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和新体诗(永明体)有什么区别?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7
近体诗:近体诗是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当时为了与过去的非格律诗加以区别,称格律诗为近体诗或今体诗.
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排律三种.
律诗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叫一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偶数句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每个字用平声(相当现代汉语的阴平和阳平)还是用仄声(相当现代汉语的上声和去声)都有规定.如《过故人庄》是五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七言律诗.
永明诗人的创作及“永明体”诗的特征
永明诗人,不仅有理论,而且还有大量的诗歌创作.《南齐书·陆厥传》说:“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研王融以气类相推毅,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水明体’.”
“永明体”的代表作家,历来认为是沈约、谢朓、王融三人.沈约的诗数量最多,而且他在理论上的阐述代表着“永明体”的主张,但实际创作成就不如谢朓.谢朓的诗风上承曹植,善于以警句发端,在写景抒情方面,兼取谢灵运、鲍照两家之长,而避免了艰涩之弊.谢朓的五言诗,今存130多首,其中新体诗占三分之一左右.这些诗都已具有五言律诗的雏型,只是有用仄声作韵的.句和篇的声律还不确定.尽管他的这些诗篇在声律上还表现得有些混乱,但也可看到已渐有了些眉目.如其《离夜》诗:
玉绳隐高树,斜汉耿层台,离堂华烛尽,别幌清琴哀.
翻潮尚知恨,客思渺难裁,山川不可尽,况乃故人杯.
这首诗的四联,其中除了“高”、“知”二字应仄而平外,就每一联看来,声律都几乎合格了,只是各联之间尚未能粘着.宋严羽《沧浪诗话》对谢朓评价很高,说:“谢眺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者.”
沈约也作过不少好诗,如《赐范安成》诗: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诗写得浅显易懂,明白如画,最后一联化用了《韩非子》中所载战国时人张敏与高惠友善,张想念高,梦中往寻,中途迷路而返的典故,巧妙贴切而不露斧凿痕迹,体现了沈约提出的作诗要“三易”即“易见事”(事即典故)、“易识字”、“易读诵”的主张.
读谢朓、沈约、王融等人的新变体诗,以律诗形式的标准来衡量,其中许多都已步到接近成熟的边缘,即可作为律诗形式完成过程中的雏型看待.没有这些雏型,是无由获得最后的定型的.
再看绝句,那些从东晋到南朝的民歌,都已是风格清新的五绝,只是在声律上纯任自然,不合标准罢了.文人也写过一些,但艺术境界不高.到了永明诗人手里,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首先在五绝上表现出卓越成就的还是谢朓和沈约.谢朓有《同王主簿有所思》:“佳期期未归,望望下鸣机.徘徊东陌上,月出行人稀.”沈约的五绝如《和刘中书仙诗二首》之二:“殊庭不可及,风熛多异色.霞衣不待缝,云锦不须织.”二诗都以极精约的语言,构造出一片隽永的意象,在艺术风格上已达到唐人这一诗体的高境,只是上下两联都未粘着,故仍应看作古体诗.
除了以上三人之外,范云、丘迟等人也都写过不少好诗,诗风也近于谢、沈.到梁代才成名的何逊、吴均、柳恽和刘孝绰等人也都各自成家.何逊诗风也接近谢朓,吴均较有古气,很具特色.八友之一、后成了梁朝开国皇帝的萧衍也写过一些清丽可读的诗歌,但不赞成“四声八病”之说.
综上所述,“永明体”诗的特征如下:
第一,讲求声律,用韵已相当考究,其主要表现为押平声韵者居多,押本韵很严,至于通于通韵,很多已接近唐人.
第二,诗的篇幅已大大缩短,句式渐趋于定型,以五言四句、五言八句为主,也有一些是五言十句的.
第三,讲求写作技巧,讲求骈偶、对仗,律句已大量出现,有些典故很自然地融入诗中.
第四,革除了刘宋时元嘉体诗痴重板滞的风气,追求流转圆美和通俗易懂的诗风.
第五,讲求诗首尾的完整性,讲求构思的巧妙,追求诗的意境,写景抒情有机地融为一体.

  • 永明体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答:永明体是中国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诗风。又称新体诗。当时的音韵学家周颙发现并创立以平上去入制韵的四声说,沈约等人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的声、韵、调的配合,提出了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正纽、旁纽)必须避免之说。永明体,即以讲究四声、避免八病、强调声韵格律为其主要...
  • 关于古诗的名词解释
    答:永明年间,以沈约、谢朓为代表的一些诗人,创立了一种对仗工整、讲究声律的诗体,即永明体。永明体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强调诗歌的声律,沈约是永明体的创始人之一。沈约把当时的音韵学家周颙发现的平、上、去、入四声用于诗的格律,归纳出了比较完整的诗歌声律论,要求在诗歌中高低轻重不同的字音要互相...
  • 永明体诗歌
    答: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的八位文学家:谢朓、沈约、王融、萧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合称竟陵八友),都是永明体诗歌的作家。其代表人物历来认为是谢朓、沈约和王融。从齐永明至梁陈100余年间, 包括吴均、何逊、阴铿、徐陵、庾信等人在内的九十余人对新体诗进行过有益的尝试,从而为唐代格律诗的...
  • 旧体诗和新体诗有什么区别,旧体诗有那些要求
    答:第五,讲求诗首尾的完整性,讲求构思的巧妙,追求诗的意境,写景抒情有机地融为一体。旧体诗的特征:我国的旧体诗有古体近体的分别。古体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有律诗和绝句。但形式相同的有新思想的诗是新诗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目前,旧体诗创作中...
  • 永明体的历史作用
    答:“永明体”亦称“新体诗”,这种诗体要求严格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晋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对“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谢朓是“永明体”的积极参与者,他将讲究平仄四声的永明声律运用于诗歌创作之中,因此他的...
  • 55形式严格,缘情清丽——永明体及其它南朝诗歌
    答:永明年间,发现了四声的区别,沈约等人开始自觉运用四声规律写诗,沈又提出运用四声规律应避免八病:平头、上尾、峰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这实际上成为后来律诗的先声。 永明体的主要特点是讲究音律的协调、对偶的工整,自觉地运用四声的规律,避免“八病”,同时也有缘情、清丽、用典等特征。新体诗已...
  • 近体诗,古体诗,今体诗的界限是什么
    答:排律十句以上,像律诗一样,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对仗,押韵也和律诗一样。近体诗用字还要讲究平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举例来说,我们所熟悉的杜甫的《客至》《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都是十分典型的律诗。齐梁陈三代是新体诗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所谓新体诗,是...
  • 新体诗的解释新体诗的解释是什么
    答: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参见“新诗”。新体诗的词语解释是:诗体名。形成于南朝·齐·永明时,其体崇尚声律和对偶,是过渡到唐代近体诗的一种诗体。参见“永明体”。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参见“新诗”。结构是:新(左右结构)体(左右结构)诗(左右结构)。注音是:ㄒ一ㄣㄊ一ˇㄕ。拼音是:xīn...
  • 诗歌创作中的新追求——永明体
    答:要求格律对偶,利用汉字的平、上、去、入四声,将四声音调不同的文字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组织起来,使文章产生抑扬顿挫的声韵美,这种方法和理论被称作“永明声律论”。永明声律论的主要倡导者是沈约。永明新体诗是由汉魏古诗发展到唐代近体诗的过渡形式,对唐代近体律诗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 什么是永明体?
    答:又称新体诗,是齐梁时出现的讲究声律与对偶,不同于古体诗的一种诗体。他们将“四声八病”运用于诗歌创作,强调声韵格律。由于这种新体诗产生于齐武帝萧赜的永明年间(483~493),故称永明体。这是古体诗向格律诗演变的一次关键性的转折,为后来唐代律诗的成熟奠定了基础。代表人物有沈约、谢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