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3
农村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农村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这几组到底是什么关系!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农村新型城镇化是不标准的提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会全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的,即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概括地说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不矛盾,也可以说新农村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方面。

虽然也有一些专家试图给新型城镇化下一个严格定义,但我想,要找到一个权威的大家都认可的新型城镇化定义,可能很难,或许下定义的专家本人都未必清楚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如何走新型城镇化之路从三个方面做了阐述,但这只是原则要求,说不上是严格的定义,即使是定义,也不能全面涵盖新型城镇化之“新”。  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据说未来十年城镇化是中国扩内需的重大战略。经济工作会议也已把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作为今年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许多地方都正在或已经制定了新型城市化的规划,相关专家学者也忙着在全国飞来飞去,向地方主政者推销自己的新型城市化方案。  2012年已经过去,从经济角度说,2012年留下的最大遗憾就是经济遇到很大困难,增速虽然实现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但却降到近年来的低点。对中国来说,由于还有繁重的就业压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压力,以及其他一些需要充足财力保障才能做好的事情,所以,仍需保持一定的增长水平,因为财政的增收依赖于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从长远看,要使中国的发展方式转型成功,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前提应是建立一个内需主导型的经济模式。而城镇化,被认为是中国扩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从而也是保证经济较高增长的优势所在。相关统计显示,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大概能够带来7万亿元的市场需求。一些机构已经预测,由于有了城镇化的政策保障,今年经济至少能够达到8.2%的增速,远高于去年增长水平。凡此种种,决定了今年的工作重点还是会放在如何把经济搞上去。  把经济作为优先处理的事项虽然符合中国当前情形,不过,我担心的是,假如大家都把眼睛盯在城镇化上,恐怕中央对新型城镇化之“新”的要求就会落空。道理很简单,各地打城镇化的主意,着眼不在城镇化的“新”上,更多还是出于GDP和财政收入的考虑。如上所述,毕竟只有经济增长,才有财政的增收。如果这样,目前各地大张旗鼓的城镇化很可能会变成“穿新鞋,走旧路”,回到过去见物不见人的城镇化状态。  迄今为止的城镇化,正如国家行政学院张孝德教授所批评的,它是被GDP主义捆绑的城镇化,使城镇化成为与生态文明时代相悖的高能耗、高浪费、高污染的病态城镇化;是一味以西方城市镇为参照系的城镇化,使城镇化成为中国文化缺位、特色不明的城镇化;是在错误城镇化理论误导下,使城镇化成为不计成本的盲目追求大城市扩张的非理性城镇化。简单地说,目前的城市化异化成了在政府主导下的一种非理性的造城运动,它一方面把农民赶上楼,剥夺农民参与土地增值的收益分配权;另一方面,又驱使农民进入城市,干又脏又累的活,但却长期只拿大体相当于城镇同等人群一半的报酬,给农民造成双重伤害。  所以,让城镇化回归到中国特色城镇化上来,走一条与已有的城镇化不一样的“新”路,就不仅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我再次强调,并不知道什么叫新型城镇化,但我想新型城镇化之“新”,至少应该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要有个性特质,二是要有人本气息,三是能够城乡互补。城镇也是有生命的,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不能千篇一律、千城一面,这样的城市没有个性,自然也体现不出“新”来。其次,推进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是为了使生活于这个城镇的人们日子过得舒心,这就要求我们的城镇化不能见物不见人,为城镇而城镇;也就是说,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使之具有人情味,形成良好的人本氛围,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不是相反。  还有,新型城镇化不是不要农村,因此,城乡互补和融合在城镇化中就显得特别重要。农村可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城镇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不能认为农村是城市的累赘,以牺牲农村的发展来谋求城镇的进步,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要力戒这一点。  (作者为时政专栏作家)

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推进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综合来看,新型城镇化体现出六个新特点。
根本目的:农村居民的市民化。让更多农民到城镇定居并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目的。2000—2012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由10.5个百分点扩大到17.3个百分点,这种半城镇化状态严重影响了城镇化的质量和进程,进而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实现人的城镇化有两个突出标志:一是将农村居民户籍调整为城市居民。《决定》要求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规模城市的人口调控政策。当然,从改革的长远要求来看,最终目标是要取消城乡户籍制度,彻底破除附着在城乡居民身上的外在标签。二是让转变了身份的农村居民能够真正享受到平等的市民待遇,这是促使农民变为市民的本质要求。《决定》提出要“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险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介入城镇社保体系”。为此,新型城镇化一定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抓紧细化落实相关政策,积极完善体制机制,真正让更多的农民能够在城市里落得下、生活好、有尊严。
基本要求:发展模式的集约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加快发展,各地区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建成区膨胀过快、新城新区设置过多过滥、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压力过重等问题也越来越凸显。2000—201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78.5%,而同期城镇人口只增长45.9%,“土地城镇化”特征十分明显。作为土地、水等战略资源人均占有量十分匮乏的国家,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必须摒弃既有路径,切实在内涵增长上狠下功夫。《决定》提出要“从严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进一步突出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的法律地位,抓紧出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切实提高规划制定的科学性、调整的严肃性、实施的稳定性、监督的规范性。完善设市标准,提高城市发展质量,严格控制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发展规模,提升城市国土开发强度和建设管理水平,切实体现高效集约发展的要求。
基础动力:产业支撑的高效化。城市发展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需要各类产业的强有力支撑。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动力源泉,只有依靠产业支撑推进的城镇化才是真正的城镇化。近来出现的诸多“鬼城”,很大程度源于支撑产业的虚无或城市功能的单一,为此《决定》提出要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在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各个城市应围绕市场需求,立足比较优势,注重提升经济功能。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培育,既要考虑与周边城市产业的联动衔接,又要坚持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可适当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努力提升城市的集聚效应和人口规模;东部地区则在新型工业化方面率先突破,大力发展科技研发、现代物流等产业,积极探索“四化同步”和绿色发展新路径,重点提升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重要任务:城乡发展的一体化。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所谓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改变过去城乡发展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巨大差距,转而强调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资源配置、产业布局、生态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一体化。要改革创新人口、户籍、土地等城乡管理体制,重点促进教育、卫生、医疗、就业、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使城乡居民都能够安居乐业、幸福和谐,公平地享受发展改革的成果。与此同时,要按照《决定》精神,积极优化城镇体系,“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科学引导人口和产业的有序流动,促进不同区域的合理分工。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优化空间布局和生产要素,积极培育重点城市群,以此来统筹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等突出问题。
支撑条件:发展环境的生态化。推进新型城镇化,要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在战略层面上,要依据《决定》要求,抓紧“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科学优化全国城镇化布局和总体框架。在城市建设上,要鼓励各个城市科学利用山、水、林、园的独特生态功能,创建山水相依、林园共秀的生态型城市。充分尊重广大群众对生态文明的向往,积极完善生态系统和环境设施,大力优化美化生产生活环境。充分利用宝贵的生态资源,积极发展生态观光、养老休闲、旅游度假、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互利双赢。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和绿色行政,创建生态、高效、安全的城市环境,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必备要素:地域文化的品牌化。文化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魂魄,是凝聚人、吸引人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城市软实力和独特魅力的有效催化剂。城市文化品牌的确立要充分尊重历史沿革与时代要求,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聪明智慧。城市文化也不能仅停留在理念和口号层面,而应体现在城市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细节,大到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和总体规划的制定,小到基础设施、一砖一瓦的技术标准和风格样式。注重城市文化的挖掘和培育,有力促进形成独特的、富有魅力的城市品牌和地域标识,迅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促进消除“千城一面”的痼疾。与此同时,进一步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积极培育文化产业,也可以让文化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为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
    答:新型城镇化新在以人为核心。强调了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这意味着国家会在坚持区域协调统筹的基础上,尽量好地提供各类公共服务,满足城镇化后居民的需求,包括教育、医疗、健康等各类公共服务。而以人为核心的具体体现就是以农民工及其家属在城镇落户、成为户籍人口的城镇化。同时,这也是实现“...
  •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
    答: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相比较,“新”在以人为核心,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更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转变,实现城...
  •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答:1. 提升人的生活质量:新型城镇化着力于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城市环境,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这包括提供优质的公共交通、医疗保健、教育、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如绿化、文化、历史等。2. 促进人的就业和创业:新型城镇化关注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在农村...
  • 以什么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答:新型城镇化新在以人为核心。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力量源泉,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把新的发展理念融入城镇规划全过程,增强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和连续性,逐步构建梯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完...
  •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设意义
    答: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对于这群转移的农村人口,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是必不可少的生存需求。这部分刚需人群的住房需求恰好燃起了新一轮的楼市上升潮,有效地带动二三线城市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新型城镇化新在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
  • 中国为什么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答: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未来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让更多的人生活在城镇,不但可以让更多人享受城镇文明,尽快过上小康生活,而且也有助于减轻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压力。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只转移劳动力,而不能减少人口,...
  • 新型城镇化是什么意思
    答:新型城镇化是指以城乡统筹为核心,推动城市发展由传统的单一扩张转变为质量提升与和谐共享的过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定义 新型城镇化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它不再仅仅关注城市规模和经济指标的扩张,而是强调城乡协调发展,追求城市发展质量。具体而言,新型城镇化更加...
  • 新型城镇化究竟“新”在哪里
    答: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旧型城镇化的一个误区是见物不见人,兴城不兴业,城镇化似乎就是土地的硬化,就是新建筑的崛起,而人力资源则较少被制度关照。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努力在改革攻坚中破解深层次矛盾,做到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社会发展,都要立足于让人完成城镇化。 人的...
  • 新型城镇化建设内容是什么?
    答:一、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它改变了过去单纯以城市规模扩大和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镇的文化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内涵为中心。以提高居住环境,打造宜居之所为前提,实现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从而实现农村土地可以规模经营,扩大内需,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二、...
  • 什么是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和农民有什么影响
    答:当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减少,农业将向规模化、产业化转型,使剩余的农民成为现代化农业工人。因此,留在农村的人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过程中最后富起来。3. 新型城镇化的“新”之处在于转变发展模式,从单纯追求城市规模和空间扩张,转变为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使城镇成为高品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