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春节有啥习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聊城都有拿些节日习俗

聊城春节后民间节日习俗
大年初一,作为新年伊始,人们家家户户大人孩子都会起早,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起早预示着早起的人来年会很勤劳,有福气。起床后,便开始张罗初一的饺子,水饺煮好后,先盛出几碗敬天地祖宗,同时放鞭炮,烧纸钱。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放在锅内,意在有余头。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
饭后便开始拜年,也有饭前拜年的。首先进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之间互相拜年;尔后进行近拜,就是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另外,初一拜年,男子与已婚妇女参加,男女分开,拜过自家长辈,再拜族内各长辈,此谓“合族拜年”,之后,由族长率领到各庙宇、异姓祠堂内敬拜神位以解往年纠纷怨气,此则谓“拜团结年”。此谓“拜庄乡年”,最后,村长指挥全村人于村中十字路口互拜。拜完后,各自回家同各族长期在外的弟兄叙旧聊家常。
大年初一忌讳很多,忌扫地,,要把垃圾往屋里扫,寓意在于这样不会失财,有聚宝之意。这一天还忌打人骂人,要多说吉利话,还忌看医生,忌动针钱。
大年初二,在很多农村地区是忌讳串亲戚的,这一天是各家祭祖的日子,各族弟兄会一起上祖坟,通常会带上家里的男孩。但这时的城市里是媳妇回娘家,小孩子看老爷老年的日子。而大年初三是大多农村回娘家的日子。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我们也称叫“煮饽饽”或“扁食”。吃饺子是因为人们希望把一年所有坏事都包在饺子里,然后吃掉,以祈求新年的好运连连。一般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每年的正月初,是人们走亲访友的季节,不管是七大姑还是八大姨,平时忙了不走动,到了这个时侯都要去走走看看。一般是按重要程度按次序走。先走娘家,再走其他亲戚。有是亲戚比较多,就会有未成家的青年男女去看望比较亲近的姑姨舅舅。咱中国人注重礼节,走亲戚不能两只手提着十个手指头,多少要带写些东西,聊表心意。
初一到十五,我们乡下的年似乎一天浓比一天。这期间的娱乐活动也是多种多样,舞狮子、扭秧歌、踩高跷、唱大戏可以称得是我们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顿节日大餐。“山东秧歌”源远流长,风采独具,我们村每年年后都会组织秧歌队,敲锣打鼓扭跳唱说,呈现出一种欢快幸福祥和的景象。男性的粗犷豪放、女性的妩媚柔韧,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年后从正月初一开始,人们又忙着拜年串亲,同时排练节目准备着闹十五,节目的气氛丝毫不减。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们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它又是新年的尾声,人们一致认为一直过了正月十五,才算是过好了年。元宵节这天是灯节,尤其市里,会提前一两天准备五彩缤纷的灯笼,十五这天农村的人们也有的会赶去市里看花灯,图个吉祥热闹。
春节的喜庆气氛太浓重了,不仅使年前冬至日成为当前一种时尚,就连春节半月多后的“二月二”也漫天洋溢着欢快的节日气氛。
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在这一天,每家每户都要炒豆子,也叫“蝎子爪”。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因为古人认为万物都随节气、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当惊蛰将到之时,万物都在复苏萌动,蝎子等也在蠢蠢欲动,因此想象为豆子也象蝎子欲伸动爪子活动起来,但经人们一炒,其爪子就会缩回去,从而使所炒的豆子的营养价值更高,保证了其本元没有一点外泻。另外还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都表达了是人们祈福的愿望。

山东聊城的风俗有很方面哦。您是想了解下礼仪还是饮食还是其它的。我这里就简单的就一下吧。 http://www.lotour.com/snapshot/2007-9-27/snapshot_93449.shtml 聊城的饮食风俗 http://www.17u.com/blog/article/209297.html 聊城节庆习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ceaa9010007p2.html 家乡之聊城服饰习俗 http://www.oklx.com/c/2007-4/36ED5BB5F7304BCEB805F271879D694F.htm 聊城居住习俗 http://www.santage.com/Knowledge/2009/0303/article_8384.html 聊城节庆习俗这些都是,朋友,您看下吧

1、蒸花糕

每当进入腊月二十日以后,人们就开始忙碌着蒸过年的花糕了。蒸花糕所用原料主要是面粉和干枣,面粉必须用当年收获的新鲜小麦磨成的面粉。这花糕的糕与“高”同音,而且一层比一层高,寓意日子红红火火,甜甜蜜蜜,生活年年高、步步高,花糕越高越吉利。

2、祭灶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释名》:“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

3、春联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扩展资料

在农村或者小县城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特别颜色纸张写的春联:原先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但庙宇用黄纸,家里老人去世了,晚辈家一般从当年起三年不贴红春联,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服丧期满才恢复用红纸,故白绿黄三色的对联俗称“孝联”“孝春联”或“丁忧联”。

也有的地方头年贴黄对联,次年贴蓝对联,第三年贴绿对联。也有的地方干脆三年都不贴对联以寄托哀思,故春节贴对联是有必要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祭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蒸花糕



  聊城市,地处鲁西这片广袤无垠的平原上。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辉煌灿烂的文化。大约在六千年左右的大汶口文化早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创造着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里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民族习俗,特别是当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之际,鲁西人民更是以其地方特有的风俗来祝贺。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世界的。意思是说,只有带有本民族明显特点的,才能被世界所承认,才能立于世界文化园地而不衰。因此,鲁西人民历来如何以自己的风俗习惯庆祝春节这一盛大节日,应当认真地回顾一下。
  春节,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所谓狭义的春节,即指阴历正月初一这一天。辛亥革命前,一直把这一天称为元旦、元日、元辰、元正、正旦等。辛亥革命后,因改为阳历纪年,随规定阳历元月一日为岁首元旦,而把阴历的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以区别于阳历元月一日。广义的春节所指时间跨度就大了。中国是农业国,广阔的农村历来以阴历的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广大的农民群众依然习惯用阴历来纪年。因阴历的正月初一,即年节,正处于“立春”前后,故又称为春节。这一意义上的春节就不是单指正月初一这一天了。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持续时间长,规模宏大隆重,非常具有民族特色。
  说起鲁西人民过春节,应该从腊月二十三算起。
  腊月二十三日为祀灶日。民间俗称为“过小年”,又称“小年下”,“小年节”、“小年”。这一天祭祀的主神就是“灶神”,又称“灶君”、“灶王”、“灶王爷”。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人们要给灶王爷辞行,所以又叫“送灶”、“辞灶”。说起来,这“灶神”和“辞灶”还有一段来历。
  这祀灶的风俗由来已久。要想了解祀灶习俗的演变过程,得首先明确这灶神是那方神仙。在我们这一带民间传说比较多的一种说法是: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间监察善恶的神。人们尊称为“东厨司令”、“灶君”、“灶王”、“灶王爷”或“灶神”。第二种传说是有一富家子弟姓张,先娶郭丁香为妻。这郭丁香勤劳、善良、孝顺,但这姓张的偏偏又喜新厌旧,休了郭丁香又娶李海棠为妻。这李海棠虽有羞花闭月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但是她与这富家子弟一样,既不会田间劳作,也不会操持家务,二人婚后是有出无入,坐吃山空,家里又遭火灾,烧的片瓦不留,这姓张的也双目失明流落街头乞讨。有一天讨饭来到前妻家中,对自己以前的所做所为感到愧疚,便碰死在灶前,后被封为灶王。从前有的大灶禡上印有一男二女三人像者,即根据此传说而来。第三种传说是黄帝死后被玉皇大帝封为灶神。这一传说与古文献记载相近。
  古文献记载也不尽相同。《礼记·礼器》中在孔颖达所作的疏中说:“颛项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这祝融本是我们的祖先,是古帝之一。《礼记·月令》中说:“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祀灶”。《淮南子·汜论》中说:“故炎帝於火而死为灶”。汉代高诱注日:“炎帝神农,以火德王天下,死托祀于灶神”。不管是传说中黄帝死后玉皇封他为灶神,或者富家子弟张姓碰死灶前后封为灶神,还是古文献记载中的炎帝、祝融氏为灶神,这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实际上祭祀供俸的都是已故的人,并非什么神。特别是文献中记载的灶神是炎帝或祝融,这实际也是在祭祀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祖先,因此,不能把这统统视为迷信。现在祭祀的日子是在腊月二十三,但过去并非如此。祀灶为古代五祀之一。从文献中对灶神的记载分析大约在战国前后就有祀灶之习俗。不过,汉以前是在夏天祭祀灶神。《吕氏春秋·孟夏》日“孟夏之日……其祀灶,祭先肺”。汉以后改在腊月举行祀灶了。《后汉书·阴识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阴子方者(阴识之祖先)至教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暴至巨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自此始,祀灶改为腊月。唐宋以前,多半在腊日,即腊八。唐宋时期,祭灶时间是固定在腊月二十四。明代有“军三民四”或“官三民四”之说。是说官家祭灶在腊月二十三,民间祭灶在腊月二十四,清中期之后,大都在腊月二十三了。我们鲁西大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这祭灶礼仪也是很讲究的。祭灶一般是在腊月二十三晚饭后进行。我们鲁西一带的灶神像多半是贴在灶台上方的墙上,两边贴有“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祭祀时,摆上糖瓜(也有的叫糖藕),果品、蛋糕、枣糕,也有的用水饺做供品,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这辞灶所用的供品,多是粘和甜的,意思是想粘住灶王的嘴,不让他上天说坏话,或者让灶王嘴甜一些,光说好话。还要供上用秫秸扎成的灶马、灶鸡,让灶王爷骑马上天,一路顺风,大吉大利。供品摆好后,先烧香叩头,然后把旧灶神像揭下来烧掉。烧时要加一些谷草和杂粮,意思是让灶王爷喂马用。所扎灶马、灶鸡等要一并烧掉。这时一家老小都要跪在灶王像前一边磕头,一边烧。同时老年人还口中念念有辞:“灶王、灶王,你上天堂,多说好,少说歹,五谷杂粮全带来”。有些盼望生儿育女的则念道:“腊月二十三,灶王上西天,多说好来少说歹,马尾巴带个胖小子来”。
  我们鲁西一带,腊月二十三这天,不仅是辞灶,还有一个好习惯,就是打扫卫生。这一天,或在以后几天内,要把家里的角角落落都要扫到,所有能搬动的家具、餐具等,都要搬到院里彻底清洗,然后再放回原处,表示要干干净净过新年了。
  腊月二十三这天辞灶之后,家家户户都忙忙碌碌准备过大年了。俗话说:“辞灶辞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太太要个黑手帕,老头子要顶大毡帽”。说明新年的气氛已经很浓了。男人忙着杀猪宰羊,赶集置办年货,妇女则在家蒸馍馍、打花糕、炸丸子、炸藕盒、炖鸡、煮肉、包水饺。从腊月二十三到除夕,都按排得满满当当。
  传说,辞灶后,诸神上天,地上则百无禁忌了,谓之“乱岁”。嫁娶不用看日子。天天都可以。
  一个小年,就这么多习俗,大年的风俗习惯就更复杂了。大年说起来应包括年除日、春节(元旦)、元宵节这三大块。这年的习俗由来已久。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之中就有记载。汉代,民间习俗就已相当繁多。
  年除日是指腊月的最后一天。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除夕零点为两年的分水岭。俗话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就是这个意思。
  除日的活动很多,如贴春联、挂祖谱、摆放祖先牌位、请家堂、放鞭炮、点灯守夜等。贴春联是过年的一大特点,一般自腊月二十八就开始贴。最晚不能晚于除日的午饭前。大红对联一贴,年的气氛就浓了。
  这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时候,元旦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悬挂门旁,以为能避邪。到了五代时,后蜀的官庭里开始在桃符上题联语。《宋史·蜀世家》载“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此后,逐渐把“桃符”换为春联。因此春联又有“桃符”之称。
  春联的内容十分丰富,贴的地方也特别多,一般大门上贴“忠厚传家远,诗书处世长”或“闲人休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之类,进门迎门壁上要贴“迎门见喜”、“万象更新”之类。灶君旁要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之类。粮囤上贴“五谷丰登”、“粮食满仓”,猪、羊、牛圈要贴“六畜兴旺”、牲口槽要贴“骠马满槽”、大车上要贴“日行千里”。其他地方要贴福字。有的地方在特别显眼、引入瞩目的地方将“福”字倒过来贴,看到的人说一句“福倒了”。“倒”与“到”音同,意为“福到了”。
  除日祭祖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主要包括挂祖谱、请家堂、祭典三大过程。挂祖谱就是把祖宗三代的祖谱挂在正房冲门的墙上,再把祖先的牌位按尊长摆放在冲门的供桌上,鲁西北半部大都是在除日上午来办,而南半部则在下午办。所谓“请家堂”,就是一家之主,在接近中午十二点时(也有的在晚饭前)手拿三炷点着的香,到村外离祖坟较近的十字路口上,向祖坟方向作揖叩头、烧纸,并口中念念有词说:“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了”。烧完纸便起身回家。来到大门口又念道:“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了,请门神让路”。然后迈步进大门。晚辈们随机在大门口燃放鞭炮。这时各门口要放上一根拦门棍。意为拦住凶神恶鬼不准进门。也有的说拦住财宝不外流的。有的院里要撒芝麻杆或者谷草,叫“踩岁”。家堂请回家后,将三炷香插在供桌的香炉内,自此始,香炉的香要一根接一根不能断,直到初二将家堂送走为止。祭典就是把过年准备的年货,如炸鸡、炸鱼、炸藕、炸丸子、炖肉等制成供品,一般是五盘六碗,再配以果盘、水饺、馒头等,还要放上三杯清茶、三杯酒。然后,家中最长者,在供桌前上香、烧纸、行四拜礼(即磕四个头),然后家人一一叩头。天黑后,家堂桌上要点上腊烛,彻夜不灭。家人也要围坐在一起,饮酒叙谈,彻夜不眠,叫做守岁。
  鲁西一代,许多地方还盛行扎天灯和三十晚上散灯的习俗。天灯,就是在院里栽上一根高杆,绑上松枝和滑轮。将一盏灯笼拉到杆子的顶部。除日晚上,不仅天灯照的满院通明,而且各个屋内、院外沿街顺路都要放用萝卜做的灯。整个村庄都一片明亮。
  鲁西一带大都有除日祭天的习俗。在正房门前设一供桌,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君之神位”。有的还供奉玉皇大帝、地母娘娘等诸神的画象。供品更为丰盛,比家堂桌上的供品规格要高许多。一般要整鸡、整鱼、猪头三大件,再配以五碗菜蔬、五色点心、五个馒头或一对枣糕,叫天地供。祭天时,由家长燃上三炷香,接着叩头跪拜,并念道:“祈求天地爷保祜”。然后其他人轮翻跪拜,然后烧纸。这天中午,还要到水井、碾子、磨、牲口棚等地去祭祀。一方面表示不忘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另方面表示来年使用起来顺利。除日中午这顿饭非常重要。要把过年准备的各种菜蔬都放一点,再放上大白菜、粉条、肉等,煮一锅菜,名为全家福,一人一碗,主食是馒头或发糕。意为全家团圆,人人都有福,且越发越高。旧社会,有些为富不仁的地主,不想让扛活的吃这顿饭,就想把人赶走。所以农村有“东家东家别耍赖,还有年三十晌午一顿菜”的顺口溜。除日的晚饭虽不复杂,也挺讲究。一般是下水饺。包水饺时,还要特意包一些合子,即两层皮中间夹一点馅的食品,还要赶点面条。这水饺是元宝,这合子是表示能得双份利,这面条是穿钱的绳子(因过去多用带孔的制钱),三样一块放到锅里煮。每人各样都吃点,就预示这一年钱财都来了。燃放鞭炮是过年的一项重要内容,除日中午饭前、晚饭前、除夕零点,都要燃放多头鞭炮。此习俗最晚从宋代就有了。王安石有句诗日:“爆竹声中一岁除”就是例证。
  概括除日的特点有三,一是红,二是响,三是火。红是贴对联,响是放鞭炮,火是散街灯,点灯守夜。为什么会有这三大特点呢?也是有原因的。民间传说,古代,年是一个凶猛怪兽,每年除夕出来伤人害命。有一次到了一个村庄,恰好遇到比赛抽鞭子,年听到“啪”“ 啪”的鞭声,吓得掉头就跑,跑到第二个村庄,看到一家门口晒着红衣服,吓得望风而逃,窜到第三个村庄,看到灯光闪闪,吓得晕头转向,便跑得无影无踪了。从此,人们便用贴春联、放鞭炮、点灯守夜、散街灯来庆贺新年,以防年这种猛兽再来伤人。这传说,当然不能当真,但这三大特点却的确烘托了过年的喜庆气氛,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愉悦心情,所以久传不衰。
  农历正月初一,即现在所说的狭义的春节。过去称元旦、元日、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等,有三十多种名称。严格地说,春节是从初一零点开始的。到这个时候,各家鞭炮齐鸣,响声震天,节日的欢乐气氛笼罩着千家万户,过年到达最高潮。各家各户也开始煮饺子。这天的饺子也很讲究,一般此时煮的水饺是素馅的,表示一年素素净净的,日子过的顺当。而且饺子中还要包上一个制钱(现在为硬币),谁要是吃着这个饺子,谁就一年富余有钱花。也有的包上糖块或花生米之类,谁吃着就预示一年日子过得香香甜甜。虽说是半夜里没食欲,但大伙都要吃些,预示看一年都能吃好饭。
  吃过水饺,待到天快亮时,拜年就开始了。拜年,这是过年的一项重大活动。先是本家拜,晚辈给长辈叩头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平辈之间也要拜年。然后是给没有出五服的近族内长辈拜年,然后是全村各家各户地串门拜年。拜年活动代代流传,是因为它能改善和加深感情,消除隔阂。特别是在农村,两家有过小磨擦,谁也不理谁,通过春节拜年,叔叔大爷的一喊,小矛盾也就解了。
  初一这天的忌讳很多。早晨家人拜年时,忌呼姓名和称呼。走到跟前跪下就叩头。到其他人家拜年时,则可以称呼了。这一天忌扫地,因为家家都供着天地神灵或祖先的牌位,说扫地会尘土飞扬脏了神灵或祖先的脸,而且笤帚也要放好,别让看见;忌动针线,忌洗衣服,这两项一直忌到初五日。忌吃荤,吃荤一年不素净;忌吃葱蒜,忌打人骂人等等。这一天,家养的鸡、鸭、鹅、羊、猪等都要圈好,说是怕这些动物弄脏了年或搅乱了年。另一个原因也是怕放鞭炮,惊的鸡飞羊跑,不安宁。
  初二,是送家堂的日子。鲁西一带有早饭后送家堂的,也有晚饭前送家堂的。送家堂时,一家的长者,点上三炷香,在祖先各牌位面前照一下,然后在供桌前烧纸叩头。这时,年少者将各门上的拦门棍拿开,长者口中念道着:“爷爷奶奶,祖宗三代,年过完了,送您回程”。年少者则拿好香、纸、水饺、糕点、鞭炮等供品,还要用壶或瓶子,特地带上水饺汤,陪长者一直到陵地里。在每个坟头都烧香烧纸后,将水饺汤浇祭在地上,放一挂鞭炮,就算把祖先们又送回陵地了。
  自初二开始,串亲活动就开始了。特别是新婚夫妇,多半是在初二到岳母家去(也有的在初三)。
  初五日,称为“破五”。这天要包饺子、洗衣服(年除日换下来的衣服要等到这天才能洗)。此后,过年的一切禁忌全打破了,所以叫破五。但这天一般不走亲戚。临清一带则在这天早饭后送家堂。且临清还有十五前不串亲的习俗,说什么“七不走,八不挪,九走死婆婆,拐弯死老天”。这拐弯指初十以后,直到十五。有这种说法的地方就不能串亲了。
  初七日称为人日。东方朔《占书》中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初七为人日的由来已久。唐代称为“人胜节”。《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据说人日主人丁兴旺和人身健康。因此多以中午吃面条来祈求人们身体健康。也有的以此日的天气晴否来占验本年收不收人。人日这天,鲁西的北半部忌讳妇女作针线。说什么:“人日作针线,专扎婆婆眼”。总之人日这天,可以休息,可以改善生活。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这天的主要活动是观赏彩灯,所以又称灯节。这是继春节之后一个比较重大的节日。
  赏灯的习俗可以上追到汉代。汉代有腊月赏灯的习俗。根据《僧史》记载,西域腊月晦日,称为大神变,该日烧灯表佛。汉明帝将此俗引进后,逐步发展为赏灯。唐代把赏灯的时间正式定在正月十五。史载,睿宗景云二年(711年)正月十五夜。于安福门外做了一个二十丈高的灯轮,用锦绣加以装饰,挂上五万盏花灯,就象一株巨大的花树。到唐玄宗时,元宵节赏灯更为盛行。规定元宵节前后三夜弛禁,开市赏灯。宋、元、明、清各朝都沿用唐代旧制。规定元宵前后三夜,开市赏灯。官家与民同乐,以示歌舞升平。民国时期规定,元宵节前后三天为灯节。十四日称为试灯,十五日称为正灯,十六日称为残灯,一直延续至今。
  鲁西农村过元宵节,还有一种禁忌,就是新婚的媳妇,头三年不能在婆家过十五,说什么头三年的新媳妇“十五不观灯,观灯死公公。”因此,凡有这种习俗的地方,新媳妇必须回娘家去躲灯。
  鲁西的花灯种类繁多,而且城市和乡村也有差别。
  城市里的灯多是彩灯。主要街道上的官府、商行、作坊、店铺等都要张挂彩灯。彩灯种类繁多,有戏曲故事为内容的灯,如《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有以动物形象为内容的,如龙灯、虎灯、兔灯、鸡灯、鱼灯等,有以农作物为内容的,如谷子灯、玉米灯、棉花灯等,有以瓜果为内容的,如北瓜灯、西瓜灯、寿桃灯等。总之,各种彩灯,制作精巧,内容丰富,千姿百态,争奇斗妍,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元宵观灯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和艺术享受。每到元宵灯会,城市郊区的农民群众,也纷纷涌进城里观灯,主要街道上人流如潮,连袂避日,十分热闹。
  稍偏远的农村,虽然没有城市的彩灯丰富繁多,但也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用竹片或秫秸扎成彩灯,最多的是用萝卜雕成灯盏,在元宵节晚上,散放在自家的大小屋内和院外的胡同及村外的主要路口。远远望去,灯光闪闪,如银河落地,别有情趣。
  这三天不仅赏灯,而且还有狮子舞、龙灯舞、高跷、旱船、花鼓、秧歌、赶毛驴等多种多样的大型表演活动,这几天街上是锣鼓喧天,载歌载舞,观众是人山人海,如潮水一般涌来涌去,全城都沸腾了。一派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的景象。
  正月十六日是元宵节的尾声。也称为残灯。鲁西的老百姓非常看重这一天。鲁西民间认为这一天是出去走动的好日子,群众称作“走百病”。这一天,男男女女穿着节日的服装,走亲访友,有的则外出爬山涉水,走桥渡船。农村有顺口溜说“跑一跑,不见老。”“动一动,治百病。”因此,有些农村,把活动不太方便的老年人也要架着出来走走路,以示孝心。过去,在农村,过年的气氛一直延续到二月二。这离春节也太远了,故不再赘述。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即农历新年,这是民间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从上年腊月三十日开始,连续庆贺数日,素来就有正月十五前均为“过年”的说法。
除夕,俗称“年三十”。家家户户在欢庆之中贴对联(服孝期内只贴紫对联)、门神,屋内挂年画,有的院里挂红灯,并着意倒贴一个福字,寓意“福到”。打满1缸水,抱足3日柴。柴多是豆秸、芝麻秸,有“芝麻秸,当大官;豆秸棒年年旺”之说。除夕之日,还要祭祖先、祭天地。北屋内设供桌,安放祖宗亡灵牌位或悬挂祖谱。院内设天地桌或者香台,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君之神位”,也有的供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画像。各个供奉的神位前摆上供品,备好香烛。近中午或下午时,男子衣帽整齐,到村外朝祖坟方向作揖磕头,请祖先之灵回家过年,俗称“请家堂”。请进家后,大门口放置拦门棍,以示防邪魔鬼祟入宅之忌。在院内撒芝麻秸或谷草,叫做“撒岁”,意在为财神,祖先备料喂马,人行其上谓之“踩岁”。入夜,秉烛焚香,灯光通明,彻夜不眠,称“守岁”。旧时农民为躲债外出,俗称“藏年”。除夕之夜,家人团聚,欢欢乐乐,打牌、看电视,少儿手持灯笼或小蜡烛,点鞭炮,放烟火,人人欢喜,处处热闹。至午夜子时,欢庆活动达到高潮。零点钟声一响,霎时鞭炮轰鸣,花灯高照,震耳欲聋,长辈带领子孙烧纸焚香,祭天地、祀祖宗,酹酒祝福。而后全家老小围坐炕头,喝团圆酒,吃年夜饭。食之前,先上供。子时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包饺子时放入一枚铜钱(现为硬币),谁吃到带钱的饺子就意味着谁的福气大,来年发财。还有的包花生、枣、栗子,主要用意是祈求早得子,人丁兴旺。饭后,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向晚辈分发磕头钱,即“压岁钱”。 初一,为春节的主日。是日,人人穿新衣、戴新帽,早饭都比平时早几小时。饭后,街上人群络绎,男男女女,向街邻亲友拜年。在农村,从长辈起,先近支后远支,先本族后外族。当长辈的在家接待宾客,一群群的年青人来来往往,挨门拜年贺岁。相识者不论亲疏,途中相遇必相互作揖请安为礼,互道“见面发财”或“新喜”,即使平日不睦,或有什么隔阂,也各自拱手互祝一顺百顺,吉祥如意。拜年一直到近中午时结束。
初二,早上吃饺子,饭后送“家堂”。送“家堂”一直送到林地(墓地),焚纸、烧香、鸣放鞭炮。是日,开始带上礼品走亲戚。旧有“初二姥娘初三姑,初四初五看丈母”,也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之俗。旧时,临清在正月十五以前一般不走亲戚,流传有“七不走,八不挪,九走死婆婆,拐弯死老天”的说法。现多为“初二初三先丈母,初四初五再看姑”,且走亲戚之风日盛,从初二到十四,走亲戚接连不断。
正月里禁忌很多。主要有初一至初五不许动剪刀,因刀剪属凶器,动之不吉;初五之前的食品要在除夕之前做好,名曰“年饭”,年饭可根据各家的经济情况,可好可差,但葱、芥、蒜、韭、辣椒这5样生拌凉菜必须要有,称之“五辛盘”。农 村中在除夕和元旦必吃生蒜,说是“一年啦,谁不算算”;妇女不能串门,即使同住一院,这5天也互不走动,叫“忌门”;不许扫地,扫地只能从外往里扫,更不 能倒土,传说,初一地上有元宝,扫地倒土把元宝倒掉不吉利;切忌打坏家什,万一小孩摔坏一个碗,在场的大人马上说“岁岁平安”,“岁”与“碎”谐音。
建国后,国家规定春节为法定节日,各行各业放假3天,各机关、学校、厂矿多举行团拜、慰问、联欢等庆祝活动,在农村仍多沿袭旧俗,但已很少从事祭拜神灵等迷信活动。多数家庭中晚辈只向长辈致以问候祝福,不再行叩首旧礼。传统的春节礼俗已大大简化、淡化,多数家庭以看电视节目代替守岁,以走访致意表示拜年,时代色彩明显增强,但欢乐气氛有增无减。
破五日
正月初五,民间称“破五”。初五之前,妇女不能出门走亲戚,也不能动刀尺做针线,不准用生米、生面下锅;过了这天就不再忌讳,故称作“破五”。这一天,临清一带常以家族为单位举行送家堂的仪式。天还未亮,人们就煮好饺子上供、烧纸、磕头,接着把神祖牌位收存起来,鸣放三声“炮”后,全族男人带着香、纸、鞭炮前去上坟。阳谷、莘县一带,则是在除夕日把剪刀用布包好或用线缠住,放在床铺底下压起来,到初五这天才拿出来,谓之“破五日”,聊城、东阿一带,各家各户包饺子,把包饺子称作“捏五”。茌平一带还有送穷的习惯,称作“五穷”。这天,人们忌拜年,用放鞭炮的形式来“赶五穷”、“打五穷”,人们称之为“打穷气”。在城镇经商的家庭中,则把初五这天定为财神生日。这天,开门营业为开市大吉,人们鸣放鞭炮,祭祀财神,吃象征元宝的水饺,希望生意兴隆,财源茂盛。

春节习俗都有哪些呢



  • 正月初三各地有哪些习俗
    答:2、山东初三、初四回娘家 “过完年,回娘家”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在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时间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东烟台、莱芜、聊城等地,却是初三、初四才“回娘家”。需要注意的是,给父母带的礼物数量一定要是双数的,女方父母家里也会准备好丰富的酒菜来招待女儿女婿。3、甘肃送灶神 在...
  • 山东民俗旅游线路山东民俗旅游景点
    答:鲁中平原以农耕文化为特色,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胶东沿海的渔民风情浓郁,奔放不羁;鲁西地区有着丰富的传统,是孔孟之乡。受独特的地域文化影响,山东美国的民俗是多样的,无穷无尽的。 2.山东民俗文化旅游景点山东普通节日习俗:1.春节旧俗春节从农历正月初一零点开始。在山东,父母通常首先起床去分发...
  • 过年什么时候可以串门,什么时候不可以串门?
    答:大年初一早晨要起的非常早,去挨家挨户拜年磕头,见到长辈都要磕头拜年,还要去家族祠堂去磕头上供上香;大年初二开始就要走亲戚串门,一般要持续到初五初六才能走完;其他时间就是闲玩,过了初六很多在外地做工的都要继续出门了,继续新的一年的奔波;过年图的就是一个短暂的团聚,沟通一下亲戚朋友的感情...
  •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答:适用地区: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加蕴味无穷。习俗:守岁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吃饺子 吃香肠,腊肉 看春晚(近年来才有)2、二月二龙抬头龙抬头(二月二,南方为“社日”,北方为...
  • 正月初三风俗
    答:而且在打扫院落的时候,还有这样一个说法,就是要从外往里扫,这表示聚财的意思。 2、山东 初三初四回娘家 “过完年,回娘家”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在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时间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东烟台、莱芜、聊城等地,却是初三、初四才“回娘家”。需要注意的是给父母带的礼物数量一定要是双数的,...
  • 大年初三,有哪些习俗
    答:而正月里,扫地、收拾垃圾,忌讳从里屋往外屋扫,要从外门口往里屋扫,正月里是不允许倒垃圾的。然后我们自己家关于过年的习俗也比较多,贴对联、放炮这是基本习俗,但是我们的年跟其他人家不太一样,我们家年是3天,分别是年三十晚上、初一、初二三天,年三十晚上煮出来的第一锅饺子我们不吃,而是要...
  • 二月初二是为了纪念谁?
    答:又想上了天,没鞋穿;又想钻了地,没铧尖;又想上了吊,丢不下二月二那顿油搅团。”当地还有在这天炒豆子的习俗,民谣曰:“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嘣豆豆,惊醒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收。”有人还在附近的药王庙里烧香叩头,祈保平安。地方风俗:山东聊城一带二月二这天男性都要理发,龙抬头...
  • 大年初三的各地习俗风俗是什么
    答: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农历的正月(1月)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的开始(少部分时间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现在定名为春节;节日具体时间最后的确定相信和这个时间对农业劳作影响最小有关。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
  • 初二初三回娘家的区别
    答:2. 正月初二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丈夫通常也会同行,这被称为“迎婿日”。这一天不仅是春节的传统习俗,而且在多数地区,这一习俗都在正月初二实践。3. 尽管如此,地区间的差异仍然存在。例如,在山东烟台、莱芜、聊城等地,女儿们会在初三或初四回娘家。这种差异体现了中国丰富的风俗文化。4. 在...
  • 农历正月初3有什么习俗?
    答: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以中国民间也不在这天宴客,会冲犯赤狗,带来贫穷。正月初三习俗:回娘家:回娘家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在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时间是正月初二;但在山东烟台、莱芜、聊城等地,却是初三、初四才回娘家。江浙接灶神开井:跨过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