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农业税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2
中国为什么取消农业税?

一、农业税在全国税收中的占比已经很小了,取消并不会对国家运行造成大的影响。
二、工商业取代农业成为税收的主要来源。
三、农业始终是弱势产业,国家有能力减轻农业负担,甚至补贴农业时,都会促进工商业反哺农业,保证农业稳定。
四、减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减少社会矛盾,让农民群体富裕起来。
取消农业税就是第一步,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是第二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是第三步,现在正在大规模开展的脱贫攻坚是第四步!取消农业税,是我国国家强大的象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农业税是国家对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俗称"公粮"。2006年2月22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张面值80分的纪念邮票,名字叫做《全面取消农业税》,以庆祝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在我国沿袭两千年之久的这项传统税收的终结。作为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停止征收农业税不仅减少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农民的公民权利,体现了现代税收中的"公平"原则,同时还符合"工业反哺农业"的趋势。取消农业税
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农业税已成为历史.
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农业税收为春秋时期(前594年)鲁国实行的"初税亩",汉代叫"租赋",唐朝称"租庸调",国民政府时期叫"田赋";期间在历朝对税制多次进行改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未停止征收农业税。中国为传统的农业国,农业税收一直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国库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税收。从现代意义来看,农业税一直被农民称为"皇粮国税",尽管农民负担问题一直困扰中国大陆,但农民一直认为纳税是一种义务,对农业税未有对抗心理。到2005年废止农业税止共计实行了整整2600年。
1958年6月3日颁布《农业税条例》。
1983年开始,开征"农林特产农业税",1994年改为农业特产农业税;牧区省份则根据授权开征牧业税;农业税制实际包括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牧业税等三种形式。
2000年起从江西开始试点并逐步扩大范围,到2003年在中国大陆全境铺开,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乡统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2004年开始,取消牧业税和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实行取消农业税试点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对种粮农户实行直接补贴、对粮食主产区的农户实行良种补贴和对购买大型农机具户的农户给予补贴;吉林、黑龙江8个省份全部或部分免征了农业税,河北等11个粮食主产省区降低农业税税率三个百分点,其它地方降低农业税税率一个百分点。
2005年上半年,中国22个省免征农业税;2005年年底28个省区市及河北、山东、云南三省的210个县(市)全部免征了农业税。
据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50多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业税所占比例已大幅下降。1950年,农业税占当时财政收入的39%,可以说是财政的重要支柱。1979年,这一比例降至5.5%。从2004年开始,中央决定免征除烟叶税外的农业特产税,同时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工作。2004年,农业税占各项税收的比例进一步降至1%。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
取消意义
是对农民的一种解放。在中国,农业征税、缴税成本太大,这种成本有时候甚至超过了税收本身。以农业税为载体,派生出从农民、农村、农业摄取剩余的税费的品种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农业税的取消,使这种到处向农民伸手的体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现行的农村税制,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下设立的。这种两线并行的税制结构,再加上城乡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对中国农民形成了极不公平的税收负担。中国由7%的主税及其20%的附加合成的农业税税率达8.4%。据了解,对特定人群进行税收,这种情况只有在中国才存在。因此,取消农业税政策的提出,更多的是一种制度性的变化,是中央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政策做出的重大调整,是对农民在税负上与城市居民平等地位的恢复。

  农业税是国家对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俗称“公粮”。
  农业税起源很早,中国过去称田赋,西方国家称地租税或土地税。在封建社会,农业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是封建制国家最主要的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体。但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工业、商业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当代世界多数国家的农业税已不是主体税收,而是作为财政收入的辅助手段。

  历史

  据史料记载,农业税始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到汉初形成制度。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六次会议于1958年6月3日颁布了农业税条例,并实施至今。这一古老的税种,已延续了2600年的历史。历史上,“皇粮国税”一直牵动着中国的兴衰。尽管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改革,以扩大纳税面,让有地产、有钱财的人多纳税,但由于吏治腐败,负担最终转嫁到农民头上。即使是屡被提起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也只是短暂的轻徭薄赋,历代封建统治者始终未能跳出农民负担越减越重的“黄宗羲定律”。
  革命战争时期,广大农民用一辆辆装满粮食的小推车,“推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又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几十年来,农业税一直是国家财力的重要基石。据统计,从1949年至2000年的52年间,农民给国家缴纳了7000多亿公斤粮食,农业税也一直是国家财力的重要支柱。
  2004年,国务院开始实行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据统计,免征农业税、取消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可减轻农民负担500亿元左右,到2005年已有近8亿农民直接受益。2005年岁末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让9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

百科名片
农业税是国家对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俗称“公粮”。2006年2月22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张面值80分的纪念邮票,名字叫做《全面取消农业税》,以庆祝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在我国沿袭两千年之久的这项传统税收的终结。作为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停止征收农业税不仅减少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农民的公民权利,体现了现代税收中的“公平”原则,同时还符合“工业反哺农业”的趋势。

目录

概述
历史
特点
计税依据农业收入
计算方法
纳税人
税率
地方附加
纳税期限
纳税地点
优待与减免
取消农业税
取消意义
相关评论概述
历史
特点
计税依据 农业收入
计算方法
纳税人
税率
地方附加
纳税期限
纳税地点优待与减免取消农业税取消意义相关评论展开 编辑本段概述
农业税是国家对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农业税
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俗称“公粮”。1958年6月3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96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1994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规定》。 全国的平均税率规定为常年产量的15.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平均税率,由国务院根据全国平均税率,结合各地区的不同经济情况,分别加以规定。在征收农业税(正税)的时候,还允许地方根据实际需要,在一定的比例内,附征一些税额,由地方使用,这就是农业税地方附加,也叫“地方自筹”。农业税分夏、秋两季征收,夏收较少的地区,可以不进行夏征,在秋季一并征收,具体时间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农业税起源很早,中国过去称田赋,西方国家称地租税或土地税。在封建社会,农业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是封建制国家最主要的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体。但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工业、商业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当代世界多数国家的农业税已不是主体税收,而是作为财政收入的辅助手段。“十五”(2000-2005)之初,中国开始了以减轻农民负担为中心,取消“三提五统”等税外收费、改革农业税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费改革。
编辑本段历史
据史料记载,农业税始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到汉初形成制度。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六次会议于1958年6月3日颁布了农业税条例,并实施至今。这一古老的税种,已延续了2600年的历史。历史上,“皇粮国税”一直牵动着中国的兴衰。尽管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改革,以扩大纳税面,让有地产、有钱财的人多纳税,但由于农民
吏治腐败,负担最终转嫁到农民头上。即使是屡被提起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也只是短暂的轻徭薄赋,历代封建统治者始终未能跳出农民负担越减越重的“黄宗羲定律”。 革命战争时期,广大农民用一辆辆装满粮食的小推车,“推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又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几十年来,农业税一直是国家财力的重要基石。据统计,从1949年至2000年的52年间,农民给国家缴纳了7000多亿公斤粮食,农业税也一直是国家财力的重要支柱。 2004年,国务院开始实行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据统计,免征农业税、取消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可减轻农民负担500亿元左右,到2005年已有近8亿农民直接受益。2005年岁末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让9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
编辑本段特点
农业税的特点: 1、以农业收入为征税对象; 2、以常年产量为计税依据; 3、实行两种方式征收; 4、实行由国家统一控制下的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5、地方政府具有相对较多的管理自主权。
编辑本段计税依据
农业收入
农业税的计税依据是农业收入,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按常年产量计算的农业收入。它是农业税的计税产量,不是实际产量,是中国农业税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农业税行之有效的征收方法。 2、按产品收入计算的农业收入,是农林牧产品的计税依据,对列举的农林牧产品,按产品的收入计算确定农业收入。
计算方法
农业收入的计算标准如下:农民收获
(一)种植粮食作物的收入,按照粮食作物的常年产量计算; (二)种植薯类作物的收入,按照同等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的常年产量计算; (三)种植棉花、麻类、烟叶、油料和糖料作物的收入,参照种植粮食作物的常年产量计算; (四)园艺作物的收入、其他经济作物的收入和经国务院规定或者批准征收农业税的其他收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规定计算标准。(一)、(二)、(三)项所列各种农业收入,一律折合当地的主要粮食,以市斤为单位计算;折合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规定。 常年产量应当根据土地的自然条件和当地的一般经营情况,按照正常年景的产量评定。对于因积极采取增产措施和采用先进经验而使产量提高特别显著的,评定常年产量不宣过高。在评定常年产量的时候,对于纳税人兴修农田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程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土地,受益未满三年的,应当参照受益前的正常年景的产量评定常年产量。常年产量评定以后,在五年以内,因勤劳耕作、改善经营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常年产量不予提高;因怠于耕作而降低单位面积产量的,常年产量不予降低。
编辑本段纳税人
凡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农业税的纳税人。
编辑本段税率
全国的平均税率规定为常年产量的15.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平均税取消农业税
率,由国务院根据全国平均税率,结合各地区的不同经济情况,分别加以规定。
编辑本段地方附加
农业税地方附加 在征收农业税(正税)的时候,还允许地方根据实际需要,在一定的比例内,附征一些税额,由地方使用,这就是农业税地方附加,也叫“地方自筹”
编辑本段纳税期限
农业税分夏、秋两季征收,夏收较少的地区,可以不进行夏征,在秋季一并征收,具体时间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编辑本段纳税地点
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将应缴纳的粮食或者其他农产品和现款,送交指定的机关;征收机关收到以后,应当发给收据。 纳税人有运送他们应缴纳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义务。义务运送的里程,一般以当日能够往返为原则,具体里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规定。超过义务运送里程的,其超过的里程,应当按照当地的一般运价发给运费。
编辑本段优待与减免
纳税人从下列土地上所得到的农业收入,免征农业税: (一)农业科学研究机关和农业学校进行农业试验的土地; (二)零星种植农作物的宅旁隙地。取消农业税漫画
下列地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决定,可以减征农业税: (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还有困难的革命老根据地; (二)生产落后、生活困难的少数民族地区; (三)交通不便、生产落后和农民生活困难的贫瘠山区。 据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50多年来,中国财政收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业税所占比例已大幅下降。1950年,农业税占当时财政收入的39%,可以说是财政的重要支柱。1979年,这一比例降至5.5%。从2004年开始,中央决定免征除烟叶税外的农业特产税,同时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工作。2004年,农业税占各项税收的比例进一步降至1%。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
编辑本段取消农业税
(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农业税已成为历史!) 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农业税收为春秋时期(前594年)鲁国实行的“初税亩”,汉代叫“租赋”,唐朝称“租庸调”,国民政府时期叫“田赋”;期间在历朝对税制多次进行改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未停止征收农业税。中国为传统的农业国,农业税收一直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国库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税收。从现代意义来看,农业税一直被农民称为“皇粮国税”,尽管农民负担问题一直困扰中国大陆,但农民一直认为纳税是一种义务,对农业税未有对抗心理。到2005年废止农业税止共计实行了整整2600年。 1958年6月3日颁布《农业税条例》。 1983年开始,开征“农林特产农业税”,1994年改为农业特产农业税;牧区省份则根据授权开征牧业税;农业税制实际包括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牧业税等三种形式。 2000年起从安徽开始试点并逐步扩大范围,到2003年在中国大陆全境铺开,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乡统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取消农业税
2004年开始,取消牧业税和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实行取消农业税试点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对种粮农户实行直接补贴、对粮食主产区的农户实行良种补贴和对购买大型农机具户的农户给予补贴;吉林、黑龙江8个省份全部或部分免征了农业税,河北等11个粮食主产省区降低农业税税率三个百分点,其它地方降低农业税税率一个百分点。 2005年上半年,中国22个省免征农业税;2005年年底28个省区市及河北、山东、云南三省的210个县(市)全部免征了农业税。 据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50多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业税所占比例已大幅下降。1950年,农业税占当时财政收入的39%,可以说是财政的重要支柱。1979年,这一比例降至5.5%。从2004年开始,中央决定免征除烟叶税外的农业特产税,同时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工作。2004年,农业税占各项税收的比例进一步降至1%。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
编辑本段取消意义
是对农民的一种解放。在中国,农业征税、缴税成本太大,这种成本有时候甚至超过了税收本身。以农业税为载体,派生出从农民、农村、农业摄取剩余的税费的品种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农业税的取消,使这种到处向农民伸手的体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现行的农村税制,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下设立的。这种两线并行的税制结构,再加上城乡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对中国农民形成了极不公平的税收负担。中国由7%的主税及其20%的附加合成的农业税税率达8.4%。据了解,对特定人群进行税收,这种情况只有在中国才存在。因此,取消农业税政策的提出,更多的是一种制度性的变化,是中央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政策做出的重大调整,是对农民在税负上与城市居民平等地位的恢复。 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一项巨大成果。四百亿的农业税虽然只占国家税收总额的百分之二点几,但今后这笔税收不但没有了,国家还要从财政中拿出一笔钱来支付农村基层的财政开支,这在以前即使想做也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农业税的取消,一方面意味着中国经济结构在升级的过程中,农业的比重正在逐步降低;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目前已完全具备了取消农业税而不至于影响国家全局发展的经济能力。 对小区域经济中的财政税收结构的影响是最大的,特别是县域经济。对于许多农业县、农业区域来说,财政税收中的农业税仍然是很大的比重。农业税的取消,使得这些地方的财政税收结构农业税
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并进而将影响到更大的区域甚至是国家财政税收结构的变革。因此,取消农业税,实际上是对财政税收结构、小区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甚至是国家宏观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的开始,意味着我们的改革已开始走向最艰巨的领域。取消农业税以及中央政策向“三农”倾斜,并不损害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利益。相反,还将最终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一个浅显的道理:全国13亿人中的9亿多农民增收了,消费水平提高了,必将促进城乡市场的畅旺,拉动内需,城镇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等环节也将随之步入良性循环,进而加快城市工业化的步伐。同时,城乡差距的缩小,还会促使农村社会更加稳定,并有助于全社会的稳定。一句话,中国的改革,都是从解放农民开始的。没有富裕的农民,就没有富裕的中国;没有农村的稳定,就不可能有一个稳定和谐的中国社会。
编辑本段相关评论
农业税取消后提高了农产品成本。降低了国际竞争力。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惟一仍然专门面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的国家,总税率为 8.4%。国家税务总局法规处处长王道树认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外竞争对国内农产品市场压力明显加大。中国农业本来就是弱势产业,农业税则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使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大打折扣。 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对本国农产品的补贴是我们远远做不到的。根据世贸组织规则,中国可使用‘绿箱’‘黄箱’政策补贴农民,说可以补到8%,可现在实际能达到的大约也就是2%。这迫使我们采取包括减税在内的积极政策,支持农业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农村税负高于城市。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加大也是减免农业税的重要原因。2003年,这个差距已达到3.3:1。“怎么提高农民收入?”王道树说,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增收,另一方面就要给他们减负,而农业税是农民负担中最大的一块。从另一个角度看,农民的税负远高于城市居民。王道树分析,同样作为纳税人,城市居民交个人所得税时,先要把起征点以下的收入扣除,而农民交农业税却从没有起征点。如果征农业税也像征个税那样扣除,至少有9成以上农民达不到纳税人水平,应该不交税或者少交税。 作为生产者和经营者,城市工商业者把商品拿到市场上去卖才交税,而农民无论实际产量和成本消耗多大,都必须按定额交税,这使得农业税几乎变成了“地租”。根据换算,农产品增值税的税率比工业品增值税的税率要高出5至8个百分点。城市和农村实行两套不同的税制,是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典型反映之一。这不仅显失公平,更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 我国从2006年起取消了农业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农业税收为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汉朝称“租赋”,唐朝称“租庸调”,清朝称“田赋”。在农业税取消以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仍专门面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的国家。取消农业税促进城乡税制统一,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但并不能表明我国已消除城乡差别。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 国外有没有农业税?
    答:我感觉应该也有,不过百度不到,然后查了一下百度百科,发现上面对农业税的描述一直是围绕着我们国家,没提到国外的农业税或者类似税收项目。希望达人能给出可信的有据答案!谢了!... 我感觉应该也有,不过百度不到,然后查了一下百度百科,发现上面对农业税的描述一直是围绕着我们国家,没提到国外的农业税或者类似税收项目...
  • 农业税收在国家收入中的比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我国农业正逐步向现代过...
    答:(1)农本思想;农业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2)趋势:农业税相对稳定,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工商杂税超过农业税)。 原因:实行“摊丁人亩”(“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商品经济发展(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清政府政策调整;民族工商业和外贸有所发展;外国资本渗入。(3)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 我是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的,请问一下国家、省、市、县里面对农业税...
    答:具体征免农业税的耕地面积,以征收机关核查的实际繁殖良种的耕地面积为依据。 (七)三峡库区移民减免税优惠 按照国税函[1999]845号文件规定,对于三峡工程库区农村外迁移民开垦荒地所取得的农业收入,从有农业收入的年度起,免征农业税3到5年。对三峡工程库区农村外迁移民所取得的非开荒农业收入,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 “摊丁入亩”和“地丁银”有什么区别?
    答:摊丁入亩的做法是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所以无地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摆脱了千百年来的丁役负担;地主的赋税负担加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和了土地兼并;而少地农民的负担则相对减轻。同时,政府也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有利于调动...
  • 为什么取消农业税
    答: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取消农业税还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减轻农民负担可以激发农民的生产热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有助于扩大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此外,取消农业税还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流向农村,推动农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 在秦汉三国时期把农业税废除有可能吗?
    答:“在秦汉三国时期,想把农业税废除的话,这个可能性是不太大的,因为当时的财政收入基本上都是农业税收”
  • 古代的农业税一般有多重?占百分之多少?应该超过50%吧
    答:农业税一般在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三之间。古代两汉时期,农业税为三十税一(3.3%)至十五税一(6.7%);唐代大约到10%;宋代9%;明代4%;清代7%,民国15%;建国25%(最重)。
  • “农业税”又恢复了吗?2022年农村土地有3件事,农民要了解!
    答:按照已经下发的《一号文件》相关规定来看,在2022年涉及到农村土地方面,国家还会继续加大治理力度!对于一些农村土地问题,还将通过征税的方式进行处理!对于咱们在农村有宅基地的农民来说,很有可能还会面临一项税收!难道“农业税”又恢复了吗?在2022年农村土地会有哪些变化,土地归并是否会启动?征地补偿...
  • 我国取消农业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
    答:一、农业税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在我国已经实行了二千多年,农业税的取消,本身就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性的进步。二、农业税的取消,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对于有效解决三家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现实的积极意义。三、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使家民更加热爱土地,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保护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