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罗中立的油画 <<父亲>>的感想?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5
罗中立创作的《父亲》不仅是对自己父亲的描绘,更是全中国劳动人民父亲的缩影。这幅画作反映了罗中立那代年轻人对生活的深度思考。受到美国画家克洛斯巨型肖像画的启发,罗中立采用了照相写实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位中国普通、贫困且生活艰辛的老年农民形象。这位老人的脸上布满了象沟壑般的皱纹,眼神中透露出凄楚、迷茫与期待,让人感受到他那如牛羊般善良的目光。"父亲"的双手因劳作而破伤,捧着一个被重新锔起的粗瓷碗喝水,干裂的嘴唇和脸上的汗珠都记录着他艰苦的劳动生活。这幅巨大的肖像画让观者感受到他身上的烟叶味,仿佛能听到他的肌肤在颤抖,血液在奔流,引发人们的思考和社会的关注,激起观众的共鸣。
《父亲》这幅画不仅题材内容具有革新意义,形式语言也同样突破传统。它诞生于80年代初期的社会变革时期,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主体意识觉醒,艺术表现意识深化。艺术家们开始对身边的琐事和普通人民产生浓厚兴趣,改变了以革命领袖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创作方式。《父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画作的构图饱满,色彩深沉,容貌描绘细腻,感情丰富而含蓄,主题形象突出,不仅形式上创新,而且在主题思想上实现了突破,展现了画家的胆识与勇气。《父亲》开创了描绘普通农民复杂性格和内心思想的新领域,给80年代的艺术界带来了巨大震动,引发人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有人说,《父亲》的形象代表了中国八亿农民的父亲,也是当代中国农民的形象,它所体现的力量是支撑整个民族和国家从过去走向未来的伟大力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然而,《父亲》这幅画也反映了罗中立构思中的矛盾。他想要歌颂和赞美中国劳动人民的美德,但又对农民身上的封建意识感到悲哀。因此,画面中的农民脸上带有一丝愁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特征。这幅画作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具有社会学和伦理学的价值。《父亲》更像是一座纪念碑,永远屹立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