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2型糖尿病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1、了解糖尿病的不同类型。2、要了解2型糖尿病对你的生活造成的危害,会让你更有预防糖尿病的动力。3、果糖,蔗糖以及其他糖类摄入过量是因为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4、特别注意那些贴合你的生活的糖尿病风险因素。5、尽早行动起来。6、改变你的饮食习惯。7、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再加上适当的运动健身,体重也会自然减轻。8、研究发现,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再加以运动而减重的人比那些仅仅依赖药物的人更罹患糖尿病的几率更低。9、改善生活习惯半年后,可以去医生复查一下,看血糖有没有改善。10、如果你是因为心理因素而无法改变你的饮食习惯(暴饮暴食或者偏食),建议去看一下心理医生。11、睡觉前尽量不要进食。12、空腹睡眠。在过去30年里,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急速攀升,现在已然成为全世界的流行病。以前它被看做是相对比较轻微比较稀少的老年疾病,而现在它已经变成蔓延全世界各民族的慢性疾病,成为导致过早死亡的主要愿意之一。现在,全世界每10秒钟就有2个人因2型糖尿病而死亡。
1、了解糖尿病的不同类型。糖尿病会影响身体对血糖(葡萄糖)的处理。作为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食物消化后,会被转化为葡萄糖,输送到血液里。胰岛素在正常情况下是由胰腺分泌的,帮助血液将葡萄糖输送到肝脏,肌肉,以及脂肪,同时转化为可供身体利用的能量。 糖尿病有两种: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大约10%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占据大多数。大致来说,糖尿病类型的背景如下: 1型糖尿病:可以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细胞的90%被破坏掉,导致胰腺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或者分泌的胰岛素非常微量。1型糖尿病通常会出现在30岁之前,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都可以导致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虽然胰腺可以分泌胰岛素,甚至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但是身体却对胰岛素产生抵抗,导致身体缺少可利用的胰岛素,血糖水平保持在过高水平。虽然儿童和青少年也会患这种糖尿病,但是大部分2型糖尿病的患者为30岁以上,而且年龄越高,患这种疾病的风险越高。糖尿病有遗传性,70岁以上的人中大约15%都患有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潜伏期长达数年甚至几十年。所以要特别注意任何可能的症状。
妊娠性糖尿病发生在孕期。如果放任不管,会对孕妇以及胎儿产生很不良的影响。怀孕期间患妊娠性糖尿病者,会在分娩之后,很有可能患2型糖尿病,或者在下一次妊娠时,再次罹患妊娠性糖尿病。15年到20年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也会增加1.5到7.8倍。
手术,药物,营养不良,感染以及其他疾病,遗传因素等都可以导致糖尿病(比如囊胞性纤维化)的发生。 尿崩症跟血糖水平无关。 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本文不涉及关于此病的相关内容。
2、要了解2型糖尿病对你的生活造成的危害,会让你更有预防糖尿病的动力。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病非常快。并发症包括:皮肤以及神经供血不足
脂肪以及血块阻塞血管(被称为动脉硬化症)
心脏衰竭以及中风
走路时腿抽筋
永久性视力下降
肾衰竭
神经损伤(麻木,疼痛,功能丧失)
炎症,感染和皮肤损伤
心绞痛
3、果糖,蔗糖以及其他糖类摄入过量是因为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所有的糖类对糖尿病的影响是一样的。
4、特别注意那些贴合你的生活的糖尿病风险因素。有些风险因素会增加你罹患糖尿病的可能性,而有一些风险因素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比如年纪以及遗传因素)。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包括: 肥胖。BMI指数超过29的话,会增加25%罹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
45岁以上。更年期前的女性可以受雌激素的保护。雌激素可以帮助身体清除导致胰岛素抵抗的脂肪酸,帮助胰岛素快速吸收葡萄糖。
家族有2型糖尿病患者。这可能意味着你携带有糖尿病基因缺陷。
诊断出心脏病或者高胆固醇。心血管的风险包括高血压,低HDL胆固醇,高LDL胆固醇。
患过妊娠性糖尿病的女性中40%有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出生时体重过轻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可能性。
日常饮食中糖分,胆固醇,加工食品摄入量过多者。
不经常运动者。每周运动少于3次。I
5、尽早行动起来。趁高血糖没有造成危害之前,将其压制住。 如果你具有以上跟糖尿病有关的风险因素,最好去做一些常规筛查(尿检和血检),并改变相应的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果检查结果显示你有代谢症候群,那么说明你将来罹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比较高。虽然这样的诊断非常令人不安,但是也是你采取措施挽救你的健康的大好机会。当你的血糖水平高于正常水平时,那就说明你的新陈代谢机制有问题,有引发2型糖尿病的风险。
前期糖尿病是可以逆转的。如果放任不管则是十分危险的。十年内罹患糖尿病的几率会翻倍。
45岁以上的肥胖的人一定要做糖尿病筛查。
6、改变你的饮食习惯。高糖分,高胆固醇的饮食会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健康的饮食习惯应该是: 多吃水果和蔬菜 尽量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尽量减少摄入罐装腌制蔬菜,因为这类食物含盐量极高。吃深色绿色蔬菜,比如绿花椰菜,菠菜,芽甘蓝。
橙色蔬菜,比如胡萝卜,土豆,南瓜,冬瓜。
豆类,比如黑豆,鹰嘴豆,白肾豆,斑豆,小扁豆。
吃健康的碳水化合物,远离糕点,油炸以及其他方式加工过的碳水化合物。 水果蔬菜,全谷物面包等全食品则含有健康的碳水化合物。多摄入纤维,纤维是身体的清道夫,它可以帮助身体降低血糖,降低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速度。吃全谷物,糙米。
吃全麦面包。
远离甜饮料 多喝水。碳酸水,软饮料,果汁,能量饮料等都含有大量的糖分,对身体有害。尽量喝水,不加糖的牛奶。可以在水里加入几滴柠檬汁或者橙汁来调味。不加糖的咖啡和茶也是不错的选择。养成不吃甜食的习惯。
远离含糖的零食以及会迅速转化为糖分的精制碳水化合物(比如白面粉制品)。 所有的糕点,糖果,巧克力,甚至酸奶中都含大量的糖。不要再家里储藏含糖的零食。取而代之,你可以储存一些水果,蔬菜,坚果等。坚果富含纤维,蛋白质和必要油脂。
少吃脂肪, 脂肪摄入量不能超过每日热量摄入量的30%。其中饱和脂肪不能超过10%。 远离反式脂肪。 吃肉要吃瘦肉,食用油要选择单一不饱和油,比如橄榄油。
7、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再加上适当的运动健身,体重也会自然减轻。不需要刻意地去减肥或者节食。一旦摆脱肥胖,罹患糖尿病的几率也会下降。放轻松,放宽心。改变一种习惯时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改善健康状况,一朝一夕是不行的,必须将健康的生活习惯坚持到底。
8、研究发现,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再加以运动而减重的人比那些仅仅依赖药物的人更罹患糖尿病的几率更低。不管你体重有多重,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过多的身体脂肪会阻碍葡萄糖的分解和转化。每天只需运动30分钟,就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重。午饭休息时,散散步。最好每次午饭后散步30分钟。
下班后,避开交通高峰,你可以先在工作场所附近运动一会儿再回家。一举两得。
养条小狗,然后带着小狗出去溜溜,这样更有利于运动。你有责任在身,就不得不出去运动。
出去购物,可以的话,尽量走着去。除非你需要买的东西很多,拎不动。叫上三五好友,一起走着去,边走边聊,岂不乐乎。
常常更新你的音乐播放器上的歌曲,这样运动时不至于那么枯燥。
9、改善生活习惯半年后,可以去医生复查一下,看血糖有没有改善。经常和医生保持联系。遵循医生的建议。
如果你有条件的话,可以请一个专业的营养师为你制定营养餐。
10、如果你是因为心理因素而无法改变你的饮食习惯(暴饮暴食或者偏食),建议去看一下心理医生。
11、睡觉前尽量不要进食。如果你服用胰岛素或者其他糖尿病相关药物,你也要克制自己晚上睡觉前吃零食的欲望。
下列食物不含或者几乎不含碳水化合物和热量。所以它们不会造成肥胖或者血糖升高。 比如:无糖苏打水
小胡萝卜
撒盐饼干
杏仁以及其他类似坚果
进食后,给你的神经,肝脏以及消化系统一些时间来运作,来休息,来恢复,然后再入睡。
12、空腹睡眠。睡眠时间要达到至少6个小时以上。这样神经以及身体其他系统得以休息。这样可以减轻糖尿病症状,比如血糖水平和血压水平。如果你入睡有困难,可以尝试(1)吃一片抗组胺剂,它会引起瞌睡,但不会使血压升高;(2)缬草是治疗不眠很有效的药草。(3) 服用含有镁和维生素D3,B类维生素,欧米伽3,欧米伽3-6-9的钙片,它有助于睡眠,并且还有很有其他健康益处。(4)少吃一点蛋白质食物也有助于睡眠。比如肌肉,杏仁,胡桃,向日葵籽,南瓜籽,开心果,带皮的花生等。
小提示尽早做常规尿检和血液检查。
母乳喂养的婴儿比奶粉喂养的婴儿罹患1型糖尿病的几率比较低。
"糖尿病"是指病人的尿液中有大量的糖分。
荷兰的一项研究发现,平时多吃土豆,鱼类,蔬菜以及扁豆的男人罹患糖尿病的几率较低。土豆有益健康因为土豆含有复合碳水化合物,它不会引起血糖的升高。
警告糖尿病不加治疗会导致心脏病甚至死亡。如果你发现自己有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因素或者被诊断为前期糖尿病患者,请一定要改善你的生活习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你需要准备健康的食品
运动


来源与引文CDC, http://www.cdc.gov/diabetes/consumer/learn.htm _ research source
http://www.diabetes.org/diabetes-basics/prevention/ http://www.diabetes.org/diabetes-basics/prevention/ _ research source
http://www.nlm.nih.gov/medlineplus/ency/article/002072.htm http://www.nlm.nih.gov/medlineplus/ency/article/002072.htm _ research source
http://diabetes.niddk.nih.gov/dm/pubs/riskfortype2/index.htm http://diabetes.niddk.nih.gov/dm/pubs/riskfortype2/index.htm _ research source
↑ David Gillespie, Sweet Poison: Why Sugar Makes You Fat, p. 118, (2008), ISBN 978-0-670-07247-7
↑ The Merck Manual of Medical Information, Diabetes Mellitus, p. 962, (2003), ISBN 978-0-7434-7733-8
↑ CDC, Diabetes & Me, http://www.cdc.gov/diabetes/consumer/learn.htm
↑ Melanson, K.; et al. (2006). "Eating Rate and Satiation.". Obesity Society (NAASO) 2006 Annual Meeting, October 20_24,Hynes Convention Center, Boston, Massachusetts.
↑ Ann Fittante, Prevention's The Sugar Solution, p. 264, (2007), ISBN 1-59486-693-7
↑ David Gillespie, Sweet Poison: Why Sugar Makes You Fat, p. 117, (2008), ISBN 978-0-670-07247-7
↑ David Gillespie, Sweet Poison: Why Sugar Makes You Fat, p. 117, (2008), ISBN 978-0-670-07247-7
↑ CDC, Prevent Diabetes, http://www.cdc.gov/diabetes/consumer/prevent.htm
↑ Ann Fittante, Prevention's The Sugar Solution, p. 11, (2007), ISBN 1-59486-693-7
↑ Ann Fittante, Prevention's The Sugar Solution, p. 263, (2007), ISBN 1-59486-693-7
↑ Ann Fittante, Prevention's The Sugar Solution, p. 262, (2007), ISBN 1-59486-693-7
↑ Ann Fittante, Prevention's The Sugar Solution, p. 269, (2007), ISBN 1-59486-693-7
↑ CDC, Eat Right, http://www.cdc.gov/diabetes/consumer/eatright.htm
↑ David Gillespie, Sweet Poison: Why Sugar Makes You Fat, pp. 151-152, (2008), ISBN 978-0-670-07247-7
↑ David Gillespie, Sweet Poison: Why Sugar Makes You Fat, pp. 156-157, (2008), ISBN 978-0-670-07247-7
↑ Ann Fittante, Prevention's The Sugar Solution, pp. 11-12, (2007), ISBN 1-59486-693-7
↑ http://www.mayoclinic.com/health/diabetes/AN00975 Mayo Clinic, "Are late-night snacks a no-no for people who have diabetes?"
↑ Reader's Digest, Curing Everyday Ailments the Natural Way, Diabetes, p. 163, (2000), ISBN 1-876689-78-1
↑ Reader's Digest, Curing Everyday Ailments the Natural Way, Diabetes, p. 162, (2000), ISBN 1-876689-78-1
↑ Selene Yeager, The Doctors Book of Food Remedies", p. 524, (2007), ISBN 1-59486-753-4

  • 2型糖尿病能预防吗?
    答:醉经才知道原来成年人发病型糖尿病叫做2型糖尿病,一般都是三十五岁到四十岁的人会出现这样的疾病,当然这种糖尿病的群体是糖尿病的主要群体,有人说吃蓝莓可以预防2型糖尿病,确实有一定的效果,那2型糖尿病能预防吗?2型糖尿病吃什么好?1、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
  • 2型糖尿病疾病预防
    答:人体内的硒元素对于糖尿病的预防至关重要。硒能维持胰岛β细胞的正常分泌功能,预防其储备胰岛素减少。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硒水平通常低于健康人群。补硒有助于保护胰岛免受损害,对控制糖尿病病情大有裨益。此外,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自由基水平升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和脂质过氧化物增多的问题,而...
  • 糖尿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答:糖尿病人因为代谢紊乱,蛋白质分解过速,丢失过多,容易出现负氮平衡,所以膳食中应补充适量奶、蛋、鱼、瘦肉和豆制品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为预防动脉硬化,最好选用各种植物油,并要限制高胆固醇食品,特别注意少吃鱼子、脑髓、蛋黄、肥肉及动物内脏等。糖尿病人主食减少后,维生素B1摄入不足,所以要...
  • 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答:众所周知,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老年糖尿病患者一般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非常不幸,遭受了很多痛苦,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如何预防糖尿病?如果你想预防糖尿病,你必须知道它的病因。2型糖尿病的病因是什么?2型糖尿病原因:1、遗传因素 我们知道糖尿病有一定的遗传概率,父母患糖尿病的...
  • 哪些生活习惯可以预防糖尿病
    答:6、身边有人陪。独居女性得糖尿病风险增加2.5倍。这可能和她们更容易出现吸烟、酗酒等不健康生活习惯有关 7、少吃快餐和红肉。有研究发现,每周吃快餐超过2次的人和平均每周吃快餐不到一次的人相比,体重增加了4.5公斤;每周吃至少5次红肉者比少于一次者,患2型糖尿病风险高29%。爱吃熏肉、热狗等...
  • 医生提醒:如果你能提早知道这8点,糖尿病是很有可能避免的
    答:此外Meta分析多个国家研究的43万人群,发现高畜肉摄入增加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20%,因此, 建议控制畜肉摄入量。运动锻炼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占重要地位, 规律运动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减轻体重 ,提升幸福感,对糖尿病高危人群一级预防效果显著。流行病学...
  • 2型糖尿病如何预防?
    答:1.生活方式干预可预防或延迟糖耐量异常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1)通过饮食控制可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保持合理膳食,在保证营养均衡、满足日常能量供应的情况下,限制总热量的摄入,降低脂肪在饮食中的占比(<30%)。(2)控制体重、适量运动。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应减轻体重,使超重或...
  • 2型糖尿病患者需注意什么 注意这7点可助预防
    答:避免采用动物脂肪如猪油和牛油。10减少进食煎炸及高脂肪的食物;并多选用蒸、炖、炆、烚、灼、焗等低油量煮食方法或以易洁镬煮食。11烹调肉类或家禽时,宜先将肥膏和皮层去掉,以减低脂肪的摄取。12药材如淮山、莲子、薏米等含较高的淀粉质,不宜大量采用作汤料 13糖尿病患者不可饮酒 ...
  • 2型糖尿病如何预防?
    答:预防糖尿病的方法就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1、 控制饮食 每日食物的摄入,要监控总热量,以防热量过高,造成血糖急速升高。并且要规律饮食,养成习惯。2、适量运动 在进食后,需要适当运动,促进消化,可以选择散步,如果是慢跑、健身则建议最好饭后两小时以后进行。3、定期检测血糖值变化 定期检测血糖,才能...
  • 糖尿病一般在青少年期发病,我们该如何预防糖尿病?
    答:要想预防糖尿病,就一定要保证自己的生活是健康的,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要少吃一些热量高或者糖分高的食物,尤其是已经患上糖尿病的人,是千万不能吃高热量或者高糖分的东西,这一点医生也会明确说明,希望患者能够遵循医嘱。2、保持定量的运动其次,预防糖尿病还有一种很重要的手段...