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去世后骨灰谁有权处置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清明将至。无论是土葬还是火葬,都涉及近亲属为死者料理后事、安葬遗体等风俗习惯。然而,我国现行法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以及相关规范对安葬问题加以制约,由此引发了不少近亲属在如何妥善对待死者的遗体、遗骨和骨灰这个问题上的纠纷。

      1
      骨灰能算普通有形物吗?
      先来看两起案例。
      案例一:小陆将母亲的遗骨火化后,未经父亲老陆的同意,就将骨灰盒安放在父亲前妻的墓穴旁,这引起了老陆的强烈不满,因为他不愿意将来自己死后三人同葬一处,于是老陆以侵犯了自己的安葬权为由将儿子小陆诉至法院。由于本案中原被告均系死者的近亲属,都享有对死者骨灰保管和安葬的权利,但夫妻死后合葬符合传统习惯和人之常情,因此法官在遵循公序良俗原则的条件下,认定应当由死者的配偶即本案的老陆优先行使对骨灰的安葬权利,最终通过调解的方式圆满地化解了纠纷。
      案例二:陈女士生前有过两次婚姻关系,一共生育了八个子女,两任丈夫均已去世,在陈女士病逝后,八个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对母亲陈某骨灰的处置产生了争议。陈某的长子认为,自己与母亲的亲情最近,其余七人均为母亲与后夫朱先生所生,按照习俗,长子应将骨灰领回以尽孝道。但由于陈某生前留有口头遗言,法院最终认定,对死者骨灰的处理应当优先遵照死者生前的意思办理。
      从这两起案件中,争议的焦点都是死者骨灰的安葬问题,当事人甚至提出了对死者“安葬权”的权利主张。可见,司法实践中的“安葬权”争议,主要是围绕着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权利、由谁行使以及行使的顺序而展开。
      具体来说,遗体、遗骨和骨灰是自然人死亡后遗留下的物质形态,但由于民法中的物具有非人身性、支配性和价值性等法律特性,因遗体、遗骨和骨灰寄托了生者对死者的思念和情感,所以在人们朴素的生活观念中,无法将死者的遗体、遗骨、骨灰简单地视为日常生活中的有形物。而司法实践中则认为,骨灰或者遗体、遗骨作为失去生命的自然人人身的一种转化形式,与一般意义的物不同,其主要是以安葬、管理、祭奠、追思和供养为目的,而不得对其进行自由地使用、收益或者处分。
      虽然自然人死亡后就不再是民事权利的主体,不再享有相应的民事权利和义务,也就不存在民事权利保护问题。但是死者的遗体、遗骨和骨灰等仍为其近亲属的权益客体,而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司法实践中倾向于将死者的遗体、遗骨和骨灰视为一种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殊的物,由其近亲属享有所有权,但是相关权利的行使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一是必须符合民法上的公序良俗原则和民间风俗习惯,二是死者生前有相关遗愿的,要尽量尊重死者遗愿。
      2
      安葬权究竟是什么权利?
      安葬权纠纷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因为近亲属之间对于如何安葬死者未能达成一致的意见。因为遗体、遗骨和骨灰中包含着近亲属的情感因素,是生者祭奠、追思亡者的对象,包含着巨大的精神和伦理道德需求。
      一直以来, 安葬权的性质存在争议。有人将其定性为一种人格权,也有人认为这是带有人格权属性的物权。在我国现行法没有安葬权这一项权利的情况下,司法实践中更倾向于将安葬权视为一种特殊的物权,即由近亲属享有的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所有权,实际上是对死者遗体、遗骨及骨灰进行处置的一种权利,而非人格权或者人格权的延续。
      安葬权具有如下三种属性:一、安葬权是死者的近亲属在不违背死者生前意愿的前提下,享有的排他性的权利。二、该项权利的行使主要限于对遗体、遗骨和骨灰进行安葬、祭祀、维护其免受侵害,而不能擅自使用、收益、处分(或者抛弃)。三、安葬权同时具有权利和义务的双重属性,近亲属在享有安葬权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即安葬的义务不能任意转移或者随意放弃,安葬死者遗体、遗骨或者骨灰所花费的金钱也应当由安葬权享有的主体承担。
      3
      安葬权的行使顺序是怎样的?
      根据《关于贯彻执行
      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十二条规定: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事实上,死者的近亲属均可以享有祭奠权,然而安葬权却具有排他性。由享有安葬权的近亲属排他的决定如何安置死者的遗体、遗骨、骨灰,如何处理死者的身后事。
      安葬权在行使过程中发生争议的,可以通过以下顺序加以确定由谁优先享有:
      首先,应当尊重死者生前明示或者可得而知的意思表示。如果死者生前留有书面或者口头的遗愿,那么理所应当优先遵从死者的生前意愿。
      其次,在死者生前没有明示的情况下,依照近亲属的意愿处理。近亲属间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按照共同的意见处理;否则,需要根据亲属之间的关系顺位来确定由谁优先行使安葬权。我国自古通过“五服”制度来确定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现代则通过继承法、民法通则加以确定:第一顺位是配偶、子女和父母。当此三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有配偶的由配偶决定,因为婚姻组成的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无配偶或者配偶不能决定的,由父母决定;配偶、父母均不能决定的,由子女决定。有多个子女的,由赡养义务履行最多的决定。第二顺位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在没有第一顺位近亲属的情况下,才能由第二顺位的近亲属享有和行使安葬权。此类亲属之间若是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或者是没有近亲属,又或是近亲属均放弃安葬权决定权的,则可以由死者生前的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决定。
      最后,如果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则由法院依照习惯或公序良俗对遗体、遗骨或者骨灰的安葬方式加以确定。我国民法总则第八条对于公序良俗原则的规定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十条对于法律适用的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能违背公序良俗。”
      生养死葬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让逝者尽早安息具有深厚的伦理及道德渊源,妥善安置死者的遗体、遗骨和骨灰对于完成死者的生前所愿和安抚近亲属的情感至关重要。习惯作为法源之一,通过采用公序良俗原则来处理此类问题,可以弥补现行法的滞后,不断适应新情况、新问题。死者的近亲属也应当尊重习俗,尊重死者意愿,才有助于和谐家庭的构建。

  • 殡仪馆在焚烧尸体后,为何只允许家属带走一半的骨灰?
    答:在温度760~1150度的火化炉中烧两个小时,人体的大部分(特别是器官)和其它软组织都会因排放系统释出的热力和气体而蒸发和氧化。火化后所剩下来的都是干骨头碎片(大多是钙磷酸盐及次要矿物质)。由于干骨头碎片的重量非常接近骨骼的重量,所以它们会随人群不同而有所不同。一项研究指出,成人骨灰重量...
  • 殡仪馆在焚烧尸体后,为何只允许家属带走一半的骨灰?
    答:大多数人在解放前选择土葬,现在火葬是最常见的选择。亲人去世后,我们通常会把他们的尸体送到殡仪馆处理。遗体告别后,殡仪馆工作人员会将遗体送到一个特殊的炉子里焚烧。然后,在几千度的高温下,尸体会慢慢变成灰烬,然后灰烬会被还给家属。然而,最近有传言说,在殡仪馆火化后,家庭只能拿走一半的骨...
  • 怎么办理丧事,骨灰可以存放在哪?
    答:4. 接运遗体:在预定时间,家属持死亡证明书在指定地点等候灵车接运遗体。5. 遗体火化:遗体被送往殡仪馆,经过整容后,供家属告别。之后进行火化,家属选购骨灰盒,领取火化证明,并最终领取骨灰。6. 骨灰存放:骨灰可以存放在殡仪馆或公墓。存放需要支付一定费用。在传统上,丧事是指人死后的殓葬和哀悼...
  • 姥爷去世了,出殡时谁抱骨灰盒谁抱遗像呢?
    答:4. 孝女和外甥女们,作为女性家属,通常走在队伍的后面,体现了传统习俗中儿前女后的顺序。5. 在葬礼的行列中,虽然孙婿在法律上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但通常不必在丧事中陪伴亲人。6. 如果姥爷去世时没有儿子,按照传统习俗,他的骨灰可能会由侄子来保管。7. 参加葬礼时,应保持庄重严肃的态度,着装应...
  • 亲人的骨灰重要吗?儿女会不会不要母亲骨灰?丈夫会不会不要妻子骨灰
    答:是亲人的骨灰,都会要的,没听说有谁在亲人去世后,不要骨灰的。
  • 亲人在国外去世骨灰怎么带回来
    答:这是被允许的。我们已协助许多家属顺利完成此类事宜。法律依据:《中国南方航空客运手册》规定:1. 携带死者的死亡证明和当地派出所出具的安全携带证明。2. 骨灰盒应由能通过X射线检查的材料制成。3. 购票后,应与航空公司联系并提前通知他们。4. 骨灰应妥善包装,避免影响其他乘客。
  • 丈夫去世了,前妻有权要骨灰证吗
    答:丈夫去世了前妻无权要骨灰证。二婚的男人死后骨灰安置权应该属于现任妻子,法定妻子有权作主,前妻已不是夫妻了。骨灰不能分配,与前妻的儿子应当认真沟通一下,选择最适当的位置安置骨灰。如果认为你是正确的,打官司也无妨。骨灰安放证明 办理骨灰安放、续期等相关业务,需家庭推选的一位家属携带本人有效...
  • 怎么办理丧事,骨灰可以存放在哪?
    答:办理丧事程序如下:1、办理死亡手续:当亲人去世后,死者家属或单位必须开取的死亡证明:正常死亡的,由医疗卫生机构出具医学死亡证明;非正常死亡的,由区、县以上公安、司法部门出具死亡证明。2、注销户口:死者家属持死亡证明书到驻地派出所注销户口。3、联系火化:1)打电话或派人前往殡仪馆或殡葬服务站...
  • 去逝后不要骨灰可怎么办?海葬怎么办理?
    答:去世后骨灰应该由亲属带回家,也可以由亲属出面办理骨灰寄存手续后,寄存在火葬场或公墓(各地具体做法不完全相同)。海葬申请流程:1.市民带证明亲属关系的户口簿、登记人的身份证和《火化证明》,到开展海葬的机构办理登记,或者复制身份证寄到(电子邮件也可)开展海葬的机构办理登记,或者打电话进行电话...
  • 海葬完骨灰盒怎么处理
    答:问题二:去逝后不要骨灰可怎么办?海葬怎么办理? 去世后骨灰应该由亲属带回家,也可以由亲属出面办理骨灰寄存手续后,寄存在火葬场或公墓(各地具体做法不完全相同)。海葬是近些年来倡导的订种骨灰安置方法,各地具体做法也有不同。一般在每年清明节,由民政局和公墓统一组织,乘船出海。有的地方还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