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怎么杀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问题一:黄辣丁鱼有没有毒,要怎么杀 鱼的背部那么鱼鳍上的刺有毒,但是毒性不大,洗鱼的时候剪掉即可,如果鱼是活动,你可以用毛巾包裹之后摔晕了它在杀,或是直接包裹用刀背拍晕

问题二:怎样杀黄腊丁 黄颡鱼,俗称黄骨鱼,也叫黄辣丁或者黄腊定。 1.生活习性 黄颡鱼,属淡水底层鱼类,白天喜欢栖息于水底层,不常活动,夜间游至水体的中、上层觅食。养殖

问题三:黄颡鱼怎么去除毒刺 黄颡鱼钓上来千万不可用手接,很容易被扎着.可以先抓紧其中一个侧刺,再退钩.宰杀时最好先剁去刺.黄颡鱼肉很嫩,我都是浑烧着吃.既调好料汤煮沸后再将鱼放进锅里煮熟,肉嫩味香.不能用油煎....

问题四:黄颡鱼杀好放了一夜有点臭了还能吃吗 不能吃了,要是煮熟就不怕,浪费了可惜…

问题五:干炸黄颡鱼 烹饪食材
原料:黄颡鱼600克、姜10克、葱20克、干辣椒50克、青、红辣椒各1个;
调料:盐6克、味精8克、红油10克、高汤50克、料酒15克、花椒5克;
烹饪步骤
1、黄颡鱼宰杀洗净,加入调料腌制三小时,辣椒切成菱形块,葱切段,姜切片;干锅黄颡鱼的做法2、锅内下油烧至八成热,放入黄颡鱼炸至金黄色,捞出沥油;
3、锅内留少许油,下入姜、葱、辣椒煸出香味,再下入鱼,调入调味料,加入高汤,焖炒一分钟,淋入红油,装锅即可。
烹饪小贴士
1、黄颡鱼又名黄骨鱼、嘎牙子,分布广,全国各主要水系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水田等均有出产。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小刺、多脂,蛋白质含量16.1克,脂肪0.7克,钙、磷含量居江河鱼类之首,有益体强身,发奶之功效。
2、在腌制黄颡鱼的过程中不能放太多盐。

问题六:黄颡鱼杀后鱼身为什么是硬的 鱼死了变硬这个是死后肌肉中的ATP不断分解而不能再合成,致使肌肉收缩,尸体变硬。一般在死后1-3小时开始出现,不过你的鱼吃是没有问题。
【TSD,M】

问题七:小溪里的黄颡鱼怎么才能抓到 黄颡鱼,也叫昂刺鱼,、钢针鱼。
黄颡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营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之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黄颡鱼是一种偏肉食性的杂食鱼类,属于底层鱼类。
1、小溪里,用地笼可以捕到,一般在地笼里放些动物性的饵料就能把鱼捕到。
2、还可以用超声波的电鱼器,黄颡鱼对超声波有特殊的吸引力。
这个要有点水平,因为黄颡鱼和其它无鳞鱼类触电有不浮头的习性,其它鱼类触电即被击昏而浮出水面被人任意捞起。由于黄颡鱼具有其独特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触电即沉没于水底,随后即复活!即使用极具杀伤力的电捕鱼、电麻鱼、电击鱼方法也很难捕捉到黄颡鱼。
市面上有专门的黄颡鱼诱捕机,诱惑力大,静态状况下有效距离为15米左右。你可以试试。

问题八:黄颡鱼的繁殖方法 1.池塘条件养殖黄颡鱼的池塘面积要求不严,可大可小,但水深应保持在1.5米以上,池底淤泥不宜过厚,以泥沙质底为佳。池塘要求排灌方便,水量充足。鱼种下池前用生石灰进行消塘消毒,每亩池塘用生石灰75~90公斤,以彻底清除野杂鱼类和杀灭病原生物。2.池塘主养池塘主养黄颡鱼,鱼种规格以10~15厘米、体重15~35克左右为佳,每亩放2500~5000尾左右,并配养鲢、鳙鱼各100尾,用以调控水质。饵料日投喂量,全价配合饲料按鱼体重的1%~4%左右、小杂鱼虾按体重10%左右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可参照下述配方进行配制:鱼粉30%~40%,菜饼10%~35%,豆饼20~30%,次粉15%~18%,米皮糠10%~15%,诱食促长添加剂2%~5%。由于黄颡鱼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因此,对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和质量要求较高,否则影响黄颡鱼的正常生长。对已经驯食的人繁种苗可直接投喂人工饲料,对天然种苗还须经驯食1周左右才能正常摄食工作饲料。驯食方法:先用鱼糜沿池边泼撒,1~2天后,待鱼种开始前来摄食,再逐步添加人工饵料搅入鱼糜中定点投于水边,最后转为全部人工饲料进行定点、定时、定量投喂。3.混养黄颡鱼套养在其它养鱼池中,可以利用池内的一些野杂鱼虾,不必为黄颡鱼另行投喂饲料,每亩放50~100尾规格在35克左右的鱼种,可获得10~15公斤商品黄颡鱼。套养黄颡鱼种的放养规格不宜过小,池中不宜再配养其它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如大口鲶、乌鳢等。4.水质管理黄颡鱼耐低氧较常规鱼差,喜清洁水,因此,养殖黄颡鱼的池塘水透明度应保持在35~40厘米,放养密度高的池塘应设增氧机防止缺氧浮头。定期加注新水。黄颡鱼池水不宜碱性过强,用于防病的生石灰用量不宜超过20克/立方米。5.鱼病防治黄颡鱼的抗病能力强,养殖中一般无大病。但在饲养中受季节、气温、水质、投料及鱼体表无鳞的特点和养池中的细菌、寄生虫等影响,也会引起局部感染和寄生虫生于鱼体鳃丝及内脏各部位引发疾患,需在平时养殖中注意观察,针对异常情况提前预防。 塘口条件。凡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土池、水泥池均可,面积2~15亩,水深1.5~2m为宜。苗种放养。一般在每年的3~4月份放养,放养前池塘应清淤消毒,消毒后3天,加注水0.8~1m,然后施入有机肥。毒性完全消失后,亩放养10g左右的冬片鱼种8000~10000尾,另搭配15~20cm的花白鲢鱼种150尾调节水质。当年繁育的2~3cm的苗种亩投放10000~15000尾,另在黄颡鱼长到约7cm时搭养5~10cm的花白鲢鱼种200尾。当年鱼种也可养成100~150g的商品鱼。饵料投放。鱼种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浸浴10~5min,用黄颡鱼专用的人工配合饵料或新鲜小杂鱼喂养,也可投喂小鱼虾、螺蚌肉、畜禽加工厂下脚料、鱼粉等动物性饲料,或可投豆饼、花生饼、麸皮、豆渣等植物性饲料,每日早、晚各投一次,上午1/3,下午2/3。日常管理。注意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7~9月份10天左右换加水10~5cm,保持透明度35cm左右。日常管理还应加强防病,定期(一般一个月)对池水进行消毒。正常养殖情况下,池塘每亩可产100g左右的商品鱼200~300kg。黄颡鱼池塘主养应特别注意的是,最好投放人工繁育的苗种,如投放天然苗,生长速度慢,规格不整齐,成活率低。 亲鱼培育亲鱼来源可在野外收集,也可用人工养殖的。要求选择体质健壮,体形肥满的1冬龄以上的成鱼进行培育。黄颡鱼以底栖为主,怕光且捕食能力不强,单养一般效果不佳。多以与鲢鳙混养为好。混养池要求水质优良,排灌方便,水面1~3亩......>>

问题九:造成黄颡鱼烂身烂尾的原因是什么 黄颡鱼俗称黄骨鱼,近年来已发展成为养殖品种结构调整的主要名优鱼类之一。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放养密度和扩大养殖面积的同时,黄颡鱼的病害逐年增多,危害加大。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黄颡鱼疾病的防治方法。一、发病的主要原因 天气持续高温、闷热、多变,且时有暴雨,养殖水体中的各种有害细菌繁殖加剧,导致养殖水体恶化,各养殖池塘水体的亚硝酸盐普遍偏高; 黄颡鱼放养密度过大。个别水深1米/亩的鱼塘存鱼量高达4000斤,鱼类排泄物增多,水质较差,鱼类长期处于半缺氧状态,加之活动空间减少,活动力减弱,使得寄生虫、细菌等病原更易感染寄生; 黄颡鱼养殖池塘多为时间较长的老池塘,水浅淤泥深,未做好池塘及鱼苗的彻底消毒工作;
二、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烂身病的治疗方法:关键在于调水,降解亚硝酸盐的含量。调好水后,可用腐皮烂身灵、季胺盐等药物全池泼洒杀菌消毒2-3次,效果明显;若因感染孢子虫等虫害引发烂身时,应先杀虫后杀菌。 裂头病流行情况及治疗方法 症状:病鱼头顶部红肿、眼突出、胸鳍基部发红,严重时头部溃烂、脊柱扭曲,鱼苗集群在水面缓慢游动,腹部隆起,腹水特别明显,腹部外观金黄或白亮反光状,胃中充满气泡,常伴有车轮虫寄生。 预防及治疗方法:定期使用光合细菌调节水质,例如海联科102,每亩使用2L,全池泼洒;阴雨天气后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池水,降低水体细菌含量。定期内服恩诺沙星,最好每15天内服一个疗程。第一天,海联科201用量200~300 ml/亩*米加水稀释全池泼洒;第二天,10%聚维酮碘200~300 ml/亩*米加水稀释全池泼洒;第三天,二氧化氯300~350g/亩*米加水稀释全池泼洒;停食1天,同时内服保肝宁(每1kg饲料添加4.0~6.0g)+恩诺沙星(每1kg饲料添加4~6g);3天后用海联科105用量200~300ml/亩*米+红糖浸泡1个小时后全池泼洒。三、用药时的注意事项 黄颡鱼为无鳞鱼,对硫酸铜、高锰酸钾、敌百虫等药物比较敏感,尤其要慎用。各种鱼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有可能失效,也有可能毒性增加,用量要准确,特别是杀虫药,用药过量很容易引起急性中毒而死亡,有些药物对某种鱼特别敏感,不能使用,同一种药物在不同时间使用,其效果也有较大的差别。因此,用药时一定要咨询有关技术人员,力求做到所用药物种类正确,浓度合适,用量准确,用药时间恰当,用药方式科学。病急乱投医、频繁用药。养殖户发现有鱼死亡,心急,天天下药,听说什么药有效就下什么药,结果造成养殖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反而死鱼加剧。四、日常管理 在病害防治上必须贯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方针,预防的重点应放在消除病原传播源,切断病原传播途经,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以及提高黄颡鱼自身免疫力方面。为此提出如下几点措施与建议: 1、选择放养无病、健康的优质良种种苗,建议到区级良种场购买。 2、清淤消毒。放养前必须彻底清理淤泥,严格消毒,充分曝晒池底。常用消毒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或含氯消毒剂、溴氯海因等。 3、合理的放养密度。如鱼塘条件好,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溶解氧含量保持在5mg/L以上,放养密度常在1.5万尾/亩左右。若鱼塘条件较差,放养密度通常在1万尾/亩以下。适当配搭一定数量鲢、鳙、鲫等食水鱼。

问题十:黄腊丁鱼怎么处理? 先杀好,内脏清理干净,不用刮鳞,用七八十摄氏度的水,在鱼身上冲洗一下,这样既能洗掉黏液,又能除腥味,然后用料酒和盐腌制一下。

  • 黄颡鱼怎么去除毒刺?
    答:不过这种方法有点不卫生,况且身边有女同志在的时候也不方便。第二种方法是立即把黄颡鱼身上的粘液涂到伤口上面就可以了。
  • 黄颡鱼怎么杀用把翅去掉吗 黄颡鱼怎么杀
    答:3、如果鱼还是活的,你可以用毛巾包裹之后摔晕了它再杀,或是直接包裹用刀背拍晕。
  • 黄颡鱼怎么杀?
    答:1、黄颡鱼宰杀洗净,加入调料腌制三小时,辣椒切成菱形块,葱切段,姜切片;干锅黄颡鱼的做法2、锅内下油烧至八成热,放入黄颡鱼炸至金黄色,捞出沥油; 3、锅内留少许油,下入姜、葱、辣椒煸出香味,再下入鱼,调入调味料,加入高汤,焖炒一分钟,淋入红油,装锅即可。 烹饪小贴士 1、黄颡鱼又名黄骨鱼、嘎...
  • 黄颡鱼的清洗方法
    答:1、把杀好的黄颡鱼放在小盆里,撒上盐稍微腌一会,然后放在流水下边冲洗边揉搓,很快就把粘液清理干净了。2、在杀好的黄颡鱼身上撒上一层干面粉,用手反复揉搓均匀,再用流水冲洗几遍就很干净了。3、把杀好的黄颡鱼放在70-80度的热水中烫一会,烫到黄色粘液变色绽破,捞出来放在流水中搓洗干净...
  • 黄辣丁怎么处理的干净
    答:1、买回来的黄辣丁洗干净表面,直接把鱼肚子切开,挖掉里面的内脏,再用清水反复冲洗,直到把里面的杂质全部冲干净;2、将黄辣丁冲洗几遍,去掉鱼身上的黏液;3、黄辣丁沥干水分,放进盘子里,撒上白糖、料酒、橘子水,腌制五分钟即可。黄辣丁怎么处理的干净 黄辣丁一般指黄颡鱼,又名黄姑子、黄沙...
  • 昂刺鱼身上黄的要不要刮掉
    答:昂刺鱼身上黄的要刮掉。昂刺鱼身上黄色的东西是黄颡鱼涎,是昂刺鱼保护自己的武器,腥味很重,烹饪之前需要将黄色的黏液处理掉。可以直接在鱼身上撒适量的盐巴,静置5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 怎么捕黄颡鱼?
    答:一、迷魂阵-花篮联合渔法 迷魂阵是一种传统的捕鱼网具,可用于捕捞多种鱼类,对底层鱼类、中层鱼类及上层鱼类都具有很好的捕捞效果。捕捞黄颡鱼的迷魂阵与普通迷魂阵的捕鱼原理是一致的。但黄颡鱼迷魂阵更加复杂,迷阵回格反复套叠,不设回笼。黄颡鱼迷魂阵取消了回笼,采用花篮集鱼,花篮放置在每个...
  • 清蒸汪刺鱼:营养美味两不误!
    答:汪刺鱼,又称黄颡鱼,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及心脏病。它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特别是钙和磷,有助于骨骼健康。在中医看来,汪刺鱼能益脾胃、利尿消肿,特别适宜脾虚水肿者食用。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烹饪这道美味又健康的清蒸汪刺鱼。准备汪刺鱼准备一条汪刺鱼,祛除内脏,...
  • 昂刺鱼的黄粘液要不要洗掉
    答:1、黄粘液需要处理。在鱼上面撒一些盐,然后搁置5分钟至10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一下,即能去除黄粘液了。昂刺鱼一般指黄颡鱼。2、黄颡鱼多栖息于缓流多水草的湖周浅水区和入湖河流处,营底栖生活,尤其喜欢生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处,且腐殖质多和游泥多的地方。杂食性,自然条件下以动物性饲料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