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防治应当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土壤污染防治应当坚持的原则主要有六个,分别是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

1、预防为主

这个原则是指在土壤污染发生之前,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或者避免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土壤,防止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受到影响,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预防为主的具体措施主要是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实行污染总量控制,严格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和排放浓度等。

2、保护优先

这个原则是指在土壤污染发生之后,优先采取保护性措施,防止土壤污染扩散、迁移和转化,降低土壤污染风险,恢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保护优先的具体措施主要是对已知或者疑似存在土壤污染的地块进行调查、评估、监测和预。对超过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的地块实施风险管控等。

3、分类管理

这一原则是指根据土地用途、污染程度、风险等级等因素,对不同类型的土壤污染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合理确定风险管控标准和修复目标。分类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土壤污染防治的科学化、精细化、差异化,避免“一刀切”的做法,提高土壤污染防治的效率和效果。

4、风险管控

这一原则是指根据土壤污染状况、公众健康风险、生态风险等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或者消除土壤污染的危害和影响,保障土壤安全利用。风险管控的目的是实现土壤污染防治的合理性、可行性、可持续性,避免“过度修复”或者“不作为”的做法,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污染担责

这一原则是指明确土壤污染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依法追究造成或者加重土壤污染的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实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污染担责的目的是实现土壤污染防治的公平性、正义性、有效性,避免“无人问责”的做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6、公众参与

这一原则是指保障公众获取土壤环境信息的权利,增强公众对土壤污染防治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公众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高公众参与度的主要措施是从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层面加大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宣传。



土壤污染防治应当坚持的原则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政府主导,公众参与。

土壤污染防治原则,是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具有统领作用的基本准则,体现了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明确了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基本遵循。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土壤污染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同时,要认真的总结国内外土壤污染防治经验教训,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做到防治结合。

2、统筹规划,重点突破。

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法律法规、监管能力、科技支撑、资金投入和宣传教育等各个方面,要进行统筹规划,全面部署,分步实施,同时对于存在严重污染现象的土壤,如农用土壤和污染场地土壤,应重点开展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土壤环境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农村地区要以基本农田、重要农产品产地为监管重点;城市地区要根据城镇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以规划调整为非工业用途的工业遗留遗弃污染场地土壤为监管重点。

4、政府主导,公众参与。

土壤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公共资源,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群众健康。各级人民政府全面承担防治土壤污染的责任,认真履行综合管理和监督执法职责。与此同时,还应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土壤污染防治。



  • 云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
    答:本条例所称土壤污染,是指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第三条 土壤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实行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突出重点...
  • 天津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
    答: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土壤污染防治及相关活动。第三条 土壤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第四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负责,加强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土壤...
  • 河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
    答:本条例所称土壤污染,是指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第三条 土壤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
  • 江西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
    答: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土壤污染防治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土壤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负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督促...
  •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四项基本原则是
    答:预防原则、可持续利用原则、污染者付费原则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原则
  • 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
    答: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土壤污染防治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土壤污染防治应当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应当与土壤污染防治统筹部署,推动一体防治,实现源头预防。第四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土壤...
  • 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
    答:法律依据:《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第三条规定:土壤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第七条规定: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业等主管部门,每五年组织开展一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
  • 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
    答:土壤污染,是指因某种物质进入土壤,导致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第三条 土壤污染防治应当遵循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风险管控、综合治理、污染者担责的原则,实行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第四条 ...
  • 农田土壤的污染预防措施有哪些
    答: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1 不过量使用化肥、农药 2不用污水灌溉农田 3不用或少用不易降解的农用地膜 4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5增加土壤容量,提高土壤净化能力.防治的根本方法是挖去受污染的土层,换上新土,以根除污染物.(日本的水俣事件就是采取这种措施的)土壤污染防治是防止土壤遭受污染和对...
  • 对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你还有什么想法
    答:防治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防治措施:1、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实行污染总量控制,严格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和排放浓度,合理施用肥料和使用农药等。对粪便、垃圾和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治理和综合利用。严格控制灌溉水水质。合理使用农药,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