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全国的万寿宫都曾是江西商人捐建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万寿宫是为了纪念哪一位历史人物?

万寿宫,为纪念江西的地方保护神——俗称“福主”的许真君而建。许真君,原名许逊,字敬元。东汉末,其父许萧从中原避乱来南昌。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许逊生于南昌县长定乡益塘坡。他天资聪颖,五岁入学,十岁知经书大意,后立志为学,精通百家,尤好道家修炼之术。真君二十九岁出外云游,曾拜吴猛为师,得其秘诀。后又与当时的大文人郭璞结交,访名山福地,觅修真炼丹之所。

晋武帝太康之年,真君四十二岁,被迫去乡就官,任蜀郡旌阳县令。他居官清廉,政声极佳,深受百姓爱戴。晋武帝死后,政局不稳,惠帝昏愚,贾后独擅朝政,引起八王之乱。任旌阳县令十年之久的许逊,毅然弃官东归。东归后,又与吴猛同往丹阳(安徽当涂县),向谌母学道。此后云游江南许多地方,为民除害、根治水患。据记载,他在136岁时去世,传说一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

许逊死后,为了纪念他,当地乡邻和族孙在其故居立起了“许仙祠”,南北朝时改名“游帷观”,宋真宗赐名并亲笔提“玉隆万寿宫”。历经许多朝代,宫中香火不断,而且江西人在外地建立了许多“万寿宫”,数量不下几百座。在古代,有江西人聚住的地方,就有万寿宫。明清时期,江西经济发达,经营瓷器、茶叶、大米、木材和丝绸的赣籍商人行走全国,并在全国其他地方都修建了万寿宫,万寿宫也成为外地江西同乡的“江西会馆” 。

1、万寿宫,或称旌阳祠,数以千计,遍布全国各地城乡,乃至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亦是我国古代会馆文化的代表,故亦称江西会馆、江西庙、江西同乡会馆、豫章会馆等。
2、 滕王阁在历史上有几处,其中最知名的是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登阁纵览,春风秋月尽收眼底,近可见仿古商业街迂回曲折,错落有致,西侧赣江、抚江浩浩汇流,远处长天万里,西山横翠,南浦飞云,长桥卧波,令人心旷神怡。
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今天的滕王阁,连地下室共四层,高57.5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
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呵成,写下这篇千古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王勃作序后,唐代王绪写《滕王阁赋》,王仲舒写《滕王阁记》,史书称之为“三王记滕阁”佳话。文学家韩愈也撰文述“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故有“西江第一楼”之誉。1300多年来,滕王阁历经兴废28次,可谓惯看春花秋月,饱经雨雪风霜。
重修后的滕王阁,高耸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步入阁中,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在第一层正厅有一幅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第二层正厅是23.90×2.55米的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至明的80位各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这与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堪称双璧,令人叹为观止。第五层是凭栏骋目的最佳处。进入厅堂,迎面是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亦都与阁有关。
3、 基本没啥关系。

万寿宫,或称旌阳祠,数以千计,遍布全国各地城乡,乃至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亦是我国古代会馆文化的代表,故亦称江西会馆、江西庙、江西同乡会馆、豫章会馆等。
[编辑本段]源起
万寿宫,为纪念江西的地方保护神——俗称“福主”的许真君而建。许真君,原名许逊,字敬元。东汉末,其父许萧从中原避乱来南昌。
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许逊生于南昌县长定乡益塘坡。他天资聪颖,五岁入学,十岁知经书大意,后立志为学,精通百家,尤好道家修炼之术。真君二十九岁出外云游,曾拜吴猛为师,得其秘诀。后又与当时的大文人郭璞结交,访名山福地,觅修真炼丹之所。
晋武帝太康之年,真君四十二岁,被迫去乡就官,任蜀郡旌阳县令。他居官清廉,政声极佳,深受百姓爱戴。晋武帝死后,政局不稳,惠帝昏愚,贾后独擅朝政,引起八王之乱。任旌阳县令十年之久的许逊,毅然弃官东归。
东归后,又与吴猛同往丹阳(安徽当涂县),向谌母学道。此后云游江南许多地方,为民除害、根治水患。据记载,他在136岁时去世,传说一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
许逊死后,为了纪念他,当地乡邻和族孙在其故居立起了“许仙祠”,南北朝时改名“游帷观”,宋真宗赐名并亲笔提“玉隆万寿宫”。历经许多朝代,宫中香火不断,而且江西人在外地建立了许多“万寿宫”,数量不下几百座。在古代,有江西人聚住的地方,就有万寿宫。明清时期,江西经济发达,经营瓷器、茶叶、大米、木材和丝绸的赣籍商人行走全国,并在全国其他地方都修建了万寿宫,万寿宫也成为外地江西同乡的“江西会馆”。
[编辑本段]玉隆万寿宫(西山万寿宫)
西山万寿宫,全称玉隆万寿宫,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的西山(又名逍遥山)上,为净明道之祖庭。净明道奉晋代的许逊为祖师。相传许逊飞升后,里人于其故居建许仙祠祀之。
南北朝时,据说空中常有红锦帷飞来旋绕,故改名游帷观 。隋时废圮,唐代重建。
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升观为宫,改称玉隆宫。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遣内使于玉隆宫建道场七昼夜。政和六年(1116年),徽宗称他在五月一日辰时,梦见许逊为他降妖治病,于是诏令在“玉隆宫”前加“万寿”二字,并以当时西京(长安)豪华的崇福宫为蓝本,进行扩建,兴建了正殿、三清殿、老祖殿、谌母殿、蓝公殿、玄宗殿和玉皇、紫微、三官、敕书、玉册五阁,以及12小殿、7楼、3廊、7门、36堂,规模之大,“埒于王者之居”,成为中国最大的道教圣地之一。
此后,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重加修葺,元代延佑三年(1316年)重修大殿。泰定二年(1325年) ,改建十一大曜殿、十二真君殿及祖师祠堂。元末,宫观毁于兵火。明朝武宗正德十五年(1520年),皇帝题额“妙济万寿宫”,对宫内建筑又作了重大修葺。明万历十年(1582年)重修部分殿堂。清康熙二年(1663年),复大规模重修,又增建了关帝阁、宫门。此后乾、嘉间,续有兴建。咸丰十一年(1861年)又毁于兵火。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
至解放时,仍存五殿和院墙、山门、仪门等。 宫门之内,正殿琉璃为瓦,重檐画栋,金碧辉煌,气势宏伟。绣金帷里,真君塑像坐中央,坐像头部为黄铜铸成,重500斤。12真人分列两旁,吴猛、郭璞站立坛前。高明殿等三殿之前,6株参天古柏苍老遒劲,四季常青,相传最大一株为许真君亲手所植。宫门左侧的八角井,相传当年许真君铸铁为柱,链钩地脉,以绝水患。
万寿宫香火极盛,特别是每年农历八月伊始,为纪念许真君生日,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前来赶会进香和游览的人络绎不绝。
[编辑本段]南昌万寿宫
南昌万寿宫,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区西南隅的象湖风景区内。象湖风景区,则又是依赣江南昌段水域区岸近些年来开发的新景点,面积约7.81平方公里。这里两岸长堤成荫,湖光小岛点缀。水域宽扩,风景优美,南北江域水波连天,东西两岸高楼对映。
赣江如画,象湖美景。象湖由南江、北江、东江、西江,以及青山湖的水流汇聚而成,其象湖的平面图颇似一头大象,故得名象湖。而万寿宫域址,正是位于象湖中的一座小岛,总面积约60亩,被人们称为“祈福岛”。岛上建筑面积约4600平方米的建筑群,就是道教圣地的正一派道场——南昌万寿宫,它就象镶嵌在整个象湖风景区上的一颗明珠而引人注目,又被称为景中之圣。
万寿宫,沿象湖的东岸和西北岸均有宽五米的长堤石桥通入进宫。东边交通方便,为信众和游客的主要来去要道。东边、西北进宫入山门都有高过10米的石砌牌坊。东边正书“铁柱仙踪”,背书“永镇江城”(王羲之题);西北正书“昌大南疆”(苏东坡题),背书“西江福地”(黄庭坚题),气势雄巍。沿湖畔到宫前广场,万寿宫进深150余米。由南向北,依次为宫门、仪门、上有“万寿宫”三字。进门为戏台,真君殿、铁柱井、玉皇殿,两侧为钟楼、鼓楼,东为谌母殿,西为斗姆殿,后为玉册阁。布局合理,设计大方,雕画精美,具有时代特色,且翠林修竹与湖光水色交相辉映,堪称人间仙境。真君殿重檐歇山式屋顶,高大宏敞,金碧辉煌,神像庄严凝重,令人肃然起敬。玉皇殿气势雄伟,门楣上高悬“天德无量”和“宇宙无极”,东西双壁《群仙朝圣图》。玉皇大帝神像背面有八仙过海的大型浮雕,华彩的壁画,细细瞻观品赏,给人以飘飘欲仙之感。老君殿又名“玉册阁”,殿内正中供奉道家与道教开山祖师太上老君的汉白玉雕像(整石,重5吨),两侧室壁上嵌有《道德》、《阴符》两经石刻。玉册阁,既是收藏道教典籍和帝王册封诰命之所,又是万寿宫道士讲经习经之地,门楣上方高悬“万法归宗”的大匾,在这里进入法门,开启智慧,洞察中华民族的精魂。老君殿左前方侧放着远道专程由新疆运来的长约二米、直径约60公分的道观镇宫法宝,历尽人间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而非常有灵性的亿年〈白垩纪——恐龙时代〉奇观——硅化木。老君殿后侧,为建筑师、园艺师巧夺天工,匠心打造的巨石堆成气势恢宏的“大靠山”。在大靠山内又精心塑造雕成了“长流水”、天然溶洞景观、和形象毕真的大像等,形成了另外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供香客、游人赏玩。象湖景区还将在东南妙济山上建设一座高60米的万寿塔与万寿宫遥相呼应,仙意飘逸。
[编辑本段]抚州万寿宫
抚州万寿宫位于临川区大公东路南侧,是清光绪年间由抚州府所属六县(临川、金溪、东乡、崇仁、宜黄、乐安)商人集资所建。会馆为砖木结构,分前、中、后三进,前进戏台和后进阁楼分别为二、三楼建筑,中进为大殿。大殿分左、中、右三个部分,从正门进去,左侧是火神庙,右侧为文兴庵,是人们祈求平安和人才昌盛的场所。据有关专家考证,这种类型的古建筑在全国现存不到10处,江南更为罕见,是难得的建筑活资料。会馆座西朝东,长80米,宽54米,占地面积4320平方米,古朴典雅,雄伟壮观。
会馆初时用途是为六县商人来抚州经商的聚会场所,同时,六县童生来抚考试亦可在此住宿。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馆逐渐演变为卦建行帮、社会集会、结社的活动场所。到20世纪初,一些思想激进的青年学生也经常在此聚会演说,1919年5月中旬,他们在会馆公演《复避儿戏》等九场“文明戏”,劝募捐款,寄给北京学生会。
解放后,抚州会馆先后为抚州农民日报、市工商联、桥东公社及临川建筑公司等单位使用。现居民已全部迁出,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前进的戏台和中进的大殿部分修复原貌,慰为壮观。
[编辑本段]丰城万寿宫
万寿宫,在市东方红大街西路大井头。清同治《丰城县志·寺观》载:“万寿宫,治西大井头,祀晋真人许逊,雍正十年知县刘象贤即蔡公讲堂改建”而成。又“书院”云:“蔡公讲学,在治西大街,为知县蔡毓华建,今改为万寿宫”。民国29年(1940),日军飞机炸毁正殿和后殿一部分。不久重新修复。“文化大革命”中,部分建筑遭受损坏。1983年按原貌复修前庭和正殿两部分。
宫院座北向南,建筑面积780平方米,有一进一殿,内分门庭、正殿、后殿三部分。院庭门前,竖立约高7米的石雕牌坊,上有浮雕蟠龙和宫廷人物故事,每组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牌坊屏大红宫墙,门两翼座有双石狮。庭院内有吊楼、画栏组成环廊,红柱黄瓦,古朴雅致。中为正殿,是宫院主体建筑,高约8.5米,八架八十四楹,大红漆柱,彩枋澡井。宫内神龛中置许逊塑像,两旁列座若干佛像,每年时值节日,人们来此朝拜,祀奉许仙治水功绩。神像已在“文革”中毁。宫顶为黄琉璃筒瓦,鳌鱼飞檐,金碧辉煌,雄伟庄严。后殿龛中原塑有观音座像,已毁无存。
万寿宫,是丰城现存完好的较大木质结构殿宇建筑之一,布局严谨有致,造形绮丽,具有民族宫殿式建筑风格。1984年列为县重点文物古建单位。现丰城市博物馆设此,陈列和保存大批珍贵文物,其中以唐代著名“洪州窑”址青瓷为富,元至元“青花釉里红瓷楼仓”和“元影青雕戏台式瓷枕”等为罕世珍品。
[编辑本段]北京万寿宫(北京江西会馆旧址)
江西会馆旧址位于宣武门外大街。长城风雨衣公司址。原有四合楼、戏台等。民国年间蔡锷、陈师曾等著名人士的追悼会在这里举行。1916年为反对扩大天津法租界,全国公民会在这里成立。
[编辑本段]江苏南京万寿宫
万寿宫为清道光九年(1892)知县元茂琦在元真观二郎庙旧址改造,咸丰八年毁(1858),光绪九年(1883)重建,总面积215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万寿宫及其附属建筑为“人民教育馆”使用,1952年改为“六合文化馆”,1955年转为六合一中使用。1996年县政府将万寿宫及其保护范围 1470平方米划拨六合文保所保护和使用。1992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将万寿宫列为南京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本段]江苏苏州万寿宫
位于民治路15号,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从前苏州有“三宫九观二十四坊”之说,万寿宫即“三宫”之一。万寿宫原为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江苏巡抚吴存礼创建,原有玉带河环绕。宫内供奉皇帝万岁牌(生位),每逢皇帝生日,即所谓万寿节,全城官员聚集在此举行朝贺大典;若遇帝王驾崩,则在此设灵致祭,服丧志哀。平时则作为恭迎诏书的处所。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战火,同治九年(1870年)江苏巡抚丁日昌重建。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俗称旧皇宫,一度为民众社会团体驻地。后因年久失修而日渐颓废,至1949年苏州解放时,宫内建筑仅存残破不堪的正殿及宫门、仪门,东西配殿及两庑等附属建筑均已倾圮,满目残垣断壁,荒烟蔓草,昔日宫殿圣地已沦为流浪汉、乞丐聊避风雨的栖身之所。1951年,苏州市人民政府着手整修,并将其列为当时三大市政建设工程之一。宫门、仪门、正殿及照壁按原貌修复,并于宫门前移建四柱三间三楼石柱木构琉璃瓦牌坊一座。中路两侧附属建筑则为新建,外观与中路殿宇协调,布局对称合理,大体上仍保存了原有规模。正殿南向,重檐歇山造,面阔五间21.6米,进深14.4米,前有石露台与台基相连。殿宇宏伟,庭院深广,牌楼耸峙,石狮雄踞,仍不失为苏州城中较为完整的一组宫殿式建筑群。
万寿宫自1951年起辟为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一度改称人民文化宫,牌楼上刻有郭沫若先生当年题写的“人民文化宫”五字。1966年起,万寿宫长年失修。1986年修缮后辟为青年宫。1991年全面修葺,改由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使用。
[编辑本段]湖北汉口万寿宫(太平天国东王府)
汉口万寿宫建于清康熙末年,俗称江西会馆。《夏口县志》说:“万寿宫,清康熙年间,由江面西南昌、临川、吉安、瑞、抚州、建昌六师各商号集资建成。”正大殿祀奉许真君(许逊,晋代道士),是当时武汉首屈一指的宫殿式建筑。
清同治二年(一八二五年)太平军进入汉口,东王杨秀清在这里指挥攻打武昌城达半个多月。在占领武昌以后,天王洪秀全及诸王齐集东王府决策顺江东进。郭迁以《太平天国史事日志》说:“各王官诣天王辞行,退至东王府会齐……陆兵两岸夹江日行;船万余只 ,资粮、军火、财帛、妇稚尽置舟中,帆墙如云,蔽江而下 , 号五十万 。” 大军直取南京的决策形成在这里,万寿宫在太平太国史上留下了辙迹。
一九二 O 年江西会馆利用宫内的厢房 , 办过豫章商务学。 一九三四年汉口警备司令部叶蓬手下的特务大队驻扎在宫内时 , 大殿被焚毁 。 一九三八年八月日本侵略军空袭汉口 ,炸毁后花厅 。一九四六年才利用残存部分房屋 ,办起豫章中学 。解放初 ,破败的万寿宫读由民政部门接管 原东王府遗留下来的金丝披垫 、围幔、八仙桌椅等文物,由湖北省博物馆收藏。一九五三年豫章中学改为武汉市第七中学 ,昔日万寿宫已无陈迹可寻。
[编辑本段]重庆龙潭万寿宫
始建于乾隆三年(1738年)。道光六年(1826年)重建。在乾隆三年之前,万寿宫在龙潭附近的梅树,因梅树毁于大火,遂迁建酉水河畔的龙潭镇。万寿宫重建捐资石碑载:“万寿宫于乾隆戊午年自梅树移建于此。为惟时,其风尚古,规模虽具,榱椽甚朴,且历今近百年,风雨漂漂,不无颓败。我等于嘉庆二十三年公议重修,吾乡中人同街者,除损项外,另抽厘金,过道者,只抽厘头,附近各场,往劝捐资。”江西省各府为重建江西会馆积极捐资,会馆内存的几块石碑,记载了江西南昌府、吉安府、瑞州府、建昌府、临江府、抚州府等府捐银的人头和数额。资金筹集基本就序后,于道光四年(1824年)聚集工匠、木材、石料,于道光六年(1826年)工程告竣。万寿宫前靠龙潭镇主要的石板街,后临龙潭河。隔龙潭河与大坟堡山对应,风水选择非常考究。万寿宫规模较大,为三进三院,分为上厅、中厅、下厅,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出下厅大门,有方形阅台,阅台是从河边垒石十几米高而建成一处平台,站在这里,可以纵观龙潭河和对面景致。万寿宫有两个山门,一面临酉水河,牌楼墙上嵌有“万寿宫”三个竖排白底蓝字,整体为江西景德镇烧制的瓷件,“文革”中被毁,现为复制。另一面临龙潭老街,牌楼墙上镶嵌石匾,镂刻“豫章公所”四字,为横向排列。“豫章”,两字形容高大的樟树,江西省樟树多,汉代,在江西设立豫章郡,郡所在今南昌。南昌城至今仍称豫章城。由此,万寿宫也是江西会馆。龙潭万寿宫规模宏大、殿宇巍峨、恢弘大气,是重庆目前保存基本完好的主要会馆之一。
[编辑本段]湖南凤凰万寿宫
万寿宫又叫江西会馆,是在凤凰做生意的江西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所建。咸丰四年(1854年)杨泗在西侧建遐昌阁;民国十七年(1928)又在大门北侧建阳楼。形成了设计精巧独特,雕琢玲珑剔透的建筑群落。4000多平方米内矗立殿宇、房舍20余间,或飞檐翘角或回廊游转,或卧龙啸空,或奇兽驰地,可以说是殿宇楼台荟萃的建筑艺术大观。
[编辑本段]湖南桂东万寿宫
万寿宫位于桂东县沙田圩北端,建于清代。宫为悬山式砖木结构,三进厅,牌坊门面。殿宇中轴线上依次为戏台、中殿、石殿。戏台系木架结构,座镇门内,面向中庭,两巽游廊一层。中殿依次递高。圆柱支持大厅,宝盖悬空,两侧为厢房。宫内存有前人楹联两副,其一曰“门空宜入座,院静好念经。”其二曰:“且把尘凡抛碧汉,还将苦海入香花”。1928年,毛泽东率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至沙田,师部、团部驻万寿宫,毛居后殿左厢房,桂东苏维埃政府设于此地,同年八月,红四军主力进驻沙田,军委书记陈毅曾寓于此,抗日期间,新四军留守处,亦设于此地。
[编辑本段]云南会泽万寿宫
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毁于战火,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经东川、南昌、临江、瑞川、建昌等五府公议,并由参加公议的五府及九江、南安等共14府捐银重建。清道光、咸丰及民国年间均作过多次修葺。
万寿宫是会泽县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会馆建筑之一,总占地面积7545.92平方米,建筑面积2594.74平方米。建筑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作纵深布局,为三进两跨院。建有门楼兼戏台、正殿、后殿。门楼戏台为穿斗抬梁混合式歇山顶建筑,前檐开山门,楼层作戏台,前檐三重,后檐五重,檐下有装饰性的密集型斗拱挑檐,屋顶前后共32支翼角,如仙鹤展翅凌空,傲游蓝天,十分别致。戏台面阔16米,高13.6米,戏台除舞台外,含化装、候场、乐室等,可供较大型的传统戏曲演出。戏台前有广大平整场地,可容近2000人观看演出。戏台顶部藻井天花、梁枋上绘有人物、山水图画,柱上雕龙,均工艺精湛,色彩艳丽,装饰华贵。第二进为中殿,气势巍峨。中供许逊神像。许逊,江西南昌人,生于晋朝,相传为江西道教创始人,亦称许真君,故中殿亦有真君殿之称。中殿东西两侧各建偏殿,南侧后檐于明代延伸出一亭,亭中置一一龛,供奉韦陀神像。在第二进中殿至第三院后殿间,另辟有东西跨院,东跨院为花园,西跨院建有小戏台,对称布局。后殿较中殿稍高,两旁有宅。万寿宫建筑布局严谨,气势宏大,特别是古戏台,造型别致,外观秀美,是研究清代会馆建筑的宝贵资料。
[编辑本段]万寿宫商城
万寿宫商城位于南昌市繁华的路段——中山路,商城对面就是胜利路步行街,这是一个有着很多年历史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商品涉及非常广泛,品种五花八门,是一个为南昌人所熟知的地方。
内设日用小百货、化妆品、各类服装、面料、布匹、窗帘、针纺织、床上用品、新款服装、童装、鞋类、五金工具、电器、灯饰、不锈钢炊具、文具、玩具、花卉、挂历等营业专柜,批零兼营,所经营的各类商品达万余种,经营业户有贰仟余户。
如同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万寿宫商城是南昌繁华市井中的景观,历来以旺盛的香火和周围翠花街的玉翠、金银等经营品种闻名遐迩。
[编辑本段]甘肃万寿宫
万寿宫坐落在秦州区建设路北侧,又称庆祝宫,原设在会福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旧时每月初一、十五地方官员要到万寿宫朝贺庆祝。因寺院内进行朝拜庆祝及接旨仪典活动不合清代规范,就在东关兴建万寿宫,创建于清康熙初年。
万寿宫坐北朝南,原建筑排列在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有宫门、午门、朝房、大殿,共计5座24间。宫门外砖呈宝顶,内建木卷棚。午门面阔9间(中间3间,左右各配3间),入午门,后院建东、西朝房12间。其北建一长19米、高1米的砖砌露台。台后坐一单檐歇山顶金黄色琉璃鸳鸯瓦覆面的朝贺庆祝大殿。大殿面阔3间,通长13米,进深6间,宽12米,土木结构七檩抬梁造。双龙团莲爆花正脊,脊套琉璃回头龙吻,中置宝刹玉珠,垂脊端施蹲兽,戗脊上置守猴将军等。前、后檐为大栏额式,檐下五踩双昴头拱,多为云头昴。身内金箱头底槽。整个建筑结构严谨,绚丽宏伟。
新世纪之初,万寿宫又进行了一次全面改建扩建,改扩建后的万寿宫,除形制基本保持原有风格外,在许多构造上引用了新材料、新工艺。新建的万寿宫,更加宏伟壮观,面目一新,常常引得过往行人驻足,流连赞叹,为天水古城平添一份古韵。
现在万寿宫为天水书画院址所,虽没有了接旨、朝贺庆祝仪式,但书画爱好者于其间切磋技艺、展示佳作、吸引人们参观欣赏更提升了天水历史文化名城品位。

是的。
万寿宫,或称旌阳祠,数以千计,遍布全国各地城乡,乃至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亦是我国古代会馆文化的代表,故亦称江西会馆、江西庙、江西同乡会馆、豫章会馆等。

非也,当然吧是

看看源起就知道是了。

http://baike.baidu.com/view/186821.htm

不一定的 。

  • 古代安徽南部人口迁徙四川?
    答:江西人口的三次大迁徙在汉代之前,江西人口并不稠密,至西汉平帝元始二年,总数也不过37万,列全国第十七位,由于战乱等种种原因,北方人口大批南移,并随着江西经济的发展,江西人口迅速上升,到元世祖二十七年(1290年),江西人口上升到1400万,超过当时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五省总和,列全国第一,江西出现了地狭人...
  • 凤凰古城万寿宫介绍
    答:万寿宫,位于湖南省凤凰古城沙湾的一座殿宇楼台荟萃的建筑艺术大观。万寿宫又称为江西会馆,是清乾隆年间来凤凰的江西商人所建。凤凰古城始建于明代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东门和北门古城楼尚在。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古城博物馆、杨家祠堂、沈从文故居、熊...
  • 南昌万寿宫是怎样倒掉的?
    答:元成宗年间,万寿宫改名“铁柱延真万宁宫”。明·正统元年(1436年),万寿宫被简称为“铁柱宫”。天顺二年(1458年),江西信众捐铜万余斤,铸许真君像于宫内。正德六年(1511年),明武宗赐金以修葺宫殿。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明世宗赐名“妙计万寿宫”。此前明成宗曾赐名今西山万寿宫为“玉...
  • 万寿宫地址在哪里?
    答:此外,万寿宫还是江西会馆的代表,是江右商人远涉千里、客居异地时相互联络、抱成一团的重要场所。据说万寿宫具有为江右商人提供融资、商业信息交流、议事调解裁决纷争、举办公益慈善事业场所等功能。因此,万寿宫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江西商人精神的重要物化象征和江西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总之,万寿宫是...
  • 万寿宫地址在哪里?
    答:中国文豪沈从文也曾入宫留守半年并写下《一个大王》的故事。这些历史事件和文化底蕴为万寿宫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总之,万寿宫是一座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古建筑,是思南县乃至贵州省的重要文化景点之一。它见证了江西商人在西南地区的商业活动和文化交流,也承载了思南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万寿宫简介虞承龙玄机道人
    答:然而,一位智慧的老道人虞承龙玄机道人出现了,他预言在火葫芦上建起一座宫观,才能带来安宁。于是,金沙人信从他的指引,修建了万寿宫,这不仅带来了平安,还吸引了江西商人的注意。他们被万寿宫的宁静所吸引,共同出资修复,自此,这里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成为贵州毕节地区乃至全省最大的道教宫观...
  • 江西会馆的成因
    答:无论是大富还是小康,无论是抱团还是独行,都忘不了江西人祖先的文化偶像——许真君。万寿宫有一些江右商人长期在外,甚至是几代人都在外省生活、工作,他们之中有的人从没有回过江西,也不会讲江西话了,然而当地人还是把这些长期在外的江西商人和他们的子孙称为江右商人,这是为什么?我们认为这个历史...
  • [“江右商帮”兴衰与赣商重塑]江右商帮为什么莫弱
    答:连素称富饶的江苏一带,都有“三日不见赣粮船,市上就要闹粮荒”之说。明代江西商人无论是人数、规模,还是活动范围,均超过前代。清前期商业繁荣,形成樟树、景德、吴城、河口四大著名商镇,樟树药商与京帮、川帮并列为全国三大药帮。(二)“江右商帮”兴盛的原因 “江右商帮”兴盛有多重的历史因素...
  • 江山市廿三都万寿宫,是寺庙,还是道观。
    答:江山市廿三都万寿宫,又称许真君庙,俗称江西会馆。位于廿八都枫溪村枫溪西岸,水安桥北。明代末年,江西籍商人集资兴建,清乾隆年间扩建。占地946平方米,建筑面积583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坐北向南,连堂三进,二天井,五开间。进山门即前殿,前殿设戏台。台前、天井及中殿为观众席;两厢设朱楼,为...
  • 万寿宫是什么建造的?
    答:万寿宫是赣商的标志,赣商的广告,也是赣商财富与实力的象征。万寿宫既为旅外乡人开展亲善友好,祭祀活动的场所,又是商人、待仕或者下台文人们议事与暂住的地方。壮观、雄伟的万寿宫建筑显示了赣商的辉煌。赣商在明朝前期独领风骚,在明朝中后期及清朝前期与晋商、微商成三足鼎立之势。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