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关系的定义,以及邻里关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9-10
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创造友好的邻里关系,你能做些什么?写到至少4条!

不随地吐痰,爱护环境。
要和邻里结成友好的关系,互相帮助。
要听从他人的意见。
不要伤害小动物。呼吁他人。

构建和睦邻里关系

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邻里和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子

乡里同井
,
出入相友
,
守望相助
,
疾病相扶持
,
则百
姓亲睦

一语深刻表述了邻里友善相处、社会美满和谐这一令人神往的意境。然而,随着城
市化进程的加快,
这一传统美德在现代都市人的身上似乎再难觅踪影。
高楼大厦这一有形的
物体不但阻挡了邻里间亲密交往,
更成为阻隔人们心灵沟通的无形屏障,
一个个家庭成了楼
海中的孤岛,同处一隅的邻里却互不相识,人们似乎早已习惯

不和陌生人说话

。老子《道
德经》


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

不但是当时小国寡民生活状态的生动写照,
更是对
我们现代都市生活状态的谴责。

当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国上下共同的目标。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社区
是社会的基础,
打破邻里隔膜屏障,
构建和睦的邻里关系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
要求,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那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找回渐行渐远的睦邻关系呢?


一、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的社区文化,营造睦邻友好氛围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城市社会的基础。
社区内一般存在多个单位、住宅区,结构较为复杂,人际、群际关系松散,难免会产生一些
摩擦或矛盾。
消除摩擦、
化解矛盾虽然可依靠法律法规或政府部门力量,
但依此方式解决往
往比较生硬,
难以做到人性化,
有时还易引发其他矛盾等不和谐因素。
而社区文化作为社区
居民在长期的生活居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
其所形成的共同思想、
作风、
价值
观和行为准则,
具有非常明显的社区个性信念和行为方式,
必会对融洽社区人际关系、
凝聚
社区力量、消除社区矛盾起到很好的调剂作用。目前,我国政治昌明,经济繁荣,人民安居
乐业,社区文化亦日趋完善和欣欣向荣,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局面。

建设和谐社区,
虽然离不开完善的硬件设施,
但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
便应有相应的
文化,
社区文化的认同感对建立和睦相处的群体关系,
构建和谐社区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没有文化认同的社区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谐。
文化是和谐社区的灵魂,
培育和谐的社区文化,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区文化建设,
以倡导睦邻理念,
培育和谐精神来形成邻里
之间相互关爱、相互体谅、尊重差异、包容各样的社区氛围。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
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提高社区居民的公德意识,建设社区诚信文化,形成

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

的精神境界和以奉献为荣的价值观,营造与邻为德、与邻为善、与邻为亲、与邻



为乐的邻里氛围,


社区

这个平台搭起邻居间友谊的桥梁,
搭起莫逆之交的邻里融洽关系。


二、整合资源,激发参与热情,共建和谐社区


建设和谐社区是一个由全社区群众积极参与,
并充分发挥其创造力以促进社区政治、

济、
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
对社区建设的参与意识是推动
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方面。我们所倡导的和谐邻里,并不局限于居民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
亦包括居民群众与驻区单位、
社会组织之间的和谐友好关系。
驻区单位、
社会组织和居民本
身就有一种共生共荣关系和相互依赖的需要。只有充分调动社区所有群体参与共建的积极
性,
使社区居民认识到自我发展与社区发展的一致性,
把单位目标、
个人目标与社区建设目
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使驻辖区单位、
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和谐共建
活动中,才能实现共建各方互助合作与互利互赢。


主动参与是和谐邻里建设的重要原则,
社区居民是和谐社区建设的一支主要力量,
也是
重要力量。
群众的主动参与标志着居民对邻里的认同和关爱,
居民在参与社区事务的同时增
进了解,团结互助,
和睦友好的邻里关系亦自然形成。因此,
只有充分地动员居民参与到社
区事务和社区活动中,
把广大居民凝聚到基层社区组织里,
各项社区事业才能得到快速推进,
和谐社区建设才具有稳固的基础和纵深发展的动力。
当前,
社区建设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
其症结多是缘于社区居民参与不足,
具体表现是参与人群以中老年和退休无职人员为主,

壮年和在职者明显偏少;
参与方式以集体组织较多、
自发志愿较少;
活动方式以宣传表演多、
实体活动少,存在走过场、应付形势现象,效果不大。解决居民参与的难题,仅仅依靠政府
部门和社区居委会(工作站)的宣传号召还远远不够,必须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
其他社区
组织、
社区中介组织和各类

社区小社团

的作用,
让这些正式、
非正式的社区组织共同合作,
端正个别人认为的

政府包揽一切

的态度;
要大力倡导志愿服务理念,
建立各级各类志愿服
务组织和普遍的社区居民志愿服务项目。目前,蛇口街道有社区志愿者
1300
多名,建立了
完善的志愿者服务组织,通过广泛开展邻里互助等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增进了社区团结,
弘扬了社会新风。


三、丰富和谐邻里创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构筑良好的社区人文体系


要坚持贴近社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让群众乐于接受、乐于参
与的睦邻活动。
通过和谐邻里活动,
为社区居民创造沟通的机会和平台,
引导社区居民相识
相知、
互敬互爱,
让陌生的邻居熟悉起来、
让疏远的邻居亲近起来、
让寂寞的楼门热闹起来。


(一)推广

邻居节

,搭建邻里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建设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


目前全国多个城市都举办了社区邻居节,
这一活动得到广泛的认同。
市民通过各种渠道


积极倡议推广邻居节,以唤醒邻里

陌路之痛

。举办

邻居节

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邻居


是邻里和谐关系的有效载体,为邻里之间从互识、互信到互敬、互助创造了条件。

邻居


可以提高人们团结互助的意识,形成和睦相处的社会氛围。通过

邻居节

可以有效协调
邻里和家庭关系,
增强社会关系的内部调节能力,
低成本化解社会矛盾,
为建设和谐社会创
造重要条件。在

邻居节

的活动形式方面,可结合各地实际组织活动,如邻里美食比赛、邻
里好媳妇、
好儿女评选活动、邀请宠物专家义诊倡导文明养宠等等。就蛇口街道而言,
南水
社区的姊妹节,
渔二社区的开丁节,
湾厦、
海湾社区的老人节等传统特色节日亦可作为邻居
节的活动形式,为这些传统节日注入文明、和睦的内涵,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让群众乐
于接受、乐于参与,
不断拉近邻里的距离,促进邻里情感交流,强化居民凝聚力和社区归属
感,促进形成相识、相知、相助的新时代文明和谐邻里关系。


(二)创新形式,深化内涵,体现社区人文关怀。


要不断丰富创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从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把社区志愿者活动、
邻里互助活动、
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居民自发组织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吸引群众广泛参
与,使和谐邻里创建活动常做常新,取得实效。


其一,创新工作机制,党员亮出身份,营造

与邻为德

的友好氛围。在和谐邻里创建活
动中,
应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争当楼栋长,组建楼栋理事会。参与业主委员
会选举等,积极投身于创建活动中,并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十百千万

活动、

八荣
八耻

教育活动,带动社区居民群众共建和谐社区。


其二,
组建五支队伍,倡导与邻为亲,邻里守望精神。社区志愿者是和谐邻里建设的重
要力量,活跃在社区建设的舞台上。社区党组织、社区工作站、社区居委会、社工、

五老
五小
”5
支队伍以共建亲情邻里,共创和谐社区为己任,开展爱心志愿服务、义务便民互助
服务等,倡导邻里互助精神。


其三,关注弱势群体,体现社区人文关怀,做到

与邻为善

。大力倡导

互帮互助、与
邻为善

的亲情邻里关系,
关注弱势群体,
满足他们的实际所需,
开展扶贫助弱献爱心活动、

一帮一

结对子活动等,
为弱势群体创造更多的沟通交流和参与的机会,
使他们在参与创建
活动中获得价值认同和成就感,促进社区群众的心理和谐,塑造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其四,繁荣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以先进的文化凝聚人心,做到

与邻为乐

。充分利用社
区文化广场,
社区舞台及社区各类文化设施持续、
深入地开展丰富多彩、
群众喜闻乐见的文
化体育活动,以丰富群众生活,
活跃社区文化氛围,满足社区群众的文化需求,融洽邻里关
系,
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加深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形成团结互助、
平等友爱、


融洽和谐的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



和谐邻里

是城市文明的一道美景,
展现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和市民素质。
营造与邻
为德、与邻为善、与邻为亲、与邻为乐的邻里氛围,打造团结、互助、平安、文明、和谐的
现代社区,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和谐的邻里关系需要整个社会的广泛参与,
只有人
人参与,人人奉献,积极营造和谐的氛围,才能让左邻右舍都成为快乐的一家人。

地缘相邻并构成互动关系的初级群体。住地毗连的人们,认同特定的一组角色,据此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有着显著的认同感和感情联系,由此构成相对独立的小群体,即邻里。

邻里的概念,也为地理学、经济学、人种学、行政学所应用。非社会学的定义虽与社会学的定义有一些类似之处,但二者有严格的区别:所有非社会学定义只注重地缘关系,忽视对邻里的社会互动的分析;社会学认为邻里是一个互动体系。

有家必有邻。有句古话叫做“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和睦相处一向为人所崇尚。邻里纠纷,也是自古有之,在所难免。邻里间出现纠纷时,彼此应该多一分宽容,多一点谦让,以和为贵。有了平和的心态,就能消除许多无谓的矛盾,化干戈为玉帛。

清代有个“六尺巷”的故事,脍炙人口,至今仍成美谈。说的是安徽桐城张、叶两家祖屋相邻,在建屋造房时,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各不相让。张老先生修书到京城,要在京为官的儿子出面干预。

儿子回信写诗劝导家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把院墙主动后退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院墙后退三尺,两家间就有了一条宽六尺长百尺的巷子,巷子虽短,却留给人们无尽的思索。

邻里之间,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社会中形形色色人际关系中的一种。由于在成长环境、生活习惯、经济条件个人修养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邻里之间难免发生矛盾,只要相互谦让、相互谅解,就没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

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譬如,邻里之间的孩子在一起玩耍,“磕磕绊绊”是常有的事。可是就有一些家长想不开,也“裹”在里面添乱。前段时间,我市某小区两个小孩为了争抢篮球互相吵了起来,而双方家长出来不去劝解,反而为其助阵,最后成了两家人的战争,影响极坏。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邻里之间应有的态度,和谐相处,互帮互助,是邻里之间应有的准则。邻里之间必须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多一分体谅,多一分关心,多一分真诚,这是邻里和谐的重要保障,也是社区和谐、城市和谐、社会和谐的基石,谁都不能小觑。

只有人人都把密切邻里关系作为一项责任和义务,人人讲和谐,处处促和谐,我们的社区、城市和社会才会越来越和谐、越来越美好。

扩展资料:

邻里关系逐渐冷漠。

邻里间应互助互爱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实在知易行难。明明只是陌生人,起居却不过一墙之隔,阻隔不了的噪音和恶臭只能硬扛。

结果与友爱互助相反,不少邻舍都像个火药桶,人人各有一肚恶气,一言不合则先口角继而动武,就算不起冲突,也对邻居敬而远之。早前美澳两地各有关于邻里关系的调查,也遥相呼应现代人对邻居的冷漠态度。

邻里关系淡薄,会导致中年至晚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反之,与邻居保持好关系可以大大改善中年人及长者的心理状态。

参考资料:陇城港市新闻网-邻里和睦胜千金



  邻居不是陌生人———社会学家谈新型邻里关系

  2005年3月28日7:32 [来源:洛阳晚报]

  谁都有家,有家就有邻居。然而现在的邻里关系与以前相比已经是大相径庭。
  过去一个单位的人们住在一幢楼或一个院里,家长之间是同事,孩子们是同学、是伙伴,彼此见面打招呼,平时有空常串门,逢年过节礼尚往来。可现如今随着一幢幢商品房的崛起,在独门独户的居民楼里,邻里之间更多的是陌生、是漠然、是戒备,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有人甚至称中国城市陌生居住时代已经到来。对此,有社会学家指出——邻居不是陌生人,城市社区和每一位居民都要通过社交功能的完善以及健康心理的培育,共同创建和谐的新型邻里关系。
  有些人或许还会怀念这样的“幸福时光”:以前因为住房紧张,住在一个楼层,一个院里的几家人共用一个厨房、共用一个卫生间,就像“一家人”一样,你尝尝我家亲戚带来的特产,我帮你照看照看放学的孩子,关系十分融洽。而现在,似乎真的是经济发展了生活提高了,可邻里关系倒退了。
  长期从事家庭社会学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震宇说,这不能简单看作是社会道德的滑坡。她指出,疏离化和都市化是现在社会的特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居住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单位的统一分房集中居住没有了,天南地北素不相识的人由于商品房的购买成了邻居。从陌生到熟悉必然会有一个过程,可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志趣的不同,邻里关系彼此疏离是不可避免的。
  王震宇表示,以前由于居住条件所限,邻里之间产生了许多“张家长、李家短”的纠纷。现在居住条件改善了,房间的居住功能也相对完备,在个人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也保持了相对的独立空间,邻里之间的纠纷明显少了。加之一些给陌生人开门引起的治安案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城市居住者的警惕和防范心理增强,这也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现在邻里关系今不如昔,这是社会发展和进步当中出现的新的情况和问题,要客观认识。
  王震宇指出,创建文明、融洽的新型邻里关系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和每一个居住者都应该为此而努力。因而她建议,作为社区要完善自身功能,多为社区居民提供沟通交流的场所和形式,通过适当的健身和文娱活动鼓励和吸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消除邻里之间的陌生感,拉近彼此的距离。而每一个城市居民更是要培养健康的社交心理,树立邻居不是陌生人的观念,既要对危险事物保持防范心理,又不能把自己孤立起来,在可能的情况下,邻里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增加彼此的联系和交流,从而逐步形成文明、融洽的新型邻里关系。

  邻里关系与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提供者: 吕淮波 发表时间:2005-6-8 21:05:24
  来源于:五楼安徽众城高昕律师事务所 作者:吕淮波 律师
  浏览次数:223

  --------------------------------------------------------------------------------

  ——邻里关系两人谈

  主持人:社会提倡的良好的邻里关系是什么?

  笔者:邻里关系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存在的形形色色人际关系中的一种。邻里作为一个客观存在,他们之间如何相处,能够建立一种什么样的邻里关系,除受到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外,最主要的取决于邻里之间对建立他们之间的关系持什么样的态度,遵循什么样的行为准则。

  我们社会倡导的邻里关系是那种遵守法律规范、符合社会公德,邻里之间有一定的思想感情交流,能够友好往来、互谅互让、守望相助的关系。

  主持人:请你从工作、生活的角度谈谈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的意义。

  笔者: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具有的意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比如从生产互助的角度看,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利于邻里之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互通有无、相互支援、共同发展生产、共同走上致富道路。这一点在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或者经营单位,各个家庭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对有限的农村邻里间表现的尤为明显。就目前的城市现状而言,由于许多家庭中的成员面临着下岗再就业的问题,因此良好的邻里关系也有利于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共同走上再就业之路。许多家庭事实上在这方面已尝到了甜头。

  再比如,从生活互助的角度看,一个家庭在生活上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甚至是不幸,需要别人的帮助。如果其处在邻里关系较好的环境里,这个家庭往往能及时得到邻里们的安慰和同情,照顾和救济,由此能及时地克服困难,摆脱不幸。这些得到过邻里帮助的家庭,当他的邻居发生困难时,相信他们也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因此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利于邻里之间在生活上相互扶助。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许多传统的美德,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远亲不如近邻”、“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等,就是这种传统美德在邻里关系中的写照。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应该大大地倡导、发扬这些传统的美德。

  另外,从社会控制的角度分析,良好的邻里关系还有利于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这也正是今天我们为何要选择“邻里之间”这一话题进行交流的主要原因。

  主持:良好的邻里关系对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有何意义?

  笔者:对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是解决我国治安问题,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现象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邻里关系对促进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具有的意义,至少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助于邻里之间矛盾的化解,能够直接避免或者减少邻里间因矛盾激化而引发的治安和刑事案件。在一个邻里关系良好的环境里,邻里之间往往能够自觉地采取互谅互让的方法,求得他们之间矛盾的化解,和和气气地解决好他们之间形成的纠纷。相反在一个邻里关系不良的环境里,邻里之间常会为一些丁点小事一触即发产生矛盾,轻者唇枪舌剑互不相让,重者大打出手,酿成流血事件,进而引发治安甚至是刑事案件。在社会发生的治安和刑事案件中,因不良的邻里关系酿成的占有相当的比例。

  主持:良好的邻里关系还能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

  笔者:是这样的。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助于净化一个社区的社会风气,能够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青少年违法犯罪率持高不下,已成为社会治安的大问题。因此,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现象。青少年身心所具有的特征,决定了他们自控能力弱,可塑性强,其在成长的过程中易受到客观环境和风气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表达了这种影响的作用。在一个长辈们讲法律、守公德,能够友好往来,能以互帮互助、互谅互让的态度处理邻里关系的环境里,青少年从小耳濡目染更多地受到正面地教化,他们就不易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反之生活在一个经常打打闹闹,邻里不安环境下的青少年,他们潜移默化更多地受到负面的影响,就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所具有的“地域性”特征正说明了这一问题。

  主持人:现在基层单位正在开展创建安全文明小区的活动,请你从这一方面谈谈邻里关系对这一活动的影响。

  笔者: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助于对违法犯罪现象的群防群治。邻里关系处得好,邻里之间必然会相互关心,当发现可能诱发违法犯罪的不安隐患时,往往能够互相提醒,共同设防,从而能够较大程度地防止或者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当发现违法犯罪行为时,又往往能够见义勇为、挺身而出,众人一心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从而能够有效地制止犯罪、打击犯罪。反之邻里关系处得不好,邻里之间漠不关心,各人自扫门前雪,不问他家瓦上霜,就难以在预防、打击违法犯罪中形成合力,就极易为违法犯罪分子提供可乘之机,从而导致这一社区违法犯罪发案率的上升。

  从以上谈的三点中不难看出,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是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一环,我们不可忽视这一重要的工作。

  主持人:最后请你对这一话题作一总结。

  笔者:邻里之间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能共居一地,左右为邻实在是一种缘份,我们应当十分地珍惜;善待他人,善待邻里,实际上正是善待自己;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利于他人,更有利于自己。社会治

  安的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与共居一地的人建立起良好的邻里关系,为创设安宁、和谐、文明的生存环境而共同努力。

  农村邻里是农村居民在地缘关系的基础上,经久相处、友好往来,自然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社会群体。它与其它农村社会群体相比,具有四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地域性,也就是它是一种地缘群体。二是情感性。也就是说,它是以情感为基础结合起来的群体。三是选择性。也就是人们加入哪个邻里群体,具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四是非正式性。也就是说,邻里是一个非正式群体。
  农村邻里的结构是指农村邻里的单位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从结构上看,农村邻里包括同质邻里和异质邻里两大类。前者是由同一血缘同一文化层次、同一职业、同一社会地位的家庭所构成的邻里。后者是由不同血缘、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和不同社会地位的家庭所构成的邻里。
  农村邻里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第一,它具有生产上互助的功能。第二,它具有生活上互助的功能。第三,它具有社会治安的功能。第四,它具有社会化的功能。第五,它具有感情交流和思想交换的功能。第六,它具有调解纠纷和协调关系的功能。因此,我们要通过引导农民建立合理的邻里结构,加强邻里的精神文明建设等途径来建立和完善适应农村现代化要求的邻里关系。

  新邻里关系
  邻居对于我们,是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重要纽带。“远亲不如近邻”这句古话足以说明邻里关系的重要性。邻里关系是社会中的重要公共关系,如果运转良好,将对人群素质、道德水平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住房条件的日益改善,我们也许不再为争过道而面红耳赤了,不必担心隔墙有耳了,可我们又都被水泥壁垒裹住了。与此同时,邻里关系由从前的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

  你当然有权利说邻居对我来说无所谓。然而,当一个社会正在感慨邻里关系的缺失、人际关系的恶化的时候,新邻里关系的萌动,也许就意味着某种变化和希望——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社会的灵魂,被我们淡忘的邻里关系正是这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据调查,现在邻里之间打招呼的比例比十年前下降了25.18%,但互助互惠的比例却上升了65.61%。新邻里关系极大地体现了“人性化”——人们多了双向选择的空间。

  现在的邻里关系已经由从前的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也就是说,表面上的寒暄也许少了,但遇到问题的解决方式却科学有效起来。新邻里关系注重的是大家和睦相处但绝不干涉“内政”,强调的是一种距离感——众所周知,距离常常产生美。很多高尚社区都设有“住户服务中心”和“业主委员会”,邻居们有什么事情不再相互麻烦,而是直接到住户服务中心,这已经成为一种模式化运作。

  人们总是怀念从前的大院生活,说那充分体现了“远亲不如近邻”。但这种密切和热闹是建立在住房窘困逼窄的基础上。说到底,是一种无奈——七十二家房客的拥挤造就了亲密,空间窄小,人的气魄也小了。相互之间了解得太多,彼此都熟悉彼此的性格和脾气,任何事都可以不胫而走,根本谈不上隐私权。

  社会科学家认为,十多年前的邻里纠纷80%是与住房相关。随着住宅质量的改善,公共、私人领域划分得十分明确,从前因公私领域混淆而引起的纷争也就自然消失了。

  新邻里关系实际上是居住条件改变下的一种新的人际关系,条件改变了,人的思维随之而改变,一味强调某种氛围显然有点不合实际。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很深奥的社会哲学。

  新邻里关系关键词:楼距, 会所 ,业主委员会, 社区建筑风格 ,私人领域 。

  房子之间的距离合理,就会有好邻居。好邻居,是离我们不远不近的那个人。

  上世纪70年代,邻里之间最常见的问题是谁占了谁家的走廊,谁家的煤池过了界,寸土寸金,战事纷扰。今天的房子,公用面积和私人领域已区分得相当清楚,新出现的问题是,我们的家离别人的家多远才是最合适的,多远才会让我们感觉到社区给我们的归属感,才会让我们感觉到隐蔽的生活乐趣不会被侵犯。

  好的房子,应该看得到好的风景,同时应该是邻居眼中的风景,篱笆围成的花墙,让界线变得友好,即使是玫瑰上的刺,防备的也不是摘花的手。好房子和好房子之间的距离,仿佛心和心之间的距离,应该不远也不近。

  随着社会流动和职业流动愈加激烈,人们对非利益性、非工作性的人际交往产生了一种需求。当同事、事业伙伴与竞争对手都在不断变化,我们更期待一种在家庭之外的稳定但与经济利益无关的关系。所以,好房子属于好的社区,好的社区应该有一个让我们感觉公共关系流畅的会所,在那里,邻居与邻居之间可以有良好的合作,能够找到想找的人。会所使我们有强烈的地域归属感,丰富了家的内涵。会所是这样一个地方——在我们的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涯之外,它帮助我们认识一群和我们有一样生活习惯的邻居。

  好的邻居之间应该有一种互助关系。比如,一起打球,一起修花墙,一起为孩子钉秋千架。除了现实中的合作,网络世界中的合作也让邻里关系变得进退自如。邻里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一种有乐趣的奉献,体现自己事业之外的价值。合作与互助,让邻里关系成为最有趣的社会关系和最轻松的社会关系。担任业主委员会的一份工作,有时候就是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一种乐趣。

  好房子和好房子之间、好房子和社区之间、好房子和自然之间、好房子的主人之间应该有默契。有默契才协调,协调才完美。

  默契就是你的房子很豪华但并不会显得突兀,不会盛气凌人,不会铺张。

  默契就是别人家门口是竹篱笆,你的门口就不会是罗马柱。

  默契就是你的邻居不会让孩子摘你种的花,不会半夜把收音机开得声很大。因为默契,你的房子才更有价值,你的生活才更有乐趣。

  好房子不但应该有一个大的私人空间,更应该有一个尊重私人空间的社区环境,最应该有一个与你互相尊重私人空间的邻居——没人半夜敲你的门,没人拿走你信箱中掉出来的报纸,没人问你房子是不是一次性付款。周末,你们都打开门互致问候。你的南瓜成熟了,你摆一个在邻居家的门口。

  尊重,就是你和你的邻居们都遵守生活中的潜在规则。

  那种建立在狭小空间里的热闹和亲密,永远地一去不返了。

  正如瑞纳花园住户服务中心主任于永启所说的,为业主服好务是物业管理的生命线,业主满意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物业管理公司的生死存亡——所以,业户有事找物业已经蔚然成风,谁还会开口麻烦邻居呢?何况,事无巨细,住户服务中心都会倾力解决,小到水管漏水、钥匙遗失,大到负责房屋租赁、转让等等,一派全面包揽的势头。

  优秀的物业公司已经进入创建品牌阶段,随时随地与业主保持思想与情感的交流是他们的必修课。物业公司通过各种沟通方式让广大业主知情、认可、支持,也要把近期内广大业主的要求和呼声通过各种渠道加以收集汇总,作为改进工作方法的重要依据。“住户服务中心”与“维修中心”24小时全天候,随时接受咨询和投诉,物业公司监控中心有网络电话直通每家每户,并在每个楼幢的入口处设有“友情提示板”。就这样,过去那种建立在狭小空间里的热闹和亲密一去不返了,邻居们通过“住户服务中心”的调控,之间的距离一天比一天适中,渐渐散发出亲切的美感。

  邻里关系,是一个社会中重要的公共关系,是否运转良好,往往对这个社会中的人群素质、道德水平起到很大的影响。如果我们住在豪华的房子中,但邻里关系缺失,亲人朋友关系也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城市扩大带来的空间距离拉大而日渐疏远,如果生活中只剩下同事、客户等外围公共关系,生活将变得干涩乏味。

  我所经历的邻里关系

  怀旧的心态,用心理学分析,就是有过滤作用,把美好的留下了,把不愉快的给过滤掉了。

  我住在高高的大楼上面

  (鲁鹏,媒体主编)

  “我住在高高的大楼上面,回想那过去的好时光……”

  这是我自己瞎编的歌词。每当那熟悉的旋律在耳边飘起,我就情不自禁地在心里哼哼,惆怅、忧伤、郁闷,无言的感觉瞬间弥漫了空空荡荡的大小房间。

  我在这所谓的高档小区栖身已有几年,居住环境提升了,物质生活提高了,我内心的孤独感却与日俱增。直到最近,我才知道我住的这栋楼里住着12户人家,我与他们很陌生,时间长了,彼此知道是从一个门洞进出的,大家见了面,只是礼节性地点点头,仅此而已。

  现代人似乎习惯了做一个冷漠的面具套在脸上,做一个厚厚的茧把心藏起来。几年来,我不记得有邻居来敲过我家的门。我呢,只是在准备装修房子的时候,走进正在装修的邻居家学习过。小区里有业主委员会,都是些什么人,我不清楚。业主委员会能干什么,我也不得而知。我们这个小区的物业感觉还比较正规,经常在楼底下贴个告示,发个通知啥的。小区里还有超市,平常想买点什么,一个电话就会送上门。家里的下水道堵过,门把手坏过,麻烦过朋友,找过物业,物业服务态度是好,但价格很贵。

  我搬来时,儿子尚小,顽皮得很,尽管我们整天教育他、训斥他,还用筷子揍过他的屁股,叫他不要在地板上蹦来跳去,否则楼底下叔叔阿姨要有意见,可时不时终也免不了弄出点动静来。楼下,年轻的夫妻没有孩子,男的上来很委婉地提过意见,时间一长,人家也不说了。我们实在是抱歉得很。

  有一天,我们家的对讲门铃忽然在半夜响了,里面传出一个男的声音,说是楼上的邻居,忘了带钥匙。第二天,我爱人告诉我此人是个韩国人,我这才对上号。有一个女的和他住在一起,那女的经常在晚上10点左右牵着条小狗出来溜。女的是不是他的妻子,是不是韩国人,我都不清楚。

  后来,韩国人走了。又来了一个人,也是韩国人。韩国人不懂中国人的风俗,端午节,我爱人把几棵艾蒿放到他的门前,他觉得莫名其妙。

  不管怎样,儿子终于有了一个小伙伴。一楼长期空在那儿的西单元新住户搬进来了。西单元住着一对老夫妻和他们的女儿女婿、小外甥。这一家姓什么,干什么,我一概不知。小外甥不到2岁的样子,叫豆豆。姥爷经常抱着外甥在院子里玩,我们每天从他家门前过,儿子就和豆豆熟了。每次经过,小豆豆隔很远就叫我儿子,“牛牛,牛牛”。

  牛牛愿意和羊羊玩,羊羊住在隔壁的楼上,牛牛和羊羊同年同月同日生。他们是今年春节在楼底下放焰火认识的。牛牛去过一次羊羊家,玩到晚上10点多不回来,玩疯了。后来,他妈妈就不让他去人家家里了,可能羊羊的妈妈也是这样想吧。不相干的人在家里一玩就玩到晚上10点多,是够烦人的。

  我是个球迷,我知道我的邻居里也有好球的。因为我经常在周末看球看到半夜,中场休息时,到阳台上抽烟,能听到邻居家的电视响。可惜,我们无法沟通。

  唉,人是不可能回到过去的。那种住在一个大院子里,满院子飘着饭香、鸡犬相闻的日子不会再有了。社会的确是进步了。有时,我夜里躲在阳台上看远处的大海,就想高高的大楼里面,和我一样困惑的人应该不会是少数吧?说到底,人活着,追求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愉悦。

  我的童年,天下一家

  (张先生,私营业主)

  弄堂里的邻居给我最快乐的记忆就是童年时的游戏岁月。跟着哥哥灵巧地穿越一条又一条错综复杂的小径,余音不绝的喊叫声就是伙伴们的集合号,不一会儿一群娃娃们便攒在一处空旷地带。所谓的空旷最多只有5平米左右的空间,但那却是我们童年的乐土。香烟牌子,弹子球,四国大战常常出现在那里。有一次,一个朋友还曾从邻家的厨房里偷出了一瓶烧菜用的白酒,我们几个有生第一次尝到了燃烧般的辛辣和刺激。

  如今的高楼大厦,虽然没有了婆婆妈妈的闲话,成人的耳根得以清净,但孩子们的心里却是寂寞的。我的孩子才3岁大,但他却只懂得盯着电脑看色彩斑斓的游戏软件。我想,等他长大了,童年的记忆一定比我们舒适,但却不一定比我们快乐。邻居对于他的记忆可能只有那扇装着猫眼,冰冷的铁门。

  现在,我住在一梯两户的公寓里,邻居都是相熟的,但关了家门后,却也不多来往。也许有了独立的空间,隐私权保住了,但邻居间心底的照应也被关在了各扇门的后面。每个城市其实都一样的。时代前进了,社会进步了,人文明了,但激情永远消逝了。现代的城市,有的只是温情,淡淡的,让人怅然若失。

  回忆筒子楼

  (李一曼,媒体编辑)

  我过去住的筒子楼是个三层楼房。原来是单位的招待所,后来分给了没有房子的干部们,一家一间,三家共用一间当厨房。一层楼的人家共用一个有两排水龙头的洗漱间和一个有三个蹲位的厕所。

  每天一大早,洗漱间两排面对面的水龙头边就挤满了人,好像军营或是大学生宿舍一样,大家互相只是点个头来不及说什么话,只顾低头刷牙洗脸,一片哗哗的流水声。隔壁的厕所更是紧张繁忙,因为不分男女,谁先进去谁就为同性人占领了地盘,所以我们女同胞一般起床后先把脸盆往洗漱间一放,就赶紧钻进厕所,为的是其他姐妹一会儿可以接连不断地进来方便。我通常是一边刷牙洗脸一边竖着耳朵听着厕所的动静,里面的女同胞方便完了就大声喊:“谁来?”我赶紧放下毛巾跑过去,我进去后,里面的人才出来,像交接班似的。这个环节如果交接不好,留下空当,女厕所就会变成男厕所,再要改朝换代可就难了。

  夏天冲凉可是个麻烦事,筒子楼年久失修,洗漱间的门早就没有了,有人在门上挂了个布帘子,因为是公共场所,使用频率太高,没几天帘子就或壮烈地躺在地上浸在水里,或凄惨地不翼而飞,时间长了就没人再有耐心去挂新帘子了。走廊上人来人往,所有下班的人做饭的人都在这条走廊上来回穿梭,开着大门冲澡?男人们不管三七二十一,打开水龙头哗哗地就冲起来,我们女同胞就都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不出来。等天黑了,我们才蠢蠢欲动,一个人在外面把守,暂时冻结了走廊的人口流动,里面的人连灯也不敢开,没门帘更不会有窗帘,摸着黑三把两把地赶紧冲完,还得换别人进来。

  筒子楼的生活是半集体的,集体洗脸上厕所,集体做饭刷碗筷,时间长了,感觉筒子楼里的人像一家人似的。我那时经常做饭的时候菜放到锅里才发现没盐了,旁边的小金顺手就把她家盐罐递过来,因为如此方便,所以我就更加忘记买盐买酱油,反正也缺不了。

  住筒子楼冬天挺难过的。一间不大的房间,没有地方再安煤炉,八十年代已有石英电暖器,各家都用它取暖,一晚上要停电好几次,然后大家都一起出来看怎么回事,通常是保险丝烧断了,有人拿着手电,有人站在凳子上换保险丝,其余的人都围着看,灯亮了,大家松了口气回家,感觉上是大家共同烧断又共同修好了保险丝。我儿子那时还很小,一间房子住不下保姆,只好把他送到奶奶或姥姥家,我家没有孩子就不用烧电暖器了。有一年冬天非常冷,屋里的温度是0℃,我正在复习功课准备夜大的考试,冻得实在坐不住了,我就打开录音机随着音乐跳迪斯科取暖,不一会儿就跳出了汗,也把全楼的孩子都吸引了过来,他们推开我家的门,挤着小脑袋看我跳舞,我一招手孩子们就呼拉拉全进来了,我说跟着我跳,小家伙们就全扭了起来,我家好像开起了迪斯科舞厅,我要继续看书的时候,孩子们都不想走了。

  我早就住上了单元套房,暖气煤气一应俱全,也不再停电了。关上门是自己一家人的天地,打开门可再没有筒子楼的热闹了,甚至住了好几年还不知道楼道里的邻居姓什么。而且我现在绝不敢忘了买盐和酱油,即使发生断顿,也不好意思为了一勺盐敲开邻居的防盗门,只好关上煤气,下楼到市场上去买。这时不免就怀念起筒子楼来了。

  逃出老房子

  (乔天呓,39岁,大学教师)

  不瞒你说,我是从老房子里“逃”出来的,而且再也不想回去。房子很旧,里面住了许多户人家,谁家有什么事都瞒不住,甚至连隔壁男主人夜里打不打呼噜都听得到。邻居大妈见天问你吃没吃,从公共走道里走一趟,每一家的情况你不想看也直往你眼睛里钻,每天一到烧饭的时候,一走廊的油烟呛得人睁不开眼,至于夫妻吵架、孩子挨揍更是全院尽知。针对公共空间,每家每户巧取豪夺,由此成为各种战役的导火索。

  居委主任管劝架

  (王淑香,70岁,前居委会主任)

  我当居委主任多年,你说那时邻居关系好是好,但是一个礼拜里面,没有三两桩邻里纠纷不过关。抢公用位置啊,你盘踞一只煤炉,我垒一个煤池,闹得不可开交,甚至打得鼻青眼肿。我这个居委主任成了“劝架专家”。

  那时候,一家绊嘴,八家来劝。隔壁邻居其实不是隔着墙壁,而是隔着一块三合板。小夫妻间有点小矛盾,非常容易变成邻居吃饭时凑在一起议论的当天新闻。现在想起来了,住在那样的环境里实在是蛮艰难的。

  邻里敬如宾

  (陈乾,外企部门经理)

  今天,邻居之间的交往其实是一种新的社交方式,也体现着都市人的文明与素质。一切美好的交往从微笑开始,微笑点头

远辛不如近邻

  •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你生活的社区的邻里关系,并说出你心目中和谐友好的邻...
    答:(1)好的邻里关系是:团结友爱,和睦共处,真诚相待,诚实守信,互相理解,互相帮助。(2)谐友好的邻里关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把握一定的分寸。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宽宏大度,互谅互解,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主动关心、帮助他人,乐于为社区服务。(不强求答案统一,意思相近者...
  • 同在屋檐下-邻里关系内容简介
    答: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压力和困扰,了解和接纳这些差异,能够减少不必要的争端,促进和谐。《同在屋檐下:邻里关系》还强调了建立信任的重要性。信任是任何良好关系的基石,邻里之间的信任则能促进社区的凝聚力。这可以通过共同参与社区活动、分享资源和知识,以及在紧急情况下互相帮助来...
  • 怎样正确处理邻里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正确处理邻里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方法是相互尊重、主动沟通、积极参与、互帮互助、公平公正。1、相互尊重:邻里之间的关系始于相互尊重。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信仰和观念,不仅是基本的礼仪,也是建立和谐邻里关系的基石。尊重他人,也意味着我们能够接受他们的不同,并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们。2、主动沟通:沟通是...
  • 同在屋檐下:邻里关系内容简介
    答:选择如何互动,如何让邻里从陌生人变为共享生活的伙伴,让生活充满友爱与和谐。然而,当今社会的防盗门似乎正在悄然拉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邻里关系的维系需要我们主动出击,去打破这层隔阂。通过这本书,你将学习到如何打破冷漠,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回那份失落的邻里情谊,让生活因和谐而更加美好。
  • 如何维系良好的邻里关系?
    答:1. 与孩子们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噪音对邻居的影响,教育他们要尊重别人的生活空间。2. 在家里安装隔音窗,减少噪音对邻居的影响。3. 与物业沟通,看看是否能够在楼道里设置一些隔音设施,以减少噪音的传播。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成功地解决了噪音问题,邻里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总的来说,邻里之间的...
  • 邻里关系如何处理才能和谐相处呢
    答:2、冷静解决冲突:遇到邻里间的分歧时,应保持冷静,避免在情绪激动时做出决定,这可能导致问题恶化。3、友善相处:邻里和谐相处的基础是相互友好。与人交往时,应保持诚信和信用,主动帮助解决邻居的难题。4、尊重他人:不论自身条件如何优越,都应平等对待邻里,避免看不起别人。和谐的邻里关系对家庭和睦、...
  • 邻里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答:标题:邻里矛盾及解决方式探讨 一、背景介绍 邻里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一种人际关系。在一个社区中,邻里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可能源于生活习惯、公共空间使用、宠物管理等多个方面。了解如何解决邻里矛盾,对于维护社区和谐,提高居住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二、矛盾表现形式 1. ...
  • 谈谈如何处理好邻里关系
    答:在日常生活里要注意保持邻里关系的和谐。大家都住在一起,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而且住在一起也是一种缘分,有和谐的邻里关系,使得家庭关系也融洽,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利。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 在日常的生活里,邻里之间要互帮助。家家都会有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在邻居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你...
  • 邻里关系怎样才能和谐?
    答:可以依靠法律和规则来解决争议,确保公平和正义。总的来说,邻里之间的矛盾应该以和谐、沟通和解决问题为导向。无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尊重彼此,理解彼此,寻求共同点,解决分歧是解决邻里矛盾的关键。通过合理的方式解决邻里矛盾,促进和谐与稳定的邻里关系,也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的。
  • 邻里和睦相处的原则
    答:2、互助支持:与邻居和睦相处意味着在需要时可以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借用工具或照看孩子,还是在紧急情况下的重大援助,如火灾或医疗急救,一个和谐的邻里关系都可以提供及时的援助。同样,当我们有能力时,我们也可以向邻居伸出援手,从而形成一个互相支持、共同成长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