
    答: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基本实现通水、电、路、卫星电视、四通,有10户饮用井水,有1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19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7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户。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未通);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
  • 半坡村的基础设施
    答: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电、电视、电话。全村有76户饮用井水,有76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76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47.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2户(分别占总数的71.62%和70.27%)。...
  • 宝泉村位于哪个省
    答:宝泉村又名半坡村,地处稷山县南端,与古路岔、东大有、仁和村相接壤,全村共6个居民组,1450口人,党员43人,耕地面积1533亩,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半山区山庄。近年来,该村支村两委班子注重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至今投资160多万元新建了村委大院,硬化村中所有大小巷道,并新建了标志性门楼,彻底改变了村...
  • 常袋乡特色产业
    答:在孟津县常袋乡的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该乡以示范村和重点整治村为中心,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显著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半坡村的于少成是这股热潮中的典型代表。乡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基础设施,修建连接村内外的道路,并规划了葡萄种植观光园,这激发了于少成承包80亩土地,开展葡萄种植的热情。于少成...
  • 驿马街道基础设施
    答:在城中村改造项目中,已有一千多户农户搬入了现代化的花园小区,如白屋“城中村”改造正在进行中,十二间屋“城中村”正在完善拆迁安置方案,而驿马村新农村建设项目和半坡村村庄改造也在积极推进中,与村民签订了改造协议。在基础设施方面,村村道路已实现硬底化,大部分村庄的排水排污系统接入了城市...
  • 半坡朱村位于哪个市
    答: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农作物为主。因地域偏远,村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近年来,村内基础设施大大改善,大街小巷全部硬化,新建1处中型农民健身广场,3处小型健身广场,1所村级卫生室,整改了半坡村小学及幼儿园,农村医疗合作和养老保险全覆盖,安全饮水得到保证。为改善人居环境,在村内不同位置设有垃圾池...
  • 你知道厕所的来历吗?
    答:在历史上,是谁首先发明了厕所已经不可考。但几乎每一个文明的厕所起源,都离不开原始的土坑。中国最早的厕所是5000年前在西安半坡村氏族部落的遗址里发现的一个土坑,那是一个建于道路旁边的路厕。从西周到春秋,厕所多与猪圈并排,并且一旦某个坑被放弃,就会让奴隶去填。一般认为,中国最先出现的...
  • 社区元素在不同时代和形态下的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答:研究人类聚居环境的演变,关注聚居社区的元素演化,主要探讨了社区的拓扑结构、规模及其演变规律。关键概念包括人类聚居、聚居社区、调查量化和演变规则。聚居社区由人、社会、自然、建筑和基础设施构成,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社区形态多样,如村庄(如永定高北村,农耕手工业,6000年前的渔猎采集生活)、集镇...
  • 榨房村云南省澜沧县大山乡榨房村
    答:在教育方面,榨房村小学设有2名教师,提供2个教学班,共有47名学生就读。村卫生室于2006年建成,配有村卫生员,但缺乏必要的医疗设备,对村民就医造成一定不便。在基础设施方面,大部分自然寨和村民小组已实现通电,有9个自然寨16个小组通了电,村内共有7条村寨公路,总里程25.1公里。
  • 炭店乡经济发展
    答:产值500万元。劳务经济也在乡域内迅速兴起,全年输出劳务人员30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5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也大有进步,已经建成7条通村油路,总长度13.2公里,道路整修、拓宽和硬化工作完成了30条,总计34公里,黄三、半坡村的新道路建设更是解决了长久以来的交通难题,促进了苹果销售,提升了果农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